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碑湖北】楚商成功启思录】
 
【口碑湖北】
 
楚商成功启思录
 
 

  【开栏语】

  湖北,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一批又一批企业和企业家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成长,走向辉煌。他们是如何筚路蓝缕地创业?他们是怎样止戈为武地诚信与合作?他们又是怎么一鸣惊人创造了传奇?

  楚商成功启思录(1)

  梁亮胜:“湖北公益第一人”的美丽追求

梁亮胜为贫困学子送去所需的学习用品

 

  30多年前,一名青年人在台湾旅行时,观察到一个现象:台湾的大商场里,进门就是化妆品专柜,而内陆商场,则是清一色的副食专柜。

  为什么?当时台湾的生活水平要高得多,生活更加优越和精致,而内陆人的生活,尚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他敏锐判断,随着内陆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将迅速升温,"有一天,内陆商场一楼也会像台湾一样,摆满各种化妆品。"

  这名青年人,就是现在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

  说起梁亮胜,大家想到最多的一个字,应该是"美"。丝宝、舒蕾、美涛、风影、顺爽、洁婷,这些由梁亮胜一手创立的知名品牌,无不与美有关。可以说,他的事业,就是一份追求美、创造美的事业,而他的人生,也因这份事业显得格外美丽。

  人生与事业的起点  与"美"很遥远

 

  梁亮胜的人生起点,充满磨难与苦痛。

  六岁时,他的父亲就过世了,姐弟几人,只能靠母亲每月24元工资勉强维持生计。早早尝到生活的艰辛,梁亮胜变得更加坚强和上进,求知欲强烈,心怀改变命运的执着愿望。

  1968年,梁亮胜到广东梅县山区插队,白天干农活,晚上就抓紧时间自学。那时,一位县农机局的干部来到这里,对知识的共同渴求使两人十分投缘,互帮互学成了他们生活的最大乐趣。这位干部还把自己心爱的书送给了他。书籍来的太不容易了,他十分珍惜,晚上靠着昏暗的煤油灯学习知识。

  在国营矿山的经历,是一段更加艰苦的岁月。1971年,梁亮胜被招工到了一座国营矿山。那是一个硫铁矿,酷热难耐,一进到矿井就必须把衣服剥光,只穿个裤衩子,套双水鞋干活。一个夜班下来,鞋里全是汗水,一走路就直响。然而,他天天抢着重活干,却从未叫过苦。

  再苦再累,梁亮胜始终心怀梦想,仰望星空。1982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神州,呼吸到发展气息的梁亮胜,果断离开了梅州市化工局得心应手的工作岗位,和妻子一起迁居香港打拼。

  当时,他们一家在香港只有四五平方米的住房。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三家人,除去公用厨房、洗手间、走道,房间之小今天难以想像。他们小两口住厅,另两家人各租了一间房,因为别人白天上班时要走厅,他就在厅里拉起一块塑料布,留一个过道,夫妻两挤在沙发上睡。

  在这样的环境下,梁亮胜没有气馁,他记得自己来香港的目的:来发展,不是来打工的。那段时间,他坚持每天上夜校,扎扎实实补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课,系统学习了航运、英语、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课程。

  很快,梁亮胜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着对现代贸易与国际金融的认识,做成了几笔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

  看准美的事业  进军化妆品行业

1989年第一个产品

  台湾大商场的一楼摆着化妆品,内陆大商场的一楼放着副食。青年时代的梁亮胜留意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更敏锐捕捉到了这个现象背后的巨大商机。

  他细致调研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也日益强烈,化妆品行业在内陆方兴未艾。从那时开始,国人的生活将由温饱型向精致生活转变,从简单求生存向追求更美好人生转变,人们对美的欲求将不可遏止地爆发,高品质化妆品、洗涤用品和卫生用品市场将迅猛扩张。

  1986年,梁亮胜回到大陆创业,进军化妆品行业。两年后,他与日本丝宝公司"牵手",注册成立香港丝宝公司。丝宝公司发展的主体是在内陆,在武汉。

  为什么是武汉?当时,很多朋友劝梁亮胜把基地选在广东,但他认为丝宝的定位是要做成一个全国性的品牌,要选就应该选辐射力强的地方。那时候,日用品国有批发还是销售主渠道,当时中国全都是国有百货公司,并不像现在有很多大商场和超市,销售不可能直接给商场,必须通过一级批发站、二级批发站推进。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武汉拥有"天元"之位,被誉为"九省通衢"。梁亮胜认为,武汉是一个很好的集散地,周边几个省都靠它批发商品。选择武汉,不仅节约很多运输成本,也可以让产品流通更快。他后来说:"我学过经济学,使我很看重地理环境和商业辐射环境,我觉得这是一个创业者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丝宝公司开始向市场推出它的第一批化妆品--丽花丝宝。第一次做广告,丽花丝宝就亮出了"美的宣言":追求美的真谛、创造美的事业、奉献美的至诚、共建美的世界。广告做得很美,飘扬的丝带,柔美的声音,很是吸引人。而且,丽花丝宝大胆选用了梅红色。在全国一片灰色调的环境下,丽花丝宝靓丽的梅红,瞬间打动了中国女人最柔软的内心。一时间,丝宝化妆品成了很多女人梳妆台上的必备。

  虽然起步不错,但当时行业巨头美国宝洁公司也开始进入中国内陆,初生的丝宝公司,如何与巨头展开竞争?精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终端制胜  缔造以弱击强的市场奇迹

丽花丝宝专柜

 

  由于种种原因,丽花丝宝的发展并不顺利,最终没能成长为一线大品牌。

  丝宝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梁亮胜决定改头换面,从细分洗发水市场寻求空白点,从单一品牌入手,集中有限资源打开突破口。新产品也要像宝洁那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样,"火局油护发"的舒蕾横空出世了。

  丝宝和宝洁虽然同时进入中国内陆,但不同的是,宝洁挟外资强大的资本优势,每年以巨额的广告投入迅速成为国内洗发水品牌的代言人。自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宝洁和丝宝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和重量级上。

  "外国大企业有它的资金,而我们丝宝人有我们丝宝人的眼光。"梁亮胜认为,大公司并不可怕,它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小公司只要能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大公司忽略的那部分市场上,就可以跟大公司较量。

  一开始,谁也没有留意舒蕾。宝洁当时的目标都放在奥妮上面。刘德华、周润发纷纷向国人展示黑头发、中国货,奥妮的崛起令人吃惊。于是,在各个卫视台7点新闻前的广告时段,宝洁开始铺天盖地地投放广告。而舒蕾,这个宝洁日后真正的强劲对手,并不太引人注意。

  舒蕾致胜,除了特色定位、质量上乘、标识醒目等常规因素,更在于其独门秘诀--终端营销。这种营销模式,是梁亮胜在与宝洁的竞争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

  宝洁公司财大气粗,广告砸到全国人民都知道。与宝洁拼广告,丝宝肯定一败涂地。怎么办?拼不过广告,拼终端!广告方面,舒蕾也投入,但多在非黄金时段,保持一定的曝光度,重点则放在终端上。

  梁亮胜认为,宝洁的顾客都是用广告拉来的,那么,舒蕾就采取一个"巧招",宝洁的产品陈列到哪里,舒蕾就跟进到哪里,而且是挨着宝洁的柜台陈列。在柜台旁安排导购员,实施最后一步的"拦截",临门一脚将宝洁用巨额广告费拉来的顾客吸引过去。

  丝宝对导购员的要求非常高,她们不仅是业务员,更是丝宝品牌的代言人。那时候,在各大卖场里,年轻漂亮、长发飘飘的导购姑娘们,身着红色服装,系着淡雅丝巾,笑容盈盈地与顾客沟通交流,成了舒蕾的活广告。这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开了国内卖场的先河,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一般的消费体验,吸引大量顾客在最后一刻"倒戈"选择了舒蕾。

  当别人还在电视广告上短兵相接时,舒蕾在终端做足了文章,终端整体包装、终端有效拦截、终端立体促销,一步步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用这种全方位、全包围、持续性的"野蛮"掠夺开始壮大和崛起。

  1996年之前,丝宝日化年度销售额始终徘徊在2亿元上下。1996年之后,在"终端制胜"的指导思想下,5年间,舒蕾年销售额迅速超越10亿元,击败宝洁海飞丝夺得市场份额第二的位置。到2001年,丝宝日化已发展出舒蕾、美涛、风影、顺爽四大洗护发品牌,销售规模逾20亿元。

  借力拜尔斯道夫  让品牌生命力更持久

第一个广告模特

  在中国市场,舒蕾等品牌的节节胜利,令宝洁方面十分震惊。梁亮胜感觉到,宝洁可能会不惜血本把中国市场夺回去。果然,针对丝宝,宝洁步步逼近,最后祭出了最狠的一招--降价。无奈,丝宝也只好跟着降价销售。

  2007年初,情况更加糟糕。当时,联合利华的清扬洗发水上市,竞争矛头直指宝洁海飞丝,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击。两大巨头的血拼,进一步拉薄了洗护用品利润。

  这场竞争的结果是,丝宝集团的销售额虽然仍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利润却严重下滑。当时的丝宝集团,员工已达两万多人。如果一直与宝洁和联合利华正面竞争,势必会危及这么多员工的切身利益。

  经过再三权衡,梁亮胜决定与德国日化巨头拜尔斯道夫集团开展战略合作。2007年,拜尔斯道夫出资3.17亿欧元(折合约人民币35亿元),购入丝宝集团旗下丝宝日化85%的股份。

  鲜为人知的是,出于对员工的感情和对湖北的热爱,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梁亮胜提出了三方面的硬条件,一是丝宝日化中国区总部、生产基地要留在湖北;二是销售方式、人员不能有大的变动;三是继续做大做强丝宝日化旗下品牌。拜尔斯道夫并不是出价最高的,但能满足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现在看来,梁亮胜的决定十分英明。其一,2008年,金融海啸袭来,经济环境急剧恶化。如果没有选择拜尔斯道夫,丝宝在这场危机中一定会元气大伤,加上两巨头在一旁虎视眈眈,命运如何真的很难说。其二,拜尔斯道夫履行了承诺,继续做大做强丝宝品牌,投入巨资与保洁、联合利华竞争。合作以来,舒蕾的销售额进一步大幅上升,四大品牌均未被"雪藏"。梁亮胜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保住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让它们拥有了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投身公益事业  成就人生大美

在陕西的一座小学里,梁亮胜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

  长期旅居境外和国外,梁亮胜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国家早日繁荣昌盛。在他看来,教育和科技是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最大推动力。于是,他将公益事业的主方向放在了这两个方面。

  谈到助学,他总会提及多年前在山区看到的一幕:一个长得很可爱的少年,因家境贫寒辍学在家,小小年纪就每天耕田、放牛。同样是从贫困中走出的梁亮胜,对此非常不忍,感到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帮一个算一个,要让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不能成为国家未来的负担,而要让这些小孩长大后,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梁亮胜的捐助有一个特点,低调,不事宣扬,而且以雪中送炭为主。早几年资助农村小学生,后来免费义务教育开始普及,他转而资助处于各项政策断层的高中生。

  有一次,丝宝为宜昌长阳县贫困高中生送助学金。有工作人员建议,助学数额不算大,到长阳都是山路,梁先生本人就不用去了,但他说,能抽出时间,要与学生们见面。当天早上5点多,他从香港赶到深圳,搭上飞往宜昌的航班,到了长阳已是中午11点多钟。顾不上吃饭,他把受助学生召集起来开座谈会,和学生们谈自己小时候如何面对困苦的经历,他动情地说:"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刻苦学习,就能改变命运!"令在场的孩子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

  长期以来,梁亮胜先后向湖北、陕西、甘肃、广东等省捐资兴建了20多所丝宝中心小学、侨心小学,1所丝宝中学及1座中学教学楼,还捐款2000万元资助武汉大学兴建商学院教学楼。

  对于科技发展,梁亮胜也倾注了满腔心血。时间回到20年前。那是丝宝集团来内陆发展的第5个年头,丽花丝宝化妆品刚刚为湖北人所熟知。

  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湖北科技事业的关注,梁亮胜作出一个决定:拿出100万元,设立科技奖励基金,鼓励在鄂侨界知识分子为国家科教事业多作贡献。100万元,现在看来不是个大数目,可当时的丝宝集团还处于创业期,一下子拿出来还真是吃不消。

  1994年,这笔当时湖北省侨联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设立为"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该基金也是中国侨界设立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基金之一,它比2003年设立的"中国侨界贡献奖"还早了9年。

  第一次捐款后,梁亮胜又分六次追加捐款,到现在基金额已达400万元,共向668位侨界科学教颁奖,发放奖金229万元。从第一届获奖的裘法祖、卓仁禧、李德仁,到刚刚获奖的舒红兵、龚健雅、张俐娜、邓秀新,几乎囊括了所有在湖北工作的侨界科技精英,其中院士达54位。

  梁亮胜常说,个人的财富再多,对自己个人的意义和作用总是极为有限的,如果能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有所帮助,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多年来,他在公益事业方面的不懈付出,很好诠释了这句话,书写了人生大美。

  迄今为止,梁亮胜已为湖北等地的科技、教育、扶贫、赈灾等多项事业捐资超过2.6亿元,被誉为“湖北公益第一人”。

 
 
 
    楚商成功启思录(2)
    新八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先成


  刘先成,新八建设集团董事长。在他事业大厦正在建造之中的时候,他就提出,不要等到如何伟大的时候才去做慈善,要在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就开始参与社会公益,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他率先提出“要做中国最有爱心的建筑企业”,后来,他又补充为“造最好质量的房子,做最有爱心的企业”。如今,他已将新八建设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集体企业,变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他事业的发展中,一如他的名字——爱心大厦先建成!
  他,身在商海,心怀博爱,用爱成就了他独特的从商之道;
  他,虚怀若谷,筑梦天下,要把每个员工都培养成新八主人翁。
  在素有“建筑之乡”之称的武汉新洲辛冲镇,流传着他的故事,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新一代”的鲁班。他却谦逊地说:“我的心在新洲,是家乡成就了我。”
  新八建设集团目前已连续七年荣居湖北省建筑企业综合实力20强第一名,2012至2013年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建筑企业500强。
  新八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先成,历任武汉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市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十一届省人大代表。


  不当老师要当泥瓦匠的弟弟
  1960年,刘先成出生在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干河村,父亲是村支书。1978年,刘先成高中毕业,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村学校当老师。他却选择跟着哥哥奔波在外当个泥巴匠。
  放弃安稳的教师岗位,去与钢筋水泥打交道,当一个又脏又累的泥巴匠,缘于小时候一段鲜为人知逃荒经历。
  儿时记忆里,家乡与洪涝和贫困总是连在一起。两条河从村里穿过,几乎年年受灾,每年六月前后,抗洪排涝成了村里的大事。刘先成9岁那年,洪水再次不期而至,狂风暴雨笼罩着干河村。整个夜晚,刘先成与六个兄弟姐妹挤在屋中央的一个小床上,因为只有中间地势最高,没有被淹。外面的狂风暴雨与内心的恐惧令这一家人整晚都没有睡着。而身为村支书的父亲已经在暴风雨中呆了几天,仍坚守岗位指挥村民排涝。
  洪水实在太凶猛,刘先成一家只能 “逃荒”。背着一个装满稻谷壳的枕头,一家人逃到了地势较高的另一个村子。等洪水退却,刘先成回到村里时,眼前的一幕令他惊呆了:房子都被洪水推到了!
  这一次逃荒的经历,让一个梦想牢牢地扎根在少年刘先成的脑海中:一定要走出这个贫困村,在外面干一番事业赚一笔钱,再回来改造家乡的面貌!
  1978年,刘先成跟着做建筑已经小有名气的哥哥,一边做学徒,一边学习建筑的理论知识,从泥瓦工做到了工程预算员。1985年,25岁的刘先成接管马河二建,成为了企业法人。1987年,刘先成接管辛冲建筑公司(新八建设集团的前身)成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直到现在。


  不当国家干部的经理
  接管新八后,曾有一段小小的插曲。在90年代,新八建筑公司已在武汉小有名气,相比其他建筑公司的经理,刘先成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又勤于学习和实践,拥有了精湛的技术和较高的管理能力。武汉多家国营建筑企业都想把刘先成挖去当经理。总部在武汉汉阳的一家国营建筑公司,多次发出邀请,并开出明确条件:解决武汉市户口,转为国家干部。
  要知道,对于外来人员,能解决武汉市户口,意味着一下子变成了城里人,而且,还一下子成了国家干部,还是当一个公司经理的国家干部。
  刘先成却婉拒了。很多人认为他这个新八建的经理是个“傻经理”。然而他却从来不曾有过悔意:“我的梦想是做成事业,回报家乡,改变家乡,我长在新洲,心在新洲,我的事业也要扎根在新洲。”


  不拓展扩张的老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每个建筑公司能进入武汉的用工名额都有限,接管辛冲建筑公司后,通过扩大公司规模等办法,让新八建筑公司成为当时能够带进武汉务工人员最多的几个公司之一,更多的家乡建筑工人因此有机会进入武汉打拼。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技术又过硬,新八建筑公司接下了一个又一个工程。
  一次失败的经历让刘先成感悟了一个受益终生的哲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诚信是生意的基石,能力是向上的梯子。
  一次,因为公司的资质过低,汉阳一个工程项目竞标失败。刘先成意识到,拼命埋头苦干,只是走向成功的一个方面,要真正做到大成功,大辉煌,还得学习提高。这次经历后,他决定将提升企业资质当作头等大事。

 


  公司接受国家城乡住建部工程质量大检查


 

 

新八承建的武汉市第三医院综合病房大楼获鲁班奖


  1987年,公司已经取得四级资质(可以建7层以下房子),刘先成带领着公司人员去学习建筑、经济等知识,不断学习和实践,公司建设资质每3年上一个台阶,到2004年,取得一级资质,2007年拿到特级资质,成为全省至今仅有的三个特级建筑企业之一。此后,他又在扩展全国市场,拓展境外市场等方面下功夫,现在,集团公司在安哥拉、利比亚、坦桑尼亚等都有分公司。开放的视野,让新八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刘先成也曾有过坚决不拓展扩张的时候。
  上世纪90年代末,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后,有了资金积累。而当时,圈地做房地产,进军餐饮娱乐业,等等,都被认为比做建筑来钱更多更快的项目。有朋友找到刘先成,拉他入伙搞地产开发,搞餐饮娱乐投资,但刘先成坚决不为所动。他说,农村人喜欢说一句话“路多,踩草不死”,做专业的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力和精力有限,不能什么都抓,也不可能什么都抓得住。做自己熟悉的产业,做自己专业的事,认准了一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就行了。
  有朋友就此笑他,他却说,也许当时的选择是有些保守,也许选择了其他行业拓展会赚到更多钱,但如果那样做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新八建设集团,不会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地位与实力。所以,我对这个选择,无怨无悔。


  甘做“小股东”的老板
  从一个小小的乡镇建筑队到全省著名建筑企业,刘先成践行着“造最好质量的房子”这一诺言。2005年,公司进行重大体制改革,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作为公司的法人,刘先成本可以控股,但他的选择出乎意料。
  刘先成说,改制之前是大家一起干,一起赚钱,但改制之后可能会形成利益之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刘先成选择采取“大公司,小股东”的做法,自己作为公司的最大股东,只拥有7%左右股份。他说:“人多才能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这个行业要做大做强,需要大家的力量和智慧。”
  最后到工商局注册的时候,参股的项目经理有七、八十人之多。由于注册不能超过50人,刘先成将小股东组合在一起,整合到工会,最后才完成注册手续。事实证明,刘先成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这一创新性的“大公司,小股东”战略选择对新八建设集团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因为人人都参股,大伙们干得更起劲了,继续为新八创造财富。股份制改造之后,新八进入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7年成为湖北省建筑企业综合实力20强第一名。


  甘做绿叶的大哥

 


  新八建筑集团助学款捐助发放仪式


  当初,刘先成选择做泥巴匠,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1987年,他成为辛冲建筑公司经理后,带领建筑队在工地里辛劳打拼,用勤劳的双手获得了财富。他深知,饮水不忘挖井人,财富的根在家乡。


  刘先成在美院向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


  家乡多洪水,每年洪涝来临,刘先成都与全体项目经理组成访贫问苦大团队,为家乡送去抗洪器材和资金;1995年,新八建立全省第一个由民间组织设立的“教育基金会”,初始基金15万元;1998年,刘先成率领公司全体党员,每人交党费1000元,总共1。8万元……
  刘先成用行动实践着“做最有爱心的企业”这一理念。新八回馈家乡,回馈社会,同时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成为誉满荆楚大地和华中地区的“爱心企业”、“建筑铁军”。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与新八合作,社会对企业的认可推动了新八的良性发展。
  回报家乡和积极慈善,出乎意料地给公司带来了许多好处,公司知名度、社会影响力,诚信度等等,都有大幅提升。刘先成于是决定将慈善作为企业文化核心进行构建。于是,新八的慈善事业,从辛冲镇做到新洲区,做出武汉,做到全省。除了在家乡兴建水利设施、建设养老院、为42个村修缮小学之外,2003年起,新八建设集团与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媒体合作,每年举办一次专题募捐会,专门为当年考取大学的寒门学子募集善款,帮助他们顺利走进校园。
  至今,新八建设集团仅资助贫困大学生一项,就有1万余名寒门学子受益。其中,刘先成个人的捐款已超过300万多元。
  在新八建设集团的慈善事业中,有一点值得一提,提出“做中国最有爱心的建筑企业”理念的,是刘先成;提出每年董事会组织股东为寒门学子捐款的,是刘先成。刘先成被誉为新八建设集团的“爱心舵手”。然而,在宣传上,刘先成却始终低调,在新八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喻友旺是最热心慈善公益的人,他从赚到人生第一桶金50000元起,就坚持每赚一笔钱就捐一份给慈善公益。刘先成说,喻友旺做慈善的热情和执着都是新八集团最好的,新八集团的慈善大使,就请喻友旺来担当吧,以后宣传新八集团的爱心事业,要多宣传喻友旺,不要宣传我。
  这些年,几乎每年新八建设集团进行为贫困大学生专项募捐活动的时候,刘先成都会向到会的各媒体记者交待,在新八,宣传好慈善之星喻友旺就行了,他可以代表新八的慈善事业,他可以代表新八的爱心形象……


 
 
    【楚商成功启思录】(3)
    新七建设集团董事长余宝琳
 

  采访连续两年跻身“中国民企 500强”的新七建设集团董事长余宝琳时,访谈的开头出乎记者意料,他最先脱口而出的,居然是说自己公司跟全国一流企业的差距:“ 2月底,我们到中国最著名的建筑企业之乡--江苏南通取经。比起那里的企业,我们自愧不如。”

  掌舵新七集团27年,将一个差点被整顿掉的“皮包公司”,建设成如今产值超百亿,累计向社会慈善捐款达7000多万元的集团,余宝琳仍保持着当年的朴实谦虚,随时像海绵一样汲取养分、思考如何将企业做大做强。曾经“没饭吃、没书读、没房住、没钱用”的痛苦滋味,以及背井离乡、白手起家、摸爬滚打的艰辛岁月都已随风而去,而将新七打造成百年常青品牌的信念,却由模糊到清晰,烙成了心底的梦……

  一把泥刀走天下

  新洲,武汉最远的新城区,新洲辛冲镇拥有悠久的建筑业历史,是闻名遐迩的“楚天鲁班镇”,1962年,余宝琳就出生在这里。

  1987年,25岁的余宝琳怀揣着借来的 300元钱,带着几个泥瓦匠到武汉闯天下。“那时候真是苦。”余宝琳回忆,在创业之初的日子里,公司一无资金、二无资质,三无市场,办公室就是租借的阁楼上的一间民房,买不起办公桌,就自己做;没有床板铺,就用砖头拼,营业执照等随时背在身上,是名副其实的“皮包公司”。

  余宝琳笑言,女儿常对他说要多谈未来,可自己忘不了过去。他忘不了在武汉这个陌生环境里,“轧马路”问出来的第一单生意--盲校的3.6万元维修活;忘不了整天挤公汽、啃馒头、喝凉水,有时跑遍江城,也只能接到一个修厕所、建院墙的小活;忘不了1989年工商企业整顿,这个“三无”公司差点被整没了……

  直到1990年初,公司获批全国建筑企业四级资质证书,随后在汉口承接了第一栋造价过千万的工程,才最终熬过了“生死线”。资质是建筑企业开拓市场的“敲门砖”。此后,新七在资质升级上一路狂奔,从四级到三级,三级到二级,二级到一级,如今正全力以赴冲刺特级。

  两次改制聚人心

 

董事长余宝琳严把工程质量关

 

  2004年,新七年收入达数亿元。当年,新洲区政府提出,全区数十家集体所有制建筑企业要完成民营化改制,希望余宝琳带个头。

  做企业,“舍得”是一种战略,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考验。余宝琳赴外地考察回来后决定,同意第一个改制。

  这样的改制,新七建经历了两次,2004年一次,余宝琳的股份占30%,2008年一次,他的股份占6%。“有人提出要我控股占51%的股份,不是我买不起,也不是其他股东不要我控股,但不能让大家认为新七是我个人的,我要用释放股权来凝聚人。”这么多年来,余宝琳深刻体会到,建筑企业的特点是松散、流动性非常大,新七要发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两次改制,给新七带来两次飞跃发展:2005年,公司产值10亿元,2011年突破100亿元。

  今年春节过后的南通考察,余宝琳印象最深的是其建筑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上的超前。“他们和我们开始改制的时间差不多,但已经过了4次股权改制,而且做得更好。他们的先进之处在于无论职位高低,退休时都有股权退出机制。这种机制首先考虑的是巩固集体经济,然后按照一个方案,比如工作年限、职位等来计算补偿。不是公司做到了100年,老总的儿子、孙子还在公司有股份。”

  “我要在南通的经验上,把股权改造更进一步。”余宝琳谈笑中描绘着心中的蓝图。他计划,新七申特成功之后,马上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对股权进行再次重组,在其他企业有股份或兼职的新七中高层,要被劝退股权,二是将腾出的股权用来引进新生力量。

  三步稳当排头兵

 

 

  两次改制为新七注入了活力,而“三步走”战略则让新七稳稳迈向成功的阶梯。

  第一步是1987年到1999年,余宝琳称之为保住招牌的苦守阶段,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要把“新七”的牌子保住,能做多大能走多远,当时都不敢想。为了保证质量,信守施工合同,余宝琳常常日以继夜,深入工地一干便是几十个小时,头晒晕了用凉水冲冲,眼睛疼了用药水点点。

  第二步是2000年到2008年,这是新七进入健康发展的阶段,企业的资质、基本队伍、产量等都基本具备当时国家要求的一级建筑企业的标准,那时的余宝琳一心想着怎么把企业做大。

  第三步是2008年到现在,新七从大逐渐变强。这一阶段里,余宝琳首先给新七定了四个目标:资质申特,问鼎鲁班,产值百亿,整体上市,如今已完成过半。产值过百亿和问鼎鲁班,都提前两年成为现实。在余宝琳看来,仅仅是年产值的增长并不能代表强大,企业的强大“指的是综合实力,包括经济实力、人才实力、品牌实力,还有长远规划等。”

  那么,企业强大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余宝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团结”:“特别是公司的核心层,要有企业认同,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如今,新七集团下设6个子公司以及12个经营分公司,常年用工26000多人,常年在建项目100多个,经营地域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而且走出国门,在亚洲、非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承建了一些工程项目。新七还连续7年被湖北省政府评为“湖北建筑综合实力20强”前3甲,连续两年荣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多年荣膺省市“百强”,并被评为省、市“优秀企业”。2013年,完成合同产值过百亿元,缴纳税收2.6亿多元。

  四方取经谋百年

  新七这艘快艇正在乘风破浪飞速向前,而余宝琳已经在未雨绸缪谋划未来。

  为了构建企业文化,新七建设集团2007年通过媒体专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新七建设集团广告语。从全国各地5000多件应征作品中,评选出“新七建设 筑福天下”作为企业文化的理念:用建筑造福祉,用建筑祝福民生。近年来,“新七建设 筑福天下”成为荆楚大地耳熟能详的企业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余宝琳会议讲话中最喜欢引用的名言。为“武装”自己,他每年都花1-2个月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听课,学习管理、专业理论、国家时事、法律政策等综合知识。他要求公司拿出1000万元,组织公司百余名高管、技术骨干、项目经理去高校培训,不断提高公司水平。

  2011年,他和高管们考察欧美发达国家后发现,国外大规模城市建设结束后,建筑行业出现负增长。“中国城镇化建设还有20年,20年后,中国建筑企业也会像欧美一样,到时候,大批企业会垮掉。”

  打造“百年老店”,难道真是建筑行业难以企及的梦想?20年后,新七做什么?

  余宝琳说,也许20年对于自己这一代人来说有些遥远,可到时候,新七的80后职工正值人生发展的黄金期,“得为他们负责。”他提出,公司不能一条腿走路,必须转型。目前,新七已在环保、旅游、物流等领域洽谈项目,未来可能向这几个方面转型:第一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领域,如激光产业;第二是金融投资,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新七抓住机遇正筹备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双手加爱济天下

 

  在带领新七驶向成功的同时,余宝琳和每一个先富起来的新洲人一样,不忘捐款做慈善,让“草根慈善”这张新洲的名片更加闪耀。

  他将慈善当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部分,贯穿平日里的大事、小事甚至极小的细节中。最近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余宝琳正在接待室里接待客户,猛然抬头间发现后排坐着一个陌生女子,40岁左右,只有一条腿,身旁放着拐杖。这是谁呢?余宝琳很是纳闷,忍不住问道,您是哪里来的?女子急忙起身,递上名片,原来是湖北残疾人协会的会长,由于演出活动缺钱,没有人介绍、也没有事先打电话,只是知道新七做慈善,于是登门求助,想请新七集团帮忙凑演出1.9万元,余宝琳得知对方来意后,立即拨付了2万元善款。

  “我跟她素不相识,为什么要捐给她?”余宝琳说,因为良心。这么多年来,他越来越深地感到,企业财富取之于社会,理当回报社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才会有最真切的满足和幸福感。

 

  余宝琳还首创“新七慈善大使”,由股东和董事会民主选举“慈善大使”,由他出面组织策动新七集团的公益活动。如今,新七慈善大使已选了两届。

  近10年以来,新七先后拿出7000多万元,用于助学、助困、助残、助医,帮助家乡修桥建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四川汉源有新七援建的汉震后“希望小学”。去年7月,新七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组织捐资助学活动,一次性捐款779.99万元。他们的大爱情怀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省、市、区慈善爱心企业。

 
 
    【楚商成功启思录】(4)
    挑苦吃的吴建恒

  宽敞明亮的窗外,长江舒缓东去,货轮轻轻驶过,不远处的武汉关钟楼定时奏出乐响,见证着大汉口开埠通商的风雨苍桑。这是吴建恒的办公室,在寸土寸金的汉口江滩占一席之地,似乎已证明这位楚商的成功。
  吴建恒,湖北京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旗下事业涉及信息产业、高新材料、矿产化工、地产投资开发。他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他事业多元,人们评价吴建恒:是个挑苦吃的楚商。

  有的苦吃不得

  “绝不会再吃那种苦了!”回想起创业时的艰辛,吴建恒斩钉截铁。
  1998年前,吴建恒是武汉一家国企的职工,他承包了单位的运营科。“当时一般月工资只有五六百元,我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虽然已经很不错,但我还是想自己干!”1998年,吴建恒辞职下海,与哥哥一起,主营化工产品碳化钙贸易。那年,他27岁。
  一天吃20多个鸡蛋,这是吴建恒吃过印象最深的“苦”,那是创业初期的一个故事。
  冬天,他和同事从河南三门峡坐班车到山西侯马收款。车刚出市区,就堵在路上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闻讯赶来的附近村民,他们拎着篮子叫卖煮鸡蛋。天冷,人饿,车堵,只有靠鸡蛋充饥,100多公里的路,他们从早上7时,走到了次日凌晨2时。
  “对方欠5万元,答应我们去给2万元,结果到了那里,却只用5000元打发我们。真是划不来!”吴建恒边说边苦笑,“一路上吃了20多个鸡蛋,从那以后,见到鸡蛋就想吐。”
  当年黄牛般的耕作,对于如今已有所成的吴建恒看来,可能很幼稚。因为,埋头吃苦比不上抬头看路。吴建恒反复说:“再也不会吃那种苦了”。但他心中一定清楚,若不是当年的勤奋,也没有如今的一切。
  把商机看得很重的吴建恒认为,不是怕吃苦,是要吃得值。

  有的苦必须吃

  吴建恒真正的第一桶金,不是做销售,而是办实业。2002年,他决定在荆门租厂自己生产。当时,销售一吨碳化钙可获利200元,而如果自己生产,每吨却只有50元的利润。许多朋友劝他不要自讨苦吃。
  碳化钙,是一种生产塑钢、电线电缆的化工原材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在几年的营销工作中,他深深认识到,上游的产品是别人的,下游的需求是别人的,自己处在中间,没有市场话语权,难受。
  机遇的确给了有准备的人。吴建恒1998年下海,正赶上亚洲金融风暴,他近5年的贸易生意不温不火。恰恰是在他决定投身实业的第二年,2003年宏观经济快速复苏,碳化钙行情暴涨。回想到当年,吴建恒仍掩饰不住兴奋:“一天纯利近30万元啊!”
  吴建恒对周围的朋友总是说:“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胆子大,运气好!”但不可否认的是,若在机遇来临之前,他没有做出自办实业的选择,仍旧买进卖出,可以想象,行情好,货源紧,搞不好是看得到钱,但就是赚不到。
  正是这第一桶金,让吴建恒坚定了办实业的信心,更筑牢了他办实业的资本。
  2003年10月,吴建恒在收购原国有企业咸宁第二制药厂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咸宁京汇药业有限公司。2004年7月,吴建恒将咸宁京汇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重组,注册成立了湖北京汇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其后又更名为湖北京汇实业有限公司,他的实业梦至此奠定。

  有些苦该吃却没人吃

  生意做大了,当前最难的是什么?
  “人”。吴建恒不加思索。
  “70后”吴建恒的眼中,“80后”、“90后”员工,追求安逸,对事业的热情不够。只愿在工作份内耕一亩三分地,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们当年,为了工作,一天可以开车1000多公里!”说起现在的年轻员工,吴建恒显得有些无奈。
  公司旗下各类员工上千人,每个月发工资都要100多万元。怎么把团队建设好、管理好?吴建恒还在思索,虽然他尝试了很多,也足够出色。
  公司团队中很多人,缺乏开拓性,关注的不是整体事业的推进,也不在意个人未来的提升,只关注眼前的投入与产出,没有长远眼光,也没有进取精神,这些人流动性较大。
  吴建恒对此似乎也逐渐想明白了,员工那么多,想法不一很正常。只要自己保持创业的劲,设定好足够进取的目标,搭好稳定持续的管理框架,充分放权,一些平庸的人不必强求。毕竟,沙子比金子多太多。
  有的苦很美味“现在,我做生意决策都要先思危、思退,把风险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控制风险,有句名言,“不把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吴建恒就是这么做的。目前,他的投资既有房地产开发这样的热门领域,也有信息产业、高新材料这样的朝阳产业。
  2011年,吴建恒开始投资研发空气净化器。
  老百姓的消费不断升级,新房新车越来越多,人们又越来越关注健康,消除装修过后残留的甲醛变得需求巨大。还有日益严重的雾霾,加深了人们对洁净空气的渴盼。
  看准了就做,再苦也值。研发一个全新的产品不易,很多技术障碍需要逐一攻破。那段时间,吴建恒在汉口那间安逸舒适的江景办公室总是空荡荡的。因为主人换下了商务装,穿上工作服在车间里泡着、盯着、守着。虽然,对于具体的技术攻关,他能做的并不多,但吴建恒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专注、关切、鞭策。
  其间多少个夜以继日,他数不清。其中每一项成功试验,他却如数家珍。终于,他们基于高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了一个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空气净化器,并定了一个直接利落的名字——优净。
  这个能高效转化甲醛、吸附分解PM2.5的产品研发成功,让吴建恒信心倍增,一度想做为公司上市的主营资产。不过,吴建恒现在更看好另一个产业的前景——物联网。

  每天吃点苦

  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将催生全世界下一轮产业浪潮。2012年,吴建恒成了弄潮儿,他主攻的是车联网。
  疯狂的渣土车怎么治?校车安全怎么保障?公共交通怎么管?时下社会热点,让敏锐的吴建恒嗅到了市场的机遇。
  全省有襄阳、宜昌、黄冈、咸宁4个城市试点智慧城市,但智慧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应该实现人车路的智慧管理。”吴建恒的方案就是将北斗技术、物联网技术集成起来,实现对人、车和谐的远程智慧管理。
  在宜昌,有些渣土车就装上了吴建恒公司开发的系统。车辆就像装上眼睛一样,车轮是否带泥、是否污染道路、有没有超速超载?这些都被远程实时监控,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现在,宜昌市不少校车、金融押运车、公交车都装上了这样的眼睛。
  “宜昌模式,是我们逐一到城管、公安等职能部门推的,下一步我们将力攻襄阳模式。”吴建恒志在必得。他的公司将在襄阳建设智慧城市车联网产业园,通过当地政府来主推他们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只有政府主动参与,才能形成规模和效益,‘网’的概念才能真正形成。”
  如果能通过自己的产品,城市功能升级了,城市建设受益了,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现在的期待就是,整合各方资源,以车联网为主营方向,打造一个上市公司。”
  “要做与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事。”吴建恒无论是做空气净化器,还是做车联网,都在证明这一点。
  现在最苦的是什么?“宏观经济走向、产业政策动态、国家大政方针,这些不仅要关注,还要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很难,有时还因为信息太多,无法理清而感到痛苦,但我只有这样,事业才能持续发展。”
  吴建恒说:“天天一点苦,习惯了,反倒是乐趣。因为,谋划未来的,总是希望,虽苦也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帮新生儿宝宝洁牙
空灵散思录
静思录
秋艳世博源——一说堂随思录(138)
中秋谨思录
《近思录》·近思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