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道之人讲究的是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好的定心功夫
userphoto

2022.11.16 江苏

关注

一个有智慧的人生活,全然地生活,但是他只知道一件事情:向一个有智慧的人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向一个有知识的人学习是非常容易的。

老子就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他只是全然地生活,正是在这种全然的生活里,他悟出了“道”与“一”是逻辑上的同一关系,但“道”与“物”、“一”与“众”则是生成与被生成的关系。

老子是智慧的,他曾将“道”比喻为女性生殖器,就像儿女都生自母体子宫一样,万事万物也无不由“道”而生、因“道”而成。

老子又是有知识的,他知道“道”先天地而生,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天地万物之前之外,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老子这里主要还是在为我们阐述宇宙生成论,老子指出,我们不能将此处的“道”理解为万物之体,亦不能理解成本体论,因为宇宙之体——“道”生成天地万物,“道”与“物”或“一”与“众”只是一种母子关系,而本体论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体即用、体用一如。

这就是说,“道”强调它为宇宙的始基,“一”强调它为万物的根源。“道”自身是“无”与“有”的统一,但它是自对自也即无对待的抽象同一,这种抽象同一就是天地未判之前的混沌一气。抽象同一中必然潜伏着差异,也就是说“混沌”之中又潜伏着阴阳二气。

阴阳相交又形成调适的冲和之气,阴、阳与冲和之气一起就成了“三”,阴阳冲和便盈育出天地万物。所谓“一”“二”“三”正是指由“道”生成天地万物的历程,混沌未分的“道”则为“一”,“道”的抽象同一中又禀有阴阳二气。《易经》中也同样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万物便是阴阳冲和的结果,所以我们说天地万物无不负阴而抱阳。

可见,像老子这类有知识的人,他可以把所有他知道的东西都给我们,他可以非常容易地传递他的知识,语言足以充当它的运输工具。他所搜集的一切都是通过头脑、通过语言搜集的;它可以很容易地被传达。

有知识的人会变成一个老师。他可以教我们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他可以教得很美。或许那就是为什么他不象一个知道的人那样犹豫。因为当一个人知道的时候,他也知道生命的对立一极。

当一个人真的理解和知道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善于行道的人,他知道每一样东西都和它的对立面连在一起的,每一样东西都在相会并溶入它的对立面。没有什么是可以明确说出来的,因为我们一旦把事情说得很明确,我们就已经停止它的流动了,我们就已经使它成为一个冻结的事实了。它不再是河流的一部分,它是一座冰山。现在我们可以把它堆放在头脑的仓库里。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显与隐、白与黑的微妙和玄妙通达无碍。古代善于行道的人,跨弦通灵深处,我们无法揣测他深邃的志向。正是因为我们不可揣测其志向,所以我们才认为他深不可识。

有道之人就像豫一样, 冬天行走于冰川时,唯恐因自身体重过大失陷冰层之下,因此必然慎之又慎。修真学在舆态下,要格外小心地根据内部变化的客观实际而前进。有些像犹啊,行道者以机敏谨慎来抉择周围环境。

行道者非常恭敬庄重地对待众生万物,充满感恩心,甘愿居于客位,而不自恃为主。行道者无私大舍,向众生布施财富、智慧、能量,如同冰在水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自然消融而润泽万物。既不恃为己有而迟滞,也不违背自然而拔苗助长,促其早熟。行道者牢立于道的无态境界之内,所持守和运用的只是至简至纯,淳朴未分的德一,虚无生万有,用此德一之朴就足矣。

阴阳太极二的旋动顺化,二生三,三生万物,浑然没有穷尽。行道者却能洞察根本,抱元守一,和光同尘,似浊非浊,浊中取清,德变为用。行道者性命已经天人合一,心胸容纳宇宙众生万物。无比光明开阔。居于道无而淳德充满性命两大系统,并且泽披众生,离道失德,弃无丢一,必然越来越复杂地演化,没有终结,万物相混沦而被物相所制约,产生浓重的尘浊障碍。

行道者在混浊变化的万物万象中,只有心静身静,才能使心身清明,洞察根本,不再随波逐流。如果高度重视和把握住德一,守静逐步至清明,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则是长生久视之道。

行道者只有重视和保持住离浊守静,弃繁就简,抱道守德,少私寡欲,不陷阴阳,不落于私心贪欲的满足,这才是至道之理。

行道者只有处静用中,欲定性平,心清德明,才能把握道化生德蓄养的真理,从而能安处混浊的败丧之境,处尘而脱俗,而不成为牺牲品,丧其德败其道。

可见,善于研究自然法则的圣人,能够从一般现象的微妙处领悟到深奥的道理,更能深入到一般人不可能认识的境界。

正由于难以认识,因而要有不畏困难的精神:有时像冬天涉水过河,犹豫不决;有时像担心四邻起祸,畏首畏尾;有时相当拘谨,好像做客一样;有时过分执着,好像一名纯朴而不能开窍之人;有时认识太空泛,如同山谷一般空荡;有时糊涂茫然,如同浑浊的污水一样。

哪一个先贤能因为糊涂就停止研究的呢?他们总是能安静下来化浊为清。谁又能保证这种理论认识长久立于世、不会产生更深入的认识呢?他们总是能以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观,逐步进入新的领域研究。只有不断追求新的目标的人,才能逐渐得到知识的升华。只有保持这种永不自满的心态,就能化糊涂为明白,不断进入新境界。

老子的确是个智者,他在不断地告诉我们,为人不可多疑惑望而生畏,四邻如敌,延缓自己修炼返本归真的大事。

所以说,有智慧的人不是一个老师,但他可以成为一个师傅,但不是一个老师。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老师准备好要去教别人。师傅从来不准备好要去教别人。老师是侵略的、积极的。师傅是非侵略的、不积极的。

老师会跟随我们、强迫我们,好让我们能够把他的知识背在我们的肩上。师傅将等待,我们必须从他那里抢夺,我们要分享他。他不会跟随我们,他也不会强迫我们。他甚至不会敲我们的门,他只是等待。我们可以分享他的存在,我们可以进入他内在的空、他存在的内在的宫殿、他的内在的王国,但是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去做所有这些工作。师傅只是一个“在”。如果我们被吸引了,我们就会掉进那个“在”的框架里。

得道之人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有很好的定心功夫。表明上清静无为,实际上孕育着巨大的潜能,只是不愿意显山露水,他们如同大自然一样,安逸随和,在变换的季节中随风而动,又随风而静。以谨慎的态度过河,以畏惧的心理待人,以庄重的仪表待事,以洒脱的风格解脱欲望,以朴实的本质抵御诱惑,以开朗的胸怀面对困难。最终以清醒的头脑与外界融为一体,不生疏不远离,在平平淡淡中,见证道的真谛。

这是《道德经》中描述得道之人的境界。说古代那些通晓道的人,见解微妙玄深。其知识深不可测,超出了凡人可理解的范畴。因为难以理解,所以暂且用以下比喻形容:他们形式严谨稳妥,如冬天赤足过河,他们行事多思,如对待邻居一样谨慎,他们恭敬严肃,如做宾客一般。融合可亲,如冰水融化,敦厚如原木一般朴实,胸怀开阔如山谷一般,混在众人却不孤傲如江河浊流。谁能在浑水之中逐渐静止澄清?谁又能够使安静的东西重新开始焕发活力?懂的这个道理的人不提倡自得盈满,因为只有缺憾,才能推陈出新,保持清明活泼。

得道之人有七种人生态度:

一是心怀喜悦,则自然无烦恼。

二是惊觉。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觉悟于万物,诸事皆成。

三是恭敬。仁是为人之本,孝是为仁之本,敬为孝之本,故说,敬为人之本。敬己敬人敬物敬天下,自可以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

四是激情。激情热烈,则风行水上,势如破竹,迎刃而解,天下无难事。

五是坦诚。诚为聚人心之根,诚为立天下之本。

六是开放。包容天地万物,则天地万物皆在心中。

七是处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厚德载物,则天下之民皆举在手上,举在头顶。则天地化育,万民归一。

故而,只要我们拥有了这七种人生态度,就可以算是得道之人,就可以踏入生生不息之道。

为了善于理解这七种人生态度,我们就用佛家的一个故事来说明“道”吧。

一位僧人跟随一位禅师学禅,学了两年之后,自以为学了很多东西,已经得道了,就心满意足地向禅师请辞,就对禅师说:“师父,在您座下参学,我感觉已经够了。”

禅师就问他:“够了是什么意思?”

学僧回答说:“够了,就是已经满了,再装不下了。”

禅师就说:“那好吧。不过,在你离开之前,先帮我装一盆石子吧。”

学僧很快就装满了一盆大石子,端到禅师面前。“装满了吗?”禅师问他。

“装满了,再装不进去了。”

禅师就拿起几个小石子,放进盆子里,小石子并没有从盆里掉出来。禅师又问:“满了吗?”

“这次真的满了,肯定再也装不进去了。”

禅师又抓起一把沙子,放进盆里。沙子就渗进石子的缝隙,并没有掉出来。禅师又问:“满了吗?”

“肯定满了,沙子也装不进去了。”

禅师又拿起一杯水,倒入盆中。水也渗了进去,并没有溢出来了。禅师又问:“满了吗?”

学僧当下顿悟。

满是什么?满只是我们们自以为是的判断假象。而宇宙无边无际,天道不生不灭,万物生生不息,一个没有止境的外在环境中,哪里有真正意义的满?

欲望是无止境的,修行也是无止境的。有人将拥有作为骄傲,将能力看做本钱。从此恃才傲物,或甘愿混于污浊之中,最终看不见半分颜色,或孤傲与淤泥之上,做那亭亭白荷脱离世间。这都不是修道的方式。真如之前说的,道来源于天地,他平淡无奇,没有大章书写,也没有秀色点滴。

在不得中而得, 在得中而新。这就是道,这就是天地规则。

在天地规则中,老师会大喊大叫,老师会想方设法,老师会尽一切努力使我们明白。师傅只是在那里向我们敞开怀抱,让我们遵道而行。

当然,师傅是敞开的,不是封闭的,他对我们是完全敞开的。但是他甚至连一个手势也不打,因为那个手势可能是侵略的,那个手势可能会迫使我们进来,而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愿望。那就不好了,这样我们就已经被放在一条错误的路上了。

师傅是一个宁静的“存在”。我们可以向他学习,但是他不会教我们。我们跟老师在一起,我们将成为一名学生。存在一种关系,一种双向的关系。

跟师傅在一起,我们只能成为一个门徒,这是单向的,因为我们必须学习。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愚蠢的人。师傅在他自己的存在里非常快乐,他才不管我们是学还是不学呢。如果我们学,他祝福我们;如果我们不学,他也祝福我们。我们的师傅除了对我们祈祷祝福外,剩下的还有一个祝愿。

在师傅身边没有考试,因为对于生命来说,考试是不可能的。用考试来思考是愚蠢的。所以大学继续制造一些愚蠢的人。这有一个原因:因为聪明才智是不能被考试的,不可能有评判它的标准。我们最多只能评判他的记忆,我们最多只能评判他的记忆能力,但不是知道的能力。师傅没有考试。我们进来,我们学习,我们分享,他是一个朝向广阔和无限的开口。不管自然界如何沧海桑田,不管社会现象如何眼花缭乱,但变中有“常”,乱中有“理”,而左右万事万物变化的“常理”就是“道”。

“道”是自然变化的规律,也是社会生活的法则。

自然和社会处处都有矛盾——自然与造作,无为与有为,静与躁,弱与强,进与退,重与轻,俭与奢,拙与巧,仕与隐,战与和,祸与福……

有矛盾就有运动,有运动就有变化——或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或因祸得福,或因福致祸;或由静而躁,或由躁变静……其结果到底是从坏变好还是由好变坏,这要看我们是守“道”还是违“道”,是得“道”还是失“道”。

只有得“道”守“道”,事物才能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我们自己才能“终身不殆”。人背离了“道”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依据,就像树木离开了土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

谁要是忽视“道”或违反“道”,谁就要受到“道”的惩罚,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与人相处是如此,人与自然相处也同样如此。逆历史潮流而动定要被历史所淘汰,违反自然规律蛮干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道”虽是天地之根和万物之本,可“道”的本质特性或基本原则就是“自然”。

不管是为人、治国、用兵、养生还是审美,在每一个领域老子都崇尚自然。自然生成的东西样样真而且美,一经人的手就变得造作而又丑陋。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推进,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自然的东西越来越少,就是大自然也经过了人工的雕琢,至于人自身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难得见到赤身裸体的粗野,可也难得见到剖肝露胆的赤诚;难得听到高声大气的粗鲁,可也难得听到发自内心的声音。我们从一个人的表情不能了解他的内心,从一个人的语言不能了解他的思想;笑不见得就真的高兴,哭也未必就真的悲伤;到处是言不由衷的应付,到处是客客气气的敷衍,人间难得是真情。老子说,要想人类能生活得幸福,彼此能够真诚相待,大家就得重新回到赤子的状态——纯真、自然。

我们都听说过“大道无形”这句话。无形之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所以叫做“妙不可言”。这也就是为什么南郭子綦先生推说不知“无有为有”的原因所在。

无有为有。是庄子先生《齐物论》中南郭子綦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性命题。对于中国道家思想而言,真正的能够认识“无有为有”的道理,才可以扣开入道的大门。

《齐物论》南郭子綦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特未定也。果有言耶?其未尝有言耶?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特未定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这个言语啊,它不是吹嘘往来的气息。有的学者把此处的“风”解释为“吹风”。似有不妥。

《齐物论》开篇就已明言: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吹嘘之法是道家高士调理身心,出入静定的一种方法。

夫言非吹也。此处的“言”是指对“道”的一种表述。尽管我们的“吹嘘之法”是一种“气息”层次的道法,但好歹还是有规律的,有个方法存在的。但对于“道”的言语却不可能是刻板的,教条的,僵化的。

言者有言。能够对“道”进行讲述的人,他必然是对“道”有所认知的,甚至是真知灼见的。但“其所言特未定也”。但不拘是谁都不可能对“道”下一个明确的不变的“定语”。

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对于“无有为有”这样的至道之理来说,即使是神明伟大的圣王大禹也不能够完全了知。何况我区区一个南郭子綦呢?

当然啦!这是南郭子綦先生在正话反说。他如果认识不了“无有为有”,他就不可能提出“无有为有”。纵观《齐物论》全篇,南郭子綦先生在始终围绕“人籁地籁天籁”,这所谓的“三籁”来进行阐述的同时,其实是借以宣讲“人道地道天道”所谓的“三道”的奥要。但“道”的最高“执持的境界”就是这个“无有为有”。

大道无形无相。我们不可能给一个无相无形的事物给一个形象固定的描述。这个任谁也做不到,但其实“大道无形”就是对“大道”最好的也是最为精准的表述。就如同“无有为有”即是对“无有”最准确的一种定义。

果有言耶?其未尝有言耶?果真有人对“大道”有过明确的定论言语吗?还是真的就从来没有人能够对“大道”有过明确的定论言语呢?

这是南郭子綦先生从两方面否定对“大道”极端化认识,而提出的“反问”。

大道无形。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先生在《道德经》里有云:“执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正因为如此,所以南郭子綦先生虽然深明“无有为有”的奥妙而自言不知,恰恰是明明白白地给一众万民一个悟处啊!

道理往往就是这样,说得越透越是迷雾重重。开一个口子,露出一丝儿光亮,悟者自知,德者自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子指微 - 第四章
女性的大道之美
顺应自然大道
生而不有
《老子》:人和天地,皆由大道化育
庄子的《齐物论》——站在何等高度才能够感觉到万物无差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