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雪藏七十年的长篇小说横空出世,震惊了文坛

已故陕西著名作家柳青的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在《人民文学》杂志2024年第一期头版刊发,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起人们的热议和追捧,成了本年度岁聿云暮之际,文学圈乃至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

单从字数和规模来看,《在旷野里》不足十万字,篇幅不算大,应该算是中篇小说;但它塑造的人物十分成功,故事情节完整,体量大,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并不显苍白和单薄;因此,《人民文学》把它定位为长篇小说,是客观中肯,合乎情理的。

众所周知,柳青的长篇小说有《种谷记》《铜墙铁壁》和《创业史》,前两部小说的文笔还略显滞涩,可《创业史》却一下子冲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十七年文学的高峰。为何质变、蝶化的如此突兀,这里面又有着怎样的玄机和鲜为人知的秘密,读完《在旷野里》,也许答案就揭晓了。

笔者以为,《在旷野里》是柳青一部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力作。它是柳青的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和分水岭。纵观柳青的四部小说,它们是呈递进的坐标线渐入佳境的,这一上升趋势,使柳青逐步完成了由一个普通作家到文学大师的华丽转身。

《在旷野里》的时间背景是1951年7月初的盛夏时节,1953年10月7日该书结稿。这段时间正好处于《种谷记》《铜墙铁壁》与《创业史》之间,柳青就是在此时写的这部作品。它是柳青的思想和技艺实现重大跨越的转折点,无论是艺术层面还是思想高度,《在旷野里》较之柳青前两部描写解放区生活的作品,都有了质的飞跃。

笔者首先要说的是,一部没有思想的作品,是无法立起来的,换句话说,作家必须是思想家,柳青做到了。

七十年前,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基层党组织里权力的任性和傲慢,譬如县长梁斌的霸道和独断专行,区委书记张志谦的夸夸其谈和不切实际,县委书记朱明山老婆高生兰由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女青年变成了一个对下级颐指气使的官太太……

柳青的预判和洞察力何其尖锐,具有穿透历史的千钧之力,时至今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悚然警觉。我这里说的作品的思想性,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拿“假大空”的道德枷锁来评判作品,而是求真务实、心系苍生的悲悯之心。

这是一部描写陕西关中地区渭河平原的壮丽史诗,县委书记朱明山,县委副书记赵振国,共青团县工委书记李瑛等人物形象在帮助农民治棉蚜虫的典型环境里逐步展开。想着农民,向着农民,为了农民,没有空话、套话以及各种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只追求把事做好,让农民幸福地生活,这就是县委书记朱明山他们的梦想和追求。至此,作品的思想性便凸现了出来,这是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推敲的,是任何华丽的言辞和说教无法企及的高度。

另外,这部小说的技法也日趋成熟,为作家完成后来的鸿篇巨制《创业史》夯实了基础,做了思想上、艺术上的铺垫、积累和尝试。我用四个字概括《在旷野里》的语言特色:清新、精准。

敢于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和背景,是本书的亮点和特色,也显示了柳青驾驭文字的深厚功力和高超技巧。其中风景的描写尤为贴切和精妙,画面感很强,一幅清新淡雅的关中解放初的农村景象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这和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的写景状物何其相似啊,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中外名著的技法都是相通的。举书中几个例子,大家看看柳青笔下的景物描写:

“……月牙落了,繁星显得更稠,天空也似乎由浅蓝变成深蓝了。平原上安静多了,从村庄里只传来单调的犬吠声。地上有一股湿气上升,路旁的南瓜叶上有露水闪烁了……

……辽阔的平原迷迷蒙蒙地展开去。远处的村庄和树丛,就好像汪洋大海里的波浪;近处,村庄淹没在做晚饭飘起的白色的炊烟里面,只在炊烟上边露出房顶和树梢,很像陕北山顶上夏天黄昏时所见的海市蜃楼……

……这是农村里迷人的夏夜,月牙和繁星从蓝天上透过树丛,把它们淡淡的光芒投射到瓦房上和有两片竹林子的院落里。四周幽雅得很,街巷里听不到成双结伙的夜游人的喧闹,水渠在大门外的街旁无声地流过,各种爱叫的昆虫快活地聒噪……”

书中多次出现“在旷野里”这个短语以及有关情景,画面感、立体感、时代感极强,给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品质和永恒的魅力。

动词的精准使用是本书的另一个特色,作者用词稳准狠,不拖泥带水,不模棱两可,可谓恰到好处,的确做到了“把合适的词放到合适的地方”的创作原则。譬如:

1、老汉钻进大门,两扇门板立刻在他佝偻的身后关上了。(钻)

2、凉风从纱窗里灌进来。(灌)

3、黑黝黝的山峰压在南边一排房顶上。(压)

4、她把她的帆布挎包往她苗条的背上一甩。(甩)

5、年轻的媳妇们亲热地纠住她。(纠)

6、有的村干部把嘴里噙的旱烟锅拔开。(拔)

7、今天就有多少人撵到这里来看。(撵)

8、朱明山走出蔡家庄几里地,把车子往路旁的草地上一掼。(掼)

9、赵振国两手捉着自行车的手把,转身看着张志谦自负的脸。(捉)

……类似这样的动词不胜枚举,起到了准确表情达意的效果。

《在旷野里》还大量使用了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短语,使人物更加真实、形象、生动,宽博丰满和有血有肉。譬如:

1、他的四十几岁的被皱纹包围的眼窝湿润了。

2、赵振国说着转动着瘦长的身子。

3、两个人在关中的黑焦土街道上骑上自行车。

4、朱明山在黑暗中看着白生玉饱经风霜的长脸。

5、蔡治良摇了摇扁长的头不说了。

6、朱明山喜欢的眼光盯着他瘦长但是坚决的长脸。

7、朱明山盯着李瑛布满汗珠的高鼻梁。

8、赵振国简直不想回头看那个个子高大、两腿细软的区委书记。

9、耳机里传来朱明山清晰的、温和的但却严肃的声音。

10、那位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的宣传部长在他的身旁蹲了下来。

11、吴生亮在旁边用同情里带着佩服的眼光望着他。

……

这部小说是柳青的大女儿刘可风交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有关专家甄别鉴定,确认是柳青的真迹,因此才得以发表,以飨读者。它不光具有文学性,更具有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柳青写这部书时只有三十七岁,但展露出来的文学功力已经具备了一个大作家的胸次和襟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利他精神贯穿于作品的始终,这一点足以使他不朽和永恒了。

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组织西安地区老中青三代作家,于2024年1月20和21日两天,集中学习《在旷野里》。

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执行会长董颖夫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柳青佚作《在旷野里》内外 *** 作者:邢小利
柳青佚作《在旷野里》可谓是《创业史》的前史
让人想不明白的柳青/付海贤
柳青的“创业文学”
柳青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研究|现实主义:从柳青到陈忠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