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那些教育名言,真相是……


【教育读书】

那些教育名言,真相是……

来源:德慧智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句话乍一看好像是对,但真的是对的吗?其实,爱迪生的原话是这样的: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慧性透发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有汗水,那么将只有干瘪的知识,而不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果我们能够回到幼儿时代,就能够回忆起,幼儿时代的思维就是一种直觉与灵感同步交叉双运、互通于智识和慧识之间的模式。

    这种直觉与灵感的思维模式,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大脑想象成一个太极球,智识是阳鱼,直觉就是智识的阴鱼眼,慧识就是阴鱼,灵感就是慧识的阳鱼眼。



    当我们睁眼用智识思考时,直觉这个阴鱼眼就会从慧识的阴鱼中汲取内容,直接闪现出来,我们就会立刻获得一种直接的本质的理解和判断。

    但我们闭眼用慧识思悟时,灵感这个阳鱼眼就会从智识的阳鱼中提取内容,直接迸发出来,我们就会瞬间获得富有创造性的突发的思维状态。



    对于这种婴幼儿的思维模式,成年人通过坚持德慧智经典诵读等方式,达到《德道经》第五十四章《无不为》中所讲的“抟气至柔,能婴儿乎”的状态,就能够产生深刻的感受。

    这种直觉与灵感的思维模式,与成年人所习惯使用的后天智识逻辑经验模式,是迥然不同的两个天地。

    所以,一定要记得后面这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里,求的是什么“真”?学做的是怎样的“真”人?

    “真”不只是指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以真诚育人,师德求真,传真道,授真业,解真惑,真心诚意,真实做人。

    “真”更是表达人的层级分类的一个概念。中国古人将人的层级共分为五类:庶(宵)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有讲:“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庶人,是根据人的社会等级进行划分而得的概念,泛指无官爵的平民,老百姓。

    宵人,是根据人的品德、品质、品格进行划分而得的概念,指没有“内文明”、处于慧盲状态的人。

     对于进行传统道德根文化学习、实践德慧智教育理念、正在摆脱慧盲状态的人,根据修身的层次和对社会的贡献,分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四个层级。

    庶(宵)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这五个类别,主要就是以人的品质和品格来划分的。

    所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一条教人求得真理,求得品质、品格、品德、精神系统的回归、提升、再造、进化的教育之路。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做贤人、圣人、至人、真人,去实践品质、品格、品德、精神系统的提升、再造和改变。

    3.文灭质,博溺心

    《庄子·缮性》中有讲:“文灭质,博溺心。”

    有一个成语——溺心灭质,意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但其实,“文灭质,博溺心”,实际上有更加丰富与深刻的涵义。



    庄子的这段话,是特指人类心脑功能退化过程中去性而用心、去心而从脑的这一段历史而言的。

    “文灭质”,指的是象形文乃至文字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人们慧性品质的封闭。文化中以性慧为主宰的原生态道德根文化基因开始尘封,而“有之以为利”的、利于后天智识的后天有为系统开始发展。

    “博溺心”,象形文乃至文字的广泛运用,淹没和溺毙了人们心灵当中的性慧,而以心的智识为主宰、以大脑为用的格局全面形成。

    而德慧智教育通过德慧智经典诵读等方法,就可以帮助实践者返璞归真,逐步复苏心中的灵慧,实现慧智双运的目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十大医家之二 天师岐伯,告诉你什么是真人?圣人?贤人?
养生四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真人、至人、贤人、圣人分别表示什么?
养生分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也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庶人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十)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