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阅读也要遵循“法规”












【教育读书】

阅读也要遵循“法规”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特级教师 李春华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读书也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苏联现代阅读学研究奠基人波瓦尔宁提出的阅读者守则,揭示了阅读的一般规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我将它推荐给大家,供各位借鉴。

    《波瓦尔宁阅读者守则》全文如下(中括号里的文字是笔者对“守则”的解读):

    一,总则

    1.不要用一种方法读所有的书。阅读方法要适应阅读目的。

    [ 如果只寻找有用信息或判断读物对自己是否有阅读价值,则可用“扫描法”;要充分理解读物则用“精读法”;对那些与学习或研究的课题有密切关系的参考书进行阅读,则可用“研读法”;要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声音则用“声读法”;…… ]

    二,求知阅读守则

    2.记住阅读是最重要的、最需要的和最严肃的工作之一,不是“随便的事”,不是“消闲”。

    [ 阅读态度对阅读行为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影响。严肃而积极的阅读态度,使我们注意力集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有利于阅读的理解、记忆和评价;反之,则情绪低落,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受抑,注意涣散,思维活动僵滞被动,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可想而知! ]

    3.在你所读的书中至少要精读一本。

    [ 苏轼曰:“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者求之尔。”精读对培养细读精思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式方法,训练阅读中的理解鉴赏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想象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

    4.在这种阅读上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终将偿还有余。阅读要全力以赴。

    [ 展卷阅读,全神贯注,心不旁骛,“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卢森堡语)。 ]

    5.要毫不松懈地同阅读的最凶恶的敌人——思维和想象的懒惰作斗争。

    6.要力求做到对书中的每一个地方都完整清楚的搞懂。

    7.除非万不得已,什么也不要放过去不读。

    8.除非万不得已,读一本书不要半途而废。

    [ 读书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阅读时能排除干扰,保持注意的稳定和集中并且贯彻始终,这是我们的意志品质在阅读中的体现。要重视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自制力。 ]

    9.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求助于人。要全力以赴地力争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首先要独立思考。

    [ 独立阅读能力历来为人所重视。孟子主张以“自求”手段达到“自得”的目的,朱熹、王夫之等也主张学习要自求、自得、自化。现代中外学者更主张“自能读书”,主动“发展”。这种自读能力一旦形成,将使人受益终身,而且,它也是当代人赖以从事各项活动的必备素质之一。自读能力,只有在科学的足够量的自读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样几点:充分利用大脑储存的知识;勤查工具书;理清读物的脉络,抓住要点;多思。其中“多思”尤其关键,“学而不思则罔”啊!所谓多思,就是多次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思考:反复思。像朱熹说的那样,“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穷究道理,力求理解。追踪思考。抓住作者的思路,探寻写作的意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疑问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推断思考。由此及彼,由已知到未知。类比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向思考。左思右想,瞻前顾后,拓宽思路,扩展视野。创新思考。探新异,勇创造,向权威和成说挑战。边读边思,先读后思,先思后读,这样慎思明辩,读思结合,天长日久,你的自读能力就训练出来了。 ]

    10.哪里需要想象——就要“尽量的”想象。

    [ 驱动“眼睛的视线”和“心灵的视线”,既同作者一起与作品中的人物呼吸与共,又调动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主动探究,追求新的发现,力求有所创造。 ]

    11.要想好好地认真读书——要拿着笔读:要写摘要,批语和摘录。

    [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今中外名人学者读书的宝贵经验之一,我辈应该继承。 ]

    12.要学会使用目录。

    13.不要只是“从左往右”读,还要常常“从右往左”读:即要回过头来读已经读过的地方。

    [ 这种复读的目的有二:一是温习,加深印象,避免遗忘;二是探求,从新的角度去探求新的认识,解决新的疑点,所谓“温故而知新”是也。 ]

    14.先要很好地理解,然后再评论。

    [ 评价的前提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否则就很难作出符合实际的鉴定和判断。 ]

    15.读完一本书之后,再读别人对这本书的评论。

    [ 避免先入为主,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左右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判断。 ]

    16.读完一本书之后,要搞清楚它的实质并扼要地写下来。

    三,自学者选书守则

    17.读得少写,但要好些。

    18.读必读之书,即使是没有兴趣的也要读。

    [ 有益身心,有利学业的一些书,对你而言,可能无趣,但你要强迫自己去读,到了一定时候,你或许能读出别一番意境,产生独特的领悟呢! ]

    19.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

    20.读不太容易和不太难的读物。

    [ 没有一定难度,则索然寡味;深奥难懂,则不易集中精力。 ]

    21.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按大纲或专家的建议)读。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应该有计划。有了计划,能促进我们思想的条理化;便于适当调节所读的书,起到消除疲劳激发兴趣的作用;能克服读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制定阅读计划一般要明确这样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第一,计划的性质。是教材课文的阅读计划,还是课外阅读计划,或者是专题研究的阅读计划,必须弄清楚,因为各有特点,需区别对待。第二、阅读的目标。也就是具体的阅读任务和要求,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和阅读性质而定。第三,阅读书目和时间安排。第四,实现计划的主要措施。如怎样利用时间、怎样解决疑难、采用哪些读书方法、怎样检查阅读效果等。第五,计划的形式。可以用表格式,也可以用条款式。制定阅读计划要具体,但不宜太死,如规定每小时要读多少字,要作多少字的读书笔记就不可取。不要贪多图快,要切实讲究阅读效果。 ]


    (源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阅读活动计划
小学四年级读书活动计划
高中生读书计划确定阅读目标列出想读的书目制定阅读计划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打好读书笔记参加读书会或阅读分享活动
春花相伴好读书
好读书,更要善读书
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