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稳健经营,才能真正穿越经营周期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们见证了多次重大的经济事件,比如说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我们这一代人,有幸成为这些历史性时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经营者开始关注如何回归经营的本质、如何实现稳健经营的问题。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威海银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香港恒华怡泰太基金研究总监、多家科技公司独立董事、清华大学金融EMBA的罗斌老师

罗斌老师将与我们深入探讨——什么是稳健经营、如何打造稳健的经营体制。

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评估经营策略的稳健性,

需要从环境背景的角度出发

目前,受市场需求疲软、外部环境不利及内部杠杆无法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正面临一段相对艰难的时期。

在此背景下,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去产能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往往伴随着激烈的价格战。如果价格战成功,企业产品可能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局面,即使价格再低也无法吸引消费者,导致企业无法实现盈利和现金流;如果企业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其财务状况可能会迅速恶化。

由此可见,在当前这个时代,企业需要将自身置于这个大背景中进行理解,才能实现稳健经营的目标。但很多企业经营者在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

误区一:企业家要敢于冒险,但不要当“天生乐观派”

企业经营者应当具备冒险精神,但在明知存在诸多风险的情况下,应当采取稳健经营的策略,例如以主航道为主、减少多元化发展。

此外,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国家政策因素,例如环境不支持企业持续规模增长,企业应当在5年前或更早之前做好准备,基于稳健经营的策略来应对可能的风险。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的风险和挑战,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误区二:企业经营者不要有“幸存者偏差”

在过去的40年里,一些企业经营者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行业、产业或模式的生命周期刚刚开始时,他们敢于冒险并抓住了机会。

但我们每个人都存在幸存者偏差和认知偏差:

在成功的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将所有因素都归功于个人能力,认为是自己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风口和趋势;

当我们失败时,可能又会将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大环境、政策、去产能等因素。

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在面临挑战时,除了要具备面向未来的能力,还要对自身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坚持稳健经营,

才能真正度过所谓的经营周期

企业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只有坚定地秉持这一经营原则,企业才能在各种经营周期中站稳脚跟,获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许多行业似乎都抓住了大商机,并成功融资,使项目得以实现。然而,最终这些行业往往会遭遇两个主要问题

问题一:

企业经营者需要关注生意长期的表现,是否符合当前或期望的改善,以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长期稳定性,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问题二:

只要将时间轴适当延长,企业经营者就会意识到,向他人借款以进行商业活动时,他人给予的借款期限、条件和成本都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对方是否愿意提供资金也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企业经营者应该为自己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即稳健经营,确保有足够的应对策略。

企业若要打造百年基业,必须从持续经营、稳健经营和持续盈利成长的角度出发,构建自身经营的体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面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时,能够像一艘强大的船只一样,在波涛汹涌的外部环境和国际环境中生存并发展。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成为“百年老店”的秘诀,

就藏在反复重演的历史里

一、失败,是因为“学得不像”

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著有经典的管理三部曲。

其中第一部名为《基业长青》,主要探讨了企业如何实现长期生存并稳定经营。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提出的“水库式经营”,同样也强调了经营过程中应留有余地。

此外,稻盛和夫也提出了许多类似的经营策略。

经营卓越的企业家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方法,然而我们却在历史的周期中反复重演类似的悲剧。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贪婪、自信和狂妄

基于这一点,吉姆·柯林斯在其第二部作品《从优秀到卓越》中,又探讨了如何将平庸的企业发展成为卓越的企业。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一个平庸的企业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必须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增加杠杆、招聘全球顶尖人才,但这样的做法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

吉姆·柯林斯又在其第三本书《再造卓越》中,探讨了大型企业为何会衰落以及为何在倒下后便销声匿迹。作者在这本书中指出,大企业的失败往往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

我们可以通过对当今各个企业的比对,深入剖析这五个阶段究竟是什么:

第一阶段:狂妄自大

在企业取得一定成就后,管理者往往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的企业无所不能,可以轻松应对各种挑战。

第二阶段:盲目扩张

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规模,企业不断扩张业务领域,而忽视了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

第三阶段:漠视危机

当企业面临困境时,管理者往往选择忽视或掩盖问题,而不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自欺欺人

在这个阶段,企业内部开始出现各种虚假报告和粉饰太平的现象,管理者对企业的真实状况变得视而不见。

第五阶段:无力回天

当企业已病入膏肓,任何挽救措施都显得为时已晚。此时,企业已经失去了重生的机会。

众多企业声称要打造百年老店,大多数时候都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真正要成为百年老店,必须基于长期主义,致力于构建稳健的经营机制。

只有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沿着自己的战略目标,秉持企业经营者自身的经营哲学,持续发展并成长为真正的“百年老店”。

二、比较优势能否持续成立

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若想持续取得优良业绩,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比较优势。如果企业在能力构建、所需资源条件、具体行事方式等各方面均具备比较优势,那么其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

以往的比较优势,在于企业抓住机会的能力、资源优势和关系优势,可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比较优势中,稳健经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造稳健经营的能力。

为什么要去花这些“笨功夫”呢?

因为企业需要构建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组织能力的比较优势、财务模型的比较优势等。这些要素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企业经营的机会

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和零售业等各个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去产能,因为这些行业正面临着严重的过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身处这些行业中的各个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其应对策略也会有所不同。

通常只有两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做法一:硬出清

通过价格战或通过引领产业升级来实现。

在引领产业升级方面,如果企业能够独占市场,让其他企业无法取代,那该企业所生产升级后的产品将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获得市场认可。

做法二:软出清

企业可考虑提升产品及服务的独特性,区别于竞争对手。

同时,企业也可选择在价值链上向具有更高价值的领域拓展,例如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向上游延伸,以丰富业务组合,提高与客户的粘性,并实现更多相关性,最终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1万亿国债的增发,

并不意味着春天来临

一、Q41万亿国债的背后,也有可能是“陷阱”

不论是1万亿国债增发还是新的市场机会,都仅代表企业可能面临的一种机遇。若想将这些机遇转化为切实的收益,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其中许多具体操作细节还有待明确。

所以企业最好将这1万亿为契机,进行深入的自我审视,知道只有自身在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资源的情况下,才能持续、稳健地成长。

二、企业寻找机会的前提:先要活下来

假设部分企业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那么它们在当前阶段可能较易遭遇挑战。因此,现阶段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注意演变的方向

在评估企业所处的行业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时,需要深入理解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分析过程中应将供求关系、主要参与者的策略、财务要求,以及可持续性要求等要素纳入演变方向的思考中

通过综合分析明确企业在该行业中的比较优势,一旦确定比较优势,企业可以更加自信地采取主动措施,例如集中业务资源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原有的优势业务等。

问题二:稳健经营里的“留有余量”,才是企业的资本

在年中的时候,许多企业经营者都制定了相对稳健和保守的战略规划。但是当1万亿国债增发的消息传出后,他们几乎在Q4都打算调整经营战略。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经营者需要理性地看待这一政策,认真思考未来5至10年的业务机会和业务组合,同时考虑企业自身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如果发现余量不足,经营者应采取稳健的策略,剥离非核心业务、保留核心业务并考虑关停运转。

总之,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必须结合自身的行业背景和经营体制进行全面分析,避免贪图规模而忽略实际情况,同时要在经营过程中留有余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比较优势?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如何去发现并且活得比较优势
转型一定要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打破同质化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
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该怎么干
陈根:数字化拓宽贸易边界,为传统贸易赋能
浅谈《孙子兵法》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