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血压从医三十年经验:风痰不除,血压不...
【高血压从医三十年经验:风痰不除,血压不降!】

前段时间坐诊的时候接诊了一位高血压多年的患者,自述平时头痛、头晕反复发作,日常血压160/100mmHg。

我问道:“高血压这么多年之前有没有诊治过?”

患者叹了口气说:“当时检查出高血压的时候,医院给开了一些降压药,也曾经用过“罗布麻片”和“尼群地平片”,但血压还是时高时低。如果只是血压高也就罢了,这段时间更严重,头晕的不能站立,一天到晚连床都不敢下,吃饭和去厕所的时候必须要有人陪,太不方便了。”

这时我看到患者经常吐口水,于是问道:“经常感到有口涎吗?”

患者说:“是啊,一口口水吐完过一会又有了。”

我又问道:“除过这些之外还有其它症状吗?”

患者说:“还有就是偶尔想吐,容易气喘,晚上夜尿比较多,怕冷经常感到手脚冰凉。”

我看患者形体肥胖,下肢轻度水肿,舌质淡嫩而胖,有齿痕,苔白而润,脉象沉迟。四诊合参之后,方拟:

附子,生姜,白术,茯苓,白芍,泽泻,肉桂,牛膝,桑寄生,杜仲,钩藤。

半个月后,患者找到我说:“大夫,我现在头痛头晕的情况减轻了很多,血压现在140/96mmHg,我感觉好多了,但偶尔还有点痰。”

听完之后,我在上方的基础上加龙骨,牡蛎,又大半个月后,患者留言,自觉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30/87mmHg。

【辨证】阳虚湿盛,风痰上扰清窍。

看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还是不理解这方子是怎么把患者血压降下来的?

高血压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多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不潜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疗上多以滋水涵木、平肝息风、滋阴潜阳等治法为主。但在临床上肾阳不足、水气上凌所致的高血压也不少见。

患者虽血压高但症见畏寒肢冷,手足不温,舌体淡胖而有齿痕,此为阳虚水停的辨证依据,方中用附子温肾壮阳,恢复肾脏化气行水的功能;用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导水下行;生姜温散寒水;白芍一以酸收敛阴以制姜附之辛热,二以柔肝缓急止痛。

加泽泻淡渗利湿以助茯苓利湿行水之效,加桑寄生、杜仲补肝肾,降血压。加钩藤平肝息风而降压,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气、利水之功效。故而效如桴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医三十年,高血压我的思路就是:温阳 息...
世上本无高血压,只因病在五脏六腑!我告诉你各类高血压该怎么治
高血压,无需终身服药
心脑喜康方治疗眩晕病(轻中型高血压)
名老中医蓝青强真武汤加减治疗高血压验案
十年的高血压,中药一月治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