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家真气》:学习气功重视师承!

编者注:近期,将连载《道家真气》一书的全文,一为开阔眼界,二为同道共参,三为向作者致敬。《道家真气》由海南出版社出版,中国台湾作者湛若水所著。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建议各位购买正版书籍阅读。

学气功的重重障碍

无形无色,科学仪器也许可以测出一些端倪,但却无法就气的生成、成分、功能及变化,架构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也许有人会问,自古以来研究气功的书籍不是汗牛充栋吗?古人既然把练功的原理和过程都记录下来,研究这些书籍不就一-目了然吗?

其实不然,大部分的道书,没有经过修炼体验其中境界的人根本看不懂。朱熹学富五车,可是一部《周易参同契》研究了半辈子还是不得其门而人;空海拒绝把《理趣经》借给最澄,原因是认为他看不懂;后期全真道大师陈致虚读《金丹大要》不明其中奥旨时,尚且需要面对祖师画像,晨夕香花、读经百遍千遍,以期“顿尔开悟”。至于老子、庄子及其他一-些道家经典,古今学者的注解,其中部分内容如果照着字面臆测,有时候不免牛头不对马嘴。

古人说:“书中若得学道法,满街皆是大罗仙。”又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修道典籍虽然堆积如山,但想要从书中了解气功却是相当困难的事。道书中不但充满谜语、暗言之比喻,让人觉得玄虚难解,而且缺乏详细的步骤说明。而气功文献中充满“阴阳”、“铅汞”、“河车”、“胎息”、“鼎炉”等等抽象的字眼,因为欠缺体证,即使看了书也很难在脑海中产生具体概念。

有谓“阅尽丹经千万篇,末后-着无人言”。未经他人点破,道书读再多遍,还是无法了解古人所说的那些抽象文字的真正含义。如果没有人能够把道书翻译成我们听得懂的白话,对现代人而言,丹经道书仍然只是玄之又玄、难以理解的“仙书”。

此外,最令人遗憾的是,气功还有一些口授心传、不笔之于书的“心法”,这些心法往往就是修炼气功的关键之处。所谓“江湖一点诀”,师父说出诀窍之后,听者往往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但是自己研究,可能一-辈子也悟不出来。

古时候,气功是许多人一生的志业,况且各门派之间相互较劲、争排名,自家门派苦心研创的功法如果被别人学走,就像现代企业视为机密的程序、软件被盗用一样,绝对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各门派的秘诀都是保密到家,只传少数弟子,或者传子不传媳,有些门派甚至严禁门人著书立说。如此一-来,经过漫长岁月、人事变迁,有些秘诀便失传了。

除了古书之外,近代坊间也出版了许多气功书籍,不少人到书店买本气功书,就照着书中的方法练了起来。如果书中谈的只是些简单的呼吸吐纳方法,或是各式各样的导引动作,就算练错了也尚无大碍。

最怕是触及守窍、周天运转、炼丹之类比较高阶的功法,如果没有明师指点就照着书中的方法修炼,是相当危险的。每个人的天赋、体质不同,-样的功法,不同的人练出来的结果可能不一一样,况且有些练功的关窍还是无形的,经络图上根本找不到。捧着书籍练功,就像盲人骑瞎马,险象环生。

学习气功重视师承

有一回,一位住在台中的朋友带了一一个年轻人来我,想要请教一些气功上的问题。这位年轻人全身的气“强强滚”,但是因为没有练化,所以气在全身流审,大部分笼罩在体表的筋骨皮肉上,也就是所谓的“气团缠身”。我告诉他行气的正确角度之后,他立即用我的方法练了一会儿,突然跳起来高兴地说:“通了!原来如此!”其实对错不过是相差一两厘米的穴道而已。接着我又告诉他“心”和“意”的区别,并说明“炼精化烈”的守窍方法,教他回去慢慢练习。

像这位年轻人的情形,我们戏称为“有钱不会用”。比方说,电也有了,材料也有了,但是根据不同的设计图、配线图去组装,它就会变成收音机、计算器、计算机等等不同的产品。“心法”就是炼气的设计图、配线图,如果没有人告诉你正确的心法,自己是很难悟得出来的。

武侠小说里的各路英豪经常为了一本“武功秘籍”争得你死我活,为的就是要一窥秘籍里的高级心法。俗话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我与台中那位年轻人虽是萍水初识,但轻易地就把心法教了他,由于时代变了,“得其人而不教,是谓失道”。学功夫的人已寥寥无儿,既然有人热衷功夫,已属难能可贵,当然值得给予鼓励和协助。

古时候学功夫,练功的标准都在师父心里,因为气练久了会产生变化,面在什么状志之下它的变化达到标准,就关系到“火健的问题,好像面包师烤面包样,他知道什么时候出炉刚用好,早些不行,晚些也不行。

炼气也需要师父在旁观察,由师父来判断此阶段的功夫是否已经练好,是否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功课,如果尚未达到标准,师父绝不会告诉你下一步怎么练。练功不能“贪功躐进”,这个阶段还没练好,绝不可以跳过去学下一步比较高阶的功夫,否则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门学艺的师兄弟,进门时间有先有后,每个人进度不一样;就算同一时间人门,因资质、勤惰不同,练出来的功夫也有差别。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有七大弟子,虽然师出同门,但是论道还是各有偏重,也都各自创立了自己的传法世系,其中丘长春开创了龙门派,在论述方面有很多独创性,传至今日,北京白云观仍保存龙门家风。

大门派师父在传授功夫时,有所谓“法不传六耳”的规矩,师父给谁上课,就只有谁能听,尤其像开穴道这等大功夫,掌门师父只教给准备接班的传人,其他弟子别想听到一一个字。此外,在练功的过程中,很可能气练偏了,或者阻塞在某个部位通不过,也都要靠师父适时给予调整。

“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苗根”,某些师父可能是由一个特殊的角度切入而得道,但是这个角度只适合他个人,当他把这个方法传授给弟子时,弟子却怎么也学不好。因为功夫若不从基础练起,很难保证人皆可学成,这就是有些新创门派昙花一现的原因。

因此,古时候的人学武、修道都很重视师承,大凡传袭几百年、上千年的名门大派人人都想拜人门下,因为名门大派的功法已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人门后只要用功、按部就班地学,必有所成。而且老门派历代高人辈出,不乏资质好、悟性高的传人,不断开创突破,汇聚了许多高级心法,投身学艺当然可以学到比较高深的功夫。这就像现代学生每个人都挤破头钻进哈佛、剑桥一样,这等名校出身的毕业生通常名不虚传,有其真才实学。

学功夫应该找“明师”,而不是找“名师”。功夫由浅人深,从初阶、进阶到有成,学习的路途极为漫长,而且过程变化万千,遇到任何状况师父都要有能力解决,才不会误己害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肝、脾、肺、肾、胃等练功方法(图)
发现修道真传养生功夫
气功、养生——没有你想的那么神奇,也没有你想的那么无力
《飞龙针法》序
易筋经介绍
[转载]严新气功:练功八十字要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