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热化痰的名方,为啥却叫“温胆汤”?药王孙思邈的名方献给大家

温胆汤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一张名方,主要用于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只有六味药,后世多有化裁使用。但是温胆汤光听名字,很容易把它当成一个温热药方,但根据方中药味分析,方药应属化痰清热,和肝胆,除虚烦,定惊悸的方药。

孙思邈

那么为啥温胆汤主要作用在于清而非温,名字却不叫“清胆汤”,而叫“温胆汤”呢?对此,经方名家刘渡舟是这么解释的。肝属刚脏,喜条达,胆喜宁静,恶烦扰。肝气合于胆,胆者,中清之腑。肝胆之气以舒畅条达为宜,古人将肝胆之气比类春之温和,温则胆气条达。如果痰热邪气客于肝胆,则肝胆失其温和而发病。欲复其性,必先去其痰热,痰热去则胆气自和而温,因此用“温胆汤”来命名方剂。这是刘渡舟老先生的解释,对此,您怎么看呢?

竹茹

温胆汤的方义

最早接触温胆汤是在学习方剂那会儿,失眠证型分类中痰火扰心证,所用方剂就是由温胆汤化裁而来。半夏燥湿化痰为君药,竹茹清热化痰为臣药,二者合用,一温一凉,化痰合胃,除烦止呕;陈皮理气化痰,枳实行气导滞化痰,也是一温一凉,共奏理气化痰之力,生姜能温中能化痰,能止呕,大枣和脾胃,甘草调和药性。

中药半夏

温胆汤的应用:

温胆汤的应用很广,涉及多种病证,主要适应症状:头痛眩晕心烦呕吐,心悸失眠胸胁胀痛,胆怯易惊,舌质红绛,舌体胖大,苔黄白腻,脉弦滑或弦数。肝胆风火挟痰上扰,壅闭清阳,所以头晕目眩或头痛;肝胆气郁失决断,所以易心惊;痰热内扰心神则心烦,失眠,多梦不安;痰热致脾胃升降失常,所以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肝胆气郁,经脉不利,所以两胁肋部胀痛。

失眠

温胆汤的这些病怎么来的?如何预防呢?

1)情志因素:七情内伤,愤怒,抑郁,思虑不决等都能影响肝胆气机,不能顺其生发之性,肝气郁结,容易犯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脾虚水液内停,而生痰湿,气郁日久化火化热,痰热与气郁交阻,内扰肝胆为病。所以我们日常需要调畅情志,遇到不好的情绪及时疏导,以免情志不畅,久致内伤。

情绪疏导

2)饮食内伤:肥甘厚味,过度饮酒,容易助湿助热,伤及脾胃,导致痰湿蕴盛,日久化热,内犯肝胆。调养方面应注意,少吃油腻,大荤,甜味,以及过度饮酒,注意加强锻炼,消食积,健脾胃而不易生痰湿。

3)外邪所伤:外感湿热,暑湿邪气,病情未完全康复,余热未尽,如再伤及情绪和饮食,易致痰热扰肝胆而病。大病初愈,身体虚弱,饮食应当循序渐进,先从好消化的开始,不可过早进食肥甘厚味,更不可为情绪所扰,如若不然,病情难去。

总得来说,温胆汤证是由痰,火,气郁,肝胆失于疏泄而形成。治疗上各方药也是以化痰,清热,行气为主。

肥甘厚味

分享一个刘渡舟治疗失眠的病案吧

张某,女性,58岁。失眠月余,常感胸中烦闷,难以入睡,睡后梦多,易惊醒,平素心悸,闻声易惊。舌红苔薄脉弦。每于生气后症状加剧。方药用温胆汤加柴胡,黄芩,夜交藤,黄连,合欢花,服药四剂即可安然入睡。

夜交藤

总结:温胆汤作为《千金方》中一名方,作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后世多有化裁使用,光在刘渡舟医案中就记载了诸如柴芩温胆汤,龙牡温胆汤,黄连温胆汤等12种成方。我有幸跟过一位浙江省名老中医,他的药方以简约为主,每方一般不超10味药,但是在肝胆脾胃方面是很有见地,他就特别钟爱温胆汤。我们学习经典方药,也需有自己的辨证思维,不管是现代人的体质以及饮食、习惯,均较古时有很大变化,但总得方针就是:辨证论治!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我们下期再会!

读古籍,分享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千年治疗肝胆痰热,消除虚烦、抑郁、不得眠!——温胆汤
柴芩温胆汤 治疗失眠易惊醒 治好了痘痘
胆随胃降与温胆汤应用的体会
温胆汤为何这般好用?
温胆汤
刘渡舟:痰为百病之母,谈温胆汤的12种化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