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之二十一阴阳之三等六问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

黄帝问,古哲将阴阳各区分为三,是什么原因?

因为三阴三阳所隐藏的阴阳之气多少不相同。就年周期而言,从冬至起第一个六分之一阶段,是厥阴风木阶段,是阴寒渐尽尽而阳气升的阶段。第二个六分之一阶段,是少阴君火阶段,是北半球阴气少而阳气如火的时段,第三个六分之一时段,是太阴湿土阶段,是北半球气候大热雨水较多湿气过重土壤中水分很多的阶段,第四个六分之一阶段,是少阳相火阶段,是北半球阳气渐少的阶段,却仍然处于暑热状态。第五个六分之一阶段,是阳明燥金阶段,是北半球白天阳气仍然旺盛阴凉之气已经决定着早晚气候寒凉干燥状态的时段。第六个六分之一时段,是太阳寒水阶段,是生命体阳气大升环境中却是特别寒冷冰雪覆盖的状态。

帝曰:阳明何谓也?

岐伯曰:两阳合明也。

黄帝问,为什么将年周期中的第五个六分之一阶段称为阳明阶段呢?

歧伯讲,因为在这一阶段,环境中的阳气仍然不少,生命体人体中的阳气在上升也很多,所以称为两阳合明的阶段,也就是阳明燥金阶段。空气中土壤中人体中阴湿之气少。容易导致燥邪引起的病症。

帝曰:厥阴何也?

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黄帝问,厥阴是什么意思?

歧伯讲,厥阴是阴气逐渐减少而尽的意思,是年周期中阳升阴降的转化阶段,也是人体中阳降阴升的阶段。自然界与生命体中同时进行着阴阳升降的转化,生命体才能够适应自然变化。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

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

黄帝问,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我相知道其要点是什么?

歧伯讲,第一,生命体中的气有高下多少之分,病变有久病和新病之分。证状有内外之分,治疗手段和方剂都是要求对症处方、恰如其分。,

大要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

歧伯讲,第二,大体说来,一味君药,两味辅助的臣药,这是奇数药味的处方制度,两味君药,四味臣药,这是偶数处方制度。也有二味君药,三味臣药的奇数味处方制度,也有二味君药六味臣药的处方制度,属于偶数处方制度。

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歧伯讲,第三,所以说,新病用奇方,君一臣二之类。久病用偶方,君二臣四之类。发汗的病人,不用奇方,泻下的病人不用偶方。补上治上部疾病的方剂,处方制度宜缓,治下补下的处方,处方制度宜急。用急的处方药味量大味重,用缓的处方药味量少味淡。用药必须适应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病症的需要。

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贪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

歧伯讲,第四,病位深而远,药物运行到中途,就能发挥作用,如同人吃糖后身体中的糖分供应立刻就会上升一样。还能够借助饮食物促使药物直达病所,但是一定人要违背上述制方原则。所以说,平衡气血之道,新病用奇方偶方,都应该注意量小一些。久病使用奇方偶方,都应该药味多而量大一些。处方大的指药味少而量重,少则两味药,处方小的指药味多而量少,可以多至九味,而每一味的量宜少。

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第五,使用奇方未能去除病症的,可以啬药味用偶方重方,使用偶方治病未能去除症状的,可以增加反佐药来重新组方。这就是药物寒热温凉的性质和所治疾病的性质必须相反才能凑效的道理。

帝曰:善。黄帝听后说讲得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医问药:找中医看病,如何直观判断中医水平好不好?看这里。
[转载]寻根太极识六经
什么是真正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合格的传统中医?
【引用】太极阴阳圆运动观+三阳三阴开合枢的对应方药
《谁能把内经说明白》系列之八 答疑解惑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