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贤的修为——我心自在于明镜之中

圣贤之人临机应变之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比拟的。就好像每一件事情都是提前预习过一样,那一种处变不惊的神情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通过学习得来的。是一种习惯还是真的像想象中那样处变不惊。


心如明镜一帆悬


﹊﹊﹊﹊﹊﹊﹊﹊﹊﹊﹊﹊﹊

陆澄问道:“圣人能够随机应变以致无穷,难道不是因为预先都研究过吗?


王阳明说道:“怎么可能提前预习那么多事情?圣人的心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正因为镜子的明亮,一旦有东西出现在镜子面前就能有所感应,没有东西不能够照到。镜子中所映射出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滞留在镜子中,没有照过的东西可能预先在镜子中有所保留,这是后世之中普遍说法。似乎与圣人的学问相差甚远。




周公制作礼乐教化众人,这也是每个圣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尧和舜为何不如此做,非要等到周公制作出来?孔子阐述的《六经》流传于世间,世间所有圣人能做出来为什么非等到孔子将其做出来。这些事实无非是在证明圣人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合适的时机,才会应对特殊的事情。


因此身怀学问之人,只是担心自己心中的镜子是否明亮,不需要考虑事物是否能够出现在镜子里面。探究事物的变化,也就像是拿着镜子照才能找到今非昔比的不同。犹如程颐先生所言:“天地浑然未分时,万事万物的理就已经在冥冥中存在。”这句话本身没有错,最重要的是怎样利用才是最真的道理。



《论语》这部书,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朴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简单地说,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我们常常会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这些想法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灵活性去改变。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内心知道比起浩瀚的知识海洋,自己还是一无所知。




处事不惊的心


有一个人搭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全船的人惊慌失措,他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的在祷告,神情十分的安详。等到风浪过去,全船脱离了险境,这人很好奇的问这老太太,为什么一点都不害怕。


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马大,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国,二女儿叫马利亚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时,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那里我都一样,所以我怎么会害怕呢?”无论是什么样的遭遇,发生任何事,我们都不应该惧怕。 坦然地面对一切,充实而用心的过好每一天。



我们期盼的生活就像平静的湖面一样波澜不惊,但是生活总是向里面投入一颗石子,便在平静的湖面上惊起一片片浪花,久久不能平静。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沈默。本来就不是所有的人都得了解你,因此你认为不必对全世界喊话。却也有时候,你被最爱的人误解,你难过到不想争辩,也只有选择沉默。


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你身旁所有的人都告诉你:要坚强,而且要快乐。坚强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快乐?在这种情形下,恐怕是太为难你了。毕竟,谁能在跌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还觉得高兴?但是至少可以做到平静。平静地看待这件事,平静地把其他该处理的事处理好。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




生命中往往有连舒伯特都无言以对的时刻,毕竟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罗列清楚,甚至可能根本没有真正的是与非。那么,不想说话,就不说吧,在多说无益的时候,也许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


同样也要学会面对危险处事不惊,得以化险为夷。处事不惊考验的并非是胆大,或者是一种不怕死的大无畏的精神,而是每个人内心中是否沉着一种强大的力量。所谓“沉着”就是要经过千百次的磨练,能量悄无声息地得以积聚。有些人长得高大魁梧,却往往在最后一刻被自己狭小的内心说打倒。


外表的处事不惊只是向人们证明着这个人内心的强大。万物生,便有万物情;万物动,情绪动。相由心生,境由心造,生在凡尘中,遇变动,若要做到情绪不动,谈何容易?能做的,仿佛只有按压住内心的波动,然后表现出表面的安静,这样,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处事不惊了?活在万物中,不能不说,有些累。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坚持做到读书学习,天长日久,自然而然身上的宁静之气就会越来越多,浮躁之气就会越来越少,就能练成排除干扰、闹中取静的功夫,增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定力,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样在大事、急事、难事及各种突发事件来临之时,才能够做到气定神闲,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有效应对。


转载请注明来源:王阳明心学(ID:yangmingxinxu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圣人可以瞬间发现事情的真相,看透事情背后的本质?
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
王阳明:不要怕事,只管去磨
明镜心 自磨砺出 :王明阳龙场悟道始末~~
遇见王阳明,和圣人坐而论道;读《传习录》,如沐春风,如饮佳酿
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