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读书】名校长访谈 | 张炳华:用智慧管理“唤醒”师生
作者:郭佳琪



    【人物简介】

    张炳华,全国名校长、江苏省人大代表、省特级教师、省初专会常务副理事长、南通市导师团导师、中南东洲国际学校总校长,江苏省劳动模范、中陶会爱满天下专委会理事长。

    【要点提示】

    他不但把一所三流学校办成了名校,同时还办成了近十所学校,成立教育集团;他不但办成了老百姓高兴、社会赞同、学生喜欢的高质量学校,还办成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的学校;他不但办了几十年的初中,近些年还办起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全学段的K15学校;他不但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还一直致力于希望工程等慈善事业。他的教育之路充满传奇与创新。他就是中南东洲国际学校总校长张炳华。

    1972年8月,张炳华是以代课教师的身份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在张炳华看来,父亲是一位具有开创性办学经验、“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者。

    当年,小学没有毕业的父亲成为村办中学的校长,一手将学校办成南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村办中学,并取得了诸多成就:打破全南通地区村办高中零本科的历史记录,三个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获得了音体美等学科的省级比赛大奖;走出了一大批小学、初中、高中的校长,遍布长三角区域。当时,省政府领导接见父亲并亲自给他颁发了奖状。

    正是这样一位父亲,在张炳华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投身教育的种子,生长、发芽,直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荫蔽万千教育芳华。

    张炳华曾这样评价他的父亲:“我总是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他的执着、坚定,还有一点傻傻的感觉。”走上教育这条道路之后,张炳华才明白父亲、懂得父亲,并确定教育是自己心中永远割舍不掉的执着情怀。

    “三三计划”拯救“最差学校”

    1987年,已是县数学学科带头人的张炳华被提拔为一所海门城郊中学的副校长。后来,组织上决定调任他担任县政府人才规划办公室负责人,但是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学生,张炳华怅然若失。

    不到一年,他终于又回到了学校。

    1987年底,张炳华被委任为以海门镇中为基础筹建东洲中学的负责人。当时的海门镇中被认为是“海门最差学校”——师资结构老化,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质量低下;学生打架斗殴,无所事事;教师无心教学,散漫随意;成绩稍好一点的学生吵着闹着要求转学;社会评价低至冰点,学校几乎濒临关闭。

    面对重重困难,怀揣着教育初心使命的张炳华接下了这副重担。

    筹建学校是张炳华直面的第一个难题。他的筹建办公室设在新校工地旁一狭小的简易工棚里。他盯进度,筹资金,东拼西凑,亲自挥锄挖泥……在这样的日子里,崭新的东洲中学在昔日荒寂的城郊拔地而起。

    学校盖起来了,招生工作又成为摆在张炳华眼前的一座大山。由于是海门镇中的重建学校,社会评价极低。第一年,东洲中学计划录取400多名学生,可真正报到的只有232人。

    学生少,基础差,师资也是承接海门镇中的原班底,且东洲中学附近还有两所优秀的完全中学。如何带领学校破局,成了张炳华心中最大的难题。

    深思熟虑过后,张炳华提出了“三三计划”。

    “三三计划”就是每三年完成一个计划。

    第一个三年计划是实现在两所老完中的“夹缝中求生存”,积蓄办学力量。

    第二个三年计划是“夹缝中谋发展”,就是在前面三年的基础上争取实现招生、升学、社会评价等方面的提升。

    第三个三年计划是敢“夹缝中争高低”,就是敢于并且有能力与两所老完中比拼教育教学质量。

    张炳华在建校伊始,给自己提出了要求。其中有一条“转三转”,“转三转”就是早晨、中午、晚上,他必定在校园里转三圈,风雨无阻。他每天总是最早到校,最晚离校。

    强管理,重师资,聚人心。面对旧的教师班底,散漫无斗志,张炳华在全校大会上为教师擘画一张蓝图:东洲中学以后不但要成为海门一流学校,江苏的一流学校,还会成为全国一流的学校。张炳华在规划学校发展蓝图的大方向时,也针对学校具体学科和教师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如此不到九年,东洲中学既定的计划全部提前实现。自1993年起,东洲中学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学校,并荣获全国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

    以东洲中学为起点,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他一手创办、发展、壮大了东洲中学、开发区中学、实验学校初中部、东洲国际学校、中南国际小学、中南东洲国际学校初中部、国际高中部、专修部。

    当有人询问张炳华办学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是一个普通平常的人,我有点傻傻的执着,认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

    以“智慧管理”追求教育真善美

    “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既需要宏观的战略管理,更要体现细节的人文关怀;既需要科学规范的方法模式,更要注意不经意间的人为因素。”在“拯救”东洲中学的过程中,张炳华总结出了一套智慧管理体系。

    “智慧管理具体体现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机制上;体现在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能力所凝结成的日常学校环境、德育、课堂、课程、师资等建设、管理上;体现在由校长的智慧管理而衍生出的学校文化上;体现在用人、用权、运筹、创新等方面。”

    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例,张炳华认为:“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智慧的校长通过队伍建设,能凝聚人心,提升威信,增强战斗力……最终形成一个品牌。”他选教师看中的是能吃苦、肯奉献,能守得住教育初心的人。

    为此,他亲自跑各大院校,引进年轻的后备人才。

    这些后备人才远涉千里踏进了东洲中学,新老师在心理上难免有很多牵绊或不适应。面对这样的情景,张炳华展现出他卓绝的人格魅力和人情关怀。

    父母在,不远游。曾有一位青年教师,牵挂父母,父母也担忧孩子,以致他无法安心教学。张炳华获悉后,自己悄悄地开车跋涉千里到这位青年教师家里把他父母接到海门小住。临别时父母感动说:“把孩子交给张校长,我们放心了!”太多这样的故事,在东洲校园里演绎。

    对于如何让教师快速成长,张炳华有着自己的智慧。他坚持“满足需要、目标引领、考评机制、教育科研、教育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并做到让全体教师“联”起来,让青年教师“动”起来,让骨干教师“亮”起来。为教师成长“创造关键性事件”,为青年教师“设特区”。反对“认为只要教师不断地教书,就会有不断地成长,只要进行不断地考试,教育水平就能得到成功或失败的体验而不断提高”传统的错误想法,不断加强各种层面上的校本研修,坚持教学相长,让师生在交往中发展自己;尊重同行,鼓励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智慧管理追求的是真、美、善,是和谐,是贴近自然的发现,不是简单的告诉、命令。”为了唤醒教师们,张炳华每周跟教师们讲二至三个教育小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日常的校园巡视,与师生的交谈,听课或活动参与,报刊杂志的阅读等。“每一个故事便是一份启迪,启迪教师们的教育智慧;每一个故事更是一份唤醒,唤醒教师们的教育之爱!”

    在张炳华的智慧管理下,短短几年,生物、音体美等学科的青年教师在省级、全国级的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稳步前进,办学理念日益清晰。

    智慧管理同样体现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张炳华以“一定要、二秘诀、三学会、四做到、五运用、六引导、七不要”对其进行了总结:

    其中,“一定要”,即以诚待人,以真情打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以利导人,巧言感人,以才取人。

    “六引导”,即滴水之恩,报以涌泉;自信方能成就事业;自尊方能令人尊敬;自爱方能内心温暖;锐意创新,领先他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缺陷,方能赢得他人尊重。

    “总之,要实现智慧管理,务必全校达成共识:凝智慧管理之力,追求管理科学化;立办学治校之规,追求管理制度化;集全校教师之神,追求教育事业化;激全校师生之情,追求校园和谐化;举精神引领之旗,追求思想一体化;树师表形象之范,追求师德崇高化;创教育特色之花,追求育人艺术化;圆素质教育之梦,追求教育生命化。”张炳华总结道。

    “好的教育是唤醒”

    有人曾问过张炳华,教育是什么?他说:“教育是一个神话,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是一个让你奋不顾身、深爱的、令你视其为一生归宿的事业。教育的秘诀绝不仅仅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唤醒潜伏于孩子内心深处的生命感和价值观。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块璞玉,教育者都应当是技艺高超的雕玉人。”张炳华的“匠人精神”体现在他的教育理念中。

    他主张“以刚性的常规管理立校,以柔性的德育育人。”

    张炳华以心理教育为切入口,实施心理品德教育唤醒孩子。“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做好教育的第一步。”张炳华认为,学生的心理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

    经过反复思考,张炳华开始在学校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心理教育,对于一所没有经验的学校来说十分不易,他亲自跑各大院校挑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1996年引进第一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本科生。之后,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下设学习室、电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学校开通了全国农村初中第一家心理咨询热线2225885,谐音是“爱爱爱我帮帮我”。

    之后,学校被省心理学会确定为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心理教育经验被拍成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播放,并创下了初中学校开展心理品德教育的“十个全省第一”。

    “让所有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作为一位出身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张炳华对“弱势”学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看来,这是教育公平的一种细微体现,“学校办教育,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

    徐佳玙、徐佳丽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父亲的早逝,让母女三人相依为命,为了让两姐妹安心学习,东洲中学提供一间宿舍,供母女三人居住,并聘请妈妈担任学校护理员。三年过去了,姐妹俩考上了海门中学,为让姐妹俩继续安心完成学业,学校依旧聘请她们的妈妈并提供免费宿舍。

    关注特困生,张炳华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海门地区,还把这种爱洒向了全国各地。自1993年开始,张炳华主持面向外地学生的“希望工程计划”,如宁夏彭阳县、陕西白河县、四川阿坝理县等等。

    2008年5月,在汶川地震后不到一周时间,学校动员一切资源自发接纳106名理县初中生来校学习。前后筹集近500万元资金来解决孩子们的吃、住、穿、行、学等一切费用。回去后这批学生中考取得了极佳的成绩,在阿坝州成为佳话,后被拍成由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爱的延续》。目前这批孩子极大多数在四川各行各业发展,阿坝州十一个县的公务员队伍中都有这批孩子的身影。

    陕西白河县的特困学生们如今成为部队优秀军官、中信集团优秀员工等等;宁夏彭阳县的特困学生,在毕业后成为了北京的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

    一路走来,在近50年的从教生涯里,张炳华一直在行动上继承与发展着父亲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父亲的言传身教,执着坚守、质朴而崇高的教育点滴,滋润浇灌出了张炳华心中坚守教育的使命之树,并使之开花结果,惠及万千人家。

    展望未来,张炳华依旧满怀着对教育的期盼与希望。他说,他一直想在课程、课堂改革上有所突破;他一直想做一个百分之百真正的名校长,但只做到了“假话不说,真话不全说,打好太极拳”;他一直想办一所百分百符合孩子发展的学校,让学生百分之百健康快乐成长;他一直想效仿他的父亲办一所“差学生”“差老师”集中的“差学校”,去传承他父亲的教育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在于唤醒沉睡的灵魂
让教育返璞归真
新教师|走研究之路,做智慧教师
林黎华:阳光工作,智慧生活
青春献教育 建功在华新 ——华新实验中学举行五四青年节教工系列活动
教育在于唤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