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的三寸金莲——献给和我母亲一样的老年人

 
 
在大约一千年之前,缠足是中国在年轻女性中实行的一种习俗。大约在女孩儿六岁或更早时,将她们的脚用布条缠紧,然后,为了重新塑型,他们将脚打碎变得严重畸形。一般缠足的脚不会超过4—6英寸(约10——15厘米)。

 
眼下,裹脚时代正成为历史。临沂沂水县许家湖镇的胡家英老人(右一),今年100岁,她从5岁时开始缠足。一双“三寸金莲”烙印下的时代印迹,回忆起裹足时的情况,胡家英老人仍历历在目。

 
缠足,又称裹脚、缠小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女性须自幼儿时以布紧缠双足,使足骨变形足形尖小,导致走路时如小童般,只能以足跟行走。虽然废止的声音不断,直到20世纪才正式废止,汉族开始认为是对妇女的一种压制手段,此习俗逐渐消失。

 
在以前,小脚就意味着美,女人用布缠脚已成风潮。不缠足的姑娘很难嫁出去。胡家英老人自5岁时开始缠足,母亲用长布条将她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十趾连心,锥心之痛。

 
附近老人里只有胡老太的脚被缠过,老人们聚到一起,偶尔也会谈到缠足的话题。缠足一旦开始,放开就会很痛,所以她们每天都会将脚紧紧裹在那条长布之下。时间久了,血液无法到达脚尖,容易造成各类脚病。

 
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缠缠放放,放放缠缠。现年100岁的胡家英老人,5岁缠足,15岁放足,双脚并没有刚缠足时变形厉害,从侧面看,四只脚趾弯向脚心,连成一体。

 
东坡《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但并不是每个裹足妇女的脚都是这样。

 
长布包住脚尖,一圈圈缠绕,绕至脚跟,将整只脚包裹住,用裹布勒着带紧。

 
裹好的脚套上自制的白色布袜,袜底加厚,像多了一层鞋垫一样,起到保护作用。缠得一双小脚,得历尽千辛万苦,也难怪缠足妇女对其小脚的呵护,胜于一切。

 
裹脚老人的鞋子在农村中很难买到,所以她们都是自制鞋袜或者定制。“放足”之后的脚稍微变大,有时候买市面上的童鞋即可穿着。

 
以前的女孩出门时,除了裹脚,还要把小腿绑起来,颇像如今的哈伦小脚裤。城里姑娘为了好看,而农村地区的女孩更多的是为了干活方便。“金莲”被用来泛指缠足鞋,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胡家英老人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曾经经历过抗日战争,早年以给地主家种地为生。老人自己一个人住,有时候自己做饭,有时候儿女也会将做好的饭菜送过来。老人没事时会在自家院子里种一些花花草草,实在无聊了就去邻居家串门,图为胡家英老人在邻居家。

 
胡家英老人的房子不大,里面只有一张床和几个简单的橱柜,屋内设施很简陋。但是老人的心态很阳光,每当有客人来,她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屋,拉着客人的手跟他啦家常,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希望能有人愿意坐下来跟她说说话聊聊天。

 
老人们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坐在一起聊家常。

 
与胡家英老人不同,黄老太(右一)家中只有她一人,今年99岁。她既无丈夫也没子女,世上没有任何亲人。平日里,她只能找村里其他老人一起说话解闷。

 
黄老太的日常起居永远是一个人打理,村子里也会给她补助,老人没事时也会自己到处转悠着拣点垃圾。

 
从侧面看,整只脚臃肿短小,脚趾向下弯曲和脚跟紧挨一起

 
从侧面看,整只脚臃肿短小,脚趾向下弯曲和脚跟紧挨一起

 
黄老太的耳朵有点背,有时候要很大声很大声才能听见。

 
孑然一身,这条路,黄老太已经走过了99年,而今后,她也将自己一个人继续走下去。没有家人陪伴,没有子女,孤独前行……可她的步伐没有迟缓,甚至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坚定。

 
90岁的洪万美老人是章丘圣井镇人,9岁的时开始缠脚,老人介绍说:“是真疼啊,晚上睡觉都哆嗦,我奶奶就骂妈妈,怎么给我整的这么疼。”刚开始缠脚时,要用布将脚使劲裹紧,不能留一丝缝隙

 
从脚底看,脚趾和脚跟已从中折断,两部分紧挨在一起,在软肉的附和下,形成一条由两端站立的曲线,脚跟臃肿,脚掌消失,脚背凸起。

 
“11岁时突然明白了,长得也不好看,又没钱,不裹脚就嫁不出去了。”在封建时代,大脚女人都遭人嫌弃,只能继续裹。就这样,绑了拆、拆了再绑,洪万美反而遭了更多罪。结婚后她彻底放足了,然而脚也已经定型,折断的脚骨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

 
以前的女孩出门时,除了裹脚,还要把小腿绑起来,颇像如今的哈伦小脚裤。城里姑娘为了好看,而农村地区的女孩更多的是为了干活方便。即使裹脚走起路来步步锥心,洪万美老人还是得下地干活,依靠着这“三寸金莲”的尖形小脚,行走在家里家外,劳作生活。

 
“金莲”小脚,脚的全长不及自然长度一半,整只脚像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穿上自然大小码数37的拖鞋,空余的区域几乎占了三分之一。“弓鞋绣履”“小脚鞋”而今少之又少,这是仅存的最后的“三寸金莲”。

 
过去,多数女孩都会缝纫、刺绣,普遍地用纱线和针做些费时费力的针线活。做棉袄、鞋垫对于洪万美老人来说可以说是小意思,每一件经过她手的棉袄针脚细密,厚实保暖,为子孙的冬天增添了一件很给力的棉衣。

 
过去,多数女孩都会缝纫、刺绣,普遍地用纱线和针做些费时费力的针线活。做棉袄、鞋垫对于洪万美老人来说可以说是小意思。图为洪万美为外孙缝制的鞋垫,针脚细密,几乎看不出来这是手工缝制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没有哪个女子不爱美,特别是经历了新旧社会交替,仍留着过去习俗的裹脚老人们。不管生活环境如何,洪万美老人家每天都将自己打扮得很干净,看上去神清气爽。耳朵上也一直戴着自己喜欢的耳环,偶尔下意识地就会摸一摸它。

 
洪万美老人和闺女一家住一起,家中有只养了两年多的大肥猫,老人除每天帮忙做点小活之外,还会喂猫吃饭,有了猫的陪伴,生活更添一分乐趣。当女儿、女婿回家,老人还会出门逛街,用外孙的话说就是“小脚走得可快了,走得慢的完全跟不上她。”

 

随时代发展,“三寸金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过去,经历过战乱、生活的苦难折磨,这些百岁老人却还保持着快乐的心态,积极地生活着。面对每一天,她们都笑着去度过。愿这样的笑容,能传染更多人快乐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老照片】--3969-- 揭开三寸金莲血泪史:终于有人愿意「松开裹脚布」,用X光看惊悚到像是P出来..
满清宫廷的花盆鞋,原来和三寸金莲还有一段渊源
有同学不明白三寸金莲,看看这里就全明白了!
天足运动
朗读||婆婆的三寸金莲
9张纪实照直击三寸金莲真实面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