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必读】在无数的发现里,和孩子一起成长!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父母必读】

在无数的发现里,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杨旭朝



    “教育,就是在无数个发现中,陪伴孩子成长。”

    翻开枕边的《爱和自由》,一页一页地翻阅,这一行字,跃入眼帘。我细细地咀嚼着,感受着,何谓教育,我们又该如何养育?

    养育,是一个永远在热度上的词语,这个双11,我们一起探索养育与成长。

    发现,童年

    你还记得你的童年是怎样的吗?

    轻闭双眼,心里默念“童年”二字,此刻,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

    广袤的原野,溪涧的欢笑,教室的钟声,街角的奔跑,朋友的叫唤……

    诚然,每个人的童年都不一样。但至少,那是属于我们的“童年”。

    奇怪的是,当我们成为了父母,不知不觉间,我们给孩子的童年有了不一样的定义。

    当我们说,“你是男子汉,不可以哭!” 的时候,有没有看见眼前的他,只有三岁?

    当我们说,“别的孩子都会,你怎么就不会!”的时候,有没有看见眼前的他已用尽全力?

    当我们说,“……”

    期待本无对错,只是我们有没有把期待放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身上。这些期待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就是一份巨大的压力。这份压力,会逐渐消磨孩子的幸福感和快乐感。

    幸福感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这些经历会使人成长为一个温暖的人。而成长于幸福和快乐之中,爱就会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底色。

    希望所有父母能发现孩子的童年,并把童年交还给孩子。


    发现,方向

    经典小说《活着》再版时,作家余华谈到,“写作和人生一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迷路者,也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他说,“有时候我们会走对,有时候我们会走错。”

    写作如此,人生如此,养育亦如此。

    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知道走错了方向,又该怎样走回正确的道路上。

    当棍棒教育被逐渐摒弃、当各种新式教育理念或流入或横空而出,年轻的父母们左顾右盼,难免不知如何选择,摸不着方向。

    不能打骂孩子,说说也不行吗?

    不能说教、不能讲道理,孩子尾巴翘上天怎么办?

    不灌输知识、不从小抓成绩,孩子以后怎么考上好大学?

    ……

    我们内心有许多恐惧与担忧,也有来自过往经验的投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的孩子也可以这样!”。这无形中,限制了我们提供更好的养育环境给我们的孩子。

    当养育的落脚地,回归到孩子身上,从孩子的需求和成长规律出发,教育就不会走偏。

    爱和自由养育成长周,一起确定养育的方向,在这里,减少绕路和教育试错的成本。


    发现,信心

    许多家长在养育方面总会陷入到矛盾中。一方面,理智告诉自己,选择新教育的方式对孩子是有巨大的帮助的;另一方面,受限于自己的成长经验,对新教育有抱有些许怀疑。再加上身边各种各样的声音,难免就让自己置身于摇摆当中。而摇摆中,丧失的就是信心。

    在爱和自由0~6岁线上父母课堂的交流群里,每周都会有一次交流答疑。我们能从那些提问中发现端倪。

    “我的孩子一岁半,只会叫爸爸妈妈,还不怎么会说话,怎么办呢?”

    “一岁九个月的男孩,喜欢扔东西抠鼻孔,怎么调整?”

    “孩子三岁多,做什么事情都讲条件,怎么办?”

    “孩子四岁半了,总喜欢发呆,这是什么敏感期吗,我有点担心。”

    “孩子六岁,写字时总是闹情绪,写的也不好看,怎么帮助他呀?”

    ……

    似乎每个年龄的孩子都得有一个标准,达到那个标准父母才会稍稍心安。本质上,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

    其实,只要我们稍稍把目光放到孩子身上,就能发现改善的可能。

    孩子需要被爱,需要受重视,需要安全感,这是孩子成长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这些,都包含在我们看向孩子的目光里。

    当孩子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他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成长的动力。

    爱和自由成长周,不仅有养育的方法,更是关注孩子成长的动力,给你养育的信心。


    发现,创造

    养育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独一无二的孩子。而藉由养育孩子,我们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和所有的创造一样,这条路会有许多的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有许多的疑惑等待我们去解开。同样的,也需要我们倾注全然的爱、耐心,并持之以恒。

    所不同的是,孩子随时都会回馈给你以爱,只要他能感受到爱。

    所不同的是,你不需要等太久,它就会带给你新的发现,还有生命成长的深深的喜悦,只要你允许孩子创造他自己。

    允许孩子创造自己,孩子才能成为他自己。这是人成长的最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学: 为什么说一个优秀孩子背后, 会有一个'脱胎换骨'母?
家庭教育,该放手时应放手
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享受成长与飞翔的乐趣
李玫瑾教授建议: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要遵循“4不要原则”
放手或许是一种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