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必读】直面生死的教育,是对孩子最有爱的教育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父母必读】


直面生死的教育,是对孩子最有爱的教育

作者:若  羚



    昨晚睡前,四岁的儿子突然问我:“妈妈,你会死吗?”

    我怔了怔答道:“会啊。”孩子瞬间泪眼婆娑:“妈妈,我不想让你死……”

    我有点措手不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向孩子解释。

    “死”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跟孩子谈论。

    当亲人离世,或者在电视上,孩子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死亡”。

    对“死”避而不谈,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感到恐惧。父母与其这样做,还不如及早地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海德格尔说:“如果我让死亡进入我的生命,接受它,直面它,就可以摆脱死亡的恐惧和生活的琐碎,那时候我才会自由地成为自己。”

    只有真正地了解死亡,对生命才会有更多的认知,才能更明白生命的珍贵。

    同样,让孩子从小接受“死亡教育”,他们才会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01.避谈生死,孩子便缺乏安全的防范意识

    在中国,很忌讳谈论“死”,大家总是对“死”避而不谈。

    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还属于儿童时期,因为中国还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很多父母想尽办法,给孩子补各种文化课、艺术课,“死亡教育”却无人问津。

    家长不重视生死教育,很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种下危险的种子。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则视频:

    在湖南祁阳的一小区内,有4名七、八岁左右的熊孩子在28楼的天台上攀爬。

    天台上没有任何防护,孩子只要稍不注意随时会有摔落的可能,让人看得胆战心惊。而4名孩子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小区的保安闻讯赶来,紧急地将他们抱离,这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不知“天高地厚”是孩子的天性。有些行为他们完全意识不到是危险的,而他们的无意识,往往是导致悲剧的发生。

    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中提到:中国每年因意外身亡的儿童有超过5万4千多名,平均每天就有148人。

    父母对孩子避谈生死教育,孩子便不会明白生命是不可逆的。

    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如果孩子被动地依赖父母的防护,有时候难免会有所疏忽。只有让孩子自己知道生命的珍贵,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父母对孩子避谈生死的问题,孩子对生命便没有自我防范的意识;而从小接受生死教育的孩子,才更懂得爱惜生命,保护自己。

    02.对“死”无知,孩子就无法重视生命本身

    很多父母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殊不知,是因为大多数的孩子对“死”有错误的认知。

    对“死”无知的孩子,他们一旦遇到问题,甚至会选择一死百了。

    网上看过一则视频:

    去年12月,在吉林长春54路轨道公交车线路上,一名7岁的孩子趴在轨道线上,扬言要自杀。

    尽管母亲想尽办法去拉他,男孩仍旧不愿意起来。导致正在行驶的轨道公交车被迫停了下来。

    据知情人透露,男孩由于太贪玩,一个不留神把自己家的车刮花了。

    母亲因为心疼爱车,就批评了男孩几句。没想到,平日里骄纵惯的男孩,根本不能接受母亲的指责。

    于是,就趴在轨道线上一心求死。

    最后,在路人的劝解下,男孩才停息这场闹剧。


    生活中,像这个孩子一样动不动就要自杀的,并不鲜见。可怕的是,他们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明白“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他们看来,“死”似乎是抵抗父母,逃避惩罚的一切利器。

    《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指出:中国儿童自杀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每年约有近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数目之大,令人生畏。而正是这些数据,重重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刻不容缓。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欧文·亚龙曾说:“直面死亡不仅不会让人感觉人生毫无意义,相反会让人生体验更警觉,让人更加完满地活着。”

    只有让孩子了解死亡,知道生命是珍贵的,孩子才会敬畏生命,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而孩子对死亡越无知,越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越对生命漠视。


    03.让孩子升华生命,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了解死亡才能更热爱生命。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死亡教育,我们可以这样做:

    (1)告诉孩子死亡是必然的

    用具象的方式告诉孩子,小草,它从发芽、生长到枯萎有一个过程。

    人也是这样的,也是从一个小婴儿,慢慢地长成大人,又慢慢变老了。

    最后每个人都会像小草一样,会死去,然后和泥土合为了一体。


    英国的皇家育儿师凯瑟琳老师:“观察植物或动物的一生是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最好办法。”

    “死”对于每个人都是无法避免的,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直面这个事实。

    让孩子从内心接受生老病死的客观事实,有助于建立正确合理的世界观。

    (2)向孩子解释生命的自然规律

    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分享:

    孩子5岁时,她们饲养了两只仓鼠。不久后,就有12只小仓鼠出生了,可是并非全部都能活下来。

    这时她告诉孩子,大自然的生命,并非必然能存活下来的。生死属于自然规律,就像花开花㓔,叶生叶落……

    之后两年,仓鼠陆续死去,她们陆续给仓鼠举行了“丧礼”。孩子见证了仓鼠从生到死的过程,便也理解生命的自然规律。

    西塞罗说:“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生命的规律。面对生命的离开时,孩子才能坦然接受。

    (3)教孩子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小女孩因患上了癌症,失去了右腿,变得自卑胆小。

    她很羡慕其他穿着芭蕾舞裙的女孩。但她戴着假肢常常因为支撑不稳会摔倒在地上,她失望极了。

    这时她的妈妈递给女孩一件梦寐以求的舞裙,妈妈的鼓励和支持让她变得坚强。

    她穿上舞裙,慢慢地一步步跳起舞。即使摔倒,她也只是轻轻一笑。她越来越自信,生活再次充满了阳光。


   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真谛,孩子才会更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04.写在最后

    樊登曾说,“死亡这个命题不需要避讳,它是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生命更加有意义的话题。”

    直面生死的教育,是对孩子最有爱的教育。

    当孩子明白生命不可逆时,才会敬畏生命,对生命有自我的保护意识。

    当孩子了解生命的可贵时,才会尊重生命,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更珍惜。

    当孩子理解生命的价值时,才会珍惜生命,对自己的人生体验更警觉。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去积极地筹划和实践,去追逐美丽而有意义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育儿:儿子问:“妈妈,你会死吗?”:面对孩子的「死亡教育」父母千万不要回避┃若羚
谈“死亡”的话题好难开口,父母们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5岁女孩坐公交车,一连串“恶心”行为让乘客反感:被妈妈带坏了
监控下的一幕 ,吓坏无数人
公交车上,5岁女孩“虐待”仓鼠,乘客上前制止却遭宝妈“怒怼”
【办园理念】让孩子自然成长还是超前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