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挥之不去的记忆(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2-13发表评论>>
母校的记忆
中国的语言有意思,把老家叫故乡,把客居地叫他乡,于是乎,常有思乡之人“错把他乡当故乡”。人们又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作母校,有时候开玩笑地叫做“妈校”。“妈校”也好,母校也罢,至少说明对它的情感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母亲一样重要。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鬓发如霜,当我们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有关母校的回忆,就像是用长焦镜头把过往的一切拉到了眼前,母校曾经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举起记忆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关于《母校的记忆》。
五十二年了,别梦依稀,往事萦绕,母校黑芝麻胡同小学当年的景象,永远挥之不去。
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前身为煤炭部子弟小学,校址是清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奎俊宅第的东花园,西邻的四合院是奎俊的住宅。
我1957年上的这所小学,事先父母带我去面试,一位老师问我父母名字等简单问题,又与父母谈了谈,我们就回家了。8月下旬,学校大门外的墙上贴了录取榜,红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有我,一年级一班。
我上学路程也就10分钟,加之路上没什么汽车、自行车,所以不用大人送。从黑芝麻胡同东口进去不久,路北就是学校,两扇墨绿色的铁栅栏门,呈山字形,中间高两边低,白底黑字的校牌子,挂在铁门旁的柱子上。
进大门迎面是影壁,墙上无字无图案。校门里两边是两间方正的灰砖房,东边传达室,西边工友室。从大门口的传达室往东,是一小间存体育器械的小房儿。小房儿东边挨着两间教室,是四合院那种老式瓦房,门窗都油漆剥落。沿着教室往西往北,是同样的红门红窗的校长室,假山之间有石头台阶下去。我五年级时在这间高台子的教室上了一年课,真敞亮。
影壁后有一人高的木架子,挂了半截钢轨,上下课权当校钟。过了影壁,大操场尽收眼底。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全校在大操场庆祝。男生手执木制航模小飞机高举过头,女生手擎五颜六色的花束,从操场东边欢呼着跑进会场扬起一片灰尘的情景,犹在眼前。那花束是热烈庆祝,那飞机寓意祖国的腾飞。
操场正北一个木头台子,体育老师喊操,学校开大会校长讲话都站在上面。
木台子北边有些体育器械——两张砖砌的水泥面乒乓球台,压板,两副竖梯,能爬上爬下,好像还有滑梯。这个地方东边,是一排新盖的教室,灰砖加白色的扁片瓦,两间教室。两间教室北面,是老式的大房子,像是教研室。教研室和高台子上的教室东面,都有通道相连院子。
体育器械北边,还有一排教室,大约有五间,新盖的,灰砖灰瓦。别看是新盖的教室,室内光线却不是太好,课桌椅也是旧的,桌子两人一张,桌面下能放书包。黑板是水泥抹的,涂了黑颜料。冬天还要烧炉子取暖,教室里两个炉子,前后各一,工友负责生火添煤,有时来学校时,教室余烟还未散尽。学校所有靠窗户的玻璃,刷了半截白油漆,淘气的学生用小刀刮个小洞,窥视外面的“风景”。
教室前面空场南有一排柏树,柏树之南是个小操场。这排教室西头顺通道往北,到头向东有一条小路。路北竟是一溜土山,两个成人那么高,有两间教室长,土山下种着一排杨树。
大操场木台子西边,一个月亮门的小院,一间北房分里外屋,也用作教研室。
黑芝麻胡同小学还有分校,在校门往西走一会儿路南,一个凹进去的门洞两扇黑色大门里,院子南北两进院儿,东面有通道。现在这个分校仍在使用,估计格局没有改变。
学校的生活总是伴着快乐。课间10分钟,同学们滚铁环,搂着“骑马打仗”,女生拽包跳房子、跳猴皮筋儿,还有的男生围着教室前后跑着玩,不过上课时钢轨一敲,不一会儿校园里安静如常了。
放学后,同学们结成课外小组,三五个人一组在同学家写作业。我们组的组长中队长张小娴,瓜子脸,两根大辫子,人漂亮,管起我们也很厉害。
暑假时,学校在大操场东面的两间教室,临时建立了图书报刊阅览室和棋牌室,常吸引许多同学去参加,丰富假期生活。那时少先队队日不是去北海,就是去景山。景山除了少年宫活动,我们还从北坡山脚,比赛谁先爬到万春亭。
林林总总、悠悠漫长的六年小学生活,只记住了四位老师,有的还叫不全名——校长周玉华、一至四年级班主任王浩然、五年级班主任牟老师、六年级班主任李老师。
当时已经人到中年的王浩然老师个子不高,和蔼可亲,讲课循循善诱。她带我们班,在北面土山前的教室上过课,分校和本校进校门往东的教室,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牟老师身材较高,比较威严。我语文不错,所以颇受“青睐”;李老师五十来岁,高大魁梧,灰白的头发,一张布满不少皱纹的脸,显得饱经沧桑。但眼睛有神,博学有才,讲课快结束时,总要给我们讲些笑话、典故。
五十二年过去了,岁月无痕,物是人非。昔日少年壮志的同学,天各一方。时而翻出相册中1963年的毕业照,李老师和同学们就能走到我的面前。我从心里默默地为同学们祝福,也祝福我的母校黑芝麻胡同小学的现在和未来,感谢教我知识、培养我做人的老师们——我永远是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学生!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 小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江堰浮世绘|黄春红: 水底的母校
《母校名叫黑芝麻》 ——白守都
雨 | 洪烽轩(五年级)2021.4.16【ⒶⒶⒶⒶⒶ】
张选民||初中生活也快乐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10篇)
难忘的童年——兼记耀华小学的变迁【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