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心光明】王阳明:只要做到了这几点,人人都可以是圣人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我心光明】

王阳明:只要做到了这几点,人人都可以是圣人


满街都是圣人,神马都是浮云。
名字无法更改,请大家忽略ID。

    一天,王阳明的弟子王艮外出归来,王阳明问他,你出去游玩,看到了什么?王艮回答,我看到满大街都是庸碌之辈,王阳明笑着说,你看他们是庸碌之辈,他们看你也一样。

    又一天,王艮外出归来,王阳明问了他同样的问题,王艮有意打趣,便说道,我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想要看看他怎么回答,王阳明只是淡淡一笑,回答道,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他们看你也是圣人,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苏轼和佛印在一起打机锋,苏轼问他,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施主是一尊佛,苏轼大笑:我看你像一坨牛粪。这一场交锋,苏轼已经落了下风,心中有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

    王阳明说满大街都是圣人,其实并不夸张,与孟子的”性本善“不谋而合,与《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心学主张。

    心即理

    什么是真理,从哪里去找,又该怎么去做?这个问题很复杂,复杂到需要孔子,老子,墨子争来争去,复杂到需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想来想去,复杂到需要每个人从出生学习到入土,还是搞不清楚,但是,这个问题在王阳明这里却十分简单,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圣人,那就是良知,只要遵从良知行事,人人都可以做圣人,一切的道理都要从内心去找,而不是舍近求远,去外部找。


    致良知

    良知是什么?良知是人的心里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它并不同于道德,道德是人的思想对事物加工之后的反应。良知是天生的,不学而得的智慧,良知可以迸发出良能,指导人的行动。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事事遵从良知的人,内心的镜子就是光明的,经常违背良知的人,镜子就是污浊不堪的,已经无法再起作用。

    一件错误的事情,如果做多了,就不再觉得是错了,良知也就一点一点的被遮挡了。我们做了错事,内心会有愧疚感,帮助了别人,内心会有满足感,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欠债不还的人一生都会觉得惭愧,即使债主不去催要,也会受到良知的谴责。

    知行合一

    我们经常把“知”和“行”分开去讲,先要去学,学会了才能去行动,这就是为什么大道理人人都懂,却有很多人做不到,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因为把知和行分开了。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有了行动才能叫真正的知晓了,没有行的知是毫无意义的。很多人有夜读的习惯,今天读了一篇好文章,想要发奋,第二天却忘得一干二净,有的人却正好相反,看到了一个好习惯,便亲身去做,心理学上有个“21天法则“,人的行为经过21次的反复练习,就会形成习惯,于是,人和人的差距就一点一点的出来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相信良知,按照良知去做事,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看完才知道王阳明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阳明《心学》,一文秒懂的心学!
影响中国500年的王阳明绝非浪得虚名!他与弟子的四则对话意味深长...
王阳明:心主宰一切,一切尽在人心。拯救了心灵,也就拯救了世界。
不愧是千年智圣,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顿悟天机,读完很震撼!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主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