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浅议

摘 要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不仅迎合了旅游者追求“回归自然”与个性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是引导消费,刺激内需,特别是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结合,更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依赖的乡村景观也正面临着危机。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乡村旅游融农业生产与休闲游乐于一体,它不仅利用了生物资源,而且还挖掘了景点资源,既发展了第一产业,又带动了第三产业。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危机的表现、根源,提出其发展管理的对策,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乡村旅游概况

  随着国家旅游局把2006年的旅游主题定位为“中国乡村旅游年”,作为一个现代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接纳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性行为,一些地方领导和旅游部门一开始就为了获利而去包装、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导致其依赖的乡村景观也正面临着危机,乡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正受到干扰与威胁,这种干扰和威胁最终将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发展。

  二、景观危机表现

  (一)特色危机,景观雷同性增强

  乡村旅游地因其充满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和民俗文化而成为吸引都市人的好地方。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景观的雷同性也随之增强。从曾经风靡一时的“仿古一条街”,到随处可见的观光果园、农业示范园、古镇民居、民俗村等,人们曾经追求的景观特色越来越模糊。

  (二)环境危机,生态景观的破坏不容忽视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山体被挖、树木被砍、古屋被拆、湖塘被填、村道被堵、到处涂鸦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乡村旅游地失去了宝贵的自然生态魅力。诸多不良因素及行为的出现均会影响和破坏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失调等,使得乡村旅游地景观质量下降,游客的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减弱,其环境危机不容忽视。

  (三)品质危机,景观质量粗糙

  这里所提的“粗糙”是指景观质量的“粗制滥造”,而非我们所追求的乡村旅游景观的质朴和原生态。由于部分乡村旅游地缺乏政府的引导和规范管理,小农个体私营经营模式下的农民自发、分散和粗放的管理,必然形成小农意识下的造景。乡村景观的品质和“味道”丢失了,总体景观质量随之大打折扣。
 
  三、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且因有利于乡村自身综合发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遗迹,发展当地适宜又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建立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和谐发展背景下才具有吸引力,这种真实的景象与景观才是游人的追求。对于合理协调乡村旅游开发与景观建设的关系,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可持续发展中走生态旅游路线

  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的选择。因为,只有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进行的开发过程,才有可能世世代代健康发展下去。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角度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从经济的可持续角度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能取得经济效益,并且要能有效地管理资源,以便造福子孙后代。

  (二)认清本质:注重“游客体验”

  游客即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是整个旅游项目兴衰的核心,没有长久的游客吸引力和游客体验管理,再完备的措施也不会为项目带来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乡村旅游地中的游客体验已足够的重视。首先,要确定游客的体验需求。乡村旅游项目在定位时最需要考虑的,是游客群的定位。其次,要完善游客体验的供给平台。游客持着不同的体验需求来到乡村旅游地,旅游项目应能形成有效的体验供给能力,建立多样化的游客体验平台是重要的途径。

  (三)加强管理,规范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行业自身的管理和规范。对于乡村旅游更是如此,它面临的许多基础性的制约瓶颈都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第一,党委、政府要对乡村旅游业有足够的重视,结合中心工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第二,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保障乡村旅游建设需要。

  四、总结

  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建设,该研究作为生态旅游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尚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从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途径和目标模式方面展开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是后续研究的重点。但是,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乡村旅游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通过规划、管理、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享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旅游最大化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乡村旅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
浅谈乡村旅游营销开发
5.9乡村旅游规划这样做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索
乡村旅游的本质回归:乡村性的认知与保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