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论篇第三十一之四两感于寒者

 这里讲的两感于寒者,与现代人讲的温没、恶性流行性传染病有关。是人类、鸟兽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大战。是天体世界与生命世界出现了特别有利于某种微生物繁演流行的条件,是高级动物和人类身体中某种抗体经过长时间发展变化而减少、而退化、而变化不能适应恶性传染病的侵犯而造成的。

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前面所论可以说是普通感冒伤寒,这里所论就是恶性传染病所引发的高热症状。病变的第一日不但太阳经出现问题,而且与之相表里的足少阴肾经也出现问题,具体表现是头痛口干烦满。

病变的第二日又是阳明经与太阴脾经同时受到侵犯而发病,具体表现是腹满身热,不欲饮食。还会因高落而说胡话、发谵语。

病变的第三日是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同时感受到外邪侵犯,具体表现是耳聋、阴囊收缩。发生昏厥,不醒人事,连水浆也不进了。这样再处长三日,到第六日就要死亡了。

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为什么到第六日就会死亡呢?歧伯的回答讲,因为阳明经是十二经的后天之本,其血气仍然未衰弱消耗干净,所以人处于昏迷状态,还能维持三日,到第六日阳明经气血消耗干净了,就必然会死亡。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歧伯又讲,凡是伤寒两感而成温者,也就是高烧昏迷的病人,如果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称为温病,发生在夏至日之后,称之为暑病。如果是暑病,用药也好,针剌也好,都应该促进病人发汗,促进外邪外出。都不要采取止汗的办法。要充分利用人体本能的发汗驱邪的功能。勿止,如果采取止汗的办法,只会加重病情,促进死亡。

现代卫生条件改善,挽救病人的手段先进了,可以避免部分病人六日死亡。但是现代人城市生活密度太大,一旦流行病发生,危害也更大,所以事关整个国民健康生存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卷四44,订正伤寒论注阳明篇
学知讲伤寒论77(第203-205条)——阳明禁下证
夜读伤寒-240
厥阴伤寒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第一节《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