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生命需要栖息,灵魂需要等待

凌宗伟:生命需要栖息,灵魂需要等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媒体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代诗人王令的一首《暑旱苦热》把夏季的“暑旱之甚,酷热难当”描述得仿佛伸手可触。又是一年暑期的来临,各类学校都开始放假了。但是,很多地方的学校甚至是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通过集中补课、给学生安排电视学习内容等方式,试图把炎热的暑假也变成高考备考的战场。其实,炎炎夏季,为什么把学生由原来的集中在校改成放假回家,是有着其内在规律的。

  记得我曾在一篇博文中引用过这个故事《让灵魂追上身体》。现在看来用在这里也是合适的。

  

  有一个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

  他雇用了当地的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走去。那群土著的脚力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行李,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探险家先喊着需要休息,让土著停下来等他。

  一连过了三天,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一偿平生的宿愿,好好研究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着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领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这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

  经过细致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到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询问翻译的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部族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表情庄严地回答了探险家的问题:“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探险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若有所悟。他沉思了许久,终于展颜微笑,认为这是他这次探险中最好的一项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全力以赴,让自己动作起来时,浑身充满无比的冲劲,使得灵魂几乎也跟不上这样的动作,这的确是真正用心做事时,最美好的境界。但应该休息时,则该完全地放松自我,让疲惫的身心,获得完整的复原机会,好让灵魂得以追得上充满干劲时的步调。掌握工作及休息之间的脉动,是让我们持续拥有无穷动力的宝贵智慧。如果往前追溯,近代学制和班级授课的创始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把学校的教学按学年来组织,每学年又分为几个学季,建立了放假制度和学习组织。放假制度的建立,不久正是让学生的灵魂追得上身体吗?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夏季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这其中既有内陆地区的干燥酷热,又有沿海地区潮湿闷热。但夏季的天气绝不是用一个热字可以概括了的。夏季还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另外,各种灾害性天气,例如雷电、冰雹、雷雨大风、洪涝、干旱、台风等也都多发生于此时。小暑时,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经接近30℃,暴雨很多,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较多。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老人、儿童往往难以承受,导致中暑。

  科学研究还发现,天气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也有重要影响。好的气候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好的气候条件则会使人情绪低落、心情烦闷、懒惰无力、精神萎靡,甚至会导致精神和行为异常。人高温天气下通常表现为萎靡不振、昏睡乏力、烦躁、易怒等。人体受高温影响,会降低大脑皮层机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表现出思维紊乱心烦气燥行为异常。在高热季节里,人体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耗氧量增加,心脑血管供氧不足,容易导致头晕,疲劳、无精打采等,引起生理及心理的变化。

  高温天气还会影响学生的思维。首先它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高温天气下多数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记忆力变差,容易遗忘。其次高温天气下学生的思维容易麻木,反应迟钝,影响学习的效率。炎炎夏日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的困扰,情绪的困扰也日益明显。专家们指出,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所谓“情绪中暑”,其核心症状主要是情绪不稳定,心情烦躁,容易急躁和发怒,对事物缺少兴趣,意志消沉等。学生因环境问题、人际交往方面及自身原因往往成为情绪中暑的高发人群。

  

  心境是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感状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健康息息相关,积极乐观的心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心境良好的学生通常具备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他们能保持愉快,开朗的心情,能积极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即使在高温天气下也有克服困难、战胜酷暑的信心。然而消极悲观的心境则会使人消沉,丧失意志力,它能降低学生对自身的要求,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烦躁、不安是夏日里这部分学生心境的写照。

  因为天气的客观原因,孩子还的确应该从学校放假回家的。因为除了上面的分析,气候的恶劣,也给学生安全和学校管理带来很多隐患。比如,狂风暴雨,学生如果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的话,那学校和家长都是极其不放心的。再如,食堂的管理难度也很大,夏季的食品安全管控和防范的难度就明显要比其他季节高许多。高温条件下,容易滋生病菌、细菌,一些寄生虫、敏感原更为活跃,降低人体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如果学生伙食卫生不能达标,则会导致一些疾病的流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引发各种危机。第三,学生在校往往集体住宿,每个宿舍的人数从几人到十几人不等,这样的“高密度”下,学生的生活起居会因为高温或潮湿而更加令人不适。因为高温环境下的热作用会在狭小的空间范围内等,降低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热平衡遭破坏,而促发中暑。

  但是,放假回家,学生是不是就不在学习了呢?部分学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假期补课或者利用电视等手段继续把学生捆绑起来学习,实际上是他们对学习的理解只局限在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说只关注了与他们政绩相关的考试成绩。学生的生命中,学习绝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还有其他很多很多。比如,因为平时学生要到校上学,没有时间进行生活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而暑假期间,家长就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学习和练习生活的技能。再如,放假期间,因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学生可以自己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学习,因为研究性学习往往耗时较多,战线也比较长,但是这种学习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寒暑假,还是孩子读那些“无字的书”的最好时光。先贤早就教导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夸美纽斯在最早建立“放假制度”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划出集中的时间,让学生去自己支配,去游山玩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去站在书本之外为生命奠基。

  寒暑假了,我想象着,下一学期当我们与那些男孩女孩相见时,他们要不就是个儿高了许多,要不就是嗓音发生了蛮大的变化。一方面也让我想到那句印第安人的古老俗语:“当你旅行了三天之后,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一天,以等待自己的灵魂。”

  学校为什么要有寒暑假呢?也许因为生命需要栖息,灵魂需要等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凌宗伟:生命需要休憩,灵魂需要等待
人生的幸福
夏天高温天气 谨防“情绪中暑”
凌宗伟:为何要放暑假?灵魂需要等待
纾解情绪中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