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努力成为单位文字工作的行家里手

机关文字工作者与自己服务的对象即单位的领导人相比, 无论人生阅历、从政经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人脉关系、信息量等都没有什么优势, 为什么领导人还愿意采纳机关文字工作者起草的公文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对机关公文写作的基础进行一番分析。

现在,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经过公务员考试到机关工作。他们都具有比较好的文字基础, 有的搞过文学创作, 有的发表不少学术论文, 但初来乍到, 刚开始起草机关公文, 有时难免被领导大幅度修改, 有时甚至被领导推倒重来, 这让他们感到一时难以上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不熟悉单位工作。

即使在机关工作多年, 如果不熟悉单位工作, 机关公文写作同样会举步维艰。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机关公文, 篇幅不短、材料不少、内容不薄, 但工作思路不清、思想观点不明、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这样的公文对于单位工作缺乏全面真实深刻的反映, 因而也就没有参考使用价值。

再看那些熟悉单位工作的机关大手笔的公文, 不仅内容充实、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而且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要求, 能够很好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 因而高水平的机关公文总是能够揭示工作内在规律、指明工作发展方向、引领工作向前发展, 这样一来, 才真正发挥了以文辅政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 诗歌是情感的反映, 诗歌创作必须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小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小说创作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调研报告是调查研究结果的反映, 调研报告的写作必须深入实际广泛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以此类推, 机关公文是单位工作的反映, 要把单位工作反映好, 机关文字工作者不仅要广泛了解而且要深入研究单位工作, 熟悉单位工作, 对单位工作有全面深刻独到的把握。

一、要从过去的领导报告讲话里了解单位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成效。

任何单位的工作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不了解单位工作的历史, 就无法把握单位工作的现状。刚到机关工作的新同志, 熟悉单位工作可以从了解单位工作的历史入手。我们都知道, 召开会议是党政机关研究部署、督查落实、回顾总结工作的重要方式。综合性的重要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 都经过认真研究、精心起草、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内容丰富, 信息量很大。尤其是单位主要领导在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动员总结讲话, 既统一思想认识, 又明确具体要求;既肯定成绩、总结经验, 又分析问题、提出思路对策;既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也对今后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因而成为会议精神的主要载体。通过过去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单位主要领导所作的工作报告、总结动员讲话, 不仅很容易了解会议的主要精神, 而且深入下去也很方便了解单位过去工作的重点内容、根本方法、主要成效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可以清晰地看到重点工作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 工作理念、思路、方法以及一些重要概念提法的演变发展, 从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为今后机关公文写作精准表达、增强分寸感奠定基础。

二、要从当前进行的调研、会议、检查中关注单位工作的进展情况。

熟悉单位工作, 不仅要了解单位工作的历史, 而且要密切关注单位工作的现状即当前正在开展的情况。一般说来, 每到年底的时候, 党政机关都要着手考虑来年的工作任务, 起草工作要点, 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年初的时候, 则要召开会议, 领导讲话, 出台文件, 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作出安排。年度工作任务明确之后, 接下来就是要着重抓好落实。具体方法有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专项检查、会议交流经验、跟踪督查落实, 等等。期间, 还要接待上级领导机关的检查指导, 向上级领导汇报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年底的时候, 需要对全年工作进行回顾总结, 起草年度工作报告。这是机关单位年度工作从谋划、部署、推动到检查、落实、总结等基本过程和总体情况。要掌握单位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就必须密切关注单位会议、调研、检查等重要活动的开展情况, 及时学习上述重要活动产生的有关文件材料, 如果有条件最好是能够参与其中从而增强感性认识。作为机关文字工作者, 对于单位工作一定要始终保持高度热情, 放眼全局, 密切关注, 深入了解, 重点研究, 全面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 始终成为单位工作的知己知音。对于单位年度工作如果有理念、有思路、有方法, 能够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准, 如数家珍, 机关公文写作还会有什么困难呢?

三、要从中央精神要求与当地实际的结合上寻找工作思路和措施。

无论是了解单位工作的历史, 还是熟悉单位工作的现状, 目的都是为了思考研究单位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提供服务保障, 而这正是机关公文写作的根本任务。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从哪里来?只能是从实践中来, 从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来。因此, 机关文字工作者必须及时学习领会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了解单位工作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思考研究单位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从而提出既符合中央精神要求、又体现当地工作实际的思路建议。这样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不是过去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 因而具有原创性、前瞻性。按照这样的思路和建议写成的机关公文, 对于单位工作才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单位的领导才具有参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机关公文写作表面上是文字表达的问题, 实际上是机关文字工作者对于单位工作全面深刻把握程度的客观反映。机关文字工作者不能止步于“笔杆子”, 而必须成长为单位工作的能手。从历史情况看, 高水平的机关文字工作者, 同时也都是单位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要从工作思路、对策建议的不断创新中提高参谋服务保障水平。

国家富强、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 机关工作尤其是公文写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机关公文创新主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判断一篇公文是否有创新, 不能只看形式和表面, 重点要看其内容尤其是思想观点是否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对于单位工作, 要回顾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把握要求, 要分析综合、研究思考、融会贯通, 不断形成新理念、新认识、新思路、新方法, 为机关公文写作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要始终明确, 机关公文是单位工作的反映。当单位工作创新思路方法, 拓展工作新领域, 取得实际新成效时, 机关公文写作的任务就是要对此进行全面准确的揭示和体现, 这时工作创新决定公文创新, 公文创新反映工作创新。而更多的情况是, 机关文字工作者把自己研究思考的成果转化成为机关公文的新思想新观点, 以机关公文思想观点的创新来引领推动单位工作的创新发展, 真正地发挥好机关公文的辅助作用。总之, 机关公文写作要提高参谋服务保障水平, 就必须在工作思路、对策建议的不断创新方面狠下功夫。

长期以来, 机关公文写作一直面临着琢磨人和研究事的争论。前者认为, 机关公文写作是为领导服务的重要内容, 因此必须了解和体现领导的思路、想法、要求以及爱好、习惯等。后者认为, 机关公文是对单位工作的反映, 必须下功夫研究单位的工作, 为公文写作打好扎实基础。其实, 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为领导服务, 当然首先要了解领导的要求并努力贯彻落实。但如果仅仅满足于落实领导的要求, 则机关公文写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是一种被动服务。问题的关键是, 领导的要求是从哪里来的呢?毫无疑问, 领导的要求是从实践中来, 从思考工作中来。所以, 工作实践才是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机关公文写作在落实领导要求的前提下, 更加重视思考研究实际工作, 只有走在领导的前头, 提前分析, 深入研究, 日积月累, 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不断提高文稿服务水平。

现在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尽管机关文字工作者与单位的领导人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 但由于工作实践是机关公文写作的源头活水, 所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内, 对于单位某一方面或某一项工作, 机关文字工作者从领导的角度, 站得高、看得远, 提前分析、深入研究, 取得的成果即起草的公文, 比较接近于领导人的认识高度和水平, 因而也就能够为领导所认可、接受和采纳。可见, 单位工作才是机关公文写作的基础, 是机关文字工作者必须花大力气下狠功夫的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努力成为单位工作的行家里手
从码字民工到“大笔杆子”,路有多远?
“船靠岸”还是“岸靠船”?——浅谈机关文稿写作领导意图的领会与表达
机关单位公文写作应把握的5个原则
廿载琢玉
一个文字工作者的自白:文字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功夫在哪、有何意义| 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