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话 | 鲁班劈开鲁班豁





        出林州城向西北天际眺望,巍峨绵亘的林虑山巅有一“U”形巨豁,形似城门倒立,状若神工凿造,这就是遐迩闻名的鲁班豁。

  鲁班豁地势险峻,海拔1172米,横宽110米,豁侧绝壁高250余米,乃古今兵争之地。从山麓徒步登山,一条“S”形石阶弯道迂回盘绕可通豁口。

  因其地位显赫,形若幻景,又为险关隘口,所以,引生了多个版本的民间神话故事。



        相传昔日鲁班,途经林州地界,见山前干旱地裂,民心沸煮,而山后却是碧波涟漪,遂起引水拯民之念,便手抡神斧破山成豁。

  顷刻之间,滔滔西水顺豁东泻,成巨瀑飞流直下。山前人盼水心切,突见此景,欣喜若狂。西水连泻数载,山前村民引水灌田颇得其益,世人感其恩德,便称此豁为“鲁班豁”。后来,西水日见枯竭,该豁便成了豫晋两省的交通要冲。

  

时至20世纪60年代末,山区人民奋战五年,在豁北山腰凿通了1000米长的太行隧洞。自此以后,行人大多改道过山 ,鲁班豁变成了中外游客、影视记者、画院师生驻足的景点。

  今豁口东侧石壁之上,尚存一巨型指痕,传说是鲁班搬山手迹。旁有一泉,水味甘甜,清澈见底,名曰“香柱”。传言为当年鲁班开豁流剩之水,喝了有“消困止渴解乏”之效,故游人至此,大都要品尝几口,以期应验。

  传说终归传说。不过,现实的鲁班豁确是一处绝妙的游览胜地,云雾天气,身临其间,如入仙境。晴日登豁,山前山后两地风光可尽收眼底。豁口凉风习习,风级变换有序,苍鹰出没山崖,浮云姿态万千,慕名而至的文人游客无不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他是鲁国人,“般”又与“班”同音,故后人称他鲁班。明代《鲁班经》记载,鲁班生于春秋末期鲁定公3年(-507)。他一生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木工用的墨斗、木经尺、锯、刨、钻等工具,人们生活用的铁铲、磨面的石磨、碾米的碾子等都是他发明创造的。



  

        鲁班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工匠,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制造师。《墨子》等书记载,鲁班曾用竹、木造了一只鹊,能高飞3天不降落。传说他还造过一辆能自动行走的木车马。据说后来三国时诸葛亮做的木牛流马,就是受鲁班木车马的启发才造出来的。

  在军事器械方面,鲁班曾为楚王设计了“钩强”和“云梯”。 钩强用于水战,打仗时,敌船退却,可用它钩住攻打,敌船进攻,可作抵抗用具。“云梯”用于攻城。现代人用的消防梯,就是由云梯演变过来的。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工匠建造了许多桥梁和楼阁。

  



        鲁班的这些贡献,理所当然受到了人们的敬爱。工匠们更是崇拜有加,他们把鲁班敬为祖师爷、鲁班神,并塑像建庙供奉祭祀。


  

        林州是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鲁班的形象在我市影响深远。横水镇东赵村、原康柏尖山及市区龙凤山等地,都建有鲁班庙,城区有鲁班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鲁班豁
南太行——鲁班豁 在太行林州段的林虑山上有一处自然奇观——U字型的豁口,像一个倒立的城门,犹如神之作...
鲁班豁黄华寺穿越
《再登鲁班豁》崔天文
时代召唤“工匠精神”!细数匠人鲁班的十大发明
七上鲁班豁-老祖庙-黄华寺(2014-12-2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