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司不是家,而是一支球队

我很认同,网飞的一句口号:“我们是球队,不是家庭!”

确实是这样,企业经营,它不是一个家,而是一支球队。

在家里,你可以发脾气,可以找借口,犯了再大的错,其他成员都会包容和接纳你。

但球队是不行的,球队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赢球。赢得比赛,就是一切。

能否赢球,是衡量球队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

如果输了,不仅仅是球员,连教练都要被换掉。

在公司也一样,能否取得好的业绩,是衡量团队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

成年人,都是为结果负责的。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结果发生。

那如何才能像“成年人”一样工作?今天就给你简单分享一下。

员工和管理者,互相配合拿结果

记得和老K对话连麦时,老K和我分享,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有个公式,对他影响很大:

一家组织持续的成功=战略×组织能力。

成功对于球队来说,就是拿到冠军,拿到好的结果。战略就是拿冠军。

组织能力就是队员有能力拿,有意愿拿,提供条件让你拿,拿到手软还不能停。

放眼全世界的球队,很多球队并不是天生就是无敌的存在,都是通过各种比赛、大赛打磨出来的。

提升组织能力,关键要靠:不断打胜仗,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

这样就能维持或提升队员的自信心、成就感和活力,达到“想赢不怕输”的最高竞技状态。

女足,还有女排、国乒,长盛不衰便是如此。竞技体育领域若此,商界亦是如此。

华为的成长史,从代理销售交换机起家到两个“三分天下有其一”,再到傲视群雄、独领风骚,就是一部不断打胜仗、组织能力日拱一卒持续提升的壮大发展史。

如何提升组织能力?无论处于什么阶段,打胜仗就能做到!打一次胜仗就能提高一次。

那如何才能持续打胜仗?需要员工和管理者的密切配合。

互相搭台,才能成就彼此。反之,互相拆台,双方两败俱伤。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一线管理者,每天看起来都好忙,为了团队更快拿到结果,会撸起袖子上手干。

总是在扮演着“救火队长”,哪里出了问题,就往哪里扑。

不仅没有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反而出现“你忙死,员工闲死”的局面。

员工一遇到问题,就会直接来找你,把解决问题的期望,寄托在你身上。

渐渐地,你在拆员工的台,亲手拆毁上台唱戏的机会。员工也在拆你的台,拖累你的工作节奏。

这不是成年人真正该有的方式。具体应该怎么办?

别做”嗷嗷待哺“的巨婴

那如果你是一个员工,你应该告诉自己:

别做一个”嗷嗷待哺“的巨婴。

婴儿有什么特点?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用控制自己的情绪,想怎样就怎样;

拿东西从来不付钱;做错事了,被骂的都是父母……

为什么会有“巨婴”这个词?因为他心理上就没断过奶。

明明已经上班很久了,但心智和行为却像刚工作的小白一样。

很多人,即使在职场工作多年,依然会带着婴儿的特点。

首先,做事只有开始,没有过程和结果。

这个月的业绩目标能完成吗?


“这个月没问题的,绝对能完成。这个月我手里有几个大客户,肯定能签进来。”

可到月底,会找各种理由,解释为什么拿不到结果。

永远只有开始,没有过程,更没有结果。

其次,爱等靠要,当“伸手党”

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而是“应该找谁帮忙”。

会习惯性地寻求上级的帮助,把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根稻草,归到老板身上,指望老板能力挽狂澜。

尤其是有啃不动的单子时,老板就是“救世主”。

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巨婴”。这话可能有点冒犯,但这是实话。

这也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表现。

真正的成年人,心中只有目标。会自己想办法拆解、推进、交付结果。

需要像父母一样哄着,这不是成年人,这就是长不大的巨婴。

成年人,是为结果负责的,要想尽一切办法,达到最终的目标。

成年人,也是为自己负责的,别做没断奶的“巨婴”。

如何才能不做“巨婴”?管理者,首先要做到不做“保姆”。

别做身上背满“猴子”的保姆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你应该告诉自己:

别做身上背满“猴子”的保姆。

绝大部分管理者,都会有这样的阶段。

早期,我管江苏大区时,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2003年,刚开始,我管的是金华区域团队,手里不到30人。

管理30人,我每天基本上,都可以靠体力就能完成工作,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提升团队销售业绩上。

当时金华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是拔尖的水平。

但我升职管理江苏大区以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我的管理半径,一下子就变宽,从当初的30人,突然扩大到了200~300人。

人越来越多,我身上的“猴子”也背得越来越多。

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每天工作18个小时,也处理不完手头的工作,业绩增速远远低于其他区域。

究其原因,是我成了“保姆”。

首先,是我的管理动作缺乏体系,每天就是个救火队长,哪里有问题,就跑去解决。

其次,自己全凭自己感觉走,无法做到使众人行。

最后,缺少管理技巧,只是陪着基层员工,做很多琐碎的工作。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当员工遇到问题时,多数时候,我会选择给他一个解决方案。

我会说:“这个问题很不错,稍等一会儿我来找你,给你一个解决方案。”

然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员工只要等我回答就可以了。

四五个员工时,这种方式还能行得通。

人一多,每个人,每天都把一只“猴子”甩给你,那就要疯了。

即便事情干成了,员工也得不到成长。干得成,还好;干不成,还会被甩锅:

“老大让我这么干的,我只是执行而已,出错了不关我的事。”

因此,甩掉身上的”猴子“,很重要。

具体可以这么做,当员工提出问题,希望得到解决方案时,要反过来把问题抛给他:

“这是个好问题。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现在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员工,其实是有想法的,只是不敢说,害怕自己的想法不成熟,会在你面前出丑。

这时,你要给他信心,让他把想法表达出来。

当大家都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时,双方都会很高效。

同时,适当给予他挫折训练,磨炼意志。要帮助他丢掉“拐杖”,学会自己走路。

婴儿因为他的四肢发育还不健全,需要父母帮忙搀扶着走路。

但一直扶着,就会出问题。职场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要扶着,不要帮衬,让他自己下地走路,自己摔跤,自己体会一下疼。疼了,才会长记性。

始终要以结果为导向,对好的结果要多鼓励和赞美。永远要让他记得,必须要有结果。

尊重并肯定他的价值,促进他产生成就感,激发他的能动性。

这才是成年人该有的工作方式。

成年人,不会直接给答案,更不会让自己背满”猴子“。

最后的话

公司不是家,而是一支球队。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司其事。

管理者做好教练的角色,员工做好下场踢球的角色。互相搭台,才能拿到好的结果。

那为什么很多人在工作中,表现得像“巨婴”?

因为大家都在互相拆台。管理者拆员工的台,亲手拆毁上台唱戏的机会。员工拆管理者的台,拖累你的工作节奏。

这对自己的成长,公司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聪明人,都会像成年人一样工作。别做“嗷嗷待哺”的巨婴,也别做背满“猴子”的保姆。

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拿到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者不要越俎代庖
你的基层管理是否有价值?管理不是当保姆,听话的基层也是上级领导的累赘
管理的关键跨越,从管理好自己开始
管理者的公允价值,让每个员工能感受到一样的待遇
猴子管理法:如何避免自己忙,下属闲?附激励方案,提高人效
奈飞文化第一准则:我们只招成年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