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正读懂的人不简单

《庄子·大宗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子舆与子桑为友,有段时间,连着十日阴雨绵绵,子舆担心子桑恐怕要饿坏了 ,于是带着饭去给子桑吃。

到了子桑的门口,里面传来像唱歌又像哭泣的声音。子桑鼓琴而歌:父呀!母呀!天啊!!地啊!他的声音微弱急促听不清全部字句。

子舆问:子桑在吟唱什么,何故如此?

子桑说:我在想是谁让我陷入如此困顿的境地?父母又怎么会想让我贫穷呢!

天毫无私心覆盖万物,地毫无私心承载万物,天地又怎么会让我一个人贫困潦倒。

找不到使我贫困的原因,使我陷入这般绝境的,就是命运哪!

庄子说:“天地没有偏私”,与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不谋而同 。

既然“天无私覆,地无私载”那么个人的命运,就是社会和自身的原因了。

就像老子提出的“圣人不仁,以百姓刍狗”如果圣人统治社会,也像天地那样无私,没有偏倚,没有分别心,那么子桑何致这么穷呢!

庄子把子桑的窘迫归于命运,没有老子看得通透。

天地是不存在仁的,它们对万物不不恩不伤。万物生长不是天地爱万物;万物凋零,也不是天地不爱万物。

万物在天地之间生长和凋零都是一种自然规律,这种规律也就是天地无仁的现象。

“做天莫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桑娘子要晴干。”

换个角度考量:天地遵循自然规律运行, 不刻意去做什么,却默默地使万物生长,这里边的道理很难弄清,这种不仁近乎于大爱。

人们用刍狗(编草为狗)祭祀 ,不是喜爱刍狗,祭祀完,人们抛弃了刍狗也不是不爱刍狗,人们对刍狗不存在爱不爱,刍狗也不需要爱与不爱。

老子认为,圣人统治社会,以此为法,虚空包容,无所偏爱,守道之中正,这样不至于偏倚某一方。

让百姓有思想、人身等方面的充分自由,按照自身的规律生存和发展。

老子的思想主旨就是无为,带有浓厚的理想自然色彩。实际上,这样的设想是不可能实现的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经》能读懂的人不简单,少之又少。本文作者认知有限,说的非常浅显, 欢迎读者留言,说出你的真知灼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为何说“圣人不仁”
道德经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怎么理解?
老子说的“无为”是什么?读懂这个词,就读懂了《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1
《道德经》(第五章) 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