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人口等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也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首先承担培养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和互相制约的。教育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本条件之一,它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关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论述有代表性的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1959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sohltzT.W.)发表了《人力投资——一个经济的观点》一文,阐述了他的“人力资本理论”。他提出,全面的资本概念应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们用在教育、卫生以及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国内迁移方面的直接费用,乃至为了获得高层次教育而放弃的收人,构成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成分是教育资本,它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也是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他认为,用单纯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来促进生产发展,不如通过教育提高人的能力,发展科学技术更为迅速。1963年,他写成《教育的经济价值》—书,运用美国1929年至1957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美国各级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初等教育35%、中等教育10%,高等教育11%,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是17.3%,他又分析了这段时间美国经济增长的数字,推算出教育投资(1929~1957年间)在美国国民收人增加部分中所作的贡献是33%。舒尔茨将教育投资视作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他说:“就美国经济增长而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学校教育和大学的科学研究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1]他估算认为,美国国民收人中,新增加的财富中的80%是由人力投资所提供的,即由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等造成的,而只有20%是来自物质形态的投资。这样,舒尔茨完成了西方首次对教育经济效益的宏观定量分析,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

舒尔茨将人力资源投资所形成的凝固在人身上的价值称为人力资本,它是通过投资使人们所拥有的后天获得的体能、知识和技能,体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它与物质资本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所有权可以转让和继承,前者(在自由劳动者条件下)则不可能。二者存在互补和替代关系。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其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1)用于教育的支出,包括正规、非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即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文化水平、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人的生产能力。(2)用于医疗保健和支出,可以降低婴儿的死亡率,以增加未来劳动者的数量,还可以减少劳动者的疾病,延长寿命,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以增强工作能力。(3)用于国内劳动力流动的支出。可以调节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劳动力的供求,发挥劳动者的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益。(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如果入境者是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才,可节省教育投资。如果入境者是未成年者或普通劳动者,可节省劳动力培养费用,意味着人力入境国人力资本的增加。由教育支出形成的教育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主要部分。撇开教育投资的非经济收益,教育投资可以使受教育者未来获得较多的收入,更合理地安排支出,对于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结构和职业变动有更大的适应性。教育投资所引起的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舒尔茨、丹尼森等著名经济学家用不同方法计量了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迅速成为教育思想界的主要理论热点,是解决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对教育与经济的认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二战后经济的腾飞需要教育为之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者,如果教育脱离开这一客观需要,既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教育的进步。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在反映和促使人们加深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上,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正像许多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人力资本理论同样有着显而易见的不足:凸显了教育的经济价值,没有在与教育其他功能的联系上看待教育的经济意义。

具体而言,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变成现实的劳动力。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当代社会中,教育的这种转化作用,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化的生产中,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采用,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生产技术和工艺规程方面的较高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各种专门劳动力的再生产就越来越依赖学校教育,如果离开了教育对于人的培养和训练,不通过教育来实现科学与人的结合,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生产。据统计,一个熟练工人接受一年的科技文化教育,比工人在工厂工作一年,平均能提高工作效率1.6倍。

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性的劳动者。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各行各业需要的不仅是具有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不具有职业和专业定向的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劳动者再生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提高人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一般素质,这种通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还是一般性的后备劳动者,他们在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分门别类的职业和专业性工作的要求。而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职能就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能力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专门性劳动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从一般性的劳动者进一步转变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专门性劳动者。

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在古代小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主要是通过个人经验的积累或有限的教育和培训来掌握职业知识技能,行业之间的互相封锁和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使得一个人往往在一种职业劳动或一个工作岗位上终其一生,很难也没有必要从一种劳动转换到另一种劳动中去。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者。现代经济学对劳动者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和劳动能力,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思想素养、职业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以及审美情趣等,这样的劳动者是多维度的人,他们的需求和发展也是多向度的。多维度的劳动者比单维度的劳动者具有更高的境界和层次,具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更具劳动效能,更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工具”。劳动者的这种转变和提升,必须依靠教育所提供的指导、训练和帮助。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在学校里通过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社会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同时传授给许多学生,使知识的传授达到高效率化。学校不仅是再生产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而且也能生产出新的科学知识。因为现代的高等学校能够利用它本身学科齐全、人才云集、学术思想活跃、信息来源丰富的优势,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对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作出重要的贡献。从世界范围看,高校师资是一支科研生力军。如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约占全国科研人数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我国2007年共发表科技论文463122篇,其中高等学校就有305788篇,占论文总数的66%,高等学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再如美国约有150个高科技工业园, 美国的“硅谷”是以斯坦福大学的高科技力量为强大的后盾,拥有8所大学、9所社区大学、32所技工学校和4300多家企业公司。

3.教育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
  教育一方面依照社会生产的需要和可能再生产劳动力,另一方面,教育也可以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促进生产的结构、经济结构的改变,使之更加合理。如果说教育以往对生产结构、经济结构消极适应较多,那么,现代教育对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的消极适应性正在逐步减弱,积极地适应与改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这种积极地适应与改进,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劳动者的合理流动来实现。这种流动既来自横向也来自纵向的。教育不仅能根据社会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需要来调整自身的结构,而且能预测未来社会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主动调整各种结构来促进社会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向合理化的方向转化。教育预测学、教育未来学在世界各国的蓬勃兴起,必然会使教育更好的发挥这种作用。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早为人们所认识的教育社会功能。从历史发展来看,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在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传播思想意识和培养人才来实现的。

1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在阶级社会中, 任何一种教育总是要向受教育者传播一定的政治、哲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体系,形成他们一定的阶级意识和行为品质,其目的是使人们从思想上去自觉维护和巩固某种经济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经济关系上的政治、伦理道德关系等。事实上,人们对社会政治的任何一种活动和任何一种变化和发展,都会用自己心目中的一套政治标准体系加以衡量并加以褒贬,进而决定采用何种行动,教育的重要作用恰恰在于帮助青年一代形成这种评判的标准体系。所以,受过不同教育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建设宏大的民主政治意识形态过程中,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政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各国仍然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政治教育。许多西方学者把这种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任何一个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除了全体人民的政治社会化之外,还需要一批专门的政治人才。学校教育从它一产生就担负起为社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政治人才、管理人才的责任。我国古代学校典型的“养士”教育在培养政治人才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功能。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功能增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第一次提出既培养管理人才又培养具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的双重目的,但是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的功能依然存在,尤其某些著名学校和某些专门类型的学校如党校、司法学校、军事院校等,在这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任务。英国的“公学”和牛津、剑桥大学培养了一大批英国最高层的政治人才。而且,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日趋复杂,科技向领导和管理部门等各个社会领域的全面渗透,国家在政治人才选拔标准上趋向于高学历,对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为此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人才、管理人才就愈显得重要。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国家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场所,具有活跃思想的氛围,尤其是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和青年,文化理性层次较高,对社会现实总带有文化理性的思考,即以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来思考社会现实。青年学生一方面努力吸纳知识、探求真理,一方面积极传播知识和真理去影响社会,从而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力量。所以,学校必定是研究、探讨、传播各种思想,形成各种思潮的地方,也是对社会最敏感的地方,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都会在这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会在这里找到反应。这种思想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明朝的东林书院,现代的“五四”青年运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都对当时的政治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作用往往有两个方面,即巩固或动摇一定社会的政治秩序,关键是看这种思潮、舆论与社会认可的政治意识是否方向一致。因此,要重视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对社会政治的直接作用,充分利用教育传播有利社会政治巩固和发展的思想与舆论,避免消极影响。当我们看到教育的政治功能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应的是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应的是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和促进作用,对对立的阶级起破坏作用。因此,要正确的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特殊的要素,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教育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必须服从于社会文化的整体要求,社会文化构成了教育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教育只有适应社会文化环境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但是,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它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也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过程,教育对社会文化环境同样具有选择作用和制约作用。教育在传承和再现文化的过程中,调节、促进或阻碍着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变异,影响着社会文化演化的进程。具体来说,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人类文化是人类生产与社会生活的产物,但同时又是人们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的风俗与规范,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人类文化的所有特质,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续并发展下去。因此,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实质上,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自从人类走出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借助于书刊文字、胶片和磁带以及各式各样的实物,已经积蓄成一个浩大无比的宝库。现在社会,人类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传递文化,而且随着现代化视听设备的发展,文化交往时空界限已经冲破,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渠道,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文化,这就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在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方面的功能。教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浩瀚文化海洋中的最基本的要素以及选择、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由于这些手段越来越精细和复杂,文化的传递就将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对文化的这种传承是有选择的,不是将社会文化“复印式”的传承,而是选择性传承。

2.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是教育较古老的功能,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开放,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则愈益凸显,而且具有加速文化融合变异的功能,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走向。这是由教育系统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文化输入,而且受教育者是青年一代,对于新的文化更易吸收和接受,这种输入不仅定向而且带有一定的强控制,更易于将特定文化输入并再生。如日本的明治维新,日本教育专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明确指出:“在促进文明开化方面,公共教育扮演了先锋的角色。许多西方人士被邀请到日本来,努力向他们学习,寻求现代化领域的新知识。这些努力使政府和社会得以高度西方化,学校教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具。”再如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些移民来自不同的国家,也带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美国政府认识到移民教育是促进不同移民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先后开办了夜校、成人班、职业班和暑期学校为成人移民提供教育,传授美国文化;并颁布强迫入学法使移民的后代受到系统的教育。当然,现代教育不是融合各民族文化的唯一途径。移民、贸易往来、旅游事业等的兴起、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的相互交流,都可以加速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但是,惟有教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文化内容的取舍。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本国家(民族)原有文化的取舍,保留并发扬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内容,扬弃已不适应或有害于社会发展的陈腐内容;二是对外来文化的取舍,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以促进本国(民族)国有文化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文化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系统本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在文化选择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通过教育传递和传播大量的人类文化,为文化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料;(2)通过教育提高一定文化主体的素质及分析判断能力,使他们在科学的价值观念引导下,遵循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已有文化进行优化选择;(3)在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设置一定的课程和专业,并编写一定的教科书,然后以集约的方式将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知识比较系统地传授给受教育者,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社会几千年以来创造的丰富文化的基础性内容,并能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在这样一个教育过程中,就包含有对文化的选择。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教育具有融合各种文化功能的同时,教育对文化还具有创新的功能。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在现代教育中,教育者对作为教育内容的文化素材,已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而是根据教育原理和各种文化素材的特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此外,现代学校总是用科学眼光看待民族文化中的一切特质,否定其中丑恶的东西,倡导科学的民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其二,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创造活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各国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是社会科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现代文化发展的步伐太快,如果把教育与科研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就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人口学家的研究,教育与人口出生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此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提高教育论。这一派主要从教育程度的提高来看待教育对出生率下降的作用;第二,普及教育论。这一派认为,普及教育在人口出生率下降中起决定作用;第三,函数论。这一派综合了前两种意见,认为提高教育和普及教育都对出生率有影响。以上三种观点虽然着重点各不相同,但是都认为教育对降低人口出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调查研究材料也表明,人口出生率与教育水平呈反比关系。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程度的妇女的多孩比例之间大致呈13927 的关系,即教育程度每降一级,多孩比例便增加3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受生育观所支配的,不同的生育观,就有不同的生育行为。教育程度较高的妇女,愿意将育龄初期用于学习,她们对就业的要求较迫切,就业机会亦较多,这样势必晚婚,从而缩短生育旺盛期,减少生育机会。另外,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对子女的素质要求胜过数量,她们宁可增加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而不愿意受多子女的沉重负担,这也是促使她们降低生育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作为提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实施优生教育,改善人口的先天素质。通过教育手段进行遗传学、优生学以及生理、生殖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和孕期卫生保健重要意义的认识,确保生育健康的孩子。国外研究表明,新生儿中有3~10.5%的遗传患者。第二,实施出生后的教育,改善后天素质。人口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儿童教育抓起,因为儿童时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时期。在优生的基础上,要经过教育进行定向塑造加工,才能保证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不断发展智力、能力,不断完善思想品德。在现代社会,教育对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更加全面、系统。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某一性质划分的集合及其不同性质的人口集合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反应一个国家或社区人口总体的成分和素质的重要指标,人口结构可以按照人口的自然性质分为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也可以按照人口的社会性质分为职业结构和城乡结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提高人口的素质,从而改善人口结构。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口的职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影响上。就人口的城乡结构而言,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的城乡迁移 (一般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一般呈正相关,即教育程度越高人口迁移倾向越高;教育程度越低,人口迁移倾向越低。据统计,大学毕业生的迁移率为小学毕业生的2~3倍。城市地区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无论纵向或横向的流动其可能性都较大,而且复杂,使一个人的知识和思考能力能够充分表现和发挥。因此,这就促使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口离开农村向城市流动。就人口的职业结构而言,教育的结构会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人口中的职业结构。因为在职业安排中,一般而言,如果不考虑社会背景、家庭出身、机遇等等因素,教育学历是大多数人取得工作的凭证,它能够决定个人未来的职业角色,而且,教育还可以通过受教育者专业的选择来调节各种社会职业人员的比例构成。因此,教育结构的合理化有助于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和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作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了其社会层级地位和作用。教育之所以具有社会流动功能,是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历、能力和人格,创造了能够流动的条件和可能。关于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有代表性的有筛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1.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其创始人是斯宾斯(spenceD)和索罗(ThurowL)等。他们指出,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扩展并未加速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使受教育者大量失业,这说明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的论断是不正确的。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

筛选理论认为,雇主总是希望从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但是,当他与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相遇时,他并不了解这些人的能力如何,尽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却可以了解到求职者的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属性和特点。一类是天生而不能改变的,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另一类是后天获得、可以改变的,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前一类被称作“标识”,后一类被称作“信号”,雇主可以凭借标识和信号、特别是教育信号了解求职者的能力。教育之所以能起到这种信号作用,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与他获得信号所需花费的成本成反比,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因而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是雇主鉴别求职能力,对他们进行筛选并安置到不同岗位上的一种装置。由于教育水平反映了求职者的工作能力,雇主便对教育水平较高者支付较高的工资。另一方面,人们也可根据教育程度——工资等级表了解不同程度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结合额外教育信号所需成本,做出适当的教育投资决定。

由此可见,筛选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都认为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与工资高低是成正比的,并在分析中采用了简化法,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其分歧主要在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是“教育——劳动生产力——工资”,认为提高受教育程度就会提高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得到较高的工资;而筛选理论的观点则是“教育——筛选——工资”,认为教育只是作为一种信号反映一个人的能力,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生产率,它在本质上只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一种“信号”,因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源于它在劳动力市场所起的筛选作用。

筛选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使大家看到了教育文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善之处,重视了文凭的筛选功能;它提出了关于教育目的的新观点,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就业时获得比其他人更有利的地位;该理论还使人们认识到,职后的在职培训能提高雇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这些观点对于缩小各群体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奥里(Piore)、戈登(Gordon)、多林格(Doeringer)等。

皮奥里等人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作用及教育与工资关系分析的基本前提是不正确的,关于教育水平与个人收益为正相关的论断是不全面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忽视了劳动力市场是划分为不同部分的、在不同的部分中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这一基本事实。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戈登、卡诺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皮奥里和多林格的理论。他们通过历史分析,系统地说明了劳动力市场的划分过程极其特点,阐明了劳动力市场划分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提出,劳动力市场可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职业岗位,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雇员工作稳定,工作普遍较高,福利丰厚,工作和培训条件优越,晋升前景良好,自主性大。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的职业岗位,在这一劳动力市场中,雇员工作稳定,工资较低,福利较少,工作条件差,易遭解雇。在职培训和终身雇用等激励机制相结合又进一步形成了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的内部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机会大多是短期的,报酬和福利也较差。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上是教育水平较高的男性白人,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上是教育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成员和妇女。这表明,只有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与工资才有直接关系。该理论还指出,根据教育文凭将工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家阶级分化工人、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有效手段。它断言,西方国家政府为青年及低下层失业者举办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因为这些人都被困于机会有限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培训与就业和工资收入没有多少联系。

该理论得到西方一些激进学者的好评,认为它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解释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之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虽然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一些现实问题做出了解释,但是也存在致命的缺陷,缺乏足够的实证检验支持,遭到其他理论的反驳时说服力不足。

(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人们期望改变个人现状、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不仅需要个人长期艰苦而有创造性地努力奋斗,而且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途径。自古以来,这些途径主要有:从军建功、从商致富、务工谋生、读书做官。其总体格局延续至今并没有根本的变化。然而,其中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地位和作用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而日益提升,对个人的社会流动起着基本的主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因为在今天无论是参军、打工,或是经商,要在社会上生存、生活、流通,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和品质,也就是必须接受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1][2]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在今天我国农村,年轻一代成功地进行社会流通,尤其是纵向流通,只有经过教育,甚至只有经过优质的高等教育才能实现。

由于教育具有社会流动功能,在社会成员的就业和社会地位提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成为一种激烈竞争,其突出表现就是“学历主义”抬头,“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愈演愈烈,教育机会均等的呼声强烈,对教育流动功能的认识分歧也日益激化。有关教育竞争的争论一方认为它使得个人通过个人奋斗获得好的教育机会,从而获得好的职业岗位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表征,另一方认为教育竞争必然强化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个性发展的扭曲,促进社会差别扩大,貌似公平实质上是社会不平等再生产的手段。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完全从属于封建政治,近代以来依然维系这种格局,特别是军阀政府把经费都用于打仗,使教育经费极其短缺。而各政府官员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去干预教育。同时帝国主义在华办的学校则由基督教会控制,侵害中国的教育权,在这种情况下便出现教育独立论。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的《教育独立论》中提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教育独立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初期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在中国独立、自由发展教育事业的愿望。然而,教育仍要受制于一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教育的绝对独立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但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它主要通过照管、引导和促进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包括他们的社会化、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继承人,以保证并促进社会的生存、延续与发展。这是教育的特性,如果忽视这点,急功近利地推行教育为生产服务或为政治服务,那就可能排斥或削弱教育的培育人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功能,危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变革。

(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具有特殊的身心发展和成熟的规律。教育、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必须认识、遵循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特点与规律才能有效地培育人才;而且应当重视和遵循由人类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而总结形成的科学原理,才能便捷地达到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如果忽视教育的特点、规律和原理,企图用经济的、政治的规律、原理及做法简单地取而代之,则会造成对教育工作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反而降低了教育的效率和水平,影响了人才质量,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由于教育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特有的社会功能,它一经产生、发展便将形成和强化其相对独立性,包括教育有其特定的结构、活动模式、教育组织形式,逐步构建不断分化与综合的学科课程和各层各级教育系统。这是教育发展积累的珍贵智慧、资源和财富,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惯性。因此,我们无论是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或进行教育改革,都要重视和借鉴教育的历史经验,都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改进、稳步向前,切不可无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轻率地否定教育的连续性而另搞一套,否则,不可避免地会给教育带来一定的紊乱,甚至出现质量严重下滑,使教育改革或发展大起大落。



[1][1] []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1页。

[1][2] 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编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122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思维导图
教育学原理复习资料3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德育功能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