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门庭清妙即禅关:这首诗告诉人们,心中有禅,处处皆禅房

滚滚红尘,忙碌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看多了社会的尔虞我诈,容易让人心力交瘁。在疲倦时,有时会想着像古人一样,在山林中找一处没有争斗的世外桃源,或者一处清静的寺庙修行,以求得内心的宁静。

然而,现代社会,这世上已难觅清静之地,所以这个想法终究只是幻想而已。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这首诗就告诉我们,修行不一定要到寺庙,只要你心中有佛,处处皆可是参禅悟道之地。

禅悦二首(其二)

张问陶(清)

门庭清妙即禅关,

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

在家还比出家闲。

禅关,指的是参禅之地,诗人一开始就点出主题,清幽的门庭就是禅关,何必花费大量黄金去买山寻求清净呢?

烦恼是不分贫富的,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因此,就像这句诗所说,古代有不少有钱人买山求得心静。

但是,就算你买下了一整座环境清幽的青山去修行,你就能摆脱烦恼了?

所以,诗人接下来说,只要你的心中有满月一样光辉澄澈,即便终日被世俗事务所缠绕,一样可以像出家人一样清净自在。

佛曰:“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世间,处处皆有佛法禅机,只看你有没有一颗觉悟的心。有了觉悟之心,你才能觅得宁静之心。

一位高僧让一个人说出人生最美好的事物,这个人说出了很多,包括财富、荣誉、爱情等等,然而,这个高僧说:“你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颗宁静的心。”

没有一颗宁静的心,我们的心会随着外物而转,当外界的快乐不存在了,我们就会郁郁寡欢。

《菜根谭》有一句话说:“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天性之真境。”

只能在无人的山林中觅得安静,不算真正的宁静,因为一旦这种宁静的环境没有了,就会又陷入到烦恼中。

禅,是让人觉悟的智慧。一个有慧根的人,随处可以参禅,路边的花草树木,身边的人和事,都可以让他觉悟。

所以,参禅悟道之地,不一定在山林,心中有禅,处处皆禅房。

如果我们能摒弃心中的杂念,时常给自己的心灵拂拭尘埃。那么,我们就能拨云见月,拥有澄澈的心境,生活中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是道场,让我们获得智慧的光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家诗(二百零一)——题义公禅房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常建 《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诗比人出名。常建的这首诗,独具一格,是盛唐山水诗中的名篇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赋于你内心宁静的图文
陈子昂的两首禅诗,空灵澄清,禅意悠悠,才子不愧为初唐著名诗人
参禅悟道 • 禅凳古时书斋或禅房中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