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关闭朋友圈的一个月里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微信看底部有没有小红点,然后点进用手指滑动页面,刷朋友圈和刷牙一起成为每天的日常;下课或工作的间隙打开朋友圈看别人在做什么,点赞或评论或做潜水党,默认内心松懈需要解疲,为下次聊天准备话题;搭公车或地铁甚至步行的路上,手机里热闹的朋友圈朋友的一言一语是最稀松平常的陪伴……在我关闭朋友圈之前,刷朋友圈这一意味着一天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在我生活已循环了至少两年。当我拥有手机,手机成为生活的标准配置,依附于手机的微信朋友圈也就自然而然地与我的生活紧密。也就是,我买了手机,手机养成我的习惯,刷朋友圈。

      刷一下没什么,消遣时间而已;刷一下没什么,浅微了解下朋友而已;刷一下没什么,我为我即将发布的内容提前视察下语言环境而已;刷一下没什么,生活被人围观增强存在感而已。渐渐地,朋友圈代替了我生活的日记本,与人联系的电话本,了解资讯干货的备忘本,已经成为口袋里闪烁光芒的微缩世界。

      朋友圈演变成我接触外界的一个触角,细微地伸展,愈来愈多,多到我无法厘清。那个和我诉苦购物负重太多的朋友A,在聊天时否认了我以为她去香港游玩的推测并发来呵呵,在朋友圈却说第一次陪老妈去香港游玩;那个毕业了半年还未见工作行动的拖延症朋友B,在朋友圈里却愿景满满怀揣初心;那个无论什么食物都要摆拍、某个人和她聊天聊了什么内容都公开、迟到或早到都要在朋友圈打卡的朋友C,当我们见了面却是绷紧的严肃脸;;平时聊天中永远不失自己意见的话痨朋友D,在朋友圈只有转发从不多说。那位在聚会时突然情绪奔溃的朋友E,任我们怎么劝也不开口而是蹲在地上打开手机,当着我们的面刷朋友圈事后再通过朋友圈表述心迹。我发现我越来越看不懂这些曲折的暗示,或者说看懂了也无可奈何。大部分人的生活在我眼前透明地剖开,我听到了他/她的自言自语,看到了他/她在那家餐厅就餐,看了哪部电影,最近在做什么事、抱怨什么、念叨哪些口头禅,它们都存在那里,但我的手无法伸过去,聊天记录为零的我们内心的墙壁依旧高筑。而那些与我合拍的人,面对面地聊天比在朋友圈互动更让我觉得有趣。也许你会说,那可以选择屏蔽啊。没错,屏蔽了部分人确实可以减少一定的信息接收量,但我们有对象地选择接收信息或者关闭,却始终是同一个范畴内。我们凭喜好选择了关注的侧重点,却忘了其实我们也可以不选择,即放弃选择的权利,不作为。

     一开始关闭朋友圈的那几天我好像失去了做事时断点的节奏,怅然若失,如坐针毡。掏出手机猛刷朋友圈的画面在脑中反复播放,原来这就是改变网络习惯的滋味。思考一下,从很久以前我们有了申请QQ开始,到QQ空间互踩留言,到QQ列表里多到自己分不清的好友;再将阵地转移至微博,发布的新鲜事单薄了些就@微博好友,增进交情充沛意义;再到更私人化的微信,重温和玩QQ那会开始的友谊或更深入了解新朋友,就像马克·鲍尔莱因说的,

年轻人处于构建自己身份的年龄,他们必须寻找同盟,他们必须稳固自己—通过模仿别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必须随时查看朋友们在做什么否则就精神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

    长期如此,让我更想征服自己的冲动和意气改善这一局面。我想知道,割离了社交触角的我还能不能与朋友维持交流。我想停下来,将注意力投入在培养爱好方面,会是如何。

     我喜欢听陈奕迅的歌,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歌词,而且黄伟文作的歌词比林夕的在我手机的音乐播放器里循环次数更多,于是这个月里我找来黄伟文的书来看,想了解我所喜欢的这些词是怎样被写出来的;我喜欢手绘,使用铅笔和针管笔画了二十几幅后,在这个月我决心向他人指教,指点迷津。借他人之眼的我现在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开始转变过去固有的绘画观念;我喜欢看电影,这个月里我将最近喜欢的一部电影的观后感写下来发布在简书,结果有小伙伴留下评论甚至链接进行交流,让我收获到更多好电影;我喜欢烹饪,往往是信手捏来不成火候,热情容易因失败而中断。这个月我坚持每天在下厨房APP里更新作品,在新学几道工序复杂的菜式里练习刀工,掂量调料,把控火候。同时,待在厨房的时间越久,越体会到母亲的不易。做一天的饭和做一个月、一年、一辈子的饭,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平时我没有经常听到我妈说到不知买什么菜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这一困惑,只是我理不理解罢了。

     生活处处是可供参悟的语言,在所做的事情上用心深入一点,就像素描过树叶的明暗后我会对路上看到的树木观察凝视;看了伊达千代的色彩设计原理后开始反思自己的穿衣颜色搭配……很多潜在的知识和道理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浮现,有了意识才会有行动。

      这是我微信里设置关闭朋友圈一个月里我生活的总体变化。简言之就是将注意力收拢在想做的事情上。另外,在与朋友维持交流这方面,虽然我偶尔也发布自己的动态,也会打开几个人的主页看有什么内容。但我已不像从前那样热衷于点赞和评论,而是保持对他人展示的生活及他们谈论的热点一种后知后觉的钝感,通过聊天或见面了解对方近况。放眼当下,更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朋友圈这个小世界是当下这个信息过剩时代的一个投影。正如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所谈到的,

      世界上的每个事情和现象表面都被刨成很小的信息碎片,如切割下来的草屑般在媒体空间四处飞扬。无论愿不愿意,我们的大脑都不得不与这些信息碎片接触,结果,无数断裂的知识黏在我们的大脑上。我们脱离了将知识引向想象的轨道,将思考的列车完全停下来。信息的发送方只顾着向接受方投掷破碎的信息片,而接收方则已开始把接住信息当成了目标,避开了深究的麻烦,同时也完全陷入了一个“捉信息”的游戏。我怀疑这就是创造力被僵滞在传播中的问题所在。

      朋友圈同样有这个“捉信息”的游戏设置,而且被我们附加了完美形象。正如我前面讲到的那些朋友,我们无法做到线上线下都保持真实自我。因此如果仅从朋友圈判断出对方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难以做到客观。一个人背后的艰辛无法全部通过朋友圈坦露,很多乐观积极的话也只是在给自己打气。在反馈中我们被训练出一种思维,只宣扬正能量。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也让朋友圈逐渐失衡,仿佛那里只容得下我们幸福的证明。不幸福的那些则通常借用流行网络词或者只是发几个表情,进行有限的宣泄,旁人只能略知一二。同时我们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味地做信息接收者,然而更多的信息意味着内容的肤浅化。我们迷失方向,失去自己的判断,思考流于表面。手指不断刷过屏幕,大脑空空如也。

      与他人展示的众生百态、传播热点新闻的朋友圈脱节,可怕吗?可怕的是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权力切换自己人生的活法。

作者:侯大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总忍不住刷朋友圈?试试这三个方法吧!
朋友圈的毕业季
用好微信里的这些设置,将有效的保护您的隐私,快来看看
微信打不开朋友圈的内容
空间说说怎么同步到微信朋友圈2016
百无聊赖的感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