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采众长】打开思想的枷锁,给毛病戴上紧箍咒




 





【博采众长】

打开思想的枷锁,给毛病戴上紧箍咒



    每个人都有思想上的枷锁,只是所桎梏的方面不同,大小各异罢了。有些人思想桎梏在关键的根性上;有些人只是禁锢在微不足道的细节里。这两种不同的枷锁导致了不同的人生。失败者,思想上的枷锁一般表现在致命的性格、特质、修为等方面。成功者的思想枷锁一般表现在自己的优点上,也就是说优点太突出,突出得过了头。长处发挥过了头就成了短处;如果长时间地忍耐而无突破就是能力不足的表现;活泼过了活就变成不稳重了;学习过了隐就是不知节制和养生;勇气过了头就是忙干和莽撞等等。有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成为一个队伍的优秀领导者,必须打开禁锢在思想上的枷锁;要想自己的成功之路走的更长,也必须打破这个桎梏。

    路长全老师在大学毕业到一企业应聘。通过各种磨难后只剩下两位由老总面试,老总对路老师和另外一个应聘者说:“你们通过一系列的磨练,最后只剩下你们两位。现在,我想让你们从这个20层上由窗户跳下,你们应该敢跳吧?”另外一个应聘者先回答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是坚决不跳的!”这位老总问路老师说:“你呢?”路老师回答到:“我跳,但要给我个降落伞并且把楼下铺上厚垫子。”这位老总兴奋地拥抱了路老师,说:“你被录取了,也是我们半年来终于找到的唯一合乎要求的应聘者。”为什么他们录取路老师呢?主要是路老师的思维不同与他人,也说明了路老师是一个不拘泥于常人思维的人,是一个善于打破思维枷锁的人。

    前天,小路来找我,谈论她在目前这个企业打工的看法,其实也是想让我给她出出注意。她是幼师学校毕业的,跳舞跳得非常好。来到这个企业是想搞点资金积累,为以后自己发展事业做准备。这个企业是国有企业,她们这些临时工也不可能长待。若抱着多数打工人的思维:挣钱糊口,那就乏味了。扩展一下思路,既要搞资金积累,又要学习技术和管理,在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多相的富足,这就是不同与他人的想法。仍说小路:她若看到身边的同时在抱怨时,想一想同事为什么抱怨;看到同事赞扬时,思索一下同事为什么赞扬;同事离职时,分析一下这些人为什么离职。这样坚持多想、多刨根问底地思考,也就给自己积累了管理经验。身边的实例就是最好的老师。虽身处森林,但看景要到林外。这就是打开思想枷锁的一种方法。又比如:你是象小路一样的临时工,又是一位男士,要想挣钱的同时,还能学到一门手艺,就实现了一举两得、一石三鸟目的。单位上有焊工,有电工,有厨师,有司机等等,若表现好,单位领导喜欢,自己和领导相处又融洽,若提出去给别人当助手,领导是会同意的。这样做就避免了走向社会自己掏钱再学习,又能节省自己宝贵的时间,节省无为的开支。转换一下思路,就有捷径可走;放宽一下思想,就能找到更多的出口。

    “入俗顺势而不趋势媚俗”这是我打开思想的钥匙,受益匪浅的做法。任何人都会有不顺的时候,任何路都不会平坦直达。不顺时不要只是抱怨,改变思想才能改变命运;道路崎岖不平,我们的思想要拐弯,否则就会累倒或累死在人生旅途中。自己没有坚硬的躯壳,找海螺借宿;自己没有强壮的身躯,学藤子缠绕大树;自己不会游泳,借船过河;当然不能用一生代价去这样依附他人。借在自己幼弱时,借在强壮自己时。一味地借附是成不了事业的。通过借附可以少走弯路;通过借壳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借附与自强必须辩证的看待,这才是打开思想枷锁的又一个钥匙。

    相同的事情做出不同的结果来。这个思想在营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生活和处事上也是一个法宝。在单位或在人海中,我们日常多在做相同或者类似的事情。若不跳出常人的思维圈,是很难有所建树的。人云亦云,比猫画虎的去工作是不会强人出头的。只有不同,才有鹤立鸡群;只有灵活多样,才能超出平凡。所以,打破思维桎梏,才能拨云见日。

    思维的枷锁打开了,生活上的小毛病也不可忽视。

    每个人不可完美无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是正常的。但当这些不足影响到你的目标实现时,就不能不在乎了,就应该努力克服这些缺点和不足。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往往都是小毛病惹的祸。不检点、不在乎、不留意等等小毛病往往让我们失去机会,失去发展,失去友情,失去成就。不检点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成长;不在乎会影响生意,也会影响合作;不留意会错过好景致,也会失去好点子。

    克服缺点和弥补不足是难事,比如说抽烟,开夜车等,习惯成了自然,一下子很难做到。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但只要有毅力,改正也是能办到的。只要方法得当,也是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常用的方法是改改生活的频道,做磨练兴致的事:喝茶、练习书法、欣赏音乐、学习钓鱼、外出旅游、打太极拳等。另外改变一下对待处理事情的思维,用一下逆向思维、关联思维、发散思维等思考。通过比一比、变一变、改一改、学一学、反一反等等方式的变化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养成好习惯,就要先给自己的毛病戴上紧箍咒。

    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上,传统的影响最大。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社会的风气、传统的风俗、个人的经历、教育的方法等等无不干扰着你,甚至左右着你。我的做法是:好的优点学习,不好的习惯隔离;优秀的中庸发挥,欠缺的恰当回避;对外变通处事,内在和谐调整;目标分远近,追求论实际;从高处着眼,在低处入手。


    如何打开思想的枷锁,戴上毛病的紧箍咒呢?首先讲打开思想枷锁的着眼点。

给自己正确定位

    一,定位的含义

    定位的解释一般是: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我这里只谈我们自己如何定位,如何正确的定位问题。定位有三层含义:一是先确定自己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他人你是谁,你能为他人或者单位做什么。三是我要给他人或单位做什么。就象我们的左右胳膊,身上的各个部件,其都有不同的作用,又要相互地配合。分工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所做的事也是各异的。只有各处其位,各司其职,通过组织的统一协调,达到有机的运作,这样才能实现想做到事。所以,正确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发挥怎样的作用。给自己定位很重要。

    二,如何正确定位

    我们先看一则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就对如何定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给自己定位之前,首先了解自己,把自己的个性方面、技能特长、知识结构、经验积累等分析一下。再把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剖析总结,对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确立自己的努力目标,在自己应有的职责内,把工作干好干出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实现自己第一阶段的目标。三是要树立现实主义观。好高骛远,不合实际的想法只能给人以浮躁、不安分守己的认识,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增添发展自己的阻力。

    我再讲一讲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地“哲学,让大家进一步理解如何点位。

    我国古代儒法道各家都有对“天人地”的理解,只是侧重点不同。有的是为“表显”,有的是为“裹藏”。但都强调了一个定位问题。

    儒家表明了天地人的定位和其之间的密切联系:“何谓本?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人,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锑,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成一体,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行健”,“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这就是天的职责,也是对天的定位。“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繁启番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这些也说出了天地的作用。作为人,我们应该是“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不要去做““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的事。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就能胜天。人胜天并不是改变自然规律,而是遵循自然规律造福自然万物。就是荀子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道理。孟子有一句警语:“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告诫人们,认识了自然规律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行事,违反者必然遭受灾难。

    在一个单位,领导就是你们的天。他们制定制度,执行制度。这是他们的职责。“地”就是我们的工具、设备等工作设施。我们人要保养好,否则,它们就会发怒,出问题。说到这里,我想你们应该明白自己的位置了吧。实际上,确立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应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就是给自己定了位。

    三,如何进一步举升自己

    我们在单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重用。位置变了,定位必须要变。到了新的位置,力不从心是常态。要想干得更出色,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知道如何举升自己。

    一是多学习。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从书本学,可以通过听讲座学,可以拜师学,可以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等等。

    二是变态度。态度决定决定高度。态度上首先要虚心;干事要踏实;为人要忠厚;生活要积极;看事看人要正面,多看别人的优点,少注意别人的不足;少说闲话多做事;敢于吃亏,少耍小聪明。。。阳光的心态是进步的奠基石。

    三是练修为。修心才能养性,养性才能高尚,高尚才能久远。

    四是会处事。会处事才能融合,融合才能交流,交流才能知可行,可行才能办正确的事。

    五是会变通。变则通,通则顺,顺则快,快才能强,强则能胜。

    六是会合作。一根竹竿易折断,十双竹竿能建房。抱团力量大,合作才会赢。

    七练就领袖的七个根性和六个能力。根性的七个方面;沉稳、细心、胆识、积极、大度、诚信、担当。能力的六个方面:观察力、思考力、决策力、组织力、影响力、执行力。

学习与应用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是说:古代的王者建设国家,治理社会,都是以教育为本的。它指明了不受教育、不学习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关于学习的经典名句比比皆是。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董迂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刘向的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还有“读一书,增一智”,“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等等,无不阐述一个学习有益的道理。

    一个人的天赋可能生来有高低,但后天的不学习也可能就成为废人一个。方仲永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方仲永七岁便能作诗,不能不说他天资聪慧,然而因为其学业荒废,最终他也是贫庸的命。好多少年大学生,十一二岁考上大学,不能不说其天慧异禀,由于不能自我约束,沉迷于玩乐之中导致不能成才。

  歌德说的好:“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学习能让人知道理,让我们会技能,增智慧。现在文盲不多了,绝大数的人都从过师,上过学。然而,大多数的人学习的结果是学而无用,甚至成了三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书呆子一个,即使读书五车,经纶满腹,也只能会说“之乎者也”,何谈技能?有些人虽然不是书呆子,但常常不能举一反三,变通活用,一味的照抄照搬。虽比书呆子高了一砖,但还是矮子一个,也成不了气候。只有善于学习,灵活应用的人才是能人,才算有才。大凡成就自己的,无不是善于学习,触类旁通的高手。他们是善悟、善思、善做、善求、善变的人。

    学为了用,为用而学才是读书求知的根本。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善学善用呐?

    学的方式

    1.从师

    唐代韩愈的《师说》就给出了一个好的答案。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疑答惑的人。古代人求师拜学达到“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的程度。现在的求学也有省吃俭用,涉洋过海的。目的就是跟师学艺,无非是名词改了改,从师变成了上学,把老师给弄丢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都是从师的过程。从师就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一条捷径。

    2.向书本学

    上学也好,从师也罢,这条途径并不能交给你所有。许多知识还要靠自己的大量阅读得来。自学一般都是围绕所从事的业而学的,比较专一、单调。所学的特征是理论多、大道理多、解释分析的多,胡乱拼凑的多。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看书要用,然而,真正能用的,也就是说能指导解决问题的有几个呢?不多!这就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时,要会找书,还要节选着读。人的一生何其短呀!把精力浪费在无用的作为上就是浪费生命。还要提醒的是:读书不怕杂,但要有侧重;读书不怕少,少而要精;不怕没钱买,借书就是好途径;读书不怕时间少,每天十页就足够;读书不怕记不住,多翻几遍就能行。

    3.向他人学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凡是对我们能带来破迷开悟的人,和我们交流能“如坐春风之中,如沾时雨之化”的人,闲言碎语能让我们来灵感的人都是我们的益师良友。不管年龄长幼,高低贵贱,熟生与否,我们都要虚心的、不耻地下文。千万不要有讳疾忌医,满杯自傲的想法。夜郎自大,只能落个井底之蛙的结局。

    4.实践中学

    实践出真知,教训出高人。动物不会读书,也没有书可读。它们的学习基本上都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亮剑上的李云龙大字不识几个,却有领兵打仗的才能。这些除了其他优秀的特质之外,绝对与实践的历练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善于改进,一定会增加你的学识和智慧。

    古语有言:“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才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昏和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才之敏,倍人也;撅弃而不用,其与昏庸无以异也。”我相信你只要善于学习就一定不会沦为平庸;你只要坚持不懈的学,一定有高的水准;只要广泛的求知,你一定会成功。

    如何应用所学知识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些都是因学而致用的效果。子房、萧何、韩信都是学而会用,学而善用的楷模。但是,在生活中,还是学的多会用的人少呀。

    现代管理中常常提到一个学习力,其实学习力含义的重点在力上。普通人学习得到的是“五不可”——“不可知、不可为、不可行、不可变、不可改善”,而成功人士得到的是可知、可为、可行、可变、可改的相反的“力”。有了这个力,就能行万里路,就能创大风大浪的海。这个力就是善用,也就是常说的智慧。

    1.可知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可知;能预测就是可知。预测就是要通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通过事情的现象估计到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要做到可知,就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分析事理,对比此物与彼物的差异,描写事情演变的轨迹,懂得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会通过不同的事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关联想象,要会判定成立的背景和条件等等。

    比如说,路长全在搞营销时,他把外国跨国公司比喻为骆驼,把中国企业比作兔子。用兔子与骆驼的理论阐述和分析现有的营销战略,揭开了引用大公司的策略实现我们小公司的发展失败的原因就是可知的典型用法。

    再比如,韦尔奇的母亲用赞赏的教育方式改变韦尔奇的口吃,激励韦尔奇自信的办法,就是对赞赏作用的可知。

    又比如,好多培训师应用故事开到大家,启发我们就是对故事效力的可知。

    《周易》的出现就是对自然规律可知而总结出的智书。

    火箭上天,就是科学家们对万有引力的可知所得的结果。古代也有火箭实验,之所以不成功,就是没有弄懂地球有引力的结果。

    2.可为

    可为是建立在可知基础上的。认识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预测到可为与否。可为也是对条件的分析结果的判断。可为是逻辑的推论答案。

    比如说,我们给人做思想工作,你必须知道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假设这个人是个耿直的脾气,你却用拐弯抹角、含蓄不白的办法做,一般是得不到好的效果的。他会产生对你不信任的感觉,当然也就不接受你的劝告了。对这种人,直来直去要好些。他觉得你真诚,你可靠。信任是接受的前提呀!

    又比如,我们能扛一百斤的袋子,你却硬要提三百斤的东西,那就是知可知,而不知其不可为的了。当然,借助他力实现可为是另当别论的事了。

    事情可谓与否,往往还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在理论分析上觉得可为的事,不一定就真的可为。大多数都要搞个实验积累一些经验。这主要是检查一下我们的认知是否有问题。

    当你的判断不确信时,付出一些小的代价是必要的。盲目乐观往往会脱离现实,比猫画虎的模仿会得到个四不像。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种事情,这里就不举例了。

    3.可行

    有了可为的正确决策,可行就是要我们去落实的阶段。落实要有胆识、要执着、要认真、要有开拓精神等等的素质。好多人知道好多事是能干的,可行的。由于没胆识,没魄力,怕吃苦、担心失败就找借口、讲条件去回避;或者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或者冒进而失败;或者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三思而后行的借口遮盖自己的懒惰,进而失去机会;或者只说不做,夸夸其谈不干实事而自废武功。这种事例遍地都是,所以也不举例了。

    4.可变

    老子道德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变就是变通。有时,我们所做的事并不容易,必须改改道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个时候,我们除了坚信条条道路通罗马的信念,还要学习水的特性绕着走。“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这就是要我们干任何事情时,不要死板教条,更不可不碰南墙不回头。也不可学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要见机行事,随势而变,主动去想,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办事情时常是曲径通幽的。相信: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有不会变通的人的道理。

    5.可改

    可改是说任何东西都不是不可改善的。我们认知一个事物都有局限性。不仅受思维的局限,还受技术、条件、手段的限制。比如说我国设备的加工技术,不是说我们设计不出好的设备图纸,而是受加工仪器的精密制作的限制。再比如说我们的孩子学习不好,一般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做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对头。又如我们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当时的认知错误所致。等等都是条件惹的祸,不要说一切都到了尽头,没有可改的空间。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得到的是淘汰。所以,要有可改善的想法,时时保持创新的意念,只有这样才能久而不衰,才能做大做强,才能上得更高走得更远!

    知识再渊博,文化层次再高,没有一个好的生活态度,不是沉沦就是丧命。要想打开自己思想的枷锁,给自身的毛病戴上紧箍咒就要改变灰暗的人生观,也就是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

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

    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命运跟着改变。”这正是许多精英者们为什么成功的要诀之一。精英者和我们一样,生活中有苦有乐,有难有易,有顺境有逆境。但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向马斯洛说的其心态比常人好。在顺境时,他们不自喜,时常反省自己,改正缺失;在逆境中,他们时常乐观地鼓励自己,使自己不消沉;并且,对待自己不松弛,对待他人不苛求。无论场景如何地变化,在他们的心中都是小桥流水,欢愉人家。他们的骨子里没有失意,没有不快的阴影,乐观向上是他们的生活和努力的伙伴,所以,我们要学习精英们的这种好心态。

    精英们如何树立好的心态的呢?

    翟鸿森教授在《建立高品质的沟通》的培训课上讲:“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能带给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翟鸿燊教授一开篇就提到:“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一个整天一脸死相的人,没有人会对他有好感,没有人想与他亲近。当一个人微笑面对他人时,我想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不会直接拒绝沟通的。沟通有五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他的这段话就是教给我们树立好的心态的第一步:用微笑面对一切。

    从养生的角度讲,笑一笑,十年少。乐观的态度使你能够转移视线,减少对问题的关注。好的心态让你忘记疾病,提高免疫力。许多癌症患者,正是建立起战胜恶魔的信心,达观的态度面对死神才能出现奇迹。而有的人,得一个无碍的小病就忧心忡忡,结果是小病变大病,大病致升天。怕死,结果是早死。这些都是不乐观的因素所致。所以,好的心态胜似良药,并且是没有副作用的好药。乐观是保持健康的支柱。

    积极的人生都是从好的心态开始的。是战胜困难,走出逆境的法宝。每个人都有烦恼的时候,但如何迅速摆脱烦恼就是心态问题了。当我们有不顺心的时候,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冲动,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不盲目地压抑,也不钻牛角尖,所以没有罹患恐惧症及强迫神经症之虞。以尽量不和周围环境起冲突的方式来处理,而且,碰到挫折、欲求不满时也具有相当的耐力,不会乱发脾气、牢骚,也不要随便责怪他人、自怜自艾。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情绪不逊,或是能克服情绪不安。

    当然,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也不是就能随时保持冷静、沉着。既然是人类,就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忧郁,但他绝不会被这些情绪影响。做作出冲的行为,有损别人的福利。既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状态,又能愉快地生活,这种情绪的安定,是由“均衡感”以及能自我控制所造就的。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慌慌张张、不安畏怯,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把逆境转化成机遇。逆境来了,不要怨天尤人,能够拯救自己的人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在屋檐下躲雨,看见关音正打着伞走过。有人说:“观音菩裟,扑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下,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啊!这人立刻跳下屋檐,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都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了,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到寺庙去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有一个人在拜,那人和观音长得一模一样的,丝毫没差。这人没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到:“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拜自己啊?观音答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成功的秘诀是——成功者自救。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任何时候,我们自己就是拯救自己的救世主,解决的办法就是树立良好的心态。

    逆境可以磨砺人的品格、才气和胆略;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毅力和勇气。谁都清楚:很多最出色的事业往往都是经过逆境的磨练才取得成功的,对一个人来说,逆境就是“清醒剂”,有些逆境的遭遇可以锻炼人才,也蕴涵着摆脱困扰而再前进的机遇。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缺乏身临逆境的心理准备。要抓住逆境中的机遇,你必须要做到心地坦然、处变不惊,最关键的是要沉着地等待时机,从逆境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学会在逆境中坚持。再有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应对逆境,因为积极的心态容易使人成功。面对逆境你必须花数倍的经力去建立和维系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同时应用你的自信心明确目标,将积极的心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只有当你正确地面对逆境时,它就会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而绝不会成为你辉煌生命的障碍!只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才能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目的。不豁达就是作茧自缚,不开朗就是给自己的车轮支砖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只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心理准备和战胜困难的韧劲,才能看到‘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追求的美景。

    留个空缺给他人。常言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给予他人,才会得到回报。一个人要想独处,你最好找一个偏僻的座位,不与人争地形;一个人要想不被别人推扛,看完电影就等待一会,走到最后;要想钓大鱼就要多下饵;要想走远路就不怕磨破鞋。留个空缺给他人,自己才有位置。

    换个心境去思考。有这样两则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换个思考角度的美妙。

    一则是《国王的梦》。

    故事说:古时有一位国王,梦到山倒了,水枯了,花谢了。王后知道后,大惊道:“大势不好!山倒了,是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是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没有水,舟也就不能行了;花谢了是指好景不长。”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越来越重。一位大臣参见国王,国王说出了他的心事,大臣一听,说:“太好了!山倒了,指的是从此天下太平,水枯了,是指真龙现身,国王是真龙天子,花谢了才能见到果实。”国王听后大喜,顿觉一身轻松,病很快就好了。

    这则故事的启示:对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心态去看它,结论是完全不同的。心态会影响你的行为,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还有《与蜗牛散步》这则故事也是很有意义的。

    故事说:一个人由于心烦,所以去见上帝,希望上帝帮帮他。上帝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他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他催它,他唬它,他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他,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他拉它,我他扯,甚至想踢它。蜗牛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自己跟在后面生闷气。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他在后面生闷气。咦?他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他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他听到鸟声,他听到虫鸣,他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他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则故事的启示:有时换一个角度,看看别人的可爱之处,看看别人的价值所在,事情会完全不同。人生路上,我们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受?抱着不情愿的心态,快步匆匆经过;根本忘了要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放宽角度,好好浏览沿路的风光。且让我们暂停匆忙、厌烦的脚程,静心自问:自己究竟是那个自私的人?还是那只无辜的蜗牛?人与蜗牛针对快慢的观点、立场、角度认知,各有不同。

    有必要正面看待啊Q思想。阿 Q思想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它的主要特点,一句话说来,就是精神胜利法,就是自欺自骗以求自慰。这种解释是片面的,是消极的看法。其实阿 Q精神最可贵。当然说的不是阿 Q不求进取傻呼呼的一面,而是阿 Q精神里豁达大度的一面,遇上不顺心的事总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人是情绪动物也是感情动物,受周围人与事的影响难免会产生或好或坏的心情,面对挫折只一味消沉下去而抱怨,只会让你看到前景更是灰蒙蒙的一片,何不换个阿 Q的角度看看,因为我能!所以让我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有了这种心态,自信心回来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阿 Q傻阿 Q呆,但阿 Q是快乐的,从不为名利而苦恼,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行我素活得潇洒自在。比起一些老为自己套上虚假的外衣而弄个焦头烂额,有苦自己知实在可贵得多。虽然阿 Q只是鲁迅塑造出来的一个人性特别的浓缩体,塑造时褒贬相交,既不单纯地丑化也不单纯宣扬,目的是给我们一面镜子,让我们在跌倒前总能找个让我们重新站起来的理由!

    在笑谈阿 Q之余,或许我们有时候也应该学学阿 Q,用阿 Q精神来引导我们,消除不必要的烦恼,用阿 Q精神诱发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生活本来就要让我们承受或这或那的压力,只要我们抱着乐观的态度,什么样的生活给予我们眼里的都是一道彩光。

做好人生的数学题

    人生就像一道数学题,充满了加减乘除的运算,需要用心去经营,用自己的全部热忱去做,才能少一点遗憾,多一点辉煌。“”是一种成长,加法人生就是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心态高度,扩大自身的心胸宽度。“”是一种撅弃,减法人生就是减去沮丧和失望,减去畏惧,学会辨证看待人生,看待得失。“”是收获的倍增。乘法人生就象一个鸡蛋,你吃掉了就没了,如果没吃掉,而是孵出小鸡继续生蛋,那就不是简单地加法了。数学家说:“人生是乘法。账目经常计算,乘以收获利润,才能精打细算成功。”就是这个理。“”就是懂得知足,除法人生就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而定目标,踏踏实实地去实现制定的目标。曾经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人生满意程度等于目标实现值除以目标期望值。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既定事实,人生满意程度取决于目标期望值的大小。

    有这么个故事:一只狗见到两只兔子,它追向南逃窜的那只,突然间又停下来,转头去追另一只。这只也很难追得上,它想还是之前那只好捉,结果两只兔子都没追上。这只兔子就用错了法则。

    人生需要加、减、乘、除,想要成功,就需要做好人生的这道数学题。当你真正成为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够灵活运用“人生‘加、减、乘、除’法”的时候,那么你就一定会拥有传奇的人生、绮丽的人生、独特的人生和富足的人生!
 
人生如弈棋,拆棋方会赢

    无论男女,无论大小一般都下过棋。下棋是一种生活娱乐,也是一种高雅的调节方式。我们时常下棋或者看棋,发现有的趣乐融融,有的为一步悔棋而挣得脸红脖子粗。作为爱看琪的我,当然也为此大笑。本来悔棋是常事,就是有人把他搞的那么严肃,何苦呢?哈哈!

    弈棋乐趣无穷。在初学棋的时候,有一种方法很有效的方法叫“拆棋”,可快速提高棋艺。什么叫“拆棋”,说穿了就是悔棋。当你入了门,往往脑袋里就把悔棋撇了。只要搏杀起来就兵戈相见,刺刀见红,只有一个目的——赢棋。大多数时候还要约法三章:不准悔棋。棋艺相当还算罢了,若周围爱棋人的水平都不如你,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和你对弈了,你不得不做一个旁观者,就是手再痒,你只能是一个看棋人。何必呢?哈哈!

    取乐消遣之余,我们还是要看棋悟道,下棋思理地。我们不谈取胜之所,仅聊悔棋之理。

    先说“悔”字吧。

    关于“悔”的词语很多,如:悔改、忏悔、悔过自新等等。就说悔过自新吧。其近义词有:改过自新、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等等;其反义词有:怙恶不悛、至死不悟、死不改悔等等。相关的成语就更多了。如:九死未悔 怙终不悔 死而无悔 九死不悔 死不改悔 言寡尤,行寡悔 亢龙有悔 翻然改悔 亢极之悔 面誉背毁 朝成夕毁 面谀背毁 朝成暮毁 求全之毁新仇旧恨 新故代谢 新昏宴尔等等。所以,悔,悔改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领悟悔改,也要学会悔棋。

    一,对待自己的“悔棋”。

    找允许悔棋的高手学习。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也好,我们都要找好的老师、好的书本、有益的经验去学。但是,跟师要跟对头,选书要选对书。就向学下棋一样,学习下棋要找允许你悔棋的高手。一方面是他的允许可以使你不泄气,树立你的自信心,同时悔棋还不会减低你对下棋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允许你悔棋的人修养好,他不但给你分析错误的原因,还会给你指点正确的路子。他不以赢棋为目的,而是以教为主题。再者,你还可以从允许你悔棋的高手身上得到感染,学习到他高尚的品德。第四方面,和允许悔棋的高手学期,他会让你少走弯路,提高进步的速度。所以,学习从允许悔棋的高手学习开始。

    不要放纵自我,要时常反思自己。

    放纵自我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我们耳语能详的格言,告诉我们:学业的精深是靠勤奋刻苦得来的,贪玩散漫就会荒废前程;事业的成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循苟且随波逐流就会败毁终身。如果我们一不留神走错了门,到鸟市上溜达了半天,不要紧,只要悔改自新,返回改向就行了。

    吾日三省,反思纠错。马失前蹄谁都会遇到,但屡屡摔跤就要反省不足的原因了。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一个人一生不跌跤。我们涉世初期也好,实现目标努力也罢,都不可能想的周全,犯点错误是避免不了的。但是,要知道犯了错误的因由,知晓适时的止步,弄懂改错的路子,拥有悔改的态度,坚定必改的信心。只有时常反省,才不致错路走远。好多人说人生无悔棋就是指错路走远的人,疾病入髓无药可治的病。如果你的过错还没有伤筋动骨,元气没损,那你泄气什么?常言道:“从那里摔倒就在那里爬起。”但要总结经验教训,不可老路从来。悔过是良药,自新是朴品。忘记过去,开拓未来才有精彩的华章。

    不要持满羞涩,它石可以硺玉。谦虚使人进步,自己的能耐无法解决问题时,把自己放下,求于他人,用他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脑袋,用撬杠掀开挡路的巨石。持满和羞涩都是性格上的封闭,更是缺陷。井底之蛙怎知大海之辽阔,弱小之麻雀怎知鸿鹄之本领,所以要谦虚求知;不栽梧桐怎能引来凤凰,不下鱼饵怎能钓上大鱼,所以不要封闭自我。骑马可以涉远,草船可以借剑。我们何不借他人的智慧,充填自己的脑袋呢?

    冲茶要热水,炖汤要慢火。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了老僧释圆。年轻人沮丧地对释圆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还有什么用呢?”释圆如入定般坐着,静静听着这位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也不搭茬儿,只是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小和尚诺诺着去了。少顷,小和尚送来一壶温水,释圆抓了一把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微微一笑说:“施主,请用茶。”年轻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见杯子里微微地袅出几缕水气,那些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问释圆:“贵寺怎么用温水冲茶?”释圆微笑不答,只是示意年轻人说:“施主请用茶吧。”年轻人只好端起杯子,轻轻呷了两口。释圆说:“请问施主,这茶可香?”年轻人又呷了两口,细细品了又品,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闽浙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年轻人听说是上乘的铁观音,又忙端起杯子,吹开浮着的茶叶呷了两口,再三细细品味,还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释圆微微一笑,吩咐小和尚说:“再去膳房烧一壶沸水送过来。”小和尚又诺诺着去了。少顷,小和尚便提来一壶壶嘴吱吱吐着浓浓白气的沸水。释圆起身,又取了一个杯子,撮了点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杯中的茶,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一丝丝细微的清香,从杯子里溢出来。闻着那清清的茶香,年轻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释圆微微一笑说:“施主稍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翻腾的更加厉害了。同时,一缕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地袭来,在禅房里轻轻地弥漫着。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水,沁得满屋子生香。释圆笑着问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 年轻人思忖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用水不同吧。”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就轻轻地浮在水上,没有沉浮,茶叶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叶就释放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茶叶因在沸水中浮沉,才能释放出深蕴的清香。悔过自新需要一定的毅力,更需要满腔的热情。再好的泉水,凉冰冰地是沏不出茶香的。虽然生命需要遭遇一次次的挫折才能有利,但没有激情和冲动怎能留下人生的幽香?这就是沏茶用热水的道理。

    炖鸡用慢火,远路不能急。屈原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也不是一两天的路程,成功也不是一戳而就的功,需要不断的上下求索。知错就改是我们找准了正确的航向,但启程后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有耐心地努力,持久地征战。要想吃到可口嫩烂的鸡,就要小火慢炖,细细品味。持之以恒,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重复就是生活,花样翻新的重复就是精彩的生活。

    下棋要悔棋才能进步,生活要翻新的重复,人生如棋么。有一个培训的故事讲出了这个哲理:一家企业高价聘请了一位教授给员工讲创新方法。为了授惠更多的员工,企业的总裁就招集了几千人听课。这位教授让这位总裁在会议大厅挂了一口几百斤重的钟。授课开始了,教授让学员用大锤击打这口钟,然而,几个人都没让这口钟动一点。这时,这个教授拿出一个小锤,慢慢地敲打这口钟。奇迹出现了,这口钟开始动了,到后来竟然大幅度地摆起来。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许多事就是通过反复的重复实现的。可口可乐的成功是重复制造那个不知谜底的黑水领跑饮料行业的;好的歌曲是反复传唱而流芳全球的。所以,我们只要是对的,就坚持的做下去,不要今天在此掘井,明日又跑到别处挖坑。到头来,吃不上水,也瞎子点灯白费蜡,浪费财力物力人力。

    “以往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悔棋如春,悔改重生!

    二,为人处事让他人悔棋

    对待自己要悔棋,对待他人也要让别人悔棋。大地蕴众生方显其博大的胸怀,青天滋万物才突其高尚。作为凡人,我们可以用宽容、慈爱、忍让、善待、热情对待他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清朝名臣左宗棠喜欢下棋,而且棋艺高超,很少碰到对手。在奉命率兵赴新疆平叛前夕的一天,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七十多岁老人在写有“天下第一棋手”六个大字的招牌下摆棋阵。左宗棠觉得老人自称“天下第一棋手”过于狂妄,想教训教训他,便上前挑战。没想到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在得意之余,命老人赶快自己砸了招牌走人,不要再在这里丢人现眼。

    没想到的是,当左宗棠从新疆平叛归来,那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依然竖在那里。他很不高兴,决定再教训一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说来也怪,这一次左宗棠居然被老人“杀”得落花流水,三战三败。左宗棠不服,第二天又与之鏖战,这次输得更惨。他觉得不可思议,就问老人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棋艺会进步得如此之快,老人微笑着回答:“上次您虽是微服出巡,但我知道您是左大人,而且即将出征新疆,我不想挫伤您这个一军主帅的锐气,所以存心让你赢,让您作为一个击败‘天下第一棋手’的胜利者信心十足地去平叛立功。如今,您已凯旋,我也就无所顾忌不再谦让了。”左宗棠听后,羞惭不已。他想,这样一位民间老人居然如此深明大义,觉得自己作为朝中要员,一路诸侯,在这位老人面前输的何止是几盘棋!

    这位老棋手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之中,在自己树立的“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之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输棋,不仅要被赢棋的对手误解而且要被许多不知内情的观众嘲笑。但他为了“大义”,却心甘情愿承担这种委屈。这种重大道义而不计小是非的行为非凡夫俗子所能做到。因为它不仅仅是一般的宽恕精神,它是无私的奉献,是高尚的给予,是对国家对他人的仁爱,它比宽恕更需要一种主动精神,也更能显示一个人心灵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老棋手,艺高德更高,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写照。

给他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大家都知道“鸡鸣狗盗”这个成语故事吧,实际就是一个给他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的好例证。孟尝君养食客就是给食客生存的机会,而食客在他劫难时,出手解围就是给孟尝君生存的机会。互利互助在困苦之时就能显示出远虑的智慧。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蹭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看完故事该明白给他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的道理了吧!

    关于耐心、宽容、慈爱、忍让、善待、热情等就不多说了,只要认真品味,其道理都不难。难就难在知而不做,会儿不行,能而不干上。社会上有许多失足的青年,因无知而堕落,也有许多弱者和遭受不幸者,需要有能力有财力有精力的人伸出温暖的手来抚慰,需要我们用爱心来关怀,需要我们出钱出资助。好心的人们,忍耐点、宽容点、慈爱点、善待点、热情点。天会更高,云会更白的。

人生如树,树美人生

    树是我们的好伙伴,有人列举出它对人类主要有五大好处:
    ①树木能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新鲜。一亩树林放出的氧气够65人呼吸;
    ②树能防风固沙、涵养水土、还能吸收各种粉尘、一亩树林一年可吸收各种粉尘2060吨;
    ③树林能减少噪音污染,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15分贝;
    ④树木的分泌物能杀死细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气中有3.4万个细菌,森林里只有3.4百个;
    ⑤树可以减低温度,和提高湿度。
    其实,也不只这些。常言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等。这些因树而出的这里也是树对人类的贡献。如果我们认真分析,稍加思索还能悟出更多的启示。

    人生要如树。

    1.要自然生长,不要拔苗助长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在培育孩子时,无不费煞心机,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教育。学习班、培训课、请老师,聘家教。更甚者采用打骂督促,鞭子相加。其实孩子的成长就像栽树育苗,只可修修剪键,不可压枝拔苗。修修剪剪可以使其人格笔直,幼心向上。压枝拔苗就会使其变态或者枯死。使水上肥可以使幼苗长快,但过量导致的后果也是不枯及死,难道家长们不知这个道理吗?生活是一锅麻辣烫,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不要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也经受一些挫折才能使其健康和更强壮。给予阳光使其向上;给其雨露使其滋润;给其风雨使其茁壮。

    2.要吸新吐旧,不要藏污纳垢

    树木通过新陈代谢平衡自己,通过过滤吸纳养分成长自己。人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一个人不常接受新鲜事物,象装在皮套子里的人一样,思想陈旧,赶不上时代,你只能看着现实感叹,生怨气。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若你还停留在过去那种悠闲自得,梦想世外桃源的生活景致中,不顺心的事会催你老的。老的东西要收藏,废弃的东西要抛弃。不要把什么都叫古董,特别是老旧的思想更需要时时更新。只有更新才有健康,只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才有心态的平衡。要做个健康的人,就要向树那样,吸新吐旧吧。

    3.要积德行善,不要丧心缺德

    树不求人给予,却惠及人类,这是树木高尚的品德;树不需要你赞美,却美化我们的环境,这是无私的修为。做人也是这样,不要整天思虑着如何索取,不去给人一点奉献;不要无事生非,大度一点可显风尚。没钱人不要诅咒有钱的,不得志的不要诋毁成名的,若真的没事晒晒太阳养养神还可以长命,何苦呢?当然,有钱的也不要卖派自己的几个臭铜,那是身外之物,人的最后归宿只是半尺见方的木盒子;成名的不要低看不得志的,名誉也好官位也罢,和钱是一样的东西,你若有能力做点积德行善的事还能流芳几天,若没有自知之明,让别人指老子骂娘或者把祖宗后代都不安生,何必呢?人不必多伟大,但要心中有佛;人不要腰缠万贯,但要行而为善;人不需要名扬四海,但要积德修身。

    4.要善于固本强基,不要缘木求鱼

    树木先生根,以根固本。有了坚固的的根基,任由狂风摇曳狂水奔泻,我自岿然不动。一个人要想抵御各种的磨难,必须强固自己的根本。我们的根本是什么?是素质,是本领,是智慧,是能力。这些元素的得到可以各种途径取得,但要我们去点滴的积累。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树木要成为大树,必须心向阳光,并且是一心向阳。作为人类,也应该学习这个长处。缘木无法求鱼,画饼无法充饥。现实点、专一点、沉稳点、努力点才是实现理想的法宝。

    5.独处不成林,共聚才有景

    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这些都说明了人脉对于一个人的生活、事业的重要性。好人脉会使你得到朋友的提携和照顾,因此好人脉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一是容易脱颖而出,二是缩短奋斗的时间,三是办砸了事能有所庇护。任何一位能够在人生道路给予你帮助和鼓励,影响你人生路线的人都可以视为关键人物。关键人物可以是你的上司,可以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也可以是你的同学、亲属,甚至可能是一位萍水相逢的人。关键人物就在你身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贵人,你只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见到你的贵人。多交朋友,形成树林。贵人遍地皆是。有朋友有贵人,何愁没风景?

    6.背靠大树好乘凉

    有时候,大树未必和你这个小树做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么。但你可躲避在大树下去乘凉,躲避炎热的太阳。还可以向和珅那样缠绕在皇帝的大树上,防风躲雨。

    有一个美国出版商,在总统身上大做文章,不仅推销掉积压的图书,而且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次,该出版商为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图书卖不出去而发愁,忽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过了几天,他通过朋友送给美国总统一本样书。后来,总统看到了这本书,只浏览了几页,便漫不经心地说:“这本书不错。”出版商闻讯,利用总统这句话大做广告,一个月内把积压图书全部卖光。

  其后,又有一批图书积压,该出版商因尝到了甜头,给总统又寄了一本样书。这一回,总统不给面子,评论说:“这本书糟透了!”于是,该出版商在广告中大肆宣传:“本公司有一本总统认为很糟糕的书出售!”不久,该书销售一空。

  几个月后,该出版商又遇到了图书积压的难题,他像以前一样如法炮制,寄给总统一本样书。这一回,总统学聪明了,干脆对他的书一言不发。于是,该出版商在广告中写道:“这里有一本总统难以评价的书出售!”结果,所剩图书轰然销尽。

    这个出版商,在总统身上大做文章,不仅推销掉积压的图书,而且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好例证。

    营销如此,上爬也是如此,靠山一个有势的领导就可快步青云。

    清朝康熙帝在位时,当时最大的奸臣是明珠。明珠幼年在宫中当过侍卫,与康熙的关系比较接近。正由于这层关系,明珠仕途一帆风顺,鼎盛期官至兵部尚书。等到明珠最终一日被人告发,康熙也仅仅是免了他的大学士之职,并且还是很不忍心的。过了不久,康熙又把他招来身边,充任“内大臣”!明珠是个可憎可恶之人,我们可以从他成功的背后去寻找答案。他要不是有康熙这棵大树为他挡住烈日、挡住狂风、挡住暴雨,他早已是满朝文武的众矢之的,身首异处了。

    学习也是如此,有一双会教育的好父母就可成就一个好孩子。大树遮风挡雨,蔽日防暑,但一直生长在大树下的幼苗,没有炎日的暴晒,成长为栋梁的几乎没有。如久闻大名的丘吉尔,在二战中叱咤风云,可自己的孩子都没成气候,为什么呢?他写的文章最后的几句话揭开了原因,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大树底下,花草的生命力都很弱。丘吉尔这棵大树实在太大了,他的子女在大树呵护下都经不起人间风雨的吹打,都不可避免地夭折了。”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实例,凡是娇生惯养的孩子,父母什么也包办代替,孩子不能自主的发展,失去了发展自己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慢慢的在社会上就会被淘汰。所以,乘凉可以,但不可生长在大树下。

战略与战术的切割

    战略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中国古代常称战略为谋、猷、韬略、方略、兵略等。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无不要制定战略,并进行战略的管理。特别是现代的企业不制定战略,就像无头的苍蝇,胡抓乱摸,吓跑乱窜怎会有一个长远的未来。即使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是没有长远的打算和目标。战略管理一般包括以下三个过程:一是战略制定:确定企业任务,认定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认定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供选择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二是战略实施:树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员工和配置资源,以便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三是战略评价:重新审视外部与内部因素;度量业绩;采取纠偏措施。

    在理论上,战术研究战斗的规律、特点和内容;研究部队的战斗素质和战斗能力。在实践上,战术是指挥员、司令部和军队准备与实践战斗的活动。战术包括经常了解情况,定下决心和向部属下达任务;计划和准备战斗;实施战斗行动;指挥部队和分队;保障战斗行动。除各兵种和专业兵战术外,还有合同战术,主要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的规律。是领导人博弈对抗战胜对手的法则,可以检验出战略策略的缺陷,也可以检验战略家的能力。战术的特征是创造实在的行为。”战术是既定的,也就是说要把握瞬息万变的时机,每个参战人员都要理解指挥员战场部署任务的意图,发挥自己的能量。这就需要不断地磨合。指挥员是场上的灵魂,一个优秀的指挥,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瞬息万变的比赛中抓住对手的弱点予以打击,所以战术也是优秀指挥员的智慧表现。

    战略与战术的联系我不想多谈,主要以其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切割应用谈谈浅薄的看法。

    1.︱X︱≦1这个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来切割

    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中常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个思想。在生活中,这句话如何来用呢?我的看法是解︱X︱≦1这个绝对值不等式。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向坏的方向发展很难做出绝对的正确的判断,但我们有时还必须作出判断。我的管理实践经验是解上面那个绝对值不等式。具体的办法是当你确定要做某项事业,如开公司、搞营销等,你有60%的把握能成功就加上绝对值,做出干的决定。这就是小事件中的战略,要明晰思路但不明细思路。把60%的把握当作100%的能成功来做,一方面可以规避因优柔寡断和举棋不定所错过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树立自信,鼓舞士气。当我们经过分析,60%是地雷,不成功的把握占据主要的成分,可又觉得机会难得,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吝惜这个机会,下出果断的决定:放弃。即使别人做成功了,也不要后悔,因为每个人的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别人能干成你未必。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干与不干,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实际应用。

    战略确定上加绝对值,战术应用上就去绝对值即变成-1≦X≦1。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方案时就要前后想一想,正反看一看。这个时候把困难要想充分,是明细思路而不是仅仅明晰思路了。困难估计足,方法多准备就可把不确定的40%的困难切割到风险之外。

    2.应用望远镜来切割

    长远目标就是战略,中远或者近期目标就可以当作战术问题来处理。中远和近期目标是为远期目标服务的,战术应用是为实现战略而采取。对于长远问题就要用望远镜来观察,虽然在战略上藐视,但在确立方向上就不能这样想。方向错误你是到达不了目的地的。所以观察要清楚,对条件和环境要估计充分。在这一点上不能用忽视的态度对待,这也是不同与战略问题的。近目标的确定即使有问题它不会影响你的全盘,损失的东西还可以弥补。但战略出了问题,结果就不是一点损失的概念了。小的倾家荡产,大的就是一切皆完的失败了。所以,在目标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用望远镜来切割战略与战术问题,不能被重视和忽略这个老思想禁锢住。要让它们倒个个,才能有好的发展。

    3.应用显微镜来切割

    战略确定一般分析的要素都比较宏观,不需要对细微的问题太在意,宏观的条件具备就可确定战略。但战术是打好每一个战役的思路,关系到没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小战斗的胜败。这个时候在分析上我们就要用显微镜去观察每一个环节。具体操作人员更应该多用显微镜去观察、分析和对比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矫正偏差,调整实施的步骤,达到理想的运行轨迹。

    4.应用枪炮来切割

    在战略上,我们是在自己的实力判断基础上制定的。自己有几斤几两都很明白,有多大的力就干多大的事,这是成功人士都具备的素质。但在战术上,采用什么手段,是轻或重的问题就特别重要:小事件大投入,大事件小手笔就是不会应用战术问题。每个企业或者家庭,都有一个计划,一年也好,五年也罢。干什么要花多少钱心中要有数。盲目或者不知轻重,只能事与愿违。所以要用手干呀,还是用枪炮去打,自己要有所选择。

    5.用筛子来切割

    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是五脏俱全。分类对待问题就是搞好企业的关键了。实现目标就要主次分明。问题的处理就要分个三六九等,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干不好企业的。没干一件事最好有个思路,用筛子过滤一下,理出个三二一来。比如分配任务时常用的5W2H管理法就很适合这个环节。

    5W2H理论: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具体是: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6.应用秤砣来切割

    事情有轻重,办事有缓急。如果我们不去思考轻重缓急,想到什么地方就干到什么地方,走到什么地方就睡到什么地方,这也会失去机会的。常用的办法是紧急重要理论。我在《如何进行班站培训》一文里讲述过,这里再引用 一下。

    人做的事情都有“是否重要”和“是否紧急”两个属性。据此,事情可以分为四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和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一般的做法是对于“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人们往往不去做。首先要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这类事情往往就是那种迫在眉睫同时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再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类事情往往就是那些暂时不强令你必须完成,但同时对你来说又很重要的事情。其次再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这类事情往往就是那些需要你及时的响应但同时很琐碎细小且不重要的事情。或者因你的重要事情不紧急,但你的精力很有限,你最好给领导说明情况,让领导另派他人去完成。做事一定要以重要为先。这也要求站长在安排工作和人员事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7.应用尺子来切割

    好的企业都有执行标准,但每个部门的标准是不一致对待的。比如有些就要按时上下班,可有些部门若执行这个政策可能就会误事。对待这些部门和人,就要实行目标考核,不限制上班时间。这个尺度要根据所从事的活动和工作性质来确定,尺度的长短就要用尺子来认真衡量。


    (来源:漫悟茶缘的博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努力,越幸福
语录: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放弃”是一种人生战略
兔子和猎狗
蕭傲江湖---每日故事
认真开展“两学”,做“三线一标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