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政文化之我见
各位领导、同事们,你们下午好!现在正是我们“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深入开展的时候,作为民政人,我们都会从工作中的一些点点滴滴去思考民政独有的文化氛围。

  现结合我来民政厅工作以来的经验和自己平时的思考,谈一下我对民政文化的几点认识。

  首先,民政文化具有几个特点:

  1、贴心。从民政业务上来看,民政的工作内容都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内心所需的。一直以来,群众就有“有困难找民政”的心理,在大家看来,民政部门做的都是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的工作,比如低保、救灾、福利、慈善等业务工作都是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能暂渡难关或保障基本生活,这也是建国以来这么多年民政文化深入人心的结果。联想到之前在基层工作的时候,到处都在“招商引资”,从镇干部、村干部到学校老师,都被动员起来外出招商,而老百姓往往对此不甚关心,因为招商引资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快的改变,并会有对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建设后的环境担忧。反观民政,作为直接面对最困难群体的部门,群众会觉得民政就是他们的亲人,正如很多优抚对象所说,民政就是自己的娘家。贴心,这是民政文化的一大优势。

  2、实干。在民政的具体工作方式中,有很多业务是要深入到百姓家中的,如低保业务在受理申请后,需要到申请人家中实地查看,走访乡邻街坊,进行收入调查等,这就是实干。新时期的基层民政工作,早已今非昔比,远不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那种“发发钱,拜拜年”的工作了。这些年来,除了救灾救济、优抚双拥等传统民政工作,增加了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农村特困户“安居工程”等各项为民解困工作,民政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艰巨。由于民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新事多、急事多、难事多,民政工作业务庞杂、点多面广,很多都需要拿出实干的精神,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民政文化具有实干的特质。

  3、奉献。在这里要特别以基层民政工作为例。因为所有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民政工作量大面广、人少事杂,往往今天这项工作完成了,明天又有新的任务来了,工作十分艰辛,充满了苦、累、忙。并且,基层民政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不仅是任务加重、力量薄弱,而且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给工作开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和困难。工作苦、累、忙不说,与同级其他部门干部相比,政府没有单独的考核奖励,待遇较差。面对这样的情况,基层民政人便磨练出了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做到热心民政事业,热爱民政对象,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忘我工作。虽然苦、累、忙,但要始终充满激情干事业,充满爱心解民忧,充满信心争一流,充分体现民政人的思想境界。这就是民政的奉献精神。

  其次,民政文化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民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民政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理念、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等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深入到人们的头脑中。要让社会各界了解、认识和接受民政文化,努力培育社会各界支持民政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前面说到,“有困难找民政”,这是民政深入人心地方,但是也往往导致了老百姓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来民政部门寻求救助。比如有些住房困难问题、户口问题等,并不是民政业务范围,但面对求助群众,不管工作人员怎么解释政策,大家都已经认定了民政部门必须帮助他们,这样不利于具体工作的开展,还必须要向社会加大民政业务宣传。同时,还要进行民政文化的品牌宣传。有一次经过某国税局,看到几个宣传标语“聚财兴国,执政为民”。这就是体现了国税的特质,这就是他的品牌。经过这些年的宣传,大家都认可了纳税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光荣的义务。同样,民政也应该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把我们扶危济困的特质展现出去,同时也讲明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工作方式,以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民政部门是以“民”字打头的部门,这个“民”字,有着特殊的使命、职能和要求,“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核心的民政文化还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去增强社会认同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县市级民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意见
基层法治民政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启东民政网
云南省乡镇撤并后基层民政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海市民政局在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的交流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