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质量累,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把它搞复杂了
userphoto

2023.10.11 陕西

关注

质量管理应注重简化而非繁杂

在我们许多企业中,包括一些在中国设立的独资企业和“500强”企业,都实施了许多的规范、标准、认证,但却免不了出现一些虚假的成分。这也反映在我国各级政府的数据统计中,打假和造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现实。

先说说“质量成本”这个概念。许多组织认为质量成本是一个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举个例子,一家北方港口企业派了五个成本会计到北京进行培训,然后回去建立了一套质量成本制度。然而,当他们看到第一个月的数据报表时,他们发现这些数据是虚假的!第二个月的数据更加不可信!我去这家企业指导时,这几个成本会计告诉我他们不再关注报表和数据,因为它们都是假的,报告和报表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他们对我问道:“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自己的质量成本制度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

于是我反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建立质量成本制度呢?”他们一时愣住,但马上回答说:“现在市场价格在降低,各种成本在上升,我们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必须降低质量成本。”我说:“你们在说官话吧!”他们一致回答说:“不是,我们是真的这么想的!”

我接着问:“那么负责做这项工作的部门是哪些呢?”他们说是综合管理部和财务部配合的。我进一步追问:“综合管理部是做什么的呢?”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告诉我:“我们负责对整个团队进行综合的管理。”我再问:“什么样的综合管理?”他回答说:“实际上是对我们进行一种综合考核。”我继续问:“考核什么呢?”他说:“通过我们的考核,来决定各家公司奖金和福利的分配。”我明白了,然后问道:“你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什么苦恼吗?”

他们说:“这就是我们的苦恼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60%是可以量化的,但另外40%是定性的,所以每次考核时我们很没有底。下面的抱怨也不少。”我问:“那你们打算如何解决呢?”他们说:“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量化的方法。”我接着问:“找到了吗?”他们回答说:“找到了,就是质量成本。这是一个非常量化的方法,可以对下属进行量化考核。”我说:“也许这就是你们不能收集真实信息的原因。”他们有些愣住,然后我们都笑了起来。

然而,接下来又出现了新的困扰。为什么呢?我们本来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个问题,却弄得复杂了。我们把质量管理变得像欧洲人搞出来的各种质量体系一样,本来是给老百姓使用的工具,却非要把它们变成高深莫测的专业仪器,以至于很多明明很简单易懂的东西被弄得非常“科学”,好像只有专家才能做质量工作。结果只能是“两张皮”,因为我们中国人都有一种追求直接和简明的思维习惯。我们不喜欢绕弯子。当你绕弯子,把事情变得复杂和繁琐时,你就把它“弄虚”了。一旦弄虚了,我们就不得不作假。

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我们在教育中培养出了应试的习惯,我们会猜测出题人的意图,而我们给出的答案很少是真实的,而是有利于我们的答案。这就意味着我们填写报表时往往会美化数据或保护自己的利益,而这样的数据对于出题人来说是无用的垃圾数据。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探讨《易经》中的“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的道理呢?

易知,简明易懂的事情,人们容易理解,愿意去做,并且可能会坚持下去,最终修炼成贤人般的品德。简约易行的事情,人们愿意顺从,跟着去做,就会带来效果,坚持下去,就会取得圣贤般的成就。如果一件事情既容易做又有效,那么就不会弄虚作假,而会追求实事求是。

所以,《易经》中说:“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则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易成位乎其中矣。”

总的来说,质量管理应该注重简化而非繁杂。我们应该遵循直接、简明的原则,而不是把事情复杂化。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行为。

有智慧的质量人“做减法”

在现代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项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艺术的活动。对于质量人来说,如何在质量管理中发挥智慧,实现真正的进步呢?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做减法”的智慧来推动质量管理。

思维方式的转变

我们常常陷入“锤子”和“钉子”的思维定势中,即一旦拿起锤子,眼中就只剩下钉子。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只顾着使用更强的技术手段、工具,而忘记了质量管理应该更注重创造性和智慧的一面。

管理的本真

质量管理并非纯粹的技术活动,而是融合了科学、艺术和手艺的结合。通过从整体的视角去思考,我们能够发现质量管理的本真是从“眼睛”到“心”再到“神”的逐步提升的过程。

庖丁解牛的智慧

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深层次的质量管理智慧可以从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庖丁解牛从最初用眼睛看全牛,到用心感受骨骼,最后用神感悟筋骨间隙,展示了由繁入简的智慧。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式,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累积,将繁杂的问题简化为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

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聪明和智慧的人对待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聪明的人会持续地追求知识的增长,以求与众不同。然而,智慧的人则懂得运用减法思维,通过剔除不必要的因素,找到问题的核心。智慧的人注重经验和洞察力的积累,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有深度和创造性的方法。

质量管理中的减法思维

在质量管理中,我们需要摒弃繁琐的工具和技术,以简化质量管理的流程。过多地依赖大锤子和小锤子,并不是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我们应该寻求更高层次的智慧,从核心问题入手,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

更新思维,释放潜力

过多地依赖工具和技术,就像醉汉依靠电线杆一样,无法实现真正的进步。管理工具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需要及时放下这些工具,释放思维的潜力。只有通过减法思维的运用,我们才能真正发挥智慧,推动质量管理的持续发展。

结语

质量管理需要技术,也需要艺术和智慧。通过摒弃繁琐和不必要的因素,我们能够以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让我们努力运用减法思维,成为有智慧的质量人,推动质量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芒格的智慧核心:多元思维模型
《庖丁解牛》思维导图(7张)
一场酣畅淋漓的夜跑,一次管理思维的触碰
质量管理工具之排列图/帕累托图(帕累托分析)/柏拉图(QC七工具/QC七大手法)
张兵导图:如何清晰地思考
学校管理中的加法与减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