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衣战士的抗疫日记

2020-02-07来源:科技日报作者:代小佩 陈瑜

安慰一下10个小时未进食水的胃,再接再厉!

2020年2月5日,同济医院,晴

王军红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急诊科医生

今天是立春的第二天,武汉的春来得更早一些,温度一下子升上来了,坐在回驻地的车里,阳光照在身上,心里也暖洋洋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场战役也到了关键时刻。

好久没这样看看天空,今天天色很蓝。羡慕目前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家里,陪年迈的父母聊聊天,陪可爱的孩子做游戏,把以前工作中遇到的临床问题好好总结总结,再或者认认真真修改一下今年的国自然标书。

在离京千里之外的武汉,我已经习惯了目前的生活。到隔离病房上班,换防护服,查房,收病人,改医嘱,写病例,6个小时就这样过去。穿脱防护服已是小事一桩,感染防控的理念已深入工作和生活,有些护士姐妹已经开始用敷料来预防鼻梁上的压疮,大家都在默默地适应目前的生活,我们都很充实。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要去吃饭了,安慰一下这10个小时未进食水的胃,再接再厉!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每位医务人员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2020年2月5日,同济医院,晴

张文慧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内分泌科护士长

今天和同济医院内分泌科的护士长在隔离病房相见了。几年前我们曾在糖尿病护理年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有所交集,没想到重逢竟是在这里。我们都穿着防护服,带着口罩、帽子,只能透过护目镜,传递对彼此的牵挂。

看着墙上的排班单,她指着一个个名字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护士,特别能干的一个丫头;这是我曾经带过的一个护士……你们真好,来帮助我们。

我回:“同济医院的老师们最辛苦。”

我问:“咱们内分泌科的护士都好吗?”

她说:“现在无论年龄,除了身体不好的,都在医院门诊、感染病房等需要的岗位上工作。有个新娘子推迟了婚礼,还有个哺乳期的妈妈给小宝宝断了奶,重返工作岗位。”

说着说着,她的眼眶慢慢湿润了,我有些不忍心看她的眼,赶紧把目光转向了远处。说了几句话后,她回病房继续工作,我回到休息室。在休息室的一个角落里,看着一个个正在换隔离服的年轻面庞,11天了,在武汉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我没忍住第一次流眼泪了,还好戴着大大的帽子,否则一定会被“围观”。

在这里的每一位医务人员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疫情之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做的就是扛起我们的家园。

北京又下雪了,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姝姐上了一个24小时白连夜班

2020年2月6日,同济医院,小雨

李娜 国家援鄂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呼吸科护士

昨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就是小雨淅淅、春雨沙沙,这是万物复苏的景象,仿佛预示着我们即将战胜这场疫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时,我想到了姝姐——北医三院急诊科李姝医生,那个像春雨一样温润着妹妹们心灵的大姐姐,细心呵护治疗患者的好医生。

姝姐是北医三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到达武汉后,一边进行着自身的感控培训,一边参与危重症新病区的改建工作。同济医院的医疗设备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她专门找来现有呼吸机的说明书,一边学习一边手把手地教我们,好像是一直在武汉工作的医务人员一样。

启用危重症新病房的第一天,姝姐上了一个“24小时白连夜班”。第一位来诊的是个危重患者,姝姐主动请缨:“来,我收这个病人。”时钟很快到了凌晨3点,到了该下班的时间,姝姐还在写病历,她说污染区的护士还没换好衣服,等她们出来,我再结束工作,我们一起离开。而这一等又是一个小时……下午3点到晚上9点又轮到北医三院队员们上岗了,她再次主动请缨参加工作,我有些担心她的身体会吃不消,本想劝阻一下,谁知她微微一笑说:“你姝姐有啥不行的!”直到晚上10点30分,姝姐才从隔离病房出来,口罩和眼罩已经压红了鼻梁,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可她仍是面带着微笑,说得少做得多,面对大家永远面带微笑,静女其姝,说的就是姝姐吧。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别怕,有我们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2020年2月6日,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雨

韩信 核工业总医院护士

十天之前,我还在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处,遇到发热患者会询问,“您到过湖北武汉市吗?您是否有接触过湖北武汉市的朋友?”

如今,我已到达武汉。看到患者求助的眼神,我想我要尽最大努力来好好护理这些患者。

有位吸氧患者反应说有点胸闷,我立即抬高床头,调大氧流量后她感到胸闷有所缓解,我将这情况报告医生,医生查看情况后说采取动脉血气分析。

由于手上戴的两层手套对操作时的触感有很大影响。我一边操作一边安慰患者:“有点痛,忍忍啊。”没有血出来,我拔掉针头,抱歉地告诉患者,“不好意思,我要重新来一次。”她说,“没事,扎好了,我不怕痛。”

我知道她是安慰我,身上多层防护加上两层口罩,压力很大的我已是汗流浃背,并感觉有点闷。

“没事,我可以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个操作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患者换另一侧手,触摸,消毒,进针,血来了,我松了一口气,亲切对患者说,“血出来啦,马上就好!”

患者对我笑了笑。我说真不好意思,让您挨了两次痛。患者对我说,“没事的,这个谁也不能保证百分百中的,没有扎我第三针已经很满足了啊。”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贺治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看,她们爱笑的眼睛
武汉这5家医院 让人不敢相信
武汉各大医院“升级”防护措施
火神山ICU病房,90后护士的“三个自己”
60天,已是冬去春归
在战“疫”一线,没有什么比治愈更“治愈” ——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纪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