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 > 医案·(十一)大小便病门

2.小便白浊

天津李××,年二十六岁,得小便白浊证。

病因 于季秋乘大车还家,中途遇雨,衣服尽湿,夜宿店中,又披衣至庭中小便,为寒风所袭,遂得白浊之证。

证候 尿道中恒发刺痒,每小便完时有类精髓流出数滴。今已三阅月,屡次服药无效,颇觉身体衰弱,精神短少,其脉左部弦硬,右部微浮重按无力。

诊断 《内经》谓肾主蛰藏,肝主疏泄,又谓风气通于肝,又谓肝行肾之气。此证因风寒内袭入肝,肝得风助,其疏泄之力愈大,故当小便时,肝为肾行气过于疏泄,遂致肾脏失其蛰藏之用,尿出而精亦随之出矣。其左脉弦硬者,肝脉挟风之象,其右脉浮而无力者,因病久而气血虚弱也。其尿道恒发刺痒者,尤显为风袭之明征也。此宜散其肝风,固其肾气,而更辅以培补气血之品。

处方 生箭 (五钱) 净萸肉(五钱) 生怀山药(五钱) 生龙骨(五钱捣碎)生牡蛎(五钱捣碎) 生杭芍(四钱) 桂枝尖(三钱) 生怀地黄(三钱) 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 方中以黄 为主者,因《神农本草经》原谓黄 主大风,是以风之入脏者,黄 能逐之外出,且其性善补气,气盛自无滑脱之病也。桂枝亦逐风要药,因其性善平肝,故尤善逐肝家之风,与黄 相助为理则逐风之力愈大也。用萸肉、龙骨、牡蛎者,以其皆为收敛之品,又皆善收敛正气而不敛邪气,能助肾脏之蛰藏而无碍肝风之消散,药物解中论之详矣。用山药者,以其能固摄下焦气化,与萸肉同为肾气丸中要品,自能保合肾气不使虚泻也。用芍药、地黄者,欲以调剂黄 、桂枝之热,而芍药又善平肝,地黄又善补肾,古方肾气丸以干地黄为主药,即今之生地黄也。用甘草者,取其能缓肝之急,即能缓其过于疏泄之力也。

效果 将药连服三剂,病即全愈,因即原方去桂枝以熟地易生地,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朱良春杂病经验方----解郁肾气散
从风郁瘀三端论治蛋白尿
五脏六腑症状带表方
厥逆奔豚
肝寒调理
肝阳上亢和肝阳化风有什么区别和相同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