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面临成长困惑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面临成长困惑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2010-05-07 10:23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建设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兴衰与可持续发展。然而,一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素质提升却面临着不少困惑。
    1.自身方面的困惑。
    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问题。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具有知识面广博、理论水平较高、观念较新、创新意识较强等优点,但由于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对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亟待提高教学效果。
    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换的问题。青年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研究生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教育,一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理解,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致力的方向可能不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学生的学历、学位,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重学科体系、轻动手实践,追求“精、专、深”。
    由掌握理论向实践动手转换的问题。一是教学方面如何从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的问题,做到强调教学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心,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二是科研方面,如何从纯学术研究向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转换的问题。
    2.学校方面的因素。
    机制不全。许多高职院校由中专、中职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制而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对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采取的是自然适应、自然发展过程,使得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引导不够。第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且面临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职业规划定位尚不明晰等问题,需要学校的帮助和引导。第二,青年教师教龄不长,经验有限,教学方式与技能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和引导。第三,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青年教师要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换、由纯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需要学校的帮助与引导。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意识不强、工作有限、力度不够。
    “成长场”尚在形成。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学校这一成长环境中弥漫着一种场态物质,即青年教师的“成长场”。依据“场思维”整体观,场态物质如环境、氛围、文化等,能对人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效果,都直接影响到青年教师的成长。高职院校组建的时间都不长,校风、学风、教风等都在形成过程中,和谐校园还需要努力构建,教师绩效考核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对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负性影响。
    3.社会方面的因素。
    社会偏见对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声望的负性影响。高职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但社会对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认可度并不高,容易使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缺乏职业自豪感、使命感。
    教师评价制度滞后对高职青年教师的负性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制度特别是在职称评定上与本科院校无异,评职称需审查教案、论文,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的特性,影响青年教师开展这两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面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与素质提升存在的困惑,如何在保证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实训、科研任务的同时,不断激发青年教师内在潜力,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同样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青年教师、学校、社会共同思考的话题。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cvae.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态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我省职业院校开展系列提升项目
山东职业教育放大招!今后几年将这样干
提升中高职教师素质要闯几道关
立项难度升高、缺乏专业带头人、青年教师后劲不足…高职校科研还有救吗?
教育类,专科学报,高职院校,最新征稿!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