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父母最大的失职,就是不跟孩子谈“钱”!

2018-03-30 14:29



这两天恐怕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了。因为过完年,走完亲戚,拜完年孩子们可以收到不少的压岁钱...

孩子们变成了“小财主”,笑的合不拢嘴,家长们却愁眉不展,孩子的压岁钱该怎么处理好?

1

有人说,中国小孩缺乏两种教育:

金钱教育和死亡教育,一个关乎生,一个关乎死。

金钱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对待获得和拥有。

死亡教育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失去。

而过完年收完红包,也正是对孩子们进行金钱教育的好时机。

但听很多人说,小时候自己的压岁钱,妈妈总是借口说“乖,宝贝,妈妈先给你存着。”可是存着存着就没了...

这不,过年前,云南一女大学生因父母离婚后不愿支付学费而将父母诉至法院,讨要5.8万元压岁钱交学费

女大学生小娟的父母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小娟由母亲抚养。离婚后双方又因对小娟的抚养及婚后财产分割等问题多次对簿公堂,导致双方间的矛盾和隔阂不断加深。

最终,经法官调解,小娟父母最终同意每月定期向小娟支付大学期间的学费及生活费共计1500元,直至小娟大学毕业。

合着最后压岁钱还能起诉讨要?

照这么看,压岁钱一定是属于孩子无疑了?

可如果让孩子们拿这少则几百,多则几万的压岁钱,一怕孩子们不小心弄丢,二怕孩子们胡乱挥霍,干一些坏事怎么办呢?

但如果强制拿走,肯定会引起孩子心里不满,甚至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更加不好管教。

小育觉得,如果这个时期对孩子的压岁钱处理不当,轻则惹孩子哭闹,重则让孩子对金钱变得极度渴望,甚至对社会产生怨恨。

这个时候,帮助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从而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观很有必要。

2

2018年1月12日,一则父亲的求助信迅速在微博窜热。一个叫“一个失业父亲等待女儿归”的博主,在新浪微博上悲情哭诉:“我含辛茹苦积攒了300万,却被女儿偷走,挥霍一空。”

由于女儿从小在离异家庭长大,父亲觉得对不起女儿,从小对女儿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顺,后来,女儿提出留学要求,他便二话不说就答应,

女儿就去加拿大后。他发现自己银行卡不见了,一查,钱已全部转至女儿名下。

而这时的女儿并没去学校报到,而是天天吃喝玩乐买奢侈品,在微博和朋友圈上四处炫耀……

近些年,由于网络移动支付的发达,一些平台直接开设了免密支付,网络主播打赏平台、游戏充值平台...新闻报道熊孩子败完父母几年积蓄的案例层出不穷。

▲ 青少年成为网络直播的"主力打赏"

孩子对娱乐的诱惑毫无抵抗力,对于金钱,他们只知道是一个数字。

他们对于社会,对于生活的艰难还一无所知。而压岁钱的不劳而获让孩子更是对金钱产生了一种来钱快又方便的心理。

3

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意义,以及明白压岁钱背后的来源事关重要。

第一步,金钱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这需要家长做好两件事:

第一:带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看。

第二:教孩子看看周围努力工作的人,比如环卫工。

要让孩子明白,只有踏实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金钱永远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付出劳动。

所以,按这个方法处理压岁钱,家长可以先告诉孩子压岁钱可以自主支配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必须是通过努力学习或者家庭劳动来获得。

第二步,金钱教育要让孩子明白钱要用在刀刃上,而不是胡乱挥霍,这需要家长平时就要告诉孩子自己家的钱花在什么地方。

所以,压岁钱可以让孩子在通过劳动获得之后,教孩子列出一个自己生活必备清单,让孩子拿着这部分钱去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及学习用品,比如购买自己学习用品、课外读物、期待已久的礼物等等...

第三步,要让孩子明白理财之道,给孩子未雨绸缪的思想,教会孩子正确的对待处理自己的钱财。

可以带孩子一块去银行,将孩子的一部分压岁钱以孩子名义开设账户,小育还记得当初自己第一次开账户存钱的时候,有种感觉自己真的是大人的感觉,相信孩子可能也会在潜意识里为自己感到高兴。

这里,给大家补充孩子开银行账户的一些要求:

对于未成年人开户,中国人民银行有统一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16周岁以下的中国公民,应由监护人代理开立个人银行账户,出具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以及账户使用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具体的要求就是:

1:必须要监护人陪同办理,监护人作为代理人填写办卡资料。

2:必须提供监护证明。(出生证明或者独生子女证)

3:小孩和代办大人的户口本或者身份证。(如果小孩和大人在同一个户口页最好)

第四步,要让孩子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对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家长对于孩子金钱教育少不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

取财有道就是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的一种手段,要告诉孩子什么是自己该得的。对于压岁钱,就该要告诉孩子背后的来源,可以稍微给孩子输入礼尚往来的观念。

要孩子明白,压岁钱不只是一种奖励,背后更有亲戚朋友的一种关爱。

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反复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要为了金钱出卖自己身体,

不要为了金钱丧失自己良知。

第五步,要让孩子知道金钱并非全为己用。

如果你想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分享之心,懂的孝顺之礼,那么这一步必不可少。

所以,对于压岁钱的处理办法,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给长辈或者朋友、同学、老师、甚至父母送一些小礼物,这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另外也可以告诉孩子,当我们在幸福生活,讨论如何花掉压岁钱的时候,有一些远方的小朋友连吃饭都艰难,我们也可以让孩子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为远方的小朋友捐献一份爱心。

第六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要让孩子明白,钱不是万能的。

这是一个沉重严肃却又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世界上很多金钱买不来东西,所以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还需要渗透进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告诉孩子:

金钱虽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换来你想要的所有东西,

金钱换不来真正的亲情,

金钱换不来真正的爱情,

金钱换不来真正的友情,

所以我们不能全部依赖金钱。

钱虽然很重要,但太依赖就会被它控制。许多人都是因为钱,而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反复强调金钱不是万能的。

希望孩子明白两个道理: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乐

虽然,只是小小的压岁钱,但却考研这爸妈们的智慧,如何让孩子明白金钱的意义,知道如何使用金钱,才能正确的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从而为孩子情商和财商的培养打下基础,而这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从小小压岁钱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播预告|孩子的压岁钱、零花钱怎么管理?不可缺席的「金钱观」教育!
懂得钱规则,才不怕潜规则
孩子的金钱观,从三岁开始就要教育,不然就晚了!
教孩子做个勤俭节约的人
小孩的压岁钱该怎么管理?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该不该教孩子从小理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