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夏与射干的区别+半夏 +小议补肾+阳痿探讨点滴

半夏与射干的区别+半夏 +小议补肾+阳痿探讨点滴  

2011-09-23 19:19:3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樵翁

半夏射干虽然一性温一性凉,但都有向下的开破劲,都能治喉痹咽痛,开痰结,消胸膈胀满,二者的功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古人说射干为半夏使。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二者作用机理还有所区别。半夏是繁殖快,枯萎也快,突出的是能战能守,其实它的能战能守基本还没离金性,能战是金的开破之性,能守是金的敛降之性。射干除了金性外还具有木火之性,它在阴历三四月开花结实,七月枯萎。古人说它大畅于木火,而告成于金,朱丹溪总结为属金而有木与火也。杨时泰对此做了精彩的解释:“夫木火之气,类以风升之味达之,兹乃以降令之金达之,盖风升者达其木火之元,兹味乃达其木火之壅也。”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草木不长有两种原因,一是其本身的生长力不足,这时可用柴胡黄芪等药物进行补充,这叫“达其木火之元”;二是它本身的生长力很足,但上面有石块压住了它,也长不起来,这时用斤斧把石块砸碎,草木就可以舒展的生长了,这叫“达其木火之壅”,射干的作用即第二种,有痰湿阻碍了木火的升达,用射干这种刀斧之金先进行开破,然后木火就得以畅通。怎么知道射干既能破降又能升达呢?古人记载,治喉痹,咽射干汁,大腑动即解,这证明了它能开破下达。朱丹溪认为,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取射干三寸与生姜同煎。湿气已经下流了,显然不是开破下达的作用能治疗的,这说明射干能升达木火之气,气机畅通而病得痊愈。所以它是以开破实现了木火的升达,黄元御曾经这样论述:“射干降逆开结,善利肺气,降其冲逆,使咽喉清虚,则表气不壅,表邪外解而里阴下达,停痰宿水,积湿凝寒,皆从水道注泄而下。”这里也突出了射干除了能下破以外,还能协助开达表邪。我们说内部通畅有利于外邪的解除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如《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用茯苓白术把阻滞于中焦的水去掉后,翕翕发热无汗的表证也能解除,再比如五苓散可以调三焦,利小便,但方后注却是:“多饮暖水,汗出愈。”银翘散本是解表剂,里面却有竹叶这味利尿药,这都是里通有利于表和的表现。和杨时泰说的以降令之金达木火之壅机理比较相似。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半夏与射干都能开破,把痰浊祛除掉以后,应该都对木火的升达有利,为什么没有文献记载半夏有利于表邪外解呢?这是因为半夏缺乏战后重建的能力。好比有一些人想创业发展,但被一些坏人压迫着,出不了头,射干和半夏都能把这些坏人除掉,射干做完这件事后还能扶持一下这些人,给他们点本钱什么的,让他们尽快发展起来,半夏把坏人除掉以后也就算完了,不再进行扶持,这些人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来发展,当地速度会慢一些。所以说从理论上讲射干半夏都能破除痰结,就都能有利于机体木火之气的升达,但射干比半夏多了木火之性,和机体上达的气机相合更有利于外邪的祛除。如果用能战能守形容半夏的话,射干可以用能战能建来形容。半夏与射干的区别,除了温凉以外,或许还在于此。

半夏  


半夏配伍夏枯草可以治疗失眠,一般认为是因半夏五月而生,夏枯草五月而枯,二者配伍正好能实现阴阳的交替,而起到帮助入睡的作用,这种解释虽然巧妙,但查阅一下关于二者生长的资料才发现,夏枯草在夏天枯萎是真的,半夏却不是五月而生。两者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果熟期在6月中下旬,7月中旬全株枯萎,留根越夏和越冬,半夏虽不是夏天完全枯萎,但到了阳历6月以后,叶柄上的珠芽逐渐成熟落地,种子也陆续成熟并随植株的枯萎而倒地,所以半夏也是夏季就开始收藏了,可见二者配伍治疗失眠并不是因为实现了阴阳的交替,而是因为二者都能引阳入阴。我们知道,生长收藏对应于四季。夏季阳气最旺,正对应于长的状态,在其它植物都兴高采烈地长的时候,这二味药物硬是能行收藏之令,提前归根,不正是把浮在外面的阳气引藏入阴吗?能够治疗失眠或许就因于此。所以半夏和夏枯草应该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对待关系。真正和半夏对待的是柴胡。柴胡子月开始萌动,半夏午月而收。柴胡由下而上阴中达阳,半夏由上而下引阳入阴。小柴胡汤是首很玄妙的方子,其方义我们不敢随便来解释,但柴胡半夏的这种对待结构应该起了一定的作用。

半夏的应用非常广泛,仅用引阳入阴是远远概括不了的。它还能开痰散结,说明有辛散之性,辛散和引阳入阴看起来是矛盾的。我们理解,半夏的辛散不同于麻黄细辛的散而向上,它应该是一种“横散”,这是从它止呕的作用推论出的。呕吐是胃气上逆,治疗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给它一个向下的力量把它压下去,如枇杷叶,代赭石都是这种方法,这是以力取胜,不是以巧取胜,如果上逆的力量是一斤的话,下压的力量必须大于等于一斤才能止呕。那么以巧取胜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知道力道的生克永远是横破竖,竖破横。对方以五十斤的力量打过来,我用十斤的力量横着拨动他,他这五十斤的力量也就被破了。再比如举重运动员,上下的力量有好几百斤,当他举起杠铃时,力量都用在了上下方向,我们轻轻一推恐怕他就站不住了。所以治疗呕吐张仲景都是用半夏,生姜。如果这两味药都是辛散向上的话,很难解释其止呕作用,如果说它们是靠下压来止呕的话,这二味明显又不是重镇降逆的药物,只有一种可能,即它们用横劲破了竖劲,是两味横散的药物。试想胃气上逆的劲虽然很大,用这两味横散的药一拨,上下的劲就被破了。半夏,生姜虽然都有横劲,但横中还有区别,生姜是横而略偏上(有发汗作用),半夏横而略偏下,这是因它能引阳入阴,有敛降的作用(《本经》记载它能下气,止汗)。而且麻黄辛温上散,令人兴奋失眠;半夏能够治疗失眠,也说明它应该是向下的。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半夏的化痰散结是靠其横散,是横而偏下,有本草书表示为下气开结。我们体会“下气开结”它体现的是一种“劈”劲。有医家认为半夏色白味辛性降,是一种金性药。但金还应该进一步分类,既有石膏知母这样的凉降之金,还有半夏射干这样的刀斧之金。所以文献说它能开结,是劈开的意思,对于水饮呢,我们常说“哪有利剑能斩水”,对水不能用“开”字,而它又明显不同于生姜的散水,所以《本草衍义》说它能“分水”,象孙悟空,使个分水决,水向两边分开,中间出现一条路。我们再把它这种开破的劈劲换一种说法,半夏治痰湿表现出的是一种象犁耕地的“分利”作用。羌活之类的风药治湿可以理解为是用“吹风机”吹干的;茯苓猪苓治湿是向下渗泄的;半夏治湿靠的是“分”,相当于把一片湿地用犁耕一下,把它疏松开,这片地的湿气就容易祛除了。我们看二陈汤的组合为什么好,一堆痰湿粘粘糊糊的,单纯用陈皮这种风药“吹”它,用茯苓这种淡渗药“耗”它,效率都不高。用半夏这种分利药先把它耕开,其他两味药就容易起作用了。所以半夏治疗结胸,咽中炙脔,痈疽,声不能出,瘿瘤痰核等,都可以用它为“刀斧之金”来解释。生半夏能够导致口咽肿胀,可能也是因为它“砍断”了络脉,导致气血的漏出而形成的肿痛。半夏的辛散虽然不是向上,毕竟也是开破,和引阳入阴的作用还是有矛盾。怎么来理解这种矛盾呢?在前几年流行过一种种菜的游戏,我没试过,但知道大致的意思,先要努力的开垦荒地,然后大量地种菜,长成以后还要积极的收获,否则会被别人偷走。这个过程简直就象对半夏的描述。半夏的繁殖能力很强,具有多种繁殖方式,可以用种子繁殖、珠芽繁殖或块茎繁殖,所以在自然群落里,半夏既有种子发育而来的实生苗,又有由珠芽或小块茎发育而成的新个体。只要生长环境条件适宜则能萌发生长,当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发生较大变化时,半夏地上部分会逐渐枯黄,倒伏,让地下块茎度过不良环境。因它繁殖力强,它首先应是一味很积极开拓的药,用它的开破之性来开垦荒地,大量种菜;同时它又很“财迷”,生怕它的成果被别人偷走,所以它又积极的收菜,不到秋天或环境有点风吹草动就赶紧把菜收回家。有的药是善战不善守,有的药是善守不善战,半夏是攻守兼备的一员战将。至于到底想让半夏战还是守要看配伍,配伍黄连瓜蒌就是想让它战,配伍夏枯草是想让它守。其实半夏并不是只在6月枯黄一次, 一般1年内有23次出苗期和倒苗期。可见它够忙乎的,真是“挣钱”和“守财”的统一。当然,半夏除了开破和引阳入阴这两个特性,还有一个燥性,也正因为燥性限制了半夏的应用范围,在古方中常配伍麦冬来制约其燥性,防止半夏“干劈”劈出火来。而且麦冬也是下降的,二者的作用方向一致。

小议补肾  

肾主藏精,补肾需要补充一些有形的东西,而不是无形的阳气,如果没有充足的肾精的话,单纯用附子之类的药物补阳是非常有害的,许多虚性疾病初期用上附子经常能很快收到效果,那只是因为附子透支了肾精,造成疾病好转的假象,过了这一阶段,病人会很快虚衰下来,甚至有暴亡的危险。因为肾以收藏为主,附子不能收藏,和肾的生理特性不符,所以补肾必须以阴精为主,肾阳虚弱的,稍用点桂附点火,而且不能使火烧得太旺,才能使生命长久。对一个阳虚的病人,我们不能仅仅看到阳气不足,还要看看阴精剩余多少,寒冷的冬天,都想把屋里烧的暖和些,把炉子点着是很简单的,困难的是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煤供我们燃烧,不能仅顾今天暖和,把剩余不多的煤一次烧完。所以单纯用附子绝不能真正补阳,反而在不断的消耗阳根(阴精),加速了阳气的消亡。往往一个阴盛阳虚的病人,其真阴也是不足的,因为阴阳需要匹配,真阴和寒邪都要争着匹配真阳,同性相斥,寒邪当然就有排挤真阴,造成阴虚,这种阴虚只是因为阴寒较盛而没有表现出来。仅仅富含阴津的药物也不一定就有很好的补肾效果,如麦冬,山药等,含有阴津只是具有了能够补肾的体,还需要具有收藏能力比较强的用,才能有效的补肾,中药中有许多寄生植物,如桑寄生,肉苁蓉,菟丝子等,这些植物往往都有补肾的作用。这是因为它们善于抽取宿主植物的营养,收藏能力较强,同时它们又储存了大量的阴精,供填补肾精之用。天麻和肉苁蓉,菟丝子一样,都不含叶绿素,靠吸收其它生物的养分来生存,为什么天麻不能补肾呢,因为天麻是吸收入侵者的养分,突出的是对来者的“化”,所以善于熄风;一般寄生植物是主动盗取宿主的养分,突出的是“吸”,所以善于补肾。地黄虽然不是寄生植物,但地黄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强的,同一块地不能连续两年种植地黄就说明了问题。同时地黄又富含汁液,决定了地黄也是一味补肾良药。总之,补肾是既要补其体(阴精),又要补其用(收藏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阳痿探讨点滴  


本人在QQ的日志里转载了几篇关于阳痿的日志,发现观临的人数最多,看来阳痿的人数不少。鉴于此,想对阳痿问题做点探讨。

     阳痿即阳事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或有欲而无勃,凡平素能正常行房而因过劳、醉酒偶尔出现者,不属疾病。

     根据统计,本病85%~90%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发。疑虑、恐惧、紧张、过度可谓四大因素,另有肾精不足。肝筋弛缓。脾胃衰败诸因。阳痿一症首应责于肾,或是行房过甚,或是误犯手淫,或是恣情纵欲,命门火衰,肾气乏亏;另,五脏皆可致痿,肝主筋,筋聚于阴器。陈玉梅氏用归芍蜈蚣甘草,从肝论治;刘惠民氏从肺气不足而治;刘渡舟用四逆疏肝散郁;王晓鹤氏从健脾升阳而治;佟玉生氏从心之君主治。各有效验。

     本人最近发现阳痿与胆气郁滞也有关系,临床表现:耳鸣头晕,睡眠多梦,时惊惕,或心烦悸,目眩口渴。苔少,脉缓右大。治法:和胆降逆。以温胆汤加减。方药:竹茹15克枳实6克 半夏15克 茯苓15克 陈皮10克 甘草3克 山栀6克 菊花15克 黄芩10克 龙胆草10克连翘10克。口渴,加麦门冬15克  目眩,加桑叶10克失眠,加牡蛎15克,白芍10克。

     胆附于肝,二者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胆汁来源于肝之余气,它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又赖于肝的疏泄功能。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同样,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因此,临床上肝胆同病,则肝胆同治。阳痿与肝有关,肯定与胆也有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余民主任善用麻黄治疗咳喘
中药知识必学:夏枯草
盛夏 | 大家都在疯长,TA居然枯萎了
嗓子疼吃冰淇淋?中医这四味药专治咽痛
《石室秘录》 > 卷二(乐集) 急治法
颜老从肝胆论治失眠(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