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今中外】一个古今中外相同的习俗




 





【古今中外】

一个古今中外相同的习俗



 
    记得小时候,每逢打喷嚏,如果奶奶恰在身边,她总要说句“长命百岁”。当时懵懵懂懂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然后就模仿着大人的样子,谁要是打了喷嚏,也会跟着说句长命百岁。每每此时大人们都会一边笑着一边夸奖,夸奖似乎更鼓励了我,把这自然当成了一个有趣的小功课,不懈地做下来。

    到自己做了父亲,儿子还不会说话,居然打了一个喷嚏,望着童车中胖乎乎的儿子,只觉着好笑,竟忘了自己做了许多年的小功课,而身边的妻子那时却不失时机地说了声:“长命百岁!”

    望着妻子刹那间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不由回忆起童年。其实,那时的我依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偶尔问身边的人们打喷嚏说长命百岁是什么意思,有的说是能保佑你,有的说是要辟邪,说法不一。估计问10个人,或许会也有10种不同版本的回答。也有人打了喷嚏会说,谁念叨我了。这意思又好像有两种解释:一说是有人想念我了;一说是有人说我坏话了。

    后来读《容斋随笔》才知道,这一传统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诗经·终风》中“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大致可译为: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你对我的思念让我喷嚏不断。这就应该说是今天我们说谁念叨我了的肇始了。

    无独有偶的是《燕北录》中有段关于打喷嚏故事,让人读后忍俊不止:“戎主太后喷嚏,近侍臣僚齐声呼‘治夔离’,犹汉人呼‘万岁’也。”老态龙钟的太后一声喷嚏,立时引来大臣们诚惶诚恐的齐声道贺。滑稽好笑的场景跃然纸上。


    而更使我觉得不可思议和好笑的一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作为翻译在即将解体的前苏联工作。一次不经意间打了一个喷嚏,身边的苏联同事随口说了句“不起自大洛夫”(音译),翻译过来就是祝你健康。她说话的时候,居然是一边忙着自己的工作,连头都没有抬。完全是条件反射一样,我当时诧异地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后来才渐渐发现,原来俄罗斯人也有这样的习俗,而且比我们使用的更彻底。因为在那里,即使是路上的陌生人打了喷嚏,身边的人也一定会说声祝你健康。俄罗斯人性格的热情大方表露无疑。一方面反映了俄罗斯人的文明素养,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表明人类文化传统的趋同呢?

    试想大千世界,沧海桑田,王朝更替,世代相承,人类繁衍不息。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依然与两千多年前古人们的生活场景毫无二致,这真使人有穿越时空的遐想。民俗传统的传承,与文化文明的传承都是这样的一脉相承。或许今天许多人不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更少听说“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可大多数人大概都了解打喷嚏的这一习俗。这足以证明越为百姓津津乐道的,越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或者说越是通俗的,可能更有其生命力,越能传播得久远。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喷嚏”趣事
胶东民俗掠影:莱阳乡村婚礼上的“拜天地”场景
打个喷嚏,长命百岁!这些“迷信”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腊月十九有哪些传统习俗?腊月十九有什么禁忌与讲究?
二月二龙抬头之传统习俗
清明节传统习俗大盘点,你知道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