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每天读点幸福哲学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每天读点幸福哲学


  解放是人类的目标,但幸福和快乐却是我们个人的目标。于是,人类的解放和个体的幸福成为哲学家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哲学家眼里,个人的幸福具有终极的意义,它是人生最后的目的。比如,我们就不能问:“我们追求幸福是为了什么?”因此,幸福不能作为手段出现,它只能是目的。

  幸福,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但因为人自身的有限性,幸福又注定了不会完美无缺,必然包含着某种残缺。但人类的本性是渴望完美,于是,在矛盾中挣扎的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骤然变得坎坷泥泞。也许,只有当人类真正认识到幸福的缺憾,认识到幸福与沉重本来就不可分割时,才能真正踏上幸福之路。

  安贫乐道——眼睛向下,境界向上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但他最喜欢、最欣赏的是颜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颜回将孔子的“乐道”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论语·述而》载:“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着粗粮,喝着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也充满乐趣。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好像浮云那样转瞬即逝而无足轻重。又载孔子对自己的描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学习和教学,是最大的快乐,自觉年轻多了,不觉得衰老会要到来。《论语·雍也》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学生颜回的赞扬,说颜回用非常简陋的竹器吃饭,用瓢饮水,住在陋巷,别人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乐观的态度。对于孔子、颜回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来说,快乐已经不在于物质享受,而在于精神的追求。

  颜回在生活贫困不堪的情况下,仍能快乐地一心向道,得到了孔子的称赞,这就是历代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由孔子开创的乐道思想并不是简单地以道为乐,而是指人达到与道为一的境界所自然享有的精神上的乐。这就是“孔颜乐道”的精髓。可以说,孔子的安仁乐道向我们展示了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静和安宁,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理性的内容中蕴涵着感性的形式这一壮美的画卷。这与其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毋宁说是一种审美态度,因为它已摆脱了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生活进行了艺术的观照,趋向于诗意的人生境界。

  “孔颜乐处”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到处充斥着物质利益的当代社会里,“孔颜乐处”无疑是学者安身立命、心灵环保的精神家园。孔颜所乐之处就是在艰难条件下,为了追求理想而达到的乐观主义境界。这种“乐”的境界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体现。对于君子来说,最重要的德行就是仁。仁是一切德行的出发点,是实现远大志向的必备条件。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颜乐处”是一种不为物欲所困的主体内在之乐,它是基于人从自然性的“感性冲动”下挣脱向精神性提升的过程。它往往表现为在贫困中保持清心一片以及自得其乐的高尚节操。一方面是人的自然性本质决定了人在物质贫困中要遭受痛苦;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引导对物质贫困造成的苦痛的超越,两种张力共同作用制造的审美境界——“孔颜乐处”就成为衡量现实生活中道德情操是否高下的分水岭,能够满足生理上的欲望固然可以获得快乐,但是这种依靠感性欲望或者目的驱使而取得的快乐是“乐在其外”、“乐不归己”。它是不自由的,是转瞬即逝的。它的实现是建立在功利性根源上的,一旦功利性被满足或无法实现,就会造成更大的痛苦,因此只是一种低级、庸俗的快乐。只有如孔子、颜回那样超越感官性欲望追求,进入崇高审美境界的主体内在之乐、自由之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因为没有功利性的源泉,这种快乐当然可以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境界。

  “孔颜乐处”,乐在何处?对这个问题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许多参悟,到了现代才有人对此作了总结。冯友兰先生说,人生可以有四种不同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功利境界则多了一些算计、规则;道德境界在功利之上,又加上了许多道德要求;天地境界是人生的一种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浑然与物同体”。孔老夫子与颜回之所以快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天地境界,并且对这一境界有高度的自觉。每一位想得到“孔颜之乐”的人,都应努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天地境界。

  有消息报道说,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财富的增加与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成比例,在人们追逐财富的过程中,获得幸福的能力已逐渐被弱化。一个现代人可以自豪地对古人说“我比你富有多了”,但他却不敢肯定地说“我比你幸福多了”。这就是现代人的可悲之处,因为现代人只是在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之间徘徊,偶尔有一次忽发善心迈进道德境界的门槛时,连自己都会被自己所感动。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不知“孔颜之乐”为何物,这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大难题。

  在追逐名利的今天,“孔颜乐处”早已经成了远古的一种图腾,在物质匮乏的远古时代,颜回为什么还能“乐”?对此,现代人百思不得其解。我们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静下心来体验这种“乐”。因此,若想增加人生的快乐,只有通过对人生境界的自觉才能实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境界不同,人生的况味自然不同,境界一高,平平凡凡的人生,也会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同为“众里”之一分子,却自能到达那“灯火阑珊”的地方。人不能脱俗,需要生活在俗事中;但生活在俗世之中,并不能阻止心灵追求永恒和无限的愿景。人的心灵也只有摆脱物质的束缚,才能真正体验到真正的快乐。所以,快乐很简单,只要眼睛向下的时候,别忘了境界要向上。

  乐在何处——天使和魔鬼的厮杀

  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体。灵魂是高尚而不朽的,它带领人上升;但人也注定高尚不了,因为人有肉体,肉体限制了人的上升,让人匍匐在地面上。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不朽的灵魂永远拖着一个沉重的肉身,这是人的现状,既升华不了,也堕落不下去。用尼采的话说,人是在夹缝中行走。

  正如普罗提诺所说:“我们肯定被要求把人类作为宇宙的精选成员,最智慧的存在!但是事实上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意思是说“天使”在人心中,“魔鬼”也在人心中。“天使”能生出理想、诚实、爱心、正直、廉洁、无私、欢乐……“魔鬼”能生出邪恶、残暴、冷酷、奸诈、贪婪、嫉妒、狂傲……“天使”会变为“魔鬼”,“魔鬼”也会变为“天使”,这虽然算不上什么规律,但却是一种不可否认的存在。

  美国有个博士认为,人脑分三个层次:最深的是“爬行类脑”,中间的是“哺乳类脑”,最上层的是“灵长类脑”。说人的行为是随人脑的进化而进化的。攻击、争夺、恐吓、令人厌恶的行动都是爬虫类的行为;激烈的感情、微妙的情绪、母体的本能行为都属哺乳类行为;知觉及判断、行为的压抑及实行、语言活动、深思熟虑、知性行为等均属灵长类行为。他还认为,由于进化得仓促,常常有攻击性的爬虫类脑和具有克制行为的灵长类脑混淆的现象。

  既然人是肉体和灵魂的结合物,那么,给人幸福,就不能忽视肉体和灵魂的任何一方。禁欲主义是要不得的,过多地贬低肉体,压抑欲望只能造就虚伪的“善男信女”;但纵欲主义更是有害的,欲望的无节制,只会让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去承受那亘古不变的荒凉与寂寞,造就无可救药的“浪子荡妇”。

  因此,灵魂和肉体之间需要和谐。对哲学或者自然科学有整体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和谐的可贵。不和谐意味着无法循环,如果事物只朝着一个方向运转,那终将是一潭死水。和谐也似乎意味着势均力敌,意味着平衡。如同黑格尔的真理说——两个极端取中点便是真理。但是,在人的身上不存在这种意义上的和谐,或者说这种和谐恰是不和谐。人的和谐只存在于灵魂与肉体的大不平衡状态。灵魂与肉体的匹敌只意味着战斗。肉体和灵魂是如此相互排斥,大有水火不同炉之势。也许,世间最不应该发生的背叛只发生在人的身上,那便是形而上的背叛。灵魂欲求背叛肉体,肉体欲求背叛灵魂。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肉体是重的,灵魂是轻的。肉体向往稳定的大地,而灵魂向往莫测的天空。他们的相互背叛,造就了人。于是,人便是一根绳索,悬于神性与兽性之间。灵魂与肉体愈是强健,愈将斗争不止;而若一方足够强大,则将是无争的安宁;若两者都很孱弱,则将是无为的纷争。于是,灵魂与肉身在世间相互找寻而使生命变得沉重;但如果它们不再相互找寻,又使生命变得轻飏。

  然而,和谐仍旧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试想一下这个有趣的悖论:有一个人,只想追求灵魂而不顾及肉体,于是肉体的力量膨胀到驱逐灵魂的强度,于是这个人转而追求肉体。也就是说,只追求灵魂的人终将以追求肉体而收场。所以,和谐只存在于灵与肉的任意方的压倒性胜利。对个人来讲,也许伊壁鸠鲁是对的: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伊壁鸠鲁主义对确保个人幸福的回答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享受生活,但要深思熟虑”。伊壁鸠鲁主义追求精致和谨慎的个人幸福,主张“安静的快乐”,或者可以说是“小资情调”的幸福。就如夜深人静或阳光明媚的早晨,你手捧一杯咖啡静听古典音乐或看优美文章的那种感觉。哲学、文学、友谊对伊壁鸠鲁主义者来说,是最值得追求的幸福形式。当然,幸福还应精打细算。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老时疾病,全是少时招的”。为了以后的持久幸福,所以必须拒绝短暂的快乐,沉湎和放纵只会带来今后更大的痛苦,这是对幸福计算之后的最佳选择。

  我们探索真理是为了寻求幸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持精神和身体的健全,必须坚强刚毅,能够适应探索过程中的任何情况。而这与感官快乐的享受是分不开的。当然,我不是提倡纵欲的极端快乐主义。肉体的感官快乐能使我们保持健全的身体,但这只应成为我们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最后的目的总是属于最高尚的事物,即精神安宁的幸福。我们应做肉体感官快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应能够驾驭它而不受其干扰。有的人想追求精神的绝对高尚与安宁却又无法摆脱世俗的生存必需,我想这时应考虑是将二者单纯地分离开来还是设法将二者整合到一起,能够以自由精神驾驭肉体的感官快乐才是大智慧。

  幸福快乐的生活,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一个人必须首先培养自己的思维、洞察能力,即智慧,然后,再运用智慧去探索真理。这期间不是抛弃感官快乐而是驾驭它使其为你所用。当拥有了真理,就用真理陶冶心灵与精神,这才能变得有德性,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即达到精神的安宁与自由,那时你便拥有了真正的最高的幸福。这才是古代先哲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超脱金钱——金钱是快乐的资源,而非快乐本身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将快乐与道德结合在一起的是哲学家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的哲学以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为目的,对于他来说,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根本性的心灵医治术。他坚持认为快乐与痛苦的感觉是人们衡量善恶的尺度。凡是能带来快乐的东西就是善的,凡是给人带来痛苦的东西就是恶的。既然生物都有趋善避恶的习性,那么人类当然也不例外。一个渴望幸福的人,必须培养正确选择快乐的才能,只有那些能够增进个人快乐的行为,才是具有道德意义的。

  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快乐更多地来源于心灵,而不是肉体;主要依赖的是心理,而不是生理。因为在肉体上,“痛苦并不会持续太久,相反,极度痛苦的出现都是为时甚短的,仅仅超过肉体快乐的痛苦也不会持续多少天。即使是久卧病榻,其肉体上的快乐也超过痛苦。”

  伊壁鸠鲁并没有否定肉体上的快乐和痛苦。他说,肉体上的快乐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肉体的享受而极力追求它,是不会带来幸福的,因为“肉体把有限的快乐当做无限,提供它则需要无限的时间。但心灵认识到肉体的终极界限,排除了对未来的畏惧,保证了圆满和完美的生活……即使遇到不幸而丧生时,心灵也不欠缺对最好生活的享受”。看来,在伊壁鸠鲁的眼里,肉体上的感受都不会长久,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所以,真正的、永恒的快乐只能到心灵中去寻找。正如伊壁鸠鲁所说,心灵的快乐超越于肉体上的快乐。人生的真正目的不是把强烈的肉体快乐和刺激永恒地继续下去,而是达到一种宁静之态。

  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超越了时空,对今天我们仍然不乏醍醐灌顶的启发和警示。因为在这个物质利益压倒一切的时代,人们已经不自觉地将快乐与金钱等同起来,把金钱看做了快乐的代名词。人们往往以为,钱越多快乐就越多。这真是天大的误会。不错,拥有了财富和金钱,我们可以吃尽山珍海味,游遍大好河山,但心灵的空虚在外在追逐中已无暇填充,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往往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袭击我们。

  一对夫妇,他们有别墅和花园,最近又搬进了更大的别墅和更大的花园。可是,他们对新居带来的快乐的体验,最强烈的一次是在20年前。当时,住了多年集体宿舍,单位终于分给一套一居的房子,那种兴奋至今仍记忆犹新,后来住房再大再气派,也没有了当时的快乐。其实,许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问那些穷苦过的大款,他们现在的山珍海味,可有过去吃到的一顿普通的红烧肉快乐?回答必是否定的。

  金钱只能带来有限的快乐,却也可能带来无限的烦恼。一个看重钱的人,对他来说,挣钱和花钱都是烦恼,因为他的心被钱占据,没有给快乐留下多少余地。天下真正快乐的人,不管他钱多钱少,都必是超脱金钱的人。

  超脱金钱并不是让你排斥金钱,憎恨金钱,去过苦行僧的生活。金钱,无疑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谁都不会饿着肚子说自己快乐,但金钱只是快乐的资源,而不是快乐本身。那些把人生的意义融入追求金钱过程的人,只把金钱看做是滋生快乐的土壤,所以他们得到了快乐;相反,那些执著地去占有金钱的人,得到的却只是身心疲惫。

  金钱只是实现快乐的手段之一,是过程,不是目的。同样,金钱和快乐不是敌人,不是一条直线的两端。有钱不快乐的人,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花钱。要做到“懂”,还真不是暴发户们所能理解和体会的。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财富不是我拥有的东西,而是我乐在其中的东西。”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为了金钱而忙忙碌碌。没钱的觊觎有钱的,有钱的提防着没钱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哪来的交往的愉悦?

  一位富人去看望一位哲学家,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对他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见了什么?”“许多人。”有钱人回答。

  然后,哲学家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看见了什么?”

  “我自己。”他回答。

  “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区别只在一层薄薄的水银。”哲学家说,“但是这一点银子,就叫你只见自己不见别人了。”

  有一个小山村,依山傍水,很是美丽。虽然村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却也能自给自足,连缕缕炊烟都洋溢着祥和的气氛。其实,村民们不知道,在村子旁边,就埋藏着巨大的财富。一个石油公司发现了宝藏,并雇佣当地的村民钻井采油。因为油田,村民的生活也慢慢富裕起来。但是,灾难突然降临了,一场意外爆炸,令许多人丧失了生命。亲人的离去,让小村庄深陷在悲哀的阴云中。淳朴的村民彼此安慰,希望互相扶持着渡过难关。过了一阵儿,石油公司决定赔偿死难者的家属。在梦中都未见到过的巨额金钱面前,人们开始把死者忘到脑后,而跟生者争夺起来。有的家庭,甚至因为分配不公而大动干戈。

  金钱是一项奇怪的资源,它的数量越多,人们对自我快乐标准的抬升幅度就越大。随着欲望的膨胀,奢华的生活越来越显得平常无奇。

  当悉尼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许多借助这片土地收获成功的人士,都前来捧场。其中有一个人,发现座位底下散落着一枚硬币,于是蹲下身来。人们很奇怪,不知他要做什么,只见他捡起那枚硬币,脸上带着微笑。这个人就是媒体大亨默多克,这个细节也被媒体爆炒。默多克微笑着,拥有亿万资产的他,却在为一枚硬币微笑着。

  金钱,只是一项快乐资源,而不是快乐本身。调节资源要适度,配置资源要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萌生快乐。追求金钱,并不会只有收益,还要付出快乐这一成本。

  固守家园——让高尚的东西占据你的心灵

  柏拉图式的恋爱是超凡脱俗的,早已成为精神恋爱的代名词。而斯宾诺莎式的幸福则是精神幸福的同义语,其对物质利益极度鄙视,对精神幸福不懈追求,并认为真正的幸福、最高的善即是精神幸福。

  斯宾诺莎,一个宁愿以磨制镜片为生,思想自由、品行高尚的荷兰人,是西方的一位大哲。他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伦理化哲学。伦理化的倾向肇始于古希腊哲学晚期,即从亚里士多德逝世到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关闭雅典所有学园这段时期,其以伦理学为归宿,认为哲学的主要目标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

  在斯宾诺莎那里,所谓的“最高的幸福”是“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便可以连续地永远享受无上的快乐”,而哲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此最高的幸福。斯宾诺莎继承了西方哲学一向的思辨传统,认为通过对形而上对象的思辨、通过理性思维可以达到“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可以获得平和的、持续的快乐。他既反对人类中心论,又反对自然主义,旨在追求人和自然融合的境界。在他眼里,人的本性和情感是“出于自然的同一的必然性和力量”,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运用普遍的自然规律和法则”去理解它们,“自由”在于用“理性克制感情,管辖感情”,人的完善性就表现为控制情感的自由。

  幸福是什么?斯宾诺莎透过他打磨的光学镜片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人通过认识真理,把握了自然和人的关系,理性控制了情感,人做了感情的主人。他认为,理性强、智慧高的人,都能够从爱和幸福出发,通过对欲望的适当克制,再回到爱和幸福。那些离开幸福去盲目克制欲望或对欲望不加任何克制的人,都不是最明智的人,他们根本不可能得到幸福。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偏离了航向。到了次日早晨,风平浪静了,人们才发现船的位置不对,同时,大家也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岛屿。船便驶进海湾,抛下锚,作暂时的休息。

  从甲板上望去,岛上鲜花盛开,树上挂满了令人垂涎的果实,从美丽的绿阴中,传来小鸟动听的歌声。

  于是,船上的旅客自然分成了五组。

  第一组旅客认为,如果自己上岛游玩正好赶上顺风顺水,那就会错过起航的时机。所以,不管岛上如何美丽好玩,他们坚持不登陆,守候在船上。

  第二组旅客急急忙忙地登上小岛,走马观花地闻闻花香,在绿阴下尝过水果,恢复精神之后,便立刻回到船上来。

  第三组旅客也登陆游玩,但由于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刚好吹起顺风之时,以为船要开走而慌里慌张地赶回船上。结果,有的丢了东西,有的失去了好不容易才占下的理想位置。

  第四组的旅客虽然看到船员在起锚,但没看到船帆也在扬起,而且以为船长不可能扔下他们把船开走,所以,一直停留在岛上。直到船要起航时,他们才急急忙忙地游到船边爬上船来。其中有些人为此受了伤,直到航行结束,也没有痊愈。

  第五组游客由于在岛上陶醉过度,没有听到起航的钟声,也没有看见扬起的船帆,都被留在了岛上。结果,有的被树林里的野兽吃掉,有的误吃了有毒的果实,有的因饥饿、因恐惧而衰竭,最后全部死在了岛上。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故事中的船,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善行,岛则象征着快乐,各组的旅客象征对善行和快乐持不同态度的世人。

  第一组的人对人生的快乐一点儿不去体会。

  第二组的人既享受了少许的快乐,又没有忘记自己必须坐船前往目的地,是最贤明的一组。

  第三组的人虽然享受了快乐也回到了船上,但还是吃了些苦头。

  第四组的人也勉强赶回了船上,但伤口到目的地还没有愈合,他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人类最容易陷入的还是第五组,往往为了一时快乐,为了瞬间的陶醉,为了感官的刺激,为了欲望的满足,而忘乎所以、而放纵无度、而执迷不返。就像那只船上的第五组的人,为了一时的快乐而忘记了旅途,忘记了大海,忘记了生存,忘记了未来,他们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有个小孩到森林里散步,最后来到一块大空地上的小屋。房子的两侧是大花园,两座花园里各有一位园丁。这两座花园很不一样。一座是杂草丛生,园丁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手边拔着杂草,嘴里还不断骂着;另一座花园则呈现一幅和谐的景象,到处开满鲜花,园丁做起事来好像很轻松,他背靠在树干上,吹着口哨,哼着歌。

  这个小孩决定去拜访那位轻松自在的幸福园丁,问园丁为什么可以这么轻松就把花园打理得这么有条有理,而另一位园丁则要不断地工作,但花园还是一团糟呢?

  那位轻松自在的园丁回答:“你知道吗?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也和对面的园丁一样忙着拔杂草,但后来我发现根本无法战胜杂草,他们的根还是留在土壤里。拔杂草时,种子又掉落在土里,不久又生出杂草来。我这边拔完了,马上又要从另一边开始拔。后来我改变战略,去找一些生长得比杂草还快的花和植物,这些植物没多久就完全占据了杂草的生活空间,有这些花朵的地方,就没有杂草。如此一来,我的花园当然干干净净。”

  善行与享乐常常是难以两全的。与其用坚强的毅力战胜和克服享乐的“毒瘤”,倒不如发现、挖掘一些高尚的兴趣,并用它占据心灵。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幸福不是德行的报酬,它是德行本身,并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我们才享有幸福,反之,乃是因为我们享有幸福,所以我们能够克制情欲。”所以,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克制享乐,是为了获得更大的享乐。人是为了享有幸福,才自觉克制情欲的,而克制情欲的本身,就是为了享受幸福。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一个成熟的人与一个愚昧的人的区别,是一个高尚的人与一个卑劣的人的区别。

  人在打理自己心灵的花园时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应该发现、挖掘一些高尚的爱好和兴趣,并用它占据心灵,这样劣根性就会自动退位。

  人不能总是刻意去抵抗一些东西,你越是要抵抗的东西,它就越会顽固地存在,因为是你将它当做对手放在了那里。当你静下心来,不再浮躁,而去寻找丰富的内心世界时,它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

  境由心造——培养感受幸福的人格和能力

  幸福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幸福就是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你看世上那么多追逐财富的人,他们都抱有这样的想法;有人说幸福就是留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名望,所谓的“光宗耀祖,名扬后世”就是这个意思;还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自己内心感觉到的快乐的程度,内心越快乐,人生就越幸福。

  而叔本华的回答是:幸福取决于人格,人格越伟大,幸福感越强,幸福的所在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不幸,而不是追求愉悦和快乐。

  叔本华,估计是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悲观人物了。可以这样说,正因为他如此悲观,他才如此出名。

  他是一位对人类苦难甚为敏感的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哲学回答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而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生存(生活)意志。

  人的生存意志主要表现在人总是为了生存而不遗余力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但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原来的欲望满足以后,新的欲望又不断产生,人又必须为满足这些欲望而奔波。因而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痛苦,所谓的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满足。这一状态无法改变,因为生命本身产生了欲望,欲望是痛苦的源泉,痛苦是人生所面对的主要对象,因而人生是痛苦的。但“不幸”却是积极的因素,因为“幸福”是“痛苦的终结”,因而没有不幸,也就谈不上不幸的终结。当你痛苦的时候,肯定是不幸;但当你达到你所谓的幸福,却又发现你并不满足,幸福只是瞬间的感觉而已,感觉一瞬即逝,剩下的只是空虚了。如果生活中没有痛苦,没有压力,没有病痛,日复一日,人一定会感到空虚无聊,会厌倦,如果你的生活中一点痛苦(包括隐性的)也没有,你也不会感到幸福。

  因此,叔本华说:“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彼此消长、交替出现的间隔和调整,在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二者各自产生的痛苦——贫乏和无聊——减小到最低程度。”叔本华还说:“在我们生命力量中所唯一能成就的事情,只不过是尽力地发挥我们可能具有的个人品质,且只有依我们的意志的作用来跟随这些追求,寻求一种圆满,承认可以使我们圆满的事物,和避免那些使我们不能圆满的事物。”

  那么幸福是从何而来的呢?叔本华认为,就整个人生来说,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在于人的构成,人的内在素质,即人格。这里的人格包括健康、力量、美、气质、道德品格、理智和教养。他认为人格决定了一个人能够感受到幸福的范围和深度,人格越高尚,他能感觉到的幸福就越深,最高的幸福来源于最高贵的人格。因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主体的意识才是世界的本质。对人来说,一切存在或发生的事情都只存在于自己的知觉中,只是相对知觉而发生的。所以人最为本质的东西就在于这种意识的形成,而意识的形成是由一个人天然的人格决定的。什么样的人格形成什么样的意识,而意识的深浅决定了感受到的幸福的多少。人们所经验的客观世界没有太大的差别,但由于主观的或个人鉴赏能力的差别,同一对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就会显出很大的差别。这就是为什么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中有的人觉得幸福有的人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面对那些愚妄、贪婪地追求幸福的人们,叔本华不无嘲弄地说:“很多人听到别人经历了一些令人快慰的事情后,也期待着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而忽视了他们更应该嫉妒的是那种精神能力。”他们缺的不是产生幸福的外在条件,而是感受幸福的主观人格。人不可能超越自己,人们孜孜以求幸福的努力永远都保持在其本性所许可的范围。人所获得幸福的多少,预先就由他的人格决定了。

  的确,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带着社会地位和财产的不平等,但这并不影响一个人获得自己的幸福。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悬殊使每个人都扮演着适合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在的幸福和快乐有所不同。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吃上午餐的时候所感觉到的幸福不比一个亿万富翁在获得一笔巨额财产时所感觉到的幸福少。幸福不分性质,不分等级,也没有高尚与低俗之别。只要你心中有幸福的暖流经过,你就是幸福的。金钱买不来健康的体魄和智慧的头脑,更买不来真挚的情谊。别人的赞誉也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借助于这些赞誉我们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成功。但这些对我们的生命本身又有什么益处呢?人最后都要归结于万劫不复的死亡。财富和名誉都是无法带走的身外之物,唯有幸福的感觉是我们活着时最贴近个体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具备温文尔雅、活泼快乐的气质,不具备完美健康的体格、健全的理智、敏锐的洞察力、稳健而温和的意志以及良知,那么,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好的名声,我们也无法感觉到心灵的真正幸福。不具备抓住幸福的能力,就无法获得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不想要的东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对于有强大的精神气质和人格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物质享受和他人的赞誉和羡慕都是垃圾,因为这些对于他的人生毫无益处。一个人应该超出物质的诱惑而直达生命的本真。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快乐,而心灵的快乐主要取决于心灵的力量,取决于我们是什么(人格)而不是我们有什么(财富和声誉),命运或命运所先定加到我们身上的东西一般只意味着我们有什么,或我们的名誉,但却不能说明我们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如果我们在精神上不够富有,那么我们的命运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对个人来说,他的人格乃是当他孤独时与他形影相随的东西,乃是任何人也无法夺走或给予别人的,人格要比他所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更为本质些,也比所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更实在些。人格坚实,心灵才会获得大的快乐,人生才会获得大的幸福。

  快乐由己——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人生就像一出戏,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的一个角色,那些有戏剧色彩的人,往往会让你看到生命的乐趣;而那些痛苦的角色总会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但现实中的人生与戏剧中的人生有着不同的一面:戏剧中的人物是被导演预先规定好的;而现实中的人,自己就是导演,愁苦与喜乐由自己掌握。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现实中的悲欢离合,有时已使人心烦意乱。所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烦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如果我们再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痛苦预支过来,那就是雪上加霜,更使自己举步维艰,沮丧难熬,累得直不起腰来。

  曾经在敬老院中见过一位84岁的长者,他身体健康,精神抖擞,豁达大度,谈笑自如,滔滔不绝,幽默风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也有几位老人愁肠百转。有的说:“我怎么死都行,就别得半身不遂,自己受罪,还给儿女们增加负担”;有的说:“千万别得癌症,疼得受不了”;还有一位心脏病患者,成天坐卧不宁……总之,痛苦还没有来,他们就先“痛”上了。

  生活和感情客观地陷入苦境,有时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亲人的去世,挚友的分别等等。但如果连思想和心情等主观思维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苦上加苦,自讨苦吃了。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说,一个人一生只有三天,即昨天、今天和明天的话,那么,昨天已成历史,明天还未到来,只有今天才是实实在在的,最重要的是过好今天。老人尤其如此,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老人是没有明天的,只能从今天的实际出发,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日出东海落西山,过一天,多一天;多一天,乐一天;乐一天,赚一天。这何尝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可如今,身边的男男女女总是为了一些不愉快的小事而无端地烦恼,好像自己就从来没有遇到过顺心的事情一样。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清扫寺庙里的落叶。在每个晨钟暮鼓的日子里,小和尚总是为随风而舞的落叶伤神,特别是在冷风飕飕的秋冬季节。他一直在想,如何让自己每天不用那么辛苦地打扫烦人的落叶呢。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在扫地之前先用力地摇动大树,把树叶全部摇下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这天他起了个大早,抱着一棵棵树使劲地摇,他认为把明天和今天的落叶一起摇落打扫,明天就可以轻松了。谁知,到了第二天,小和尚傻了眼,院子里依旧是落叶满地。方丈知道缘由后,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摇,明天的落叶总会落下来啊,你的那些师傅师兄们都是这样踏踏实实扫过来的啊。”小和尚终于明白了,有些事情是无法提前解决的,唯有踏踏实实干好今天的事情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其实你是在预支明天的烦恼啊!你应该想一想,是不是拿点实际行动出来,尽量让自己开心快乐点,用这份快乐的心情去对待生活和工作,你的人生就会不大一样,当你乐观地对待生活时,你就会过得更快乐;而当你悲观地对待生活时,你就会感到处处是烦恼。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和事,会让你烦恼到过了午夜12点还睡不着觉的。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了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服务员态度恶劣,真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作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对现状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信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此时我们就把这一项重大的责任,托付给周围的人——即要求他们使我快乐。我们似乎承认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怜地任人摆布。这样的人谁也不喜欢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掌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情绪稳定,能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起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环境、物欲左右。正如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哲人告诉我们说:“常常喜乐,凡事包容,凡事感恩。”你的钥匙在哪里?在别人手中吗?快去把它拿回来吧!

  知足常乐——最悲莫若欲难填

  世间什么东西最大,又最难以满足?我想就是人的欲望。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人的贪欲是欲壑难平的。人的私欲往往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正如普希金在《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所讲的那个故事:那个丑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过想要一个新木盆。第一个愿望被满足之后,第二个愿望接踵而来。欲望一个接一个,胃口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呢?两手空空如也,仍旧只有一只旧木盆。鲁迅说得好,有些人“一阔脸就变”。阔是指其身份地位提高后,变就在其中了。变的是心态,本是平常心,本来无所求,后来却被私欲蒙蔽了双眼,结果反而得不偿失。

  关于人的欲望,老子在《道德经》中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祸莫大于不知足,吝莫大于欲得。”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地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人的欲望犹如无穷的沟壑,因而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给金银,他还怨恨得不到珠宝。你封他公爵,他还怨恨没封他侯爵;即使是做了宰相,他还想当皇帝。为了满足贪欲,他势必利令智昏,敲诈勒索,虚伪欺骗,进而不择手段,残害无辜,最后自掘坟墓,自酿苦酒。基于此种认识,老子十分推崇知足,认为知足而不受侮辱,知止则没有危险。一个知道自我满足的人自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因此“知足者富”。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物极必反,爱惜过分,浪费也越大,收藏越多,损失也越重。“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遭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若是自满自夸,不如适时而止,因为水满自溢,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

  老子让我们放弃欲望,放弃物质的追求,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这是本能,人不能否定本能。人如果有一天否定了自己的本能,也就不是人了。但在追逐欲望和物质利益满足的时候,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却还是应该的。这也正是老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和警告。欲望是马,心灵是缰,只有让这匹容易迷失方向的野马听凭心灵的控制和指挥,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其实,追逐物质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不是我们不快乐的根源,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来调节它。调节好了,欲望就是前进的动力;调解不好,就是罪恶的肇始。适度的欲望会促使人们不停地拼搏,这样的人懂得享受奋斗的过程和成功的结果;而过分的贪婪则变成了一种负担,在永无止境的物欲追逐中,让人失去了真正的快乐。

  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生活的节奏加快了,压力增大了,因此快乐也少了。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知足。有一句话说得好:“为功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若能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那么一杯薄茶也会使你快乐。要知道,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短短数十年,如朝露蜉蝣转瞬即逝,真正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疲于奔命往往会让你错过路边的风景。

  其实,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如何让自己感到快乐,而快乐的源泉便是“知足”。要“知足”,最重要的就是能正确地审视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如果不切实际地把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定得过高,就会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堪重负的境地。要“知足”,还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个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人,总会疲于奔命,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

  《佛遗教经》也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那些嗜财如命的人,往往体会不到人生的意义,体会不到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之处,如同《欧也妮·葛朗台》里的老葛朗台,他一生赚钱无数,然而身外之物本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穷其一生去追财逐富,结果不过是一抔黄土。

  世间恐怕只有孩子和老人懂得享受生活中真正的快乐:孩子的快乐是因为心灵的纯净,在他们的世界里,无忧无虑地嬉戏就是快乐的理由;老人的满足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太多的奢望,享受一顿简简单单的晚餐就是一天最惬意的事情。除去人生最单纯的这两个阶段,计算一下,你为财富花去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你又得到了财富之外的什么?物质快乐与精神快乐兼得的人不多,而这部分人恰恰就是“知足常乐”之人,既懂得争取,又懂得保留,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果我们拥有小溪的清澈,就为小溪而感动吧!别奢望江的汹涌、海的澎湃;拥有绿叶的生机,就为绿叶而知足吧!别去想枝的招展、花的妖媚。毕竟,财富的原野无边无际,而我们可能只是身在其中的一棵小草。那就为这棵小草而满足吧!只有这样,快乐才能与你同在!

  忙里偷闲——别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大帝遇见了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依然躺着,也自报家门:“我是狗儿第欧根尼。”大帝肃然起敬,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哲学家回答:“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事后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欧根尼是“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生信条是:一、“返于自然”;二、“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欢乐”。一切精致的哲学对他来说都是毫无价值的,认为凡是一个人所能知道的,普通人也都能知道。他主张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不要婚姻,并鄙视奢侈与一切人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他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诸如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或者礼貌的。

  据说,他晚上就睡在一个大瓮里,而当时的这种瓮是用来埋葬死人的。用我们的话说,他是蜷着身子睡在棺材里。白天就只能以行乞为生,边行乞,边宣扬友爱,这种友爱也常常包括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他在活着的时候,就有许多尽人皆知的传说。

  他说,他决心像一条狗一样地活下去,这就是他的哲学之所以被称为“犬儒”的原因。这词在希腊语中还含有“玩世不恭”的意味。这一词的意味与当今所理解的贬义不仅无关,而且与之相反。它是一种“德行”,这一德行能在财物面前无动于衷,是追求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

  让我们回到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相遇的时刻。他对大帝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现在我们可以对这句话做一点也许不算牵强的诠释:人在世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无非是阳光。阳光是一个象征,代表自然给予人的基本赠礼。自然规定的人的基本需要,合乎自然的简朴生活。谁挡住了阳光?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也是一个象征,代表权力、名声、财富等一切世人所看重而其实并非必需的东西。不要挡住我的阳光——不要让功利挡住生命,不要让习俗挡住本性,不要让非必需挡住必需。这就是犬儒学派留给我们的主要的哲学遗训。

  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又曾何时抽出时间懒懒地晒晒太阳?我们总是以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很遥远的地方,而这些东西只有通过拼搏和努力才能获得。于是,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疲于奔命,顾不得看路边的风景,顾不得欣赏阳光与月色,一心只想一劳永逸地抓住那个需要的东西,从此不再艰辛与奔波。

  但上帝好像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触摸不到,即使触摸到了,也已经不再是我们所需要的了。于是我们又重新上路,再次奔波,最终还是没有歇下来的理由,更没有晒太阳的机会。

  在美国里约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富人问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流浪汉:“这么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流浪汉反问他:“打鱼干吗呢”富人说:“打了鱼才能挣钱呀。”流浪汉问:“挣钱干吗呢?”富人说:“挣来钱你才可以买许多东西。”流浪汉又问:“买来东西以后干吗呢?”富人说:“等你应有尽有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啦!”流浪汉听了,懒洋洋地翻个身,说:“我现在不是已经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了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晒太阳的流浪汉是少见的,平日里充斥世界的还是人人忙忙碌碌,日日拼命奔波,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等到有一天真不需要再忙碌了,似乎一切也就离结束不远了。可悲的是,就在一切就要结束的那一刻,有些人也还不明白一生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忙碌的日子是在奋斗,虽然辛苦却有成就感;平淡的日子很悠闲,虽然轻松却害怕时间流逝。担心明天,害怕未来,总觉得那里是个未知的世界,有诸多不可控的因素。轰轰烈烈、万古流芳固然值得敬仰,但平平淡淡、庸庸碌碌也让人羡慕。凡人生来就是这几十年,有谁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少年的轻狂热烈,青年的绚丽多彩,壮年的中流砥柱,随着时光的流失,霜染两鬓,慢慢演变成今日的几声唏嘘慨叹,才知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才明白俗世红尘里没有几人真能脱俗成仙!

  身心俱疲,无力调适,心中挫败,不断加压,达到一个阶段还有更高的目标在等待,总希望自己生活更好更幸福一点。总是不甘心,总也不满足,总也没机会做那个快乐的渔夫。到头来,什么是“我”,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好”,什么是“幸福”,这些基本概念都已经彻底淡忘了。

  不要找那么多理由,不要受那么多羁绊,找个机会真做一回晒太阳的渔夫,就让人骂消磨放纵、随波逐流好了,就让人说不求上进、不可救药好了。在一个平凡的海边,松懈下来,忘却自我,不想明天,快乐自己一整天。等天高云淡消失了,万道霞光飘散了,身边微风荡漾了,头顶繁星眨眼了,一切物我两忘了,世界都不再存在的时候,看看这地球是否还一样悠然旋转,太阳是否还依然朝升夕降,海水是否还如昨日的潮涨潮落。就为了这个体验,还需要找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吗?

  渔夫有渔夫的幸福标准,富翁有富翁的幸福判断。渔夫难当,富翁不美,没有渔夫的超脱,没有富翁的机遇,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的途径,这也许是多数凡人必走的路吧。

  为了快乐,让我们还是把目光瞄向哲学吧!对于那些想受教育却不想学哲学的人,安提斯泰尼有一妙比,说他们就好象一个人看上了女主人,为了图省事却只向女仆求爱。第欧根尼则直截了当地向他们责问道:“既然你不在意活得好不好,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哲学何以能使人活得好呢?按照第欧根尼的逻辑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哲学能够使我们安心地躺在大地上晒太阳,充分享受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而对一切妨碍我们这样做的东西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活在爱中——爱是快乐的藤

  “对爱情的不可遏止的探究,对真理不可遏止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这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我为何而生》里的一句名言。罗素是英国著名学者,他在哲学、数学、文学等方面均有不凡的造诣,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为何而生?”古往今来,人类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罗素以其独特的感悟,对这个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他通俗而生动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对爱情的不可遏止的探究,对真理不可遏止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

  罗素的一生是快乐的,因为爱永远在他心中。对真理的执著,对爱情的向往,对苦难的同情,构成了他一生快乐的交响曲。

  曾经看过一部《纽约时报》的畅销图书——《圣诞节红雀》。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像世外桃源一样可爱的、有着都市极其缺乏的人情之美的地方,还有几个感人的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在芝加哥寒冷潮湿的冬天即将来临之际,52岁的离异单身老男人坎贝尔被医生判了“死刑”,即他可能挨不过圣诞节,也就是说,活不了两个月。于是,他在医生的建议下,来到了亚拉巴马州一个叫“迷失的河流”的地方,认识了几个热心的寡妇和老姑娘,还跟一个遭到遗弃的残疾小女孩帕齐和一只被好心的小店老板救活的红雀交上了朋友。当第二年的圣诞节来临之际,一连串的奇迹发生了……坎贝尔竟成了一个幸福的男人,并寻找到了爱情。

  人人都在追求快乐,却不知道快乐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爱心是快乐的藤,当你不经意间给予别人关爱时,其实快乐已经在你的心间环绕了。在爱的天堂里,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快乐的天使。

  一个小女孩路过一片草地,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答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化成一位美丽的仙女,对小女孩说:“因为你很仁慈,请你许个愿,我将让它实现。”小女孩想想说:“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然后消失了。小女孩得到仙女的秘诀是:“身边的每个人,都需要你给予爱心。”

  一天,这个贫穷人家的小女孩和几位小姐妹一起到了县城,希望用小小的一笔钱购回期待已久的黄丝带。在女性化妆品专柜前,她看见一个小男孩因为失手摔碎了刚买的七色镜而泪流满面,于是她便用自己所有的钱买了面同样的七色镜送给了小男孩。就在小男孩破涕为笑、转忧为喜时,她的心也跟着亮丽起来。这样不经意的情感细节,不过是滚滚红尘中一粒细细的尘埃,但它却永远地占据着那个小女孩的心。

  知识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一个人若是充满了恨,那他永远都不开心,若是充满了抱怨,那就只能生活在抱怨的苦毒当中。因为他们的心灵已经被侵染,怨恨是他们打量世界的标准和法则。他怨恨的其实并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一个怨恨自己的人会快乐吗?只有活在爱里,心里才是愉快与幸福的,知道怎么去爱人,那么无论得到了什么,心里也没有亏欠。

  泰戈尔说:“当人突破了自我狭小的范围时,灵魂就有了欢乐。人在本质上既不是他自己的、也不是世界的奴隶,而是爱者,人类的自由和人性的完成都在于'爱’。”什么是爱?爱是给予,是包容,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爱让生命具有渗透力,让我们自身的灵魂与他人的灵魂统一起来,让人类灵魂与万物的精神结合起来。从全人类的范围来看,“人类永久的幸福不在于获得任何东西,而在于把自己给予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给予比他的个人生命更伟大的观念,即祖国的观念、人类的观念、至高神的观念。”

  为了学会爱人,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这不是我们迷恋自己的眼睛或肤色、身材或个人的气质,而是正确地认识到,我们渴望每一刹那的生存都是具有意义而且是充实的。爱自己就是爱生命。我们必须了解,当我们令他人快乐时,就能令自己快乐。

  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被卷入盲目工作的旋涡,狭隘地为各自的前途命运、功名利禄而奔波。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灵魂封闭在僵化的习惯和无生命的硬壳中,冷漠和自我扼杀成了人生命的真正精神。在梵文中,鸟能脱壳而出,故被称为再生者。人又如何脱壳而出?唯有拥有爱,有爱就可以冰释灵魂的硬壳。奉献、给予、包容……让爱的玫瑰在我们的手里开花、播撒,而在赠人玫瑰后,再闻闻你的掌心,享受到这玫瑰之香。爱让灵魂得到慰藉,爱让我们快乐相随。

  幸福的真谛——幸福是沉甸甸的承担

  在哲学家眼里,幸福具有终极性,它是人生最后的目的。比如,我们就不能问:“我们追求幸福是为了什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那样:“既然目的是多样的,而其中有一些我们为了其他目的而选择的,例如钱财、长笛,总而言之是工具,那么显然,并非所有目的都是最后的目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总而言之,只有那种永远因自身而被选择,而绝不为他物的目的,才是绝对最后的。看起来,只有幸福才有资格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绝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幸福,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但因为人自身的有限性,幸福又注定了不会完美无缺,也就是说,幸福本身就包含了残缺。但人类的本性却是渴望完美,于是,在矛盾中挣扎的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骤然变得坎坷泥泞。

  自从亚当与夏娃突然相拥的一刻,人就在与自身的欲望进行着一场无休止的角力。人类非要获得想象中的爱及幸福,而同时却又拼命地要活得轻松一些,洒脱一些,放任一些,期望着在幸福之外还能得到更多不属于幸福范畴的东西。在这场千年的拉锯战中,人类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一次次总结经验,一次次冒险尝试,然而,当人类每每觉得终于把二者统一起来,而暗自窃喜时,定神一看,却发现到手的所谓拥有和两全背后竟是更大的失去。痛苦迷茫中,蓦然回首,却发现幸福本身就不完美。

  偷食禁果的人类已经不再完美,幸福本身就包含着残缺,而对这份残缺的认可与接受也即是幸福的一部分。当人类妄图去掉这一部分残缺时,又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日本社会学家千右保曾经在一些国家做对比调查,问题为:如果有足够的钱供你一生享乐而无须工作,那么你是去享乐还是去工作?1987年,千右保说:“根据大约20年以前的调查,基本上没有人回答靠玩过日子。美国的比率为2%~3%,日本竟不到1%。然而近年来,'玩派’骤然增多。”“根据1983年对11个国家提问的结果,'玩派’比率最高的是瑞士,占39.8%;日本为19.8%,美国为21.8%。”“到了1987年,日本的玩派占到26.9%,4年时间增加了7.1个百分点。”至于中国,千右保写道:“令人难以掩饰惊讶的是中国的数字。'玩派’着着实实接近半数,占49.8%,创世界最高纪录。”“玩派”全球性存在的事实和日益增长的数据意味着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尽管人类追求幸福,但深知幸福奥秘者却寥寥无几。

  幸福不是毫无重量的享乐,而是沉甸甸的承担。苏格拉底曾经讲过一个“十字路口上的赫拉克勒斯”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正襟危坐,在自己人生僻静处的树下。隐隐约约,他感觉到两个女人正朝自己走来。

  这两个女人将是自己要面对的两条不同的生命道路。一条通向美好,另一条通向邪恶。尽管两条道路的名称都叫幸福。

  走来的两个女人,一个叫卡吉娅,一个叫阿蕾特。

  卡吉娅生得肌肉丰盈而柔软,脸上涂涂抹抹,“穿着最足以使青春光彩焕发的袍子”,走路时女性体态的特征显得格外突出。用现代的语言说,卡吉娅生得颇富性感,一副懂得享用生命的样子。

  而阿蕾特生得质朴,恬美,气质剔透,身上装饰纯净,眼神谦和,仪态端庄,身穿白袍。她的眼睛天生带有湿润的忧伤,总好像刚刚哭过三天三夜似的。见了赫拉克勒斯,她说了三句话:

  “神明赐予人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辛苦努力就可以获得的,要是你想身体强健,就得使身体成为心灵的仆人。

  “与我在一起,你可以听到生活中最美好的声音,领略到人生中最美好的景致。

  “卡吉娅只会使你的身体脆弱不堪,心灵没有智慧。她带给你的生活虽然轻逸,但只是享乐,我带给你的生活虽然沉重,却很美好。”

  阿蕾特与卡吉娅的“幸福”都以美为本,但是,阿蕾特以美的心灵作底,卡吉娅以美的身体为基。

  享乐和美好尽管都是幸福,但质地却完全不同。幸福与幸福也是有区别的——一个是邪恶的幸福,一个是美好的幸福。肉体对于这两种幸福的感觉也不同——邪恶的幸福感觉是轻逸,美好的幸福感觉是沉重。幸福的样子或许相似,但幸福的质地却各不相同。

  幸福本身并不意味着苦难,幸福与苦难并不矛盾,人们千辛万苦去追求幸福并不是去追求苦难!残缺本身并不是苦难,苦难的是我们对残缺难以理解而构成的心灵苦难。

  对渴望完美的人类来说,正视残缺是一种遗憾,是心灵中必然经受的苦难,因此它是沉重的,而面对这份沉重的坦然自若便是责任。对现实幸福的真诚在乎和对不完美的接受铸就了责任的沉重,而这份沉重本身即是幸福的必然,是通向幸福的必经之途。

  人类历史中有很多幸福的灵魂,他们之所以最终获得了幸福,是因为他们坚决承担责任。这一点可以说是毫无例外。当我们背负着沉重走向幸福的灵山时,沉重即成为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拥有幸福的一刹那,沉重和幸福突然变得并不矛盾,并不陌生,枷锁突然解脱,幸福竟是如此轻盈,原来,沉重不是必然,幸福才是沉重的必然,我们寻寻觅觅的终极捷径从来就未存在,我们的担当竟然通向了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不是任何虚假的欲望,它简单而纯粹,除了以责任为前提的默默守候与相知、理解,别无其他。

  冷暖自知——幸福的几个关键词

  幸福这个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含义似乎也很简单,好像是人人都知道,然而,真正弄懂其内涵的人,这世界上恐怕是少之又少。哲学家们提出过种种幸福论,但遗憾的是,没有一种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法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安德烈·莫洛亚得出了一个似乎很平凡的结论:幸福在于爱,在于自我的遗忘。他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因此,能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人是幸福的。马斯洛指出,精神成长通常来源于痛苦的经历,而不是来源于肯定的、美丽的、可爱的经历。一切爱都基于生命的欲望,而欲望不免造成痛苦。所以,许多哲学家主张节欲或禁欲,视宁静、无纷扰的心境为幸福,比如伊壁鸠鲁。但另一些哲学家却认为致力于感受生命的欢乐和痛苦才是幸福,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爱和孤独都是享受。比如,尼采和叔本华。幸福是什么?真可谓是众说纷纭,千人千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幸福是一种感受,属于精神层面非物质的一种状态。也正因如此,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

  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下定义的方式很难界定,我们还不如来描述。简单地说,幸福就是体验生命的健康和快乐,进一步而言,就是体验健康的生命在给予过程中的快乐,在这种给予中,有你对事业的追求,更有对婚姻和家庭的责任。

  生命的价值对任何人而言都是至高无上的,如果能够天天享受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感受恬淡、幽静的大自然之美无疑是最幸福的了。我相信一个走到生命尽头的人,非常留恋这个世界,希望上帝给他一个再生的机会,重新认识什么是幸福。

  健康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健康的身体、精神是无法体味到幸福的,有的只是痛苦的感觉。

  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是幸福的。莎士比亚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觉得这句话改一改更有道理:“不幸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相濡以沫的贫贱夫妻的婚姻是幸福的,他们共同操持家务,孝敬长辈,精心培养下一代,从和谐的家庭气氛中感受一份快乐。而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唐明皇却不得不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狼狈逃窜,而且以他的帝王之尊甚至还不能保全她的爱妃杨玉环,他是幸福的吗?“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真是痛苦!据报载,有一个商人有着极好的事业和家境,但儿子却面临高考的精神压力从17楼跳下。顷刻间,一个被旁人视为幸福的家庭成为一个不幸的家庭。应了莫洛亚的那句名言:从幸福转为不幸只需一瞬间,从不幸转为幸福或许需要费时终生。

  对事业的追求过程中同样可以感受到快乐,尤其是成功人士。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快速积聚,能够带来不同程度的快感。但是这个过程同样会伴随着许多烦恼和痛苦,因为现在是功利社会,一切都是以金钱为衡量的尺度,物质利益成为追逐的首要目标。经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许多富人、名人、成功人士,境遇是那么好,享受的物质生活是那么优越,然而,报纸、电视媒体却不断地在披露他们自杀的消息。戏剧性的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有哪个乞丐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前者在精神上无法感受到幸福,他们没有经受过挫折和失败,他们的人生道路太顺利、太平坦,造成了精神成长的不健康;后者却没有这方面的障碍,往往是今天讨得10块钱就高兴了,次日讨得15块就更高兴,希望明天收获更大些就再开心。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工、工薪阶层一样如此,如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时不时加点薪水,就会感觉很快乐,很幸福。而富人去年赚了1000万,今年赚了1200万,反倒一点不快乐,思来想去后悔哪个生意没有做好,本当可以赚得更多。

  人对事业成功的理解往往差异很大,可能是看问题的角度,或者说是人生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差异。美国作家亨利·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大学毕业后,热爱大自然的他远离了繁华而喧嚣的都市,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瓦尔登湖畔。他在湖畔建了一间简单的小屋,仔细体会和观察湖边四季景色的变化,亲近大自然,感受恬淡、幽静的大自然之美,迷醉于风光秀美的湖光山色,和湖边的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对话。就这样,在简单、朴素、纯净的生活中,他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梭罗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他静思,直到患肺病在康科德死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难道这些点击者的生活还不如当时的梭罗吗?显然不是,因为从点击者选择的国籍来看,他们大多来自西欧及北美。这些地方的人,即使是所谓的穷人,也远比当时的梭罗富裕。中国晋朝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辞官归隐故里,在清贫却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他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但和他几乎是同时代的两个大富豪石崇和王恺却很难找到这种感觉。富可敌国的石崇在与王恺的斗富比阔中只能体会到永无休止的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明末清初的郑板桥辞官留下的名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何等的豁达,何等的潇洒。

  给予他人以帮助,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来自生命的欢愉,和功利无关。也正是这种快乐,彰显了人的至高境界。正如孔子所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当你在公共汽车上让坐给一个孕妇、老人的时候,一句谢谢会给你带来快慰;当您救助的贫困学生走向社会、取得成功的时候,你能够从中分享一份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士,但他又是最大的慈善家,他把所有资产捐给慈善机构,给予需要帮助的穷人,以及科学、医学事业。事业的成功给他带来旁人无法感受到的巨大幸福,给他带来事业成功所无法抵达的境界和超越自我的快感。

  幸福也许不需要太多的玄思和认知,把握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那就是生命、健康、快乐和给予!


  (同心读书会公众号🆔DXY3695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
抛却妄念,进入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叔本华说欲望与幸福》读书笔记(摘抄)
佛教看透人的句子禅语
真正的生活在灵魂
快感离幸福有多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