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喷泉模型
这里面有一个机关,相当于一个窍吧,今天我把这个窍告诉大家,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不管现在是否能够理解,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模型,对大家以后学习、悟道,或者对整个的中医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这个上升的阳气,也就是气机,是象喷泉一样喷出来的,它是从里面向上拱出来的,一会儿咱们讲到其它的气的时候,就知道喷泉上升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了。它是从里面向上拱出来的,一会儿咱们讲到其他的气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喷泉上升的意义有多么重大了。也就是整个的气机不是均匀的升和降,是从里向外往外翻出来的,你看那个喷泉了吗?喷上去喷到最高点,然后散开,那散开的和这个喷泉喷出来的水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对大家了解阴阳消长,生灭转化至关重要,如果这个不了解的话,很多阴阳方面的问题你没法前进的,所以今天要把这个窍告诉大家,不管大家了解不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对以后大家学这个阴阳是有巨大帮助的,也就是说这个气机来和去的形式是不一样的,不会是那个拉车,拉过来又拉过去,没有那回事,那么通过这个模型和这么一个规律,大家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大家说说为么呢?俞在颈项,病在头,善病鼽衄,看看有没有能解释的,所以刚才啊那个模型,是像喷泉一样的模型,在大家以后学阴阳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你要解不开的时候,就想想那模型,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我记得有人说这个中国的阴阳啊是不断的反复,一个无限循环论,其实比这个无限循环论他所说的要复杂的多,但更自然的多,这就是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奥妙所在,他把这个自然的规律看透了,看明白了,在这个基础上,辅以阴阳五行这个模型。但是有一点,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模型,你单纯学阴阳五行,那么你不可能推出后面那个自然的普遍规律的。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学阴阳五行最后学死了,学来学去他学的是死板的阴阳五行,而不知道这个阴阳五行是如何体现后面整个的气机规律的。所以说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大家要多学一些气机的道理,现在的阴阳五行不是古人所说的那种阴阳五行了,你看看《黄帝内经》、《伤寒论》《周易》这些书上他是怎么来表述阴阳五行的,后来越来越走样了。很多人不知道后边的这个气机了,他拼命拿这个阴阳五行来推阴阳五行,推来推去把后边那个真正的东西给忘了,所以说对后来的阴阳五行学的越来越困难了,后来学僵死了嘛。所以我们这个气道中医重新来谈气道,我们不是反对阴阳五行,我们是希望通过气道来揭示,告诉大家阴阳五行表示什么。
我把这个跟大家说了吧,刚才说的这个喷泉,其实想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是想告诉大家这个升降,升时是气聚上去的,降时是气散下来的,喷泉是一条水柱打上去的,下来的时候是散拍下来的,这个就是喷泉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气机变化。那么同理,我们气往上升的时候也是聚着升上去的,从里面升,不是从外面升。人身嘛,你把它比作一种气团,里面是周行变化,气在里面升,直着上去的,走内脉上去的,你可以说走肝经上去的,肝经是升的。下来的时候,就是散着下来的。
那么这个病俞在颈项就好理解了,你看聚的时候气在里,影响不到肝胁,肝胁不是它的俞,它直接在里面走,当走到颈项的时候,因为脖颈很窄,他会把这个病理表现出来,把这个特点表现出来,然后一直顶到脑后门上,所以病在头,会突然头晕头痛,很多都是这条肝经顶上去的。病在鼽衄也一样,它一顶,气往上一冲,顶在鼻腔,把这个血顶开了,人就流鼻血。很多流鼻血,它是肝经过剩,冲开了就流鼻血了,这个气很猛很聚。
这个大家知道吗?你们仔细想一想,所有的学问,尤其是《内经》上的那些,都是连贯的,没有说割裂的,割裂了这个东西你就学不了。我不知道大家有几个读过伤寒,关于厥阴肝经的,这书有一句话,气从少腹上冲心,可以找一下给大家打一下这个原文,气上撞心哪,具体前后看它是怎么说的。什么叫撞心哪?为什么用撞字?这个学了《内经》再对照一下伤寒,你就发现问题所在了,因为大家都讲了一个气机嘛,都理解到那个层次,那么言语上的描述都向那方面靠。只有很聚的气,它往心上顶,才会用撞心来形容。撞嘛,很强的力,冲嘛,所以叫撞心,“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个《伤寒论》所有的原文,没有一个用撞字的,唯独厥阴病用撞。气上冲心,大不了就是一个冲,那么只有厥阴用撞,冲的气弱,撞的气强。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你看咱们可以说是喷泉射出的水,可以撞击东西,你不能说扇一下扇子的那个风可以撞击东西。给大家提个醒,学好气道学好气机,对我们理解《内经》《伤寒》《本草》这些经典是有巨大的帮助。你光读阴阳,光理解五行,你基本不可能理解这样的用词用的这么准确的味道在哪里。
好,那我们接下来讲,那下面就都好解释了,大家只要知道这个喷泉模型,下面就都好解释了。“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在胸胁在脏,善病胸胁,所以胸胁胸廓藏五脏嘛,心又为五脏之大主,意义重大。放在这个地方,当然是说如果这个心有病的话,直接影响到整个脏腑器官,所以说这个胸胁,病在脏来理解,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关于“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你看几个都是在肩背,秋是风疟,那么肩背和风疟都是外在的,这个我们用模型就很好理解。降的时候,气散在外,那么气道用降气,肺也是降气,是外表,那么这个肩背相对心来说,这个肩背更在外,所以用这个肩背和风疟来表示外在的承受和外在病变的变化。
那么下面这个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你看病在肾,是腰股,然后病在四肢,冬病痹厥,这个大家要拿原文看,你要看不琢磨,这说过就过了,不理解用词的神奇变化,等于听热闹。咱这个也不是说热闹的事情,这说的什么意思呢?正气在里,肾在下,所以管他叫腰股,都是气之所至的地方。那病在四肢,这个我们都知道,大家有没有人说一说为什么病在四肢啊?冬善痹厥,厥在四肢,病在腰股,这三个联系在一起,怎么说明气机呀?
给大家说一下,我们看一下喷泉理论,水喷上去,聚在上边又散下来,散下来之后,水又藏了起来。藏在里边,再喷上来,它是这么一个过程。因为气藏起来,而四肢在身体尽头,气运转不到,所以容易得病。冬天气藏在里,外面四肢要容易受伤,容易痹厥,因为气不能达表了嘛,但是它这时候肯定要照顾到外面嘛。如果里面伤了,这个气机本来藏在里面,这回更出不来了,所以更容易导致四肢出现疾病。那么这个我们就想到了,很多肾虚的病人,比如说有四肢浮肿啊,四肢沉重,四肢寒痛,很多这样的病啊,都是由于里气虚导致的,而并不是由于外边有实,譬如风寒之气相搏导致的风湿病、浮肿病,那么这种病你单纯的去风湿、通经脉,往往越来越厉害,这个病治不好,就是里气虚外边就会出现病变嘛,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这个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痹厥。有些下肢麻木的萎痹的病人多半是肾有问题了,如果说他长期的话。
那么怎么来辨别这个虚实呢?其实很简单,他得病突然得的,年纪很壮,身体还可以,硬朗,得这个病又很疼,这个是实病。反之,时间很长,身体很弱,突然萎痹麻木,四肢不用,尤其是不用和麻木,绵绵不绝,痛而不甚。天天痛,但是不会说是龇牙咧嘴,痛得在地上打滚,来势又不重,这样的病一般都是肝脾肾三藏空虚。里气不行了嘛,气来了不能达表,不能至表,那导致表气不利,四肢不摄。这应该好理解的吧。
好那接下去咱们来说一下,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个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这个应该不用多做解释了吧,关于脊明确的意思就是中,脾属中嘛,人整个从后边来看脊柱正好是一个中轴线,他主要在强调这个脾属中央,运帷为四方,那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寒中嘛都是中央出了问题,咱们解剖的脾很小,当然其实这个脾是四气所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三十七
气学中医39讲摘记核心概念之:喷泉模型
金匮真言论解读
当归四逆汤四逆散四逆汤
论“肝非在左,肺非在右”
取穴之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