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余力,则学文」是否教条?| 师说


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栏目,旨在为众师兄修学路上提供方便之门。

与明师零距离,答疑解惑,给到大家最实在的助益。


<>底部「写留言」,参与提问>




「有余力,则学文」是否教条?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 学而篇》)


师兄问:请问蔡老师,第六章给人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与学文隔裂开来的感觉,似乎有点教条、机械。如果只有把前面的几条做到位了、有剩余之力才能考虑去读书,这样是不是不合理?


蔡师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要说一定要把前面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全部做到位了,如果有一点做到位了,就已经知行合一了。


这里都是在教导大家,让大家去践行。


说实在话,你肯定一下子做不到位。这是针对一些人存在的弊病而说的,有很多人就喜欢说而不喜欢做。这里有本与末,本是践行,末是学文,学是为了践行,学大道的东西,学了不去践行有何用,就是为了践行而去学,就为了劝大家有余力再去学文。


而我们的先祖们也是看到这个问题,才提出「晴耕雨读」这条祖训。晴天耕作,雨天学习,就是为了大家以后能够更加到位地去行、去做。

不要说上面几点都全部做到位了再去学,没有这回事。行有余力,我天天把应该干的活干完了,把我应该对父母尽的孝以及家里的各种事务处理好了,我们有空余时间再去学四书五经,把经典再重新学习梳理一下,让我们以后做得越来越到位。


不能理解为把那些全做到位了再去学文,没有这样的说法。哪一个人能全部做到位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全部能做到位了,那他本身就已经达到圣贤了。



「习」,不是复习,而是践行!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 学而篇》)


师兄问:传不习乎?怎么解?感恩老师!

 

蔡师答「传不习乎」,很简单。作为一个我们的德行,也是要学习,要受教于老师是吧,我们要传仁道,要体入这个仁道之大仁大爱,要入这个道就必须有老师给你传道,解惑。


那么曾子受学于谁啊?孔子。所以他天天在反省自己、警醒自己,老师所教的这些东西,我有没有践行?这个「习」一定是践行,就像小鸟的习飞。小鸟出生至羽冀差不多丰满了,就要学会飞了。



图为:骨文“习”(習)

形似鸟窝上的一双扑腾的翅膀。

习,表践行,习幼鸟之习飞。


就像我们学开车,学了理论知识,肯定也实际去开车才行,你不开,光是学理论,你怎么会开车呢?那绝对不可以的。

 

所以,这个「习」就是践行的意思。古人造这个字,自有它的形象和意义在里面,而且自古以来所谓的“学习”全部是在践行。


前天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过来深圳,我们在一起聊了些问题。林教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很深的话,他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只有知识,没有文化。

 

为什么说只有知识呢?就是灌输很多社会上的知识。


文化,什么叫文化?我们通过外在再深入我们的内在,然后发挥出来的这种德行的表现,文而化之,这才叫做文化。但是我们现在都没有文化了,都是靠背诵记忆,然后来答题来考分数,获取一纸学历文凭。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社会践行中深化自己。从修身角度出发,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内在来打造,从实际的践行中去完善自己,你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而不是听听课过把瘾,过把瘾有啥用呢?

 

注:以上内容整理自「青松国学论语课堂」课后问答 2017.04.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六十岁老头子画说《论语》:行了以后再上学
从《弟子规》说起
《论语》《学而》第六则
学做人:《弟子规》的总纲领
『怀旧读《论语》』6、学而篇第一第六章
孔子读书十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