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根”写作背后的诗意

 

——评李少君诗集《草根集》

 

                                                   

 

草根一语,代表着平民化的风度,没有凌人的贵族气,也无涉道德优势,它是一种态度。持有这一态度,实践并身体力行者不少,李少君即属此列。在诗歌观念上,他提倡草根写作,强调真诚直率,并“忠于个人感受”。惟其草根,所以,他的诗歌初看并不起眼,既无刻意的愤怒,也无矫情的怨叹,但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一股温情的格调,一种恬淡的气质。在诗歌中,他讲求自然的意境,生命的格调,优雅,开阔,并联于自我的楔入:拒绝喧嚣社会的招摇,沉于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这或许是诗歌带给他的全部。

李少君诗歌中抒情的笔调,是其创作的核心价值。“吟”、“咏”这些词,会经常出现在他近年诗歌的标题中,此为诗人向中国古典诗词致敬的见证。当他一边将诗歌笔触伸向大地和山水等自然之物,一边又从古典和传统寻求资源时,其草根书写的背后,多少还是平添了一份古典的意味,似有归隐乡野、纵情山水的洒脱与自由。因此,在他用现代修辞书写的诗作中,我们时常能读到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古意,以及那种寻根的乡愁。而在这个喧嚣之气过重的时代里,对于诗人来说,即便有归隐之想,也无实现之途,陶渊明时代的那种淡然,似乎已成遥远的绝响,只可供我们回味或演绎,而追随其路,则显得艰难。李少君渴望返回到那样一个古意的传统中去,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这是诗人在内心中存留的一份眷念和理想,值得尊重。

在李少君的诗歌里,那种绵绵的古意,既非酸腐的文人气,也无暧昧的书卷气,而是对意境之美的一种洞察,对沉静世界的一份向往。在诗中,他要么倾听《海上小调》,要么静观《落叶之美》,要么怀念《恩河之夜》,自然、大地、山水,在诗人笔下,已与其生命宗教融为一体。李少君之所以要这么写,最重要的,当然与其个人性情有关,另一方面,也联于他的诗歌旨趣。“诗歌有一种奇异的内在调节作用,一种神秘的灵魂净化功能。我渐渐地变得恬淡、平和、从容。”2006年,长期搁笔之后,诗歌重新进入了李少君的视野,他写出了《河流与村庄》,这首诗早已为其后来的创作开辟出了一条雅致的通道。诗人经历了多年的阅读沉淀之后,又重新找回了埋藏于心底的诗意。在诗歌的大时代,他将内心的诗情搁置,酝酿,舒展,尔后才有那绵密的释放。而在大众对诗歌曲解乃至嘲笑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诗歌,并恪守“在边缘”的诗意。当他人都在诗中抱怨和愤怒时,他却一反常态地进入了一种安静,有如禅意的体验,冲淡,平易。“临近黄昏的静寂时刻/街边,落叶在轻风中打着卷/秋风温柔地抚摸着每一张面孔/油污的摩托车修理铺前/树下,一位青年工人坐在小凳上发短信/一条狗静静地趴在他脚边//全世界,都为他安静下来了”(《安静》)。这画面里有着诗人超然的心性,但视野清晰,思考深邃,富于灵动感。这是一种古典修养的体现,短章中携带的诗意,乃诗人要以一种朴素飘逸的形式,描绘那穿行于红尘俗世的情趣。

诗人崇尚自然的写作,的确代表了当下诗歌创作的一个明晰的方向。像陶渊明那样,诗人追求古典、宁静的诗意生活,则是一种性情的征象。然而,李少君的诗歌,被很多人认为不先锋,不前卫。但要知道,先锋并不一定就是打破一切、向前冲的另类和怪异,它同样可以是一种援引古典、通于现代的品格,李少君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固守信念的另一类先锋呢?他的作品里,没有高高在上的道德律令,也没有虚无的炫技知识。诗人曾言:“我写诗,至今仍遵循最古老的法则: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诗歌之道。”他要将生命融于自然,所以,对大地山水,他直接用感官去捕捉瞬间的诗意,以知觉去记录流动的景观。更多的时候,诗人还是钟情于“抒怀”之真,即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觉感受与感动”。同题《抒怀》一诗里,那种大理想与小志气之间的对比,正是诗人能抓住他者与自我内心想法的真实见证。而像《山中小雨迷谁人》,在我看来,乃诗人于抒怀中的以柔克刚之作,诗歌以轻盈的叙事,替代激愤的抒情,不乏苦涩的意味,倒给人一片闲情的迷惑,一种孤独的念想。

即便是那首引起极大争议的抒怀诗《流水》,现在看来,之所以引起争议,还是因为人性伦理入诗的尴尬。虽对此诗的评价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首诗的真实,体现的是禁忌与悲剧相互交织的矛盾体:性,爱,活着,与女人的小娇媚,这些现实,不管我们是接受,还是拒绝,一切终究敌不过死亡的来临。这或许是诗人在山与海的自然洗礼后,所获得的一份人世的领悟,这种领悟,在我看来,正是其草根写作观念的体现。一些人认为不可入诗的赤裸情怀,在李少君笔下,却有了一种日常的庄严,因为我们的心灵空间有多大,诗歌的创新空间就有多广,它关乎情感的高度,关乎神性的降临。

贯穿李少君诗歌观的,是“诗歌乃个人日常宗教”,即便后来的有感而发、吟咏抒怀,皆出自于此。在海南岛上,诗人悠游椰树林,坐看风起时,天之无际,海之无涯,总让人有胸怀宽广之意,这可能正是自然与人心对接的体验。有了这样的一种感念和体验,在诗歌写作中,李少君所警惕的,正是当下人追求的加速度,而他所对抗的,正是网络时代过重的戾气。诗人那些抒怀之作,从容而不失优雅,生动而不乏情怀。以《抒怀》为代表的,像《自白》、《二十四桥明月夜》、《春》、《可能性》、《南山吟》等诗,不像那些语言冗长的诗歌,它们显得更为简洁、凝练,看似平淡,但细读下去,会发现内藏功力。

相对于很多诗人来说,李少君肯定算不上高产,一本薄薄的《草根集》,是近五年的诗歌结集,这种平稳的写作,却成就了他的儒雅、通达与深邃。当速度成为当下成就的衡量标准时,李少君不动声色地慢了下来,他的诗歌在抒情表达上,也是趋于“慢”的表现。我们看不到那种急切的功利,速度的放纵,一切皆源于内心的需要,自然的、诗性的流露。

 

刊《文艺报》2010927

 

(《草根集》, 李少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月版,定价12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雪境牧歌·人——论王秀竹的散文诗与他的文字情结
《自然集》的自然美学
从古典的意象出发
新诗百年,我们如何重返诗性的祖国与日常(夏可君)|演讲
生态审美
李犁:十品何三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