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恩来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悍?

周恩来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悍?

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抗日战争时期的周恩来

1937年8月,

毛主席多次强调八路军要以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战略指导方针,

对日作战的基本战略方针确定之后,

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八路军该选择哪个方向出击。

毛主席以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选择了山西作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第一站,

对此,

毛主席是这样考虑的:

一是八路军从山西开赴抗日前线是最便捷的,

而且可以凭借山西险峻、复杂的地形阻滞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进,

也有利于八路军开展山地游击战消灭敌人;

二是日军大举进攻山西严重威胁了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地位,

而阎锡山又担心蒋介石借抗日之机抢占他的地盘,

出于维护自己的利益考虑,

阎锡山同意八路军经山西开赴抗日前线;

三是毛主席敏锐察觉出蒋介石要将八路军两路出兵、分割使用的阴谋,

意在借机消耗甚至消灭八路军,

因此他坚决主张把八路军三个师都放在山西,

便于统一领导、相互策应,

避免因为力量分散而遭遇不测。

我们不能不感叹毛主席的伟大,

什么事情他都能预先洞察其真相与本质,

然后采取措施提前化解危机。

9月初,

周恩来和彭德怀受毛主席委派前往太原同阎锡山面谈,

7日,

当周恩来、彭德怀和徐向前赶到太和岭口后,

阎锡山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接连遭遇挫败的阎锡山对抗战几乎失去信心,

周恩来耐心而详尽地向阎锡山分析抗战形势,

指出目前虽然敌强我弱,

但日寇一定会被我们打败,

鼓励阎锡山坚持抗战。

阎锡山听后,

打消了许多顾虑,

他对同行的共产党人说,

周先生对抗战的前途看得非常清楚!

阎锡山请周恩来帮忙制定一个第二战区作战计划,

周恩来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拿出来了作战计划,

阎锡山看后大吃一惊:

竟然写得这么好、这么快!

如能按这样打,

中国必胜!

阎锡山一再感叹:

周先生的确是有大才,

国民党里是没有这样的人才的!

周恩来对阎锡山“联共”态度和“守土抗战”的主张给予了积极评价,

希望他能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到底。

阎锡山当时搞的是阵地防御战,

沿线修筑了国防工事,

他寄希望于依托这些工事来“守土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毛主席

周恩来实地查看了雁门关防御工事后,

建议阎锡山不要死守雁门关,

而应该主动出击,

通过侧击和伏击来打乱日军的进攻计划。

经过周恩来耐心细致的工作,

阎锡山同意八路军在山西一带作战,

也同意八路军以太行山脉和太行山北端为根据地。

阎锡山还同意了周恩来提出的将八路军115师布防平型关一带,

配合友军在侧翼伺机歼敌。

当晚,

周恩来又赶到大同和第二战区北路前敌总指挥傅作义面谈了近3个小时,

傅作义表示拥护共产党的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坚决抗战并服从阎锡山的调度,

周恩来对傅作义特别强调抗击日本侵略者不能单纯依靠正规军,

一定要充分发动和武装民众,

与正规军共同作战。

陪同会见的徐向前后来回忆说,

恩来精力旺盛、思维敏捷,

非常善于谈判,

讲话能打动人,

傅作义对他非常佩服。

但华北局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日军准备以重兵进攻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东北地区,

目标直指太原。

这就意味着八路军如果仍按原定计划全部进驻恒山山脉,

就等于置身于日军战略大迂回的包围圈之中。

毛主席当即调整部署,

将八路军3个师分散布置于晋东北、晋西北和晋南太岳山脉。

21日,

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和左权等领导人率八路军总部抵达太原,

第二天周恩来陪同朱德再次前往会见阎锡山,

双方就抗日的具体军事部署达成一致。

24日,

周恩来根据华北地区敌我形势以及八路军开赴地区的地理状况,

向毛主席提议,

命八路军129师迅速开往正太线南北地区武装民众、扩大自己、组织游击战争,

以夺取先机,

再逐步向西南山地转移,

毛主席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

此时,

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因实行片面抗战和消极防御的方针而出现大范围溃退,

国人寄希望于八路军开赴前线后改变这种溃败局势。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在周恩来的策划下,

八路军115师发动了平型关战役。

115师在林彪和聂荣臻的指挥下歼灭日军1000多人,

击毁了日军全部辎重车辆,

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

此战使得八路军取得了群众空前的信任和拥护,

八路军在敌后创建并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抗日战争时期的阎锡山

毛主席把八路军采用的战略原则明确规定为,

基本的是游击战,

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平型关战役一结束,

山西战局的中心很快就转到了忻口会战。

忻口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

也是守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

阎锡山调集8万兵力,

由刚刚率部入晋并担任前敌总指挥的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准备忻口会战,

并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率数万兵力在东线阻止日军沿正太铁路西进。

经中央同意,

周恩来携带电台随阎锡山行动。

周恩来对阎锡山的忻口会战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建议在中路地区以小部钳制敌人、把主力诱敌至忻口一线,

再以侧击加以歼敌;

右路地区的部队主要是进行广泛的游击战以牵制敌人;

左路地区兵力较弱,

则可以游击破坏和阻止敌人的前进计划。

周恩来的建议得到了阎锡山、卫立煌和傅作义的一致赞同,

毛主席对此计划也表示赞同。

10月中下旬,

周恩来和彭德怀到忻口前线指挥部会见卫立煌,

周恩来主张让129师回到敌后发动游击战伺机打击敌人,

接着又到娘子关会见黄绍竑并对东线作战也提出了许多建议。

面对阎锡山只重正面堵击的战法,

周恩来一再建议以少数兵力钳制敌军,

主力再向东北出击;

加强侧面部署以阻止敌军突进,

避免失败。

但遗憾的是,

阎锡山口头上同意改变部署,

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按照周恩来的建议去实施。

日军在忻口受阻,

转而加强沿正太铁路向晋东的进攻,

10月31日,

阎锡山下令放弃忻口,

11月2日,

北线数万守军撤离忻口阵地退守太原一带。

忻口虽然没有守住,

但忻口会战是华北抗战中规模最大且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

也是国共合作取得较好成果的一次战役。

周恩来早在忻口会战开始之初就建议应该及早布置太原的守卫工作,

因为他看出了忻口和娘子关难以久守。

阎锡山决定由傅作义担负守卫太原的任务,

周恩来对傅作义说,

抗战胜利的基础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深厚的伟大力量,

这句话让傅作义很受启发。

在太原失守后,

山西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作战基本结束,

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全面展开,

在此期间,

周恩来向中央提出“必须发展绥远游击战争”的战略性建议,

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采纳了周恩来的建议。

此后,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争迅猛发展起来,

势如燎原,

很快被国人看作了全国抗战的希望所在。

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

周恩来是立了大功的,

毛主席作出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战的伟大决策,

周恩来则以其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和灵活机动的指挥艺术,

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具体实践了毛主席的这一伟大决策,

而这也足以证明周恩来的军事能力有多强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贺龙布置重要任务,称少缴几支枪不要紧,战士们七嘴八舌谈论开了
为什么说周恩来的能力被低估了?
彭德怀与抗战初期八路军重大战略部署的调整
山高总裁远——解放战争中的山西国民党军装甲兵(一)
从古今战争风云,看雁门关如何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支特殊的抗战武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