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便秘的中医疗法

品名:龙家固齿粉


功效:洁齿护龈,强根固齿,去牙渍烟黄,增强咬嚼力。



小儿便秘的中医疗法


  便秘不仅是成人易发的疾病,小儿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中尤以功能性便秘为多见。


小儿便秘特征

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坚硬,可伴少腹胀急、神疲乏力、胃纳减退等症,并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排便困难。

小儿便秘原因多 脾虚肝旺最常见。

小儿便秘与饮食和习惯有关,病位在大肠,关键还在于小儿脏腑功能特点,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

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小儿生而未全,全而未壮,故其脏腑功能较弱,另一方面还因小儿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期,对水谷精气的需求,比成人相对高,而小儿脾气尚弱,存在着运化功能不健的现象。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位居中焦,又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所以在水谷的运化、吸收及糟粕的排出方面脾胃的作用至关重要。小儿脾常不足,若饮食调摄不当、情志变化,则易造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脾升胃降失常,浊阴不降,影响大肠气机,致传导功能低下,糟粕内留而便秘。临床见大便秘结,甚则粪干如羊屎,数日不解,患儿因排便时疼痛而恐惧排便,可伴见大便涩滞不畅、脘腹胀满,同时有面色不华,食欲不佳,气怯神疲,眠少或睡眠不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且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大肠传导功能以助大便排泄。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肝常有余,生机勃发,其气机升多降少,糟粕不易顺降而郁滞肠腑,故便秘者多。肝常有余还可表现为小儿情绪不稳定、性情急躁。肝气郁结,疏泄不畅,气机壅滞,同时也影响了脾的运化,大肠气行不畅,糟粕留滞,而成便秘。有些小儿因环境改变后不适应,可造成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小儿肝常有余,不仅见于小儿易动肝风而发热惊厥等,亦见于小儿情绪不稳定及性情急躁,致使肝气不疏,气郁化火,伤津则肠道失润而致便秘。

脾虚则运化失健,故纳差、腹胀;气血津液无以化生,不能充养皮肤、四肢,故面色不华、神疲怠动、寐时露睛。有上述表现则中医辨证为以脾虚肝旺型,临床较多见。

治宜攻补兼施 健脾行气

因小儿服用汤药的依从性较差,而目前又无专门用于治疗小儿便秘的中成药,临床常用小儿化食丸、四磨汤、王氏保赤丸、一捻金、当归芦荟丸等,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后容易复发,往往效果不理想。根据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肺脏娇嫩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便秘的治疗应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临床采取攻补兼施法,以健脾行气通便为治疗总则组方,取得了满意效果。

中医常将小儿便秘分为实热、阴虚、食积三种类型。现将各类型的症状特点及饮食原则介绍如下。

便秘类型

症状

常见病因

治疗原则

实热便秘

大便干结,多日不通,腹部胀满疼痛,容易发生呕吐,伴尿黄、面色红、口干渴、口中异味、烦躁、哭闹、舌苔黄厚等不适。

实热便秘是小儿便秘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胃肠积热所致。

主要采用清热通便的方法。可以选用大黄、炒枳壳、厚朴、莱菔子、火麻仁等。

阴虚便秘

大便干燥,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烦躁,容易哭闹,舌红少苔或见地图舌。

阴虚便秘主要是由于热病或者腹泻以后伤及津液所致。

采用滋阴润肠的治疗方法。可以选用麦冬、生地、玄参、沙参、石斛、玉竹、火麻仁等。

食积便秘

便秘腹胀,食欲不振,经常打嗝或时常呕吐,排气臭秽,舌苔厚腻。

食积便秘主要是由于食量过重,食肉太多,或食物中热量太高所致。

采用小吉通便的方法。可以选用枳实、厚朴、莱菔子、神曲、麦芽、山楂、陈皮、瓜蒌等。


  

  中药治疗便秘4妙方

  1、一捻金

  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合用于实热便秘和食积便秘,排便作用发挥比较快。本药为散剂和胶囊两种剂型,服用起来比较方便。1岁以内每次服0.5~1.0克,2~3岁每次服1.5克,最好用蜂蜜水调服,每日2次。

  2、小儿化食丹

  消食导滞作用比较强,适合用于食积便秘。本药为小蜜丸,1岁以内每次服半丸,2~3岁每次服1丸,每日2次。

  3、保和丸

  具有消食导滞作用,作用比较缓和,可以连续服用,适合于食积便秘,便秘程度不重的小儿。本药为小水丸,2~3岁每次服半袋,每日2次。

  4、麻仁润肠丸

  主要作用是润肠通便,适合用于阴虚便秘。本药为蜜丸,2~3岁每次服半丸,每日2次。

  足疗法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外治疗法疗效明显,且药源方便,作用平稳,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现介绍几则足疗效方,供选用。

  1、清热消积,导滞通便:大黄5~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稀糊状,置伤湿止痛膏中心,贴双足心涌泉穴,10~15小时后取下,—般用药一次即效。

  2、清热导滞:芒硝5克,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处,每日1换,连续3~5天。

  3、清热导滞,消积化食:生大黄、焦山楂各等量。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10克,用米醋或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儿双足心涌泉穴及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

4龙家治小儿便秘外用方:寒重体虚的小儿用蜂蜜熬膏,待凉搓成小儿大拇指粗样蜜条,塞入小儿肛门;火旺体健的小儿用鲜萝卜切条,用淡盐水泡一会,塞入小儿肛门。

  内服方用蒲公英煮水加适量白糖或蜂蜜,给小儿服用。



·龙家鲜药·聚天地之灵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便秘食疗
宝宝便秘
便秘
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大便干结/欲便不出/大便干结的方药,中成药治疗
便秘危害大,中医怎么治疗?
麻仁润肠丸几小时见效 麻仁丸吃多久可排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