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课笔记】《文学与创作导论:第一章 作者已死》

作者已死(The death of author.)。——罗兰·巴特(后结构主义)

授课老师:李癸(gui)云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 台湾文学研究所

课程地址http://163.lu/Ppo2J0

一,作者已死

笔记:

作者之死,读者才得以诞生:唯有摆脱那个唯一的写作动机之后,你才能自由地诠释,才有读者的存在,所以读者才能诞生。

「文本」(所有可以解读的对象),本身即富含符号、象征及文字等意义载体,这些载体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意义网络,即已足够形成丰富多元的意义系统,无须遵循文本背后(或外在)的创作意图。(后结构主义)

解读文本时候应把焦点放在文本上,而不是作者意图。要把作者和文本剥离。不要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而是要去解读出文本里自己的体会和理解。(新批评主义)

一个文学作品、一个文本的解读跟读者分不开,文本的意义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创造的,而不是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因为唯有透过读者,他的意义才得以产生。(读者反映理论)

如果把诗解读为原来真实的意义,那诗只属于作者;如果把诗开放了,把诗交给读者自行解读,诗才完成它的意义。

所有的艺术文本的解读都不是为了对号入座,都不是为了重温创作者当初的感受,如果只是为了这样,我们只是在把作品还给作者,而不是把作品交给你。

例子: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是诗人写给自然的情书,而不是情人之间的情诗,但在传播后,读者都把诗解读成主题是等待情人的情诗。读者赋予了这首诗新的意义,但不能说读者的解读是错的,因为这是专属于读者的意义。席慕容表示尊重读者的理解:读者自己的诠释也是有权威的。

理解:

作者在创作时有自己的意图,但文本一旦创作造成传播后,文本就独立于作者,作者也等于是读者,作者的意见只能代表作者个人的一种观点,不能作为标准答案。一个文本的意义是没有唯一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莎士比亚曾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每个读者都会因为自己的心境、背景、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意见。钱钟书也曾答复美国的读者喜欢书就可以,不用去认识作者:“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作者是谁,作者想表达什么,对我们的个人解读是没有影响的。

是枝裕和在一次电影放映会后的交流会上面对影迷要做出自己的解答,结果被影迷阻止了,认为是枝裕和不应先发表意见,而是要大家自己去理解和讨论。在这里就是“作者已死”的表现。

如果每个文本的解读都回归到作者的企图将其作为标注答案,那解读的过程将是困难、枯燥、缺乏创造力的。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候就是这样的状况。每篇课文都要学生去揣摩作者的意图和表达,并且不能有学生自己的解读。考试时候会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必然会有一题: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理论上这是一题主观题,只要是考生自己的理解就可以,自己的理解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怎么答都是满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题目都会有唯一标准答案,你只能理解出那个意思,不然你就是错误的。在学校里,作者不但没死,反而强占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这种时候学生都会痛苦,觉得自己答题是违心的,理解是枯燥的,没意思的很。

作者死了,文本意义才能活,否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能用来表达老师的辛勤付出,因为作者写的是情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能用来情人互诉情衷,因为这是描写战友情的;“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不能有表达求而不得的心情,因为作者说了他就是那么比喻一下,没有意思……

只有“作者已死”才有“文本意义”。

二,读者参与

笔记:

诗人夏宇提出,写诗这件事,读者也有份,读者也要负一点责任。

每个读者由于不同的因不同的背景,出于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诠释。

不要只要求文本唯一的意义,作者的动机是什么,而是要更细微地去看到说,原来你是这样看这个文本。

一首诗的完成是在读者加入后赋予不同的意义才完成。

例子:

夏宇《连连看》
信封 图钉 自由 磁铁 人行道 五楼 手电筒 鼓 方法 笑 铅字 □□ 著 无邪的 宝蓝 挖

夏宇《连连看》是由两排词汇组成的诗,由读者自行连线,得到不同的诗。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读诗,不同的意义。

理解:

作者创作了文本,但是文本不是最终成品,它只是一堆文字的组合。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有了自己的解读,文本才是完成品。如果没有读者,一篇文本只能停留在文本上。虽然作者可以作为文本的第一读者进行解读,但如果没有得到传播,文本依然只是活在作者自己心里,和没有创作出来一样,是死的。而文本得到传播后,就势必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人都理解都是不同的,所以文本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一个作品的完整创作路径应为:作者创作——形成文本——对外传播——赋予意义——作品完成。

三,自由理解

笔记:

不用担心你自由诠释的结果变得无法收束,或者变得任性妄为,因为如何解释都会落入受教育的历史语境,意即文化与思想的背景,我们不可能真正逃脱于语言与意义的掌控。

你的知识背景、文化都在制约你,替你说话,你只是选择在你所在的位置去看这个文本。

我们可以自由地去诠释,也不用担心你会太任性,因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掌控着你。

理解:

就像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的台词那样:“你以为是你自己选择了这个颜色,让让自己远离时尚界,事实却是……这屋子里的人帮你从一堆衣服里,选择了这件绒衬衫。”

《穿普拉达的女王》

我们以为是我们自己做出了选择,其实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受到我们自身所接触的文化、背景、位置所影响而做出的选择,我们是无法摆脱一切外在的因素从而做出独立的选择。就像抛出一颗骰子,它不显示几并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受到自身形状、质量、抛出的力度、高度、速度、空中的风速、地面的形状、地面的硬度等因素影响得出唯一的结果。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抛出的骰子显示的数字是唯一和确定的。只要你能完整复制出一次抛骰子的场景,那得出结果一定是相同的。而抛骰子的我们却以为这是随机的结果。

我们在诠释文本的时候,始终是有一个由综合因素构成的圈,是逃不出的,再怎么绞尽脑汁,也离不开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再怎么诠释,也不会错误,因为这个诠释不是我们自己做出的,而是综合因素做出的。

四,文本共鸣

笔记:

作品写得再好,若不能与你共鸣,就不是好的;若打动了你,它就是最好的。

例子:

侯孝贤《恋恋风尘》有的人看得痛哭流涕,有的人看得睡着了。

理解:

一部文本是否优秀,根本上在于能否打动人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个著名女诗人“多么像”的“日记诗”……?
文学概论复习1
文案灵感养成计划 | 三种阅读习惯帮你开启创作阀门
读书笔记: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线》
艺术意义的形成
作家研究 |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新型元小说创作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