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校园霸凌,“打回去”没用,教你一招,让TA再不敢欺负你

15岁童星邵一卜疑因遭受校园霸凌,从6楼跳下意图自杀,后经医院治疗保住性命。

邵一卜的妈妈在社交账号,详细描述了女儿长期遭受霸凌的过程,字字泣血:

“孩子被同学们辱骂,骂她'biao子’、'小绿茶’、'贱人’,遭受各种孤立和排挤…一开始是造谣、泼脏水,然后是辱骂,最初霸凌邵一卜的只有3人,只要邵一卜稍有反抗,她们就会欺负得更厉害。而在她们长时间的诋毁下,班级的风向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站在“多数”一方。在这样的氛围下,没有人敢为她说话,怕被人视为是她的朋友...”

作为一名儿童演员,邵一卜参与了众多影视作品,比如和邓超出演《银河补习班》、《秘密访客》、电视剧《筑梦奇缘》等等。

另外,她在学校也表现优秀,曾多次获得荣誉。

可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各方面都很出众的女孩,竟然遭到了校园霸凌!理由是:同学嫉妒她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开始针对她。

孩子不希望妈妈为她担心,所以隐瞒一切,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直到再也承受不住。

真是看的人又气愤又心疼!

01

校园霸凌的定义

霸凌,其实一直离我们都不远。

根据全球最大的青年志愿者组织,DoSomething.Org的报告来看:

“全球有25%的学生曾经历过霸凌;

美国每年有超过320万学生成为“霸凌”的受害者;

中国2%-66%的学生曾被霸凌,至少有10%的学生被霸凌超过20天;

新加坡每10个学生里面,就有1个因遭遇“霸凌”而退学……”

“霸凌”音译自英文“bully”一词,其本意是“恃强凌弱”。最早由台湾地区翻译,然后再传入大陆。

什么是校园霸凌?打骂等暴力行为是!

那么给孩子取外号呢?联合大家不让跟某某玩呢?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调查协会,曾做过一份涵盖36000名受访对象的关于“校园霸凌”的公众认知数据调查报告,报告表明:

在公众认知中 “拳打脚踢扇耳光”、“威胁恐吓”、“下跪扒衣“等典型“硬暴力”行为,被认定为霸凌行为的比例超过85%(“拳打脚踢扇耳光”的认定比例最高,达到91.9%)。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孤立排挤”、“讽刺挖苦”、“恶作剧捉弄”、“散布谣言”这四类软暴力属性的行为,被认知为霸凌行为的比例就只有50%左右的。

数据显示,大众对于霸凌行为的认知是不全的,校园霸凌行为主要有:

财物欺凌: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或索要钱财。
性欺凌:是指以性或身体特殊部位为取笑、嘲弄对象等行为。
肢体欺凌:利用身体动作殴打、踢踹、绊倒等直接攻击他人。
网络欺凌:利用互联网等多元网络媒介散播伤害被欺凌者的言论、图片或视频等。
社交关系欺凌
: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欺凌者,使其被排挤在团体之外。
言语欺凌: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用言语刺伤或嘲笑评论别人。

图源:百家号

根据最早研究校园欺凌的挪威心理专家丹·欧维斯的界定,霸凌有三个基本特征——

权力不对等、故意伤害性和重复发生性。

通俗讲,区分“一般冲突”还是“霸凌行为”的关键,主要看是“对事”还是“对人”。

如果一个或一群孩子,针对一个孩子'反复”找茬,这种“对人不对事”的行为就是霸凌行为。

从受害者角度,遭遇受否具有“针对性”与“反复性”,是鉴定霸凌行为的关键。

02

校园霸凌的深度分析

霸凌现象的高发期,多是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初中阶段。

为什么这一阶段的孩子总是会有行为问题呢?

(1)青春期孩子大脑不足“八成熟”

在生理层面上,青春期的大脑是造成青春期问题的关键。

神经学家弗朗西斯·詹森说,人类大脑即便在20岁,也只有“八成熟”。大脑发育不完善,是青少年叛逆、冲动、喜怒无常等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

比如,孩子“知错犯错、屡教不改”,其实和大脑额叶区域发育不足有关;孩子“过于敏感、脾气大”,其实和大脑边缘系统、额叶没能很好地协同处理情绪有关。

另外,情绪化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导致偏爱刺激性的活动,青春期女孩喜欢悲情韩剧、言情小说,男孩爱电竞、滑板等,都是这个原因。

(2)心理矛盾:同一性vs角色混乱

心理层面上。

埃里克森提出,在12-18岁的青春期,是我们必定会遇到并解决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危机的阶段,如果没有经历同一性,将会出现角色混乱,这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同一性”与“角色混乱”(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这两个术语什么意思?

简单说,“同一性”就是知道自己的身份与社会角色,而“角色混乱”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该干什么。

青春期是儿童期和成人期之间的空隙,青少年会尝试不同的角色和意识形态,试图达到最具兼容性的匹配。

TA们会不断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听话的孩子、优秀的学生、被尊敬的同学、受欢迎的朋友、被认同的“大人”、想独立的自己等等。

如何平衡这些不同的角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大人的引导,孩子就会造成角色混乱,阻碍同一性的建立,出现各种问题。

(3)霸凌行为本质:养育问题的滞后反应

以上两点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叛逆的原因。

如果上升到校园霸凌这种行为问题,则和家庭教育有关。

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专家李玫瑾教授认为,青春期孩子的行为问题,通常是家长造成的,青春期问题不过是养育问题的滞后反应。

  • 霸凌者心理动机

霸凌者的内心,都有这样一个童年关系模式:强大的可以欺负弱小的。

央视曾对施暴学生采访时发现,霸凌者很乐意体验控制和操纵别人的感觉,享受自己是强者的体验。

正常父母跟孩子建立关系是强者帮助弱者,而某些病态父母跟孩子建立的关系是:控制、强迫、欺凌(如棍棒教育、家庭暴力)。

童年被父母欺凌的创伤会暂时埋藏在孩子的潜意识,等到了青春期则会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

霸凌者非常恐惧自己成为弱者,因为弱者不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弱就意味着绝望、无助和被欺负。

这种恐惧会驱使TA们不断想把弱者的感觉投射到他人身上,通过欺负别人,造成“我是强者“的假象,获得虚幻的安全感、掌控感,和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假如被欺侮者逆来顺受,会激发霸凌者更强烈的恨意“你为什么不反抗”,在内心深处,霸凌者是在憎恨自己小时候无法反抗现实的事实

图源:百家号

  • 再说受害者

绝大多数受害者,和霸凌者一样,小时候被养育者暴力对待。

和霸凌者不同的是,这类孩子会走向另一个极端,TA们会一味地弱下去,不去反抗,TA们认同自己就是弱者。

然而,当受到的欺凌超出内心承受的阈值时,受害者要么感到绝望,选择结束生命;要么内心的炸弹爆发,用极端的手段攻击施暴者。

所以说,霸凌者和受害者很大程度是同一类人。

当然不仅仅是那些不受家庭重视,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容易遭到霸凌,太优秀、太拔尖的孩子,也会因被别人妒忌而遭到霸凌,就像童星邵一卜一样。

另外,也有一些健康快乐的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原因,只因运气不好,遭到校园霸凌。

03

面对霸凌怎么做

心理学上有个“黑羊效应”,用来描述校园霸凌非常合适。

简而言之,就是一群人欺负一个人,其中有这样几个角色:

无助的黑羊(受害者):常常什么也没做,就无辜遭受周围人群的攻击。

持刀的屠夫(施害者):有些认为攻击别人很有趣,有的仅仅是盲从。

冷漠的白羊(旁观者):目睹整个过程却没有制止,庆幸自己没有被卷进去,甚至沉醉于白羊的身份中,有莫名的优越感。

我想说的是,在霸凌中,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每个人也都是受害者。

遇到了校园霸凌,我们该如何打破“黑羊效应”呢?

(1)受害者

很多人会教育孩子“打回去”,但以暴制暴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学会暴力。

  • 如果你是第一次被欺辱。

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不能怂!

你的态度要坚决,严厉警告对方:”你这是欺负人,我不喜欢这样,你要再继续,我就要让知道后果。”

如果你选择忍让,只会让事情朝更恶劣方向发展。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基本就能杜绝后续。

  • 如果你正在被一群人霸凌。

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想办法尽快脱身。

可以逃跑,逃离危险区域后,再大声求助;

可以硬刚,大胆呵斥对方“不要过来”,看到你坚定的眼神和语气,施暴者也许会犹豫;

可以服软,说点好话,满足施暴者的虚荣心,摆脱眼前的危机;

......

总之,就是智取,要灵活处理!

  • 如果你已经遭受到霸凌。

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

这不是你一个小孩的错,也不是你能承受的。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的创伤,更不要害怕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懦弱。

另外,还可以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进行咨询和反映,寻求法律途径帮助。

  • 如果你担心遭到霸凌。

一定要有主动避险的意识!

平时就要远离无人监管的地带,在校内外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在学校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开发兴趣的同时收获友谊,还能保护自己。

另外,要有取证的意识,手机、录音笔都可以在发生危险的时候用。

(2)受害者家长

  • 千万不要责骂孩子。

“为什么大家就欺负你一人?”

“你到底做错了什么?”

“多大点事儿还哭唧唧?”

千万不要用以上语言来责怪孩子,因为有的霸凌者欺负别人真的是毫无理由的。

  • 理性判断孩子孩子受到的欺负。

“不就是给你起了个外号吗?”

“同学间一般的小打小闹,很正常!”

“你内心也太脆弱了!”

无数悲剧告诉我们,很多大人凭自己主观经验,判定孩子没有受伤,其实孩子内心已经不堪重负。

所以,大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主观上的“受害者视角”,结合上面提到的霸凌的“针对性”与“反复性”两个因素,来判断霸凌行为是否存在。

  • 如果霸凌已经发生。

家长一定要稳住孩子情绪,理解共情孩子,无条件陪伴倾听,给与孩子安全感,必要时可寻找专业人士给与帮助。

并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协调处理;若处理不当,可找学校管理部门或校长进行处理;若仍没有结果,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同时注意,保留证据,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

以上是教育部出台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解决方案。

但很多人看到这样的答案依然不知道怎么办。

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看到一个比较专业有效的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马上报警!不要犹豫!警察来了可能会说:又没受伤,孩子打闹着玩,就算了吧。

重点来了!

家长要坚持:

我的孩子虽然没有受到外伤,但是对方随意辱骂殴打我的孩子,依据法律规定,TA已经涉嫌寻衅滋事,我坚决要求追究TA的法律责任。

如果对方16岁以上,追究刑事责任,16岁以下,追究治安责任。

只要一立案,TA就会有前科,有违法记录。

警察一般会把对方家长叫过来,这时候你就可以在警察的见证下,让对方家长出具一个保证书:保证之后,不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一旦违反,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然后让对方孩子和家长都签字按手印,这才算彻彻底底解决问题。”

核心点就是要让施暴者害怕,感受到我们的反击,对方只有害怕了,才不会再欺负人。

  • 如果平时孩子不和你沟通。

还有的家长可能会遇到“孩子根本不和我说学校的事”的情况,怎么做?

作为家长,平常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一些行为表现,例如身体伤痕、物品丢失或损坏、如厕习惯改变、不愿上学、睡眠出现问题、自我伤害倾向等等,一旦发现这些现象,就要与各方沟通。

另外,家长平时也要与其他家长保持沟通,除了加入家长群外,结伴几个同班家长,是发现问题的好办法。有时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太多自己的事,但却愿意说点其他同学的情况。

基本上,通过侧面信息的收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了解个七七八八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无论在学校遇到什么,一定要第一时间找爸妈解决问题,不要一个人扛,爸妈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3)施暴者家长

埃里克森认为,对于青春期的叛逆,千万不能粗暴地遏制,也不能任由孩子们信马由缰地乱闯,明智的父母应当在鼓励同时加以引导。

  • 反省自身的教育。

问题少年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作为施暴者的家长,更应该反省自身,反思自己在教育的过程是否伤害了孩子,导致孩子的暴力行为。

更要重视对孩子的底线教育和人格教育,平时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并为TA们制定规范。

  • 让孩子知道霸凌别人的危害。

之前看到过一起校园霸凌事件,霸凌者将同学折磨致死,然而到最后霸凌者都十分诧异地说:“我不知道,更没想到用那种方式可以使人致死。”

很多霸凌者没有轻重度的概念,更是缺乏基本的法律意识。可以说,TA们心中的法律知识是一片荒原。

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霸凌别人的严重后果。

另外霸凌者错误的认知如果不加改变,会发展成畸形性格,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对他人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施暴者家长一定不能偏袒包庇孩子的错误行为。

(4)老师/学校

孩子在校遇到问题,应该及时告诉老师,这应当是一个共识。

而许多人反应:“告诉老师没用”,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是唠唠叨叨地说教一番,最后还不是要息事宁人?


这类情况确实大面积存在。

  • 提高自我认知。

老师有老师的难处,受职业身份的限制,即使面对熊孩子,TA们也满腔燃烧着正义的火焰,但是上有“不可体罚”的禁令,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屏障,他们只有说教的权利。

但作为老师,也要反思一下这种行为,这样真的能帮助遭受霸凌的孩子吗?还有没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 开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老师/学校平时要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多开设一些文体活动,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等等。

另外也要关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区域,多注意,多监督,早发现、早控制。

(5)旁观者

校园霸凌从最开始的个体行为发展到群体参与,是心理学上从众心理的典型表现。

  • 不要冷漠旁观。

霸凌者的行为往往会引起旁观者的推动或效仿。

再加上青春期不成熟的大脑和对自我角色的混乱,旁观者缺乏辨别力,很容易迷失。

如果你遇到了霸凌事件,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该报警报警。

千万不要冷漠旁观,要知道每个旁观者,都是霸凌者的帮凶。

虽然旁观者没有被霸凌,但是内心同样备受煎熬,甚至会有幸存者内疚的感觉。

更严重的还会改变价值观,对人际亲密和社会温情不信任,觉得自己的生存环境不安全。

所以,在霸凌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写在最后

关于预防校园霸凌,首先是家庭之责,其次是社会体系的建议。

在2017年,教育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十一个部门更是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但我觉得,要解决这个日益猖獗的校园恶魔,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对于霸凌,我们每个人都要说NO!

References:

[1]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lan for bully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作者:KK

排版:KK

点击关注【解X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防校园欺凌教育教案精编WORD版
易烊千玺《少年的你》:什么样的父母,会养出霸凌者和受气包?
听育儿: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珊珊
小北虽好,我不想要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你遭遇过校园霸凌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