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稿关注:再谈中国设计力量崛起
   为中国设计力量崛起做出贡献的有中国设计理论的研究者,有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实践者,也有培育,推动中国设计力量的机构负责人。他们就是本期圈子的主角:被称为中国设计之父的柳冠中、组建联想第一个设计团队,设计了举世瞩目奥运火炬的姚映佳以及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领导创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陈冬亮。 
  柳冠中:从设计“物”到设计“事” 
  “人们的生活行为、过程是对设计具有真正作用的直接外因,这种外因决定了设计的产生和演变。研究设计最根本的是要通过研究设计的外因,得出人的真正需求,并把它转化为产品。” 
  早在1961年新中国刚刚恢复艺术教育的时候柳冠中就报考了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那时艺术界把纯美术看得很高,一般人都认为工艺美术就是从事简单的装饰,不以为然。工艺美术学院的院长很看好新兴专业的远大前景,认为随着中国日后生产与消费的不断发展,工艺美术必然应用广泛,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时的情形下选择设计这一专业,对柳冠中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 
  大工业设计 
  所谓工业设计,有人说是一种艺术,有人说它是一种科学,也有人说工业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其实设计什么都不是,艺术是发现设计师或者艺术家对社会看法的,从某一个角度看,艺术家都要推销自己的理想,个人的理想,设计恰恰不是,设计是为大众的,为别人,不是为自己,在这一点上设计跟艺术根本的区别,设计讲和谐,但是科学是告诉人们真理的。 
  为了更好的培养设计人才,做出真正设计感念而非技术的产品,他们开拓了设计教育。今天的设计教育,实际上是在编织21世纪设计人才的摇篮。他认为人的创造力、人的能力、人的思维方法和潜力就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教育首要功能就是培养解放这个生产力的能力,而技巧、技术只是设计要处理的诸多矛盾中的一个方面。恰恰是设计会规范性的选择、要求、限定技术、技巧应用,因此,设计教育中,技术技巧性的知识只是工具的仆人,相反,为了培养发现问题、归纳判断问题以及组织解决问题能力则是引导技巧、技术进步的方向。 
  在中国,真正的设计理念,多说都是技术。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包括文明环境,大家有电脑、手机,没有中国人发明的,除了纸张。现在可以因此骄傲的东西都是通过蓝图、工具,模具引进制造的,而商家学会了利润,他们买了设备转眼就能赚钱,都不愿意开发,开发有风险,要五年十年,所以不重视研究。中国企业的平台,以至整个社会肌体是畸形的。中国远远没有完成工业化,只是加工工业,工业化是个全过程,前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设计在中国只是停留在外观、美观上,而设计所谓的开发、设计市场、设计行业,要说设计行业我们根本没有产业链,没有前头后头。搞设计不能只有搞设计,还要有管设计、玩设计,这是个链。他说:“我们只有搞设计怎么行。看见西方的东西很好,假设这个鱼特别鲜美,我们去买鱼、钓鱼,然后回去吃,这是模仿的思想,还有一种思路,工业化的思路,我去研究这池水到底水质怎么样,当地气候怎么样,然后化验后去培养鱼,创新鱼。养鱼是件事业,不是物质赞扬。”现在我们什么思想?你有的我也要有,你有的我要建的更大更好。 
  设计事理学 
  就像工业设计一样,工业设计的对象可以“物”,如产品、广告、包装、环境设计、市场战略、产品计划、交通工具系统等;工业设计的对象也可以是“事”,如工作,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交流等生活方式的概念创造、策划、开发。所以,工业设计是一切人为事物、事务等的观念、方法和评价思路。“设计”就是设计人为事物,是一门人为事物的科学。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设计事理学”思考、研究的起点是从“事”――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以提出系统问题解决的概念、管理机制的方案。从设计“物”到设计“事”,就是“设计事理学”,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设计方法论。 
  柳冠中说,“事”是塑造、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组合。事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蕴涵着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在具体的事里、人物之间的“现性关系”与“隐蔽的逻辑”被动态的揭示。“事”是体现“物”存在合理性的“关系场”。因此,设计应该先“事实”,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时间因素下的需求已确立设计的目的:然后再“求是”,即选择“物”的材料、工艺、形态、色彩等内部因素。“事”是评价“物”合理性的标准。在具体的事里,我们才知道物是否符合特定的人和物,是否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人情、价值标准等。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设计看起来是在造物,其实是在叙事、抒情、讲理。 
  在人们重视设计实践而胜于设计理论的今天,柳冠中转向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中。今天的设计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新的理论观念不短的出现,大家都在给“设计”加上定语以重新定义设计的“科学范式”,而设计的“本体”却被来自外部的时尚侵蚀、瓦解变得模糊不清了。与学术界的理论发展相比,国内的企业更应该“务实”,他们把设计看成市场竞争的手段,是刺激消费的工具,服务于资本的增值。设计活动的目的被异化,方法被理解为捷径。企业内部的设计方法表现为拼贴、移植、模仿。 
  另一方面,我国设计教育在近两年呈现出“大跃进”的态势。国内设计艺术专业的院校由80年代的20多所增加到了400多所,每年毕业的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到几万人。这一变化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随着招生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的短缺与课程设置结构的不完整。大多院校的课程集中在基础、技法、知识上,如此情况下培养的毕业生,尽缺乏实践的经验,又无系统而合理的方法论指导。 
  因此研究出一套完善的、系统的正确的方法论才是确立工业设计学科的根本、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设计的精髓。 
  姚映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桥梁 
  众所周知,中国是传统的制造大国,“世界加工厂”的名号在很多人看来曾经是一种赞誉,但是如今却带有某些讽刺的成分,因此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现在已经成为国人关注的最重要命题之一。 
  没有人能比姚映佳更有资格谈论中国设计应该如何走向世界这个命题了。作为联想的副总裁,建立联想第一个设计团队,同时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认识到设计在整个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性的设计师,姚映佳可以说见证了中国现代工业设计的崛起,并亲身参与其中。“联想走向世界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过程”,联想副总裁姚映佳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从造物到谋事的思维重塑
沙龙回顾NO.27 | 柳冠中:设计要完成从“造物”到“谋事”的转变
工业设计教授柳冠中:中国最应该淘汰的是洗衣机!这是为什么?
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之路,应该怎么走?
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谈设计:设计即是未来
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中国制造到底是中国制还是中国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