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晨报周刊》大易专栏之“参天大数”连载(数字0解读续)

 

向虚中求实

画画最讲究留白,留白就是“以虚致实”,中国画特别强调这一点。中国古人在画晚上的景色时,只画云,不画月亮,为什么呢?就是要以云来烘托月亮。这都是“以虚致实”的思维理念所致。

中国文化就是“以虚致实”的文化,这是儒家的观点,但是,文化在高处集结的时候,是合流的。同样一个理念,表达却很多元——道家的庄子说“惟道集虚”,《黄帝内经》强调是“观于冥冥”,而老子说的则更直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事物的本源,那本源是什么?本源就是空,就是虚无,虚无中包含了一切。因此,具有虚无特质的数字“0”,也同样具有着“道”义。

因为“道”具有谦虚卑下、变动不居、包含万物的特征;所以,喜欢数字“0”,或者使用的通信工具中有多个“0”的人,一定要与其同气相求,要谦卑、自空、包容,并且要躬行不悖;若果能如此,则必会在成长中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爆发性!(这种人往往在生活中脾气也很具有爆发性,让人防不胜防。)

古人说,万法归一。关于数字“0”的这个特征,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也有着异曲同工的表达。比如佛教。

在佛教文化中,“0”就意味着“空”。一切“有”,都是从“空”中所起,一切“有”最终都归于“空”。这个“空”时时刻刻安住在“有”中而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个“有”是存在的身体,而“空”则是存在的灵魂。无论何时何地,空和有都同时存在,这是存在的本来面目。

当最初的空无之心抛出一个念头时,就犹如大海向上扬起一个波浪一样——于是,“有”便产生了,它最初是“一”。但是,当我们想定义它是善是恶、是好是坏、是大是小、是对是错、是此岸是彼岸时,便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二”,“二”便产生“三”……由此,迷惑的意识就开始进入了各种各样颠倒梦想的幻象中去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五彩斑斓的迷乱人生。

通过佛教文化对数字“”的阐释,我们会发现,数字“0”的本来面目——它没有

概念,没有相,没有善恶,没有对错,没有分别,才是它的本来状态。这个状态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假如我们自身是一位领导者的话,如果能够让自己的下级在我们的领导下,没有感觉到被领导,那么,这就是无为的高境。而这种境界,就是空,就是放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在这样的心中,包含着柔软、谦下、随顺、不浊、寂静和润泽,同时也就具有着广大、坚固、超越、无边、圆满、究竟和不可思议。

也正因为数字“0”具有着空和虚无的特质,因而也就不应有分别心。而没有分别心的心,就是公心、平心。所以,喜欢数字“0”的人,一定要秉持公平心。只要秉持着公平心,人生就一定能够获致奇妙的开阔成长!

古人说:遭劫的在数,在数的难逃。而在易学应用体系中,数字与之联系的也非常紧密——数字是可以对应八卦来应用的!比如从1——8分别对应着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具体来讲就是:当你问问题的时候,我可以让你说出任意一组数字,通过这组数字来取卦,然后进行解读(此法为宋代大儒邵康节所传)。例如:所报数字为38(前者为上,后者为下),对应的卦就是火地晋卦。晋,是晋升之意;在通常条件下,论事主进展。(这个晋,还是山西的简称,3代表火(燃烧之物),8代表地,山西是地下出火之地,所以山西是产煤大省!)

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如果所报数字超过了8,又该如何解决呢?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数字去整除8,以余数来取对应卦。如,所报数字为3998大,那就用9除以8,余数是11对应乾卦,最终就得出了“火天大有“卦。

可是,人们还是会遇到一个困惑:“0”怎么归类或计算呢?

这个也很好解决。因为“0”具有虚无的本质,而在八卦中,坤卦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坤为无,对应数字8),所以,二者是同类,同等观待。这就是在之前我为什么说08同论的缘故。

中国文化对“道”的描述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存在,数字也不例外。因为数字“0”有着虚无的本质,所以,喜欢数字“0”的人,往往会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比如:自身喜欢虚无安静,那么本身就是一种“孤独”的形式现象;还有的,是被动的孤独——诸如或两地分居,或同床异梦,或事业上、精神上的曲高和寡,等等。通讯工具中数字“0”多的,往往都是在异地它乡工作,或者身在本地,却分管着异地的工作,有的是代理异地产品,有的是外区域派驻本地的机构,有的是独生子,不一而足。

总之,如果自身常用通讯号码中,数字“0”至少三个(相连)的话,则应该要考虑在异处安身立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个数字看懂中国文化
“周易文化”入门基础(二)
虚无不是无,看似虚无,其实是有物的,只是肉眼看不见 看三千大千世
“象”与“数”二者间的关系及其在卜筮中的运用
答复学友的十个问题
先天橫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