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之治篇(二)

作者;陈新华

中医对外感病,可分伤寒,温病,役病这几类。古人对外感病的治疗非常重视。著名的【伤寒论】就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外感杂病的一本专著。此书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基础及理论指导。为医方之祖。其对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中医的经典之著。是学中医之人必读之书。伤寒广义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如难经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病,有热病,有温病。凡此种种这说皆是伤寒。这是总纲,其余变化只是枝节。只是一个分类。虽用药各异,南北之分。但皆联系密切。从古以来诸多医家对伤寒论皆有注释。其中能者见能智者见智。对于初学之人还是读熟原著为好。后再看各家之说。【伤寒论】之开篇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今就此条文做个简略分析。

1, 病与太阳有关系吗,为什么要谓之太阳。太阳人皆知,在一切生物的头上或说上方会发光发热的圆球但离我们很远。从文字上来理解太阳,太者,大之大也,阳者,光之热也。太阳者,极大的光热体也。故日;红彤彤的太阳,金黄色的太阳,太阳光芒万丈普照着大地,此皆人形容之说也。太阳是一个发光发热具有高能量的星体。其系于宇宙之中,地球也系于宇宙之中。要依靠光与热量及太阳的引力。没有太阳地球就不会有如此之多的生命。太阳照耀着一切生命。把热能布施给一切。太阳者纯阳也。之特点是有光有热量。活着的生命需要光与热量。对人而言太阳是一个原象物质。而今谓之则是取象之用。象者自然之本有也。此借太阳之用引喻人体之生理。在【黄帝内经】中这种借自然现象来说明人体及医学道理的篇文很多。中医之原始皆取象者多。自然本草,山川河流,宇宙天体皆是好文章,观之美不胜收。取之用不绝。此无言之说也是无言之教。此无言之说胜过有言之书。是人要体察自然,溶于其中。

2, 什么是太阳之为病。是人生病还是太阳生病。太阳生病人管不着。而人生病就难受了。我们必须明白为什么先人要借喻来说明人体。太阳是一个热能体,活着的生命也是一个热能体。正常的生命热能维持在一定范围之中。当人体感受病邪,人体的自我调温功能会发生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代表着人体热能的平衡发生变化。一切疾病的过程就是消损人体能量的过程。也是耗虚人体阳气的过程。当阳气损到自我无法恢复的时候,阴气不断增具,生命就结束。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生什么是死这道理,才好开方用药治病。我们常会看到一些生病之人,或病后之人,身体疲乏无力。肢体动作绶慢。就是人体这阳气因病损耗之故。也是人体的能量与热能不足的表现。所以太阳之为病,就是人体受病邪的第一信号,第一时间。也就是说病邪开始破坏人体的阳气了。在这时候人体要怎办。此时人体的生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变化的过程一是战胜病邪,二是被病邪所胜。阳胜则生,阴胜则败。三是战病不胜,病邪入里隐伏,病久难愈。明白了问题就该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就是医生与方药的出现。故谓太阳者人之元阳也。比喻人体则是太阳经也,此于心肾脏为表里,系之生命之根本。为阳中之阳。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向上于头入脑交督脉于后项下行沿背走内络肾经。终足小趾外侧未端至阴穴。太阳者,阳也,诸阳之统,一身之表,其温煦,固攝,卫外。生发天地万物。其行而不止。于人体生理有先天之阳与后天之阳之说。先天之阳感于生命,后天之阳启于生发。

3, 脉浮。太阳经感病邪,人体病脉出现。为什么是浮脉而不是沉脉呢?因此人初感病邪阳气之卫,与邪抗争于表。故脉浮。其有分病感轻重,体之虚弱。浮脉可现,浮紧,浮弦,浮数,浮迟,浮大,浮小,浮之虚,浮之实,等诸多变脉。故以浮脉为人感病之初之表。此为常数,更要知其变数。方不为病之所惑。

4, 头项,强痛(广义之说)。也可说是头痛项强(狭义之说)。其说至少二个概念于中。头项,从生理上说,一是头部,二是后项部(也就是颈部)。从病理上说这些部位感邪,会出现症状。其一,头痛。感邪之人头痛者多。痛之时间方式强弱各体有别。其二,项强。一般说的是后颈部或颈部。然对于一些病人或初病人者。不是都会项强。此为或病之初病之轻,人方少壮,阳气还足。感寒项强者多见中老年病者,或要感寒几日后出现。所谓项强指说后颈部不灵活有点僵直感。此后项督脉膀胱所经之路。因邪之滞而生僵直感。其三,强痛(僵直而痛)。外感之人只会头项强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就不会强痛吗?要明白人体的每一个地方都会痛的。所以我们的思维就不敢只限于头痛。这种外感病症不是所有人皆会出现,但是有些外感重者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强痛就是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有的人是头,后项背部,胜者全身肌肉皆痛。有的病人会说身上紧痛,更胜者全身皆僵直而痛。这是外感胜者病患,治疗不及时准确到位很快会摊痪,这样的病虽不多也见过多例。在《痹痛略》论中有一病例就是因外感引起的全身皆僵直而痛的病。所以此条文,头项强痛,广义指的是人的整体症状。必须明白所有感邪之人不可能都是相同症状,是不同症候,不同的生理表现。只有疫邪症候才会近于相同。

5, 恶寒,还是而恶寒,应该是而恶寒。而是連词。是将前与后的意思相联系。‘而’告诉我们病是一个整体现象,不能单独来看。恶寒是人身体一种常见现象。‘恶’是指,畏惧,讨厌,怕,不喜欢。寒所指是冷,温度不够,与热反义。寒为阴气、为阴邪。损人阳气。恶寒,即是怕冷。一切阴邪至病,大多病者会有一恶寒过程,只是时间长短各体不同。恶寒是伤寒的一个典型症状,也是一切外感病的典型症状。这一症状会随疾病的发展而表现不同。对于感邪之人病发于阴发于阳,要有个分别。真假寒热要会分辩。云;“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术者必须深刻地明白此方的奥理。此阴阳之别,用药殊途,南北之分。切不可一见寒者不加深辩,就用温药。也切不可一见发热不加深辩,就用寒药。这种错诊与误治的现象在日常中确实可见到。所以在治疗一切外感病时,无论是伤寒,热病,疫病此条文都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一切用药虽然多有千百万之多,皆无非阴阳两类。要在极复杂难辩中,有清晰的思惟。切知;病者诡道也,常让术者与患者摸不清其之根本,而其隐伏又多变。搞的人是防不胜防。故日;世无刻板的书可看,无一法可墨守。一切在于变通。【伤寒论】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理论基础。在现实中我虽很多用药与书有别,但方法皆出于书。读经典书要活读。全书的条文很多。今就浅说一条。这方面的医案应该说不少,下面只说几个医案;

例1, 伤寒重症(感冒重症)。有一天,一个熟人打来电话。要求去医院看一病人。“那里医生很多用不着我去看”。“可病人病的很利害都快不行了”。问是什么病,医生说是急性肺炎,心脏病,消化系统毛病,老年病,好多样。此时近午太阳很好,我说把病人拉到医院外面来。看一下再说。其亲人一行十多人用手推车,将其推着。外面用衣物包的厚厚的,看来其怕冷。她坐在上面脸色白而灰,头无力直起倒一边。表情呆。一看一问,知此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太太。就这一眼看去就知病不轻。是什么病呢,第一是先问患者。患者无法表达,言语含涩不清。什么话都听不清,糊糊之语理解其是表达要回家之意。我问其亲人患者有没有说要回家,其子回答说前几天会说话时一直叫要回家。这几天不会叫了。我说你们为什么不让她回家,医院的医生说病很危险,要留下治疗。家人也不知怎办。只好听医生的话。一个多星期治疗检查就用了一万多元。叫其家人说一下这几天的情况与病初症状。其子说;大约十多天前母亲就一直咳嗽,后来又发热用了一些药也没用。大家商量把母亲搞到大医院来治疗与检查。现在医生说是急性肺炎,心脏不好。好几样病,这几天不吃饭,无没起来走路。好象胸中很多痰出不来,还有发热不退。但不是高热。听后我注意了一下病人的整体容貌,切其脉浮弦略数而边硬芤而大有散之感。两关中滑。底根极弱而摇摇欲脱。这是邪实体虚阳气大伤元阳欲脱之危象。观其舌苔白中腻微黑而少黄。质体胀而前边有红星点。这是邪实郁阻于中上焦内脏气机不通发胀而痰留不得出,喘息困难,人被暼的难受。这病患者不会爱喝水。就是叫口渴也只喝一点。因病寒热皆有。色,脉,舌及观诊后。对其家人说,

1, 老太太是受风寒引起的。

2, 由于治疗不善寒引邪入里引发咳嗽 。

3, 由于止咳镇咳及抗生素过量用,至痰停阻于肺内不得出,而生炎症发热。此之发热患者喜欢用厚衣,寒在骨髓也。

4, 心脏出现供血不好是因上述之原因引起。

5, 不思饮食寒入中脾不运化(与用抗生素有关),中有宿食故而脘生胀満,人神气不足是欲昏寐,阳气大伤也。

6, 我问老人进院时是走着进来还是抬着进来。其子说的扶着进来的。现代医院看样治病,因为他们的认识所做及所学他们认为是对的。而从我之诊病后从中医的观点来看,前面的治疗或治疗失当太多,是引邪入内,伐损人阳气的做法。人本不死也会因病搞错而乱用药伤而至死。此误治太多。本来其病人住院时还会走路,还会吃点饭,还会说话强烈要求回家;可用药了几天这三大生命特征在消蒌。这还有治的意义吗?虽然子女有点钱,要做点孝心的事。皆不知较深医学,不能怪之。实善而大不孝。违背老人意愿不让老人回家,选择治疗错误,至老人痛苦异常无法说出于形容。此亲人做表面之善,本质之错。

7, 我对他们说用中药若在二天会起色,会吃点饭,让老人回家。少用西药与吊瓶。他们说在医院要听医生的没办法表示会少用点。

8, 开方;前胡10杏仁10桂枝12附子10甘草10远志8炒苏子10麻黄8田基黄10银花10麦冬10天冬10丁香5茯苓10砂仁8枳实8半夏10高丽参6生姜12葱头5个。二包,日一包,水煎20分日分五次温服。禁忌一切生冷鱼肉蛋类之物。避风寒,有阳光时要让其晒一下。

第二天.其子找我开药。我说药还没吃完,就要开药。其说这两天用中药烧己退了一点今天开始想吃点粥,但只吃几口。他把母亲推出来。那灰色的脸已开始退,这说明药己中病身体向好的方面发展。舌苔白中偏厚少津,是说明脾运化还无力。舌质前边较前红,说明心肺上焦阻塞有痰出不来或出不顺。看舌苔一般情况可以教科书上说的为准。特殊情况要与经验与实际病情为准。一者常,一者非常。这样的舌苔多数人会用清热化痰的药。这样就完全与病的实质相反的用药。会延病或加重病。虽然医者用药表面之善意。实质做了恶事。现实中这样的事太普遍了。诊其脉有缓之象。其下之滑痰也。要用何法让痰出来。当温阳促其本气功能将痰排出。此之发热是痰所发,此之少食是痰之所滞。此之心无力是痰之所蒙。开方如下;

前胡10杏仁10桂枝30黑附子30辛3生姜150红枣12胡椒10当归12麦冬 10天冬10麻黄8甘草12远志10茯苓10砂仁10炒苏子10高丽参6連翅8田基黄12白花蛇舌草10竹茹12明矾2(后下)三包水前服,日一包。药水煮2小时汤分几次温吃。

另上好野生灵芝10红枣 10个生姜50冰糖30。水前服。

过几天其子说老太太已出院。问还要用什么药。我说按第二次开的药再用三包。过了数月见其子说老太太已经会去菜地了。听其说这老太太一生都在干农活。生病前几天还在做活。可一阵风寒。袭来生病。本病不重自可调理。可子女有点钱。硬是好心把老人搞到大医院来治疗与检查。老人不愿也无法抗争,违人之意失人道义也。因失当太多。差点误事。

例二,重感。2006年的12月。有一天有一个人要求我去为一老人看病。问其是什么病。说头几天是感冒咳嗽。后发烧住院,昨说病较重医生说肺炎。我只好跟着去看一下。这病人男,今年80岁。还在住院。问其家人。病之经过。说病开始感冒咳嗽又发热。起初在中医院住了五天,一直发热咳嗽。用药都是打针吊瓶吃药西。后来全身发抖站立也不行,不爱吃饭。老人己为快不行了把子女叫来。后看没办法就再换这家大的医院。上午医生做了心电图说心不太好,拍片说是急性肺炎。明天要做B超。我看了一下病人,畏冷缩于被中。令其穿衣到有太阳的地方。看其气色还好,不是重病之人。不象其子女说的那样严重。看舌苔中灰黑带杂色可能是吃过什么东西。舌质前边较红。脉两关弦数趋减。说明病已停止发展,在开始转好。我真想不通那种国家专业名牌中医。为什么这种只要用桂枝附子汤就可治好的伤寒小病。而不开中药专用西医的打针吊瓶。还用带激素药的“松”类药呢?这些人一点中医常识都没了。打针后病人怕冷发抖无法站立,搞的病人怕死,举家当心。这是西药太寒之过。为什么就不明白呢。等等总是无话可说。开方如下;

炮附子15干姜10细辛3茯苓10前胡5远志8石菖蒲5甘草10桂枝15蚤休10人参6天冬10麦冬10生姜50红枣10个酸茶12。水煮30分温服。二包水煎服。

另;野生灵芝10红枣15生姜50。第二天用。連用三天。

药后病人已可自由活动。症状减少。叫其药再用二包。

例三,伤寒重症。这也是2006年的12月的一个患者。患者在外省。打来电话说发热咽喉痛的很。从说话中可知是伤寒病。问温度多高,其说他自己觉得很热。他老婆用手摸他觉得不热。这是无根之热。病人会感觉身上很热,用体温计量温度不是很高,或不高,人触摸其身也不觉得热。这是一种严重现象。是阳虚不足,虚阳外脱之危象。治之不当预后不好者多。此病是肝硬化腹水后期病人。年初来看。后好转回家。后又发,来调治不久又回家。因一些原因而引起重度伤寒。此因肝病没好体虚又得重寒。患者也感到怕。此是一种危急的病。处理不好后果可想而知。当时在电话中开方大约是。桂枝30附子15细辛3麻黄10白芍12人参5田基黄10生姜15红枣12个二包水前服。二天后病人来电说病没好转。只好用大剂方,是原来的方。原方如下;附子180细辛5桂枝50干姜45良姜20花椒10丁香10白芍15甘草10红枣30个个生姜250葱根7肉桂30三包水前服。这样用方药发热咽喉痛得好。

以上说了三例近期治疗的重感冒患者。也是伤寒重症患者。虽有相同之处。治之各异,因人之异用药方面大不相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感冒或伤寒治之不当的事常可见到。如果用药不对,或药量不够皆影响病的治疗。特别是老人,体虚之人,患有重病之人。在得之伤寒,处理不当会引发不可逆转的后果。所以治疗之责,即当扶阳抑阴,顾及整体,切不可见病治病,被诡道所迷。而是心有主定,想取之,远而近之,近而远之。示之不治最后克之。皆先后方法与选药的灵活运用。最大程度的运用优势来治好病,而不是玩什么兵法。

2007-1-26,福建三明。自然本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培成解读伤寒论
中医外感病全书太阳病(上一)
济民医案之--外感病(感冒发烧)用药析解(二)
论伤寒谈解表
风寒感冒的共性-《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1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