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图学脉诊,基础篇,濡细脉

      濡脉软绵甚至没有边界,细脉如线。濡细脉是怎样呢?又濡又细?是不是像条细线一样,但是又软绵无力?这好像有点难于想象啊。

       想起以前看脉诊书有讲:濡脉如棉漂水而细如线,主湿气。这样的描述让我一直难以理解。

       但是最近的 一个病案让我体会到了这种濡细脉。

       女,30,因掉发严重约2月就诊。疲倦,易劳累,口苦,眠差,容易醒,时有腰酸,二便正常。诉工作压力大。肤色偏黄,手指显得粗大。

       脉诊:寸脉沉弦,关尺脉软大,按之至中部有细而涩实感。

       舌诊:偏瘦,偏白,舌质偏淡,舌面少津。

       脉象图如下 :

      这是个太阳病本虚劳证转太阳少阳病。兼太阳中湿兼水饮。

      处方以小柴胡汤为框架。方用归芪建中汤加苓桂术甘汤加柴胡、人参。

      因寸脉弦,故用苓桂术甘汤。

      因身黄小便调。用黄芪建中汤。遵《伤寒论》:诸黄,小便自调者,治从虚劳证,黄芪建中汤主之。

      因脉细而涩,用当归、乳香、没药。

      病在头部,本为太阳病位。因患者工作压力大,产生的中焦结气。故而导致并有少阳病。

      处方如下:

茯苓15      苍术10      桂枝10      炙甘草10

羌活10      泽泻20      黄芪20      当归20

乳香5        没药5        柴胡20      人参6

龙骨20      牡蛎20      白芍20      大枣10

生姜10       5副

      为什么说这是个小柴胡框架的处方呢?因方中苓桂术甘汤为小柴胡汤半夏之意,乳香没药为小柴胡汤黄芩之意。

      患者服药后反馈,掉发好转,口苦基本没有了,睡眠好。

       脱发治疗我个人目前治疗的不多。平时多用建中汤加苓桂术甘汤,效果不错。

      脱发本属于太阳病。

      如果是单纯的太阳病虚劳证,用建中汤即可。如果是虚劳重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太阳病兼饮,用小建中加苓桂术甘汤汤。我认为这是比较典型多见的证。

       太阳病兼湿,这个也非常的多见。通常加泽泻,白术改为苍术。

       太阳病兼湿转太阳阳明病兼湿。这个也应该是非常多见的。阳明轻症,应该是血燥瘀,用乳香、没药。阳明重症,应该是血燥热结。这种治疗得少,经验不多。

      兼证越多,传变越多,越难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浮细脉
八十四、跌伤
雷师兄:癌症疼怎么治?特效药方是什么?排异汤怎么组?(2)
天使说伤寒20
裴正学:小柴胡汤加减运用经验
小建中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