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 面向工业5.0的价值创新战略
userphoto

2023.04.04 陕西

关注

导语

工业5.0的提出,是用人类定义的价值来塑造新型工业化的努力和尝试。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让工业5.0从一出生就按照人类希望的方向发展,开创工业的人性化时代。本文提出四种企业价值创新战略——雨林战略、湿地战略、草原战略、绿洲战略,为我国企业向工业5.0转型提出管理建议。

文 / 王毅、童叶

2011年,德国提出了“工业4.0”,目前很多制造企业正在实现工业4.0的过程当中,这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的本质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实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其关注点是数字化、数据驱动和工业互联。欧盟委员会研究与创新总局在工业4.0基础上提出工业5.0的概念,2021年1月正式发布了首个工业5.0白皮书——《工业5.0:迈向可持续、以人为中心且富有韧性的欧洲工业》。欧盟对工业5.0的定义是:通过使生产尊重地球的边界,将工业劳动者的利益置于生产过程的核心,从而实现就业和增长之外的社会目标,稳健地提供繁荣。这是对工业4.0的补充和发展,将以人为中心、可持续发展和富有韧性等理念融入到工业之中。

不同于历次工业革命,工业5.0由价值而非技术驱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5.0是人类社会对工业的主动重塑,是由人类来定义所需要的工业,而不是让技术驱动的、如野蛮人一样的工业跑进人类社会,再让人类社会来逐渐适应。工业1.0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以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棉纺织业、铁路等飞速发展,开创机械化时代。工业2.0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为标志,电气自动化流水线的规模化生产成为主流,汽车、石油石化、钢制船舶、航空等飞速发展,开创同质产品大规模生产的电气化时代。工业3.0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电子计算机、通信、新材料等飞速发展,开创柔性的异质产品大规模生产的电子信息时代。工业4.0以信息物理系统技术为标志,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支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数据开发与利用,开创个性化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智能化时代。从工业1.0到工业4.0,人类对工业的控制能力逐渐提升,但基本上属于渐进变化。工业5.0的提出,是用人类定义的价值来塑造新型工业化的努力和尝试。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让工业5.0从一出生就按照人类希望的方向发展,开创工业的人性化时代。

工业5.0的塑造中,领先企业要从价值创新开始,这既是对工业5.0的践行,也是对工业5.0的引领。本文先阐释工业5.0的价值体系,然后探讨企业生态系统如何实现这一价值体系的创造,之后探讨用户对这一价值体系的接受与共创,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的价值创新战略,最后对我国企业如何在工业5.0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提出管理建议。

工业5.0 的价值体系

从工业1.0开始,工业发展就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各类生产组织进行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为用户解决问题,或者让用户解决问题更有效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格局的变革等凸显出企业供应链的弹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恶劣气候与生态环境恶化加重了人们对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的担忧。工业4.0以来,无人生产线的出现,引发人们对工业中“少人化”“无人化”前景的反思。工业5.0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更加注重社会和生态价值,从价值体系塑造工业发展方向,是建立在工业4.0基础上的价值驱动型工业模式。欧盟发布的工业5.0白皮书认为,工业5.0具有“以人为中心”(Human-centric)“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韧性”(Resilience)三个特征,体现工业5.0对上述问题的应对。价值驱动的工业5.0,其价值体系是由效益、效率、安全、人机、自然这五个要素构成的价值网络(见图1)。效益体现为产品/服务的个性化价值,效率体现为生产运营低投入高产出的效力价值,安全体现为企业供应链的韧性价值,人机体现为人机协作中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自然体现为企业对地球环境的可持续性价值。

工业5.0以产品/服务的个性化来为用户创造价值,这是共性赋能技术和用户需求的融合过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对渠道商与合作伙伴赋能,共同服务于最终用户。工业5.0将围绕满足用户需求、以个性化为导向的新价值来源展开。这要求工业生产更要具备将用户与其所使用设备匹配在一起的能力,甚至形成与用户连通的个性化价值链。通过个性化定制和产消协同创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主动开展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生产运营。

工业5.0以生产运营效率提升来优化价值,延续工业4.0智能制造的组织实现与运营模式,构建贯穿于产品、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整个环节以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助推实现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和运营水平,改善投入产出比。工业化以来,基于产品经济的供给逻辑,工业首先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满足消费需求,保障企业内部生产制造的规模效率与员工的积极性。工业5.0会延续效率提升的价值观,把企业供应链与其内部的生产制造等过程组合起来,基于工业智联网构建智能工业系统新形态,促成效率升级和更高的成本控制水平。

工业5.0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机协同,先有人,后有机器。工业5.0更加关注人与机器人的协同共融,将人的利益置于生产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工业可以实现就业和增长以外的社会目标,成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石。前四次工业革命有一个规律,即利用机器将人类从繁重复杂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尤其是工业4.0中的网络化机器,已经拥有相互沟通协调能力,工业生产开始进入机器网络协同时代,实现无人化大生产甚至超越人类劳动。自工业1.0发展以来,因过于侧重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改进质量和降低成本,忽视了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人”这一主体。工业5.0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重构制造业,提倡将人类重新引入制造业循环,将“机器换人”转型为“人机协同”,增加工人与智能机器的协作,从而构建以人为本、增进社会福祉的生产运营。这种新的关系意味着机器人需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识别人类的意图并作出判断。企业要更加关注对人的投资和培养,把公认的机器人技术优势与人类的批判性思考等认知能力相结合,实现机器与人类思想之间的共生。

工业5.0重视供应链的韧性,在生产中形成更高的稳健性,确保在危机时期仍能提供和支持关键的基础性设施或服务。当前制造业通过全球布局设置供应链以降低成本,然而全球疫情导致经济衰退,叠加国际经济政治中的不稳定因素,全球供应链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新的工业模式需要使工业生产能更好地抵抗干扰,要发展有足够韧性的战略价值链,当地缘政治突变和出现自然危机等意外情况时,能迅速恢复;要发展强适应性和灵活可变的业务来抵御风险。

工业5.0倡导自然价值,以可持续性为核心,将人、生态环境及工业融合起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数字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过程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传统工业生产以经济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工业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基础上。工业5.0的可持续概念意味着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避免自然资源的枯竭;利用AI和增材制造等新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及对环境的破坏;促进对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重新利用和回收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这些让工业发展的可持续价值逐步提升。

企业生态系统与价值体系

工业5.0的价值体系是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体系,之前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生态系统在工业5.0时代会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经过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生态系统可以成为工业5.0价值体系各要素价值实现的主要组织形式。企业处于生态系统之中,通过生态系统来实现多要素价值。企业生态系统包括企业与影响其活动或受其活动影响的参与者,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用户等利益相关主体通过相互连接建立价值共生机制,多边合作伙伴通过相互作用共创价值体系。

与工业5.0价值体系的塑造方向一致,企业生态系统具有主体异质性、反馈多样性、生态位复杂性等特性。

面向工业5.0,企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异质性首先表现在功能、结构、要素、连接等方面。非营利组织等社会机构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企业本身的形态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价值体系的异质性更需要引起关注。

企业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价值体系由个性化价值、效力价值、韧性价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可持续性价值构成各主体价值体系偏重不同的要素或要素组合,形成价值体系的异质性。有些主体偏重个性化价值,以个性化价值为主兼顾其他四个要素,例如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会注意提升性能来实现个性化价值。有些主体会偏重效力价值,以效力价值为主兼顾其他四个要素,例如物流、设备等供应商会注意提高效率来实现效力价值。有些主体会偏重韧性价值,以韧性价值为主兼顾其他四个要素,例如选择地理上临近、可控性强的供应商来提升安全性。有些主体会偏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兼顾其他四个要素,例如在产品/服务系统中植入人类智慧。有些主体会偏重可持续性价值,兼顾其他四个要素,例如为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等做贡献。

各主体价值体系还可以偏重不同的要素组合,既可以是两两组合,也可以是三个及以上的组合。例如,有些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可以同时重视个性化价值、效力价值和韧性价值,兼顾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价值。企业生态系统中,也会有主体的价值体系能够同时重视个性化价值、效力价值、韧性价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价值,这样的全能主体会是推动企业生态系统实现工业5.0价值体系的中坚力量,成为实现工业5.0的领导力量,甚至是企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面向工业5.0,企业生态系统由价值体系各异的主体组成,主体之间的反馈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价值体系要素的多样性带来的多层面的反馈。第一个层面是同一主体内部的各个价值要素之间的相互反馈,由此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价值的动态平衡。第二个层面是同一价值要素网络之内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反馈。工业5.0价值体系的五个要素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价值网络,企业生态系统的所有主体处在这个网络之中。第三个层面是不同价值要素网络之间的相互反馈。三个层面的反馈结合在一起,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反馈系统。除了多维度多层面之外,反馈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反馈方向上。主体之间的反馈会有相互增强的正反馈,也会有相互减弱的负反馈,或者是此强彼弱的不对称反馈。反馈的多样性,会让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果更加难以预测,从而带来系统中生态位的复杂性。

面向工业5.0,各主体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有复杂性。企业生态系统中不存在单一的功能角色的空间,各主体处在多要素价值体系构成的多维空间中,多样性反馈又使得生态系统位置更为复杂。主体所在生态位的复杂性体现在结构、时空、相互作用和演化等方面。从结构上来看,要素价值之间的交织,异质主体之间交织形成的生态位结构在维度、层次和网络上都难以把握。从时空特性来看,生态位的复杂性表现为稳定的脆弱性,要在连续的瞬时变化中找到稳定存在的空间。从相互作用来看,生态位之间以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多层级、多维度、多方向的复杂关系。从演化来看,生态位的变化方向、幅度、维度、层面等都难以预测。生态位复杂性给企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带来挑战。

用户与价值体系

波特的价值链覆盖了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全过程。用户不是产品上市之后的最后一环,而是贯穿整个价值链。在每一项活动中,企业都需要设计和用户互动的关键时刻或体验点,以确保产品或服务是客户需要的。面向工业5.0,生产运营的复杂系统是智能化升级的结果,目的之一是给用户持续创造价值。近年来,许多企业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架构和企业生态系统的有效连接,精准识别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大规模智能定制完成企业和用户的价值传递与价值共创,破解了个性化需求“高效用、高成本”定制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低效用、低成本”的两难困境。

用户创新范式的发展,符合工业5.0的趋势和企业生态系统的要求。在这种范式中,用户与工业5.0价值体系的连接更加紧密。

第一,用户创新以用户需求和创意作为产品的概念原型,提升创新的效益和效率。如果仅专注于目标市场现有的未满足用户需求进行响应式提升,那么企业很有可能固化于已有的技术轨道。基于与用户合作的创新理念,企业建立与用户的联系,不仅收集“需求是什么”的信息,还收集“解决方案是什么”的信息,将用户的看法和偏好纳入新产品、流程和服务研究分析中。

第二,用户创新更多源于自我内心需求,不是出于商业化的经济目的,这使得企业能够向所有可能的方向进行探索,从而产生出更加异质性的创新。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制定应对各种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具有多样化背景的用户不仅能带来异质的外部知识,还带来了多样化的价值要素,符合工业5.0的个性化价值、效力价值、韧性价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价值的发展要求。用户参与价值体系共创,跟工业5.0鼓励的个人创新、探索和自我实现等相一致,能够实现价值体系的多样化融合。

有些用户参与价值体系共创,有些用户只是接受价值体系。接受价值体系的用户以认可、消费、价值实现的方式对工业5.0做出贡献。面对工业5.0的多维价值体系,接受价值体系的用户有多样性选择,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组合。众多用户的个体决策与工业5.0倡导的价值体系一起完成对企业生态系统的价值塑造。用户、企业生态系统、工业5.0价值体系主张的交互是动态演化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户对价值要素组合的选择并不只是一种被动的选择。用户群体选择是整个系统进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单个用户的选择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被引导。因此,用户参与程度是企业进行价值创新战略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价值创新战略

面对工业5.0的价值体系,企业可以用价值创新战略来实现新型工业化。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和用户作为价值体系的两类重要主体,是企业进行价值创新战略选择时要考虑的关键维度。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的强弱、用户参与的程度,企业价值创新战略可以分为雨林战略、湿地战略、草原战略、绿洲战略四类(见图2)。

雨林战略

企业生态系统强、用户参与程度高时,企业可以选择雨林战略。雨林战略的含义是,企业可以利用生态系统和用户的强大支持,快速形成品类丰富、跨层次、多回路正反馈系统,实现快速、全面的价值创新,演化成如热带雨林一样的工业5.0价值体系。品类丰富意味着主体之间的异质性强,主体的价值要素组合选择空间大,而且都能有相应的生态位稳定存在。跨层次意味着不同价值要素层次之间交互顺畅,相得益彰。多回路正反馈意味着不同主体在多个价值网络中存在正反馈,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雨林战略下,企业可以进行多个方向的创新探索,同时积极回应其他异质主体的创新探索,用户积极参与其中,创新机会丰富而且有快速成长的可能性。因为工业5.0的实践还不多或者不为我们所知,本文用我们熟悉的一些情景来做类比说明,这也有助于我们从之前的实践中发展出工业5.0。

雨林战略的机制类似于开源软件,只是开源软件中的价值要素少,价值体系没那么复杂。开源软件中的用户参与度是很高的,不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公司用户,在维护开源软件社区的价值体系方面都是正反馈。个人用户之间、个人用户和公司用户、公司用户和公司用户之间存在多回路正反馈。在开源社区,贡献者和非贡献者之间能够彼此成就。在开源社区,利他价值和自利价值在同一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价值体系之间,存在跨层正反馈。初期以个人为主的开源社区迅速发展,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之后,很多企业开始加入并活跃于其中,开源社区的企业生态系统随之变得强大。随着开源社区实践被广泛接受,用户参与度和企业生态系统加强,一些企业开始以雨林战略在开源社区实现价值创新,或培育、或参与、或主导多个开源社区。

湿地战略

企业生态系统强、用户以接受为主时,企业可以选择湿地战略。湿地战略的含义是,企业可以利用生态系统的强力支持,为接受价值体系的用户服务,形成正反馈多、资源丰富的系统,实现服务于用户的多样化创新,演化成如湿地一样的工业5.0价值体系。与雨林战略相比,湿地战略在层次和速度上稍逊。企业生态系统强,异质主体及其拥有的资源在种类和数量上丰富,通过用户接受的价值来从各种可能的创新中进行选择,演化成如湿地一样的工业5.0价值体系。正反馈多,企业和各类主体的创新探索会得到回应,犹如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企业采取湿地战略可以多种创新来促进用户接受多样化的价值要素。

某新能源发电企业采取了与湿地战略一致的价值创新实践。经过多年的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在成本和上网电价上跟传统的煤炭火力发电方式已经有可比性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企业生态系统都很强,主机厂、零部件企业、材料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人工智能等主体都比较发达。发电企业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主体,因为传统的煤炭火力发电方式碳排放量比较大。该新能源发电企业是所属企业集团向低碳方向发展的主力军,与强力支持的企业生态系统一道,塑造个性化价值、效力价值、韧性价值、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价值。这些价值都是用户乐意接受的。该新能源发电企业致力于提升发电效率,匹配新能源所需的光能风能分布,努力为终端用户提供定制的、有韧性的电力,以贡献碳中和目标来实现可持续性价值。该新能源发电企业在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创新方面的探索尤其值得关注。该新能源发电企业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发电设备都是按照风力资源和光照资源来进行布局的。刚开始时是人跟着机器分布,工作人员对分散的发电设备要进行实地巡检。巡检效率低,员工劳动强度高。针对这个问题,该新能源发电企业创新性地采用区域运营中心的方式,在发电设备端用视频摄像头监控,原来巡检的员工在区域运营中心观察监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再去设备现场进行处理。同时,公司总部可以通过各个区域运营中心的信息共享,实时管理发电运营。这就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该新能源发电企业对湿地战略的探索,显然受益于比较强的新能源发电的企业生态系统,以及用户对新能源电能及其背后的价值体系的接受。随着新能源电力的进一步发展,湿地战略可以创新发展出价值要素相对全面的价值体系,向工业5.0方向发展。

草地战略

企业生态系统弱、用户参与程度高时,企业可以选择草原战略。草原战略的含义是,企业在生态系统偏弱的情况下,凭借用户参与程度高的有利条件,在企业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正反馈,形成向工业5.0发展的价值体系。参与程度高的用户有如草原上的丰厚水草,跟一个又一个羊群共同演化,彼此相得益彰。与草原战略比较契合的情形是用户到制造商的定制(C2M)。用户积极参与,培养一个又一个垂直领域的制造商体系。这些积极参与的用户一般活跃在线上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一般产品需求、个性化产品需求甚至自己设计的产品方案,平台或制造商根据这些信息聚合需求之后予以满足。企业有时会遇到企业生态系统资源不足的情况,需要变通克服,或者去发展企业生态系统。积极参与的用户群体是“草原”的价值要素的最初来源。采取草原战略的企业,通过跟用户的多重交互,以反馈、选择、链接等机制来塑造多样化的工业5.0价值体系。企业可以发挥价值要素集散器、过滤器和放大器等作用。

绿洲战略

企业生态系统弱、用户以接受为主时,企业可以选择绿洲战略。绿洲战略的含义是,在企业生态系统弱、用户参与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企业犹如在沙漠中塑造工业5.0价值体系的绿洲,在多样化、多方向、跨层级的反馈中,选择、培育、放大有利于绿洲发展的正反馈,形成局部发展、活力充沛的创新价值要素体系。与绿洲战略比较契合的情景是服务机器人的发展。服务机器人的企业生态系统还在发展之中,用户可能有参与的意愿,但是在技术上有门槛。采取绿洲战略,企业做好持续为绿洲提供能量和正反馈的准备,在价值体系的输入和塑造上甚至要承担源头的角色,直到绿洲内部的正反馈、相互支持、跨层循环等发展起来。企业可以利用工业5.0体系中的异质主体多样性、生态位复杂性等条件,发现绿洲发展壮大的有利时机,在偶然之中把握必然。

中国企业向工业5.0转型的管理关键点

工业5.0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工业5.0由工业4.0发展而来,需要在对工业4.0从技术上完全把握的基础上,拥有掌控工业发展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发展基础本身就是一个大挑战。向工业5.0转型,跟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相符,如果能抓住转型机遇,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全球领先者行列。这不仅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机遇,还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实施面向工业5.0的价值创新战略,加速向工业5.0转型,我国企业在管理上需要把握四个关键点: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企业价值体系重构;探索组织边界,推动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重视用户价值体系研究;把握价值创新战略的动态演化。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企业价值体系重构。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要重视技术创新、数字、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技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作出贡献,也就是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共享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可以与企业进行价值体系重构可以结合起来。企业参照工业5.0的价值体系,在效益、效率、安全、人机、自然这五个要素中作出选择,形成符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价值体系,确立价值创新战略的前提。

探索组织边界,推动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企业要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扩展企业可以协调、控制、管理的范围。企业可以在技术上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提升管理能力,在管理异质主体、超越产业链方面摸索新的组织形式。企业生态系统的规模、范围和复杂程度都会增加,管理多维价值网络在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把握价值体系演化和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关系,关注企业生态系统中沿着价值网络的反馈,从而强化企业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共同发展。

重视用户价值体系研究。企业要从研究用户对功能效果和效率的关注,扩展到用户价值体系。无论是参与价值体系的塑造,还是接受价值体系,用户价值体系的信息对于企业都很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群数据来获得新的认知,认知基础更为客观。除了定量分析研究之外,感知用户价值体系会成为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的职责和贡献所在,共情、感悟等主观判断的能力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日益便利和深入的定量分析会成为主观判断的基础,二者可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把握价值创新战略的动态演化。雨林战略、湿地战略、草原战略、绿洲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生态系统和用户的变化,企业可以动态调整价值创新战略,例如从绿洲战略到草原战略,或者到湿地战略和雨林战略。企业不仅可以顺应变化动态调整价值创新战略,还可以主动影响企业生态系统和用户,从而创造战略调整的条件。工业5.0价值体系的复杂性,为价值创新战略的调整和实施带来挑战。战略实施过程中,对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刻意规划和涌现、跨层次跨网络反馈的感知、调整和控制更加困难,企业要在演化中提升战略能力,把握机会,化战略于无形。

基金资助: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19IM050300)

关于作者 | 王毅: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教授;

童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博士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给企业家:你所不知道的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No.256」商业模式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魏炜:共生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工业X.0时代,“物联网+”的生态系统战略
【温】从温州村庄后面大集团看供应链中的时间链
太容易赚的钱不要赚,不该赚的钱不要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