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1、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据《上饶县志》,黄沙岭在县西四十里乾元乡,高约十五丈,可容百人,下有两泉。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yán)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唐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7、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8、见:同“现”,显现,出现。
9、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10.西江月:词牌名

【作品简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由辛弃疾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
辛弃疾词作鉴赏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本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
【点评】
      《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明月别枝惊鹊”句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通首八句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对全首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这首词,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气氛(通常叫做景),表达出一种亲切感受到的情趣(通常简称情)。这种情景交融的整体就是一个艺术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炼,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
导读入境

月色皎洁,清风徐徐,我走在那江西上饶县黄沙岭的道路上,为此赋词一首:抬头望去,在明亮的月光下,树枝结巢的乌鹊被惊起,乱飞乱啼,从这一棵树枝跳到另一树枝上。大概是清风吹动树梢惊醒了劳累一天的蝉儿,它们一声一声地叫了起来。

这是多么清幽奇丽的景色啊。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看到那稻谷扬花,人们肯定都在这稻香里谈论着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一边听着耳边传来的阵阵蛙声。似乎那青蛙也在为大丰收而引吭高歌。正当我沉醉在丰收的遐想中时,一片乌云遮住了天空。远处还有七八个星星在闪烁,而山前却飘来了两三点雨星。赶紧找个避雨的地方吧,好像记得这里有个茅店在社林边,至今却不知在何处。疑惑中转过小桥,嗬! 抬头一看,茅店忽然映入眼帘。

====
赏 析
这首词是写词人行走在田间小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半阙勾画出了一幅幽美的农村夏夜图;下半阙则侧重于夜行人感情变化描写。笔法灵活,轻快宜人。整首词既有农村夏季生动的画面实体,又有词人空灵的想象描述。明月、惊鹊、清风、鸣蝉,一系列景物适时、适地地出现在词人的画面上,有耳边鸣啼、月光如水的眼前景,也有淡淡远山、清风吹过的陪衬物。花香、蛙声、丰年,这又是词展开联想的景物。结尾两句又用移动的镜头取景,展现出夜行人匆匆赶路的画面。而“忽见”两字又将夜行人急寻“茅店”而不见,及至突然见到时的惊喜表现出来。如此便把词人夏夜在田间道路上的情景、情趣写得自然亲切,同时也自然流露出作者闲适、愉快的心情。

====
【题解】

此词为辛弃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黄沙,指黄沙岭,位于上饶城西四十里处,闲居的辛弃疾常来此游玩,很欣赏这里的溪山之美。这首词写的便是某个夏夜,他行于黄沙岭田间小路上的所见所闻。

句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乌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曹操《短歌行》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杭州牡丹》有“月明惊鹊未安枝”。

首句中“别枝”之意,一直众说纷纭。有解作“远枝”;有解作“斜伸的树枝”;有解为“乌鹊要离开树枝飞走”;有解为“乌鹊拣选树枝”;还有人解为“月亮离别了树枝”。虽然难有定论,但从一二两句对偶考虑,“别枝”对应“半夜”,“别”字当是形容、修饰“枝”的,故解释为“远枝”或“斜伸的树枝”似乎更为恰当。

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我们仿佛看见他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路上,一会儿看看明月走到哪里了,一会儿听听乌啼蝉鸣,悠闲自得。此时的他,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谤而彻夜难眠。虽然遭弹劾免职,胸中还有诸多愤懑愁苦,但美丽的自然和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的愤激之情。所以,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不甘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突然出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社”,土地庙。

====
鉴赏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时期所作,描绘的是词人夜行于黄沙岭道中的情景。

五十字的小令,提到的景物却很多,从清风、明月、山雨、天星到惊鹊、鸣蝉、茅店、溪桥。景物之间互相勾连,成对地形成静态或动态的关联。有一些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动词直接点出,另一些则只是并置在一起,留待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关联。词作第一句符合第一种情况,但亦可作第二种情况看。明月的光亮惊扰了原本安栖在枝丫上的鸟鹊,“惊”字既是明月发出的动作,又是在明亮的月光逼照之下的鸟鹊的情状。苏轼有“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句,诗句的意义明确,在月明的环境中,受惊的鸟鹊不得安身,而稼轩的词句可以视为三个景物的并置,月、枝、鹊之间的关系给想象留出了更大的空间。穿插在明月和惊鹊之间的“别枝”点出了鹊惊的地点,第二句相应位置上的“半夜”则交代了蝉鸣的时间,清风与鸣蝉的关系可以想象为蝉的鸣声在夜半的清风中徐徐传送。这两个对偶的六字句让人想到王安石的六绝《题西太乙宫壁》第一首的首联“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鸣蜩”“落日”将“柳叶绿暗”“荷花红酣”两个短语分别隔开,达到了平仄相间、语意顿挫的效果,在降低了流畅性和明确性的同时增强了蕴藉之美。第三和第四句自成一体,用的是藏头的手法。第三句抓住气味和声音铺展出一片稻香阵阵的田野,稻香之中有丰年之声,然而丰年之声出自谁之口,从何而来,却不得而知,预示着丰收的欣欣向荣的场景之中被设置了一个悬念。第四句才揭晓答案,纷纷诉说丰年的原来是稻田里的青蛙。前句用“说”字,让人想当然地认为行动的主体是人,这里忽然说是蛙声,出人意表。拟人手法的运用趣味盎然,增添了丰收的喜悦。整个上片动静结合,从明月到鹊、蝉,再到蛙声,渐渐由静谧趋向热闹,由清寂趋向繁盛,生机和趣味越来越浓,无一句写人,而人的存在能够被真切感知。

全词写的是作者夜晚行走在黄沙岭一带道路上的所见所闻,明月、半夜和天星都明确点出了时间。下片前两句写星和雨,用词和句法都颇有特色。它们使用的是遣词异常平易通俗的“容易格”,卢延让的《松寺》中的两句就是这种写法的代表:“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稼轩的词句明显受到了这两句诗的影响,但他以六言句式对原句加以再创造后,又达到了不同于前的艺术效果。这两个句子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的倒装,倒装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给原本流畅的阅读造成了停顿。这种停顿类似于歇后,在节奏和语意上加重了后两字,“天外”和“山前”分别交代了星和雨的位置,与词人自己所处的位置拉开了一定的距离,都是远望之景,而虽是远望之景,又用数词加以修饰,似乎是可以看得很分明的,以简单明确的数字、看似客观的讲述传达一种难以形容的整体感受,确乎是巧妙的方法。更妙的是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继续使用倒装的手法,先让旧时茅店突然出现在社林边,令读者有些摸不着头脑,社林在何处?如何得见?结句“路转溪桥忽见”才交代出是走过或者走上溪上的小桥,道路陡然一转才突然发现社林边上的旧时茅店。茅店的出现对词人而言出乎意料,对读者亦然,只是对他来说多了一份旧友重逢的喜悦。至此,原先隐藏着的可以被忽略或显得很模糊的夜行人的形象变得明晰起来:我们可以想象他悠然自得地行走在黄沙道中,望月听蝉,并被田间生气勃勃的稻香蛙声所吸引,恍然不知行至何处。正当他发现山前有雨而稍感不安时,道路一转,发现熟悉的茅店近在眼前,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最后两句与前面写山雨的句子间的内部联系也被建立起来,因为山雨,所以可以避雨的茅店的存在变得重要。词作到此戛然而止,词人发现茅店后的欣喜以及此后步入茅店避雨等诸种情形留待读者去揣测。

在这首词中,作者始终带着好奇,兴致盎然地去发现和描绘途中的所见所闻,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他原来是熟悉这段路程的。词中所涉并无特别之景,却能写出新奇的感觉,实赖作者的好奇心、好心情和观察力。此外,本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值得称道,正是独特的表现形式赋予了平凡之景以不平凡的面貌。首先是倒装手法的反复运用,它造成了读者的期待,抖出的意想不到的“包袱”令人拍案称奇。不论惊鹊、蛙声,还是茅店、溪桥都是如此,它们与前面的明月、丰年、山雨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它们的突然出现引发人思考前后景物之间的关联,在思考之中将作者不曾明确描述的情境补充完整,使得原本字数不多的一首写景的小令的容量被大大扩充。虽然是描写悠闲夜行途中的景致,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景物的安排却是巧寓心思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词的主要句式——六言句。六言句形式变化的空间大小不可与七言同日而语,因而往往灵动不足,朴拙有余,朴拙体现在内容的紧凑平实和节奏的单调,但六言句运用得当却又能达到一种戛然而止、含蓄隽永、直白而又隐晦的特殊艺术效果。(刘珺珺)

====
评析
这首描写农村生活的小令,是作者贬居江西上饶带湖一带农村时写的。它通过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江南农村生活的热爱。词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城西四十里处),标明词所描写的是作者往黄沙岭途中的自然风光,而且听闻所见的是山村夏夜的景色。

词的上阕写晴天时的夏夜景色,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活力的山村夜景图。开头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描写出幽美的农村夏夜景色。起句是:“月移影动”的境界,写皎洁的明月升上了树梢,鸟鹊是最敏感的,以为黎明了,不免惊噪几声。这种“月移影动”的境界,颇似从曹孟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王维“月出惊飞鸟”,苏轼“月明惊鹊未安枝”,周邦彦“月皎惊鸟栖不定”等前人佳句化用而来。次句写鸣蝉,由于清风习习吹动树梢,惊醒了蝉儿的好梦,使蝉儿也鸣叫起来。三、四两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丰收在望的喜悦。听到从飘着稻花清香的水田里传来一片热闹的青蛙叫声,好像在告诉人们丰收的年景。因为蛙鸣古时认为是丰年的象征,所谓“蛙鼓兆丰年”的谚语,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听蛙鸣就好象听预报丰年。词的上阕,通过月白风清、鹊惊蝉鸣、稻花飘香、处处蛙鸣的景物和音响,展示了农村夏夜的恬静,但鹊惊蝉噪蛙鸣,却是动态描写,这样以动显静的手法,艺术效果显得更好。

词的下阕,写欲雨时的夏夜风光。开始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写天空远处有几颗稀疏的星星,可见近处已经抹上了微云,看不见星星了。所以山前不觉飘落下来几点小雨。这就把夏季气候的特点很自然地表现出来。五代卢延让《松门寺》诗:“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也是用“七八个星”来写雨前的天象。下阕末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写诗人先焦急后喜悦的心理,由于天气骤然变化,夏夜的阵雨可能将临,诗人心情焦急了,记得从前这里社林的旁边有个茅店,怎么看不见了呢?不料转身过了清溪小桥,茅店忽地出现了,正是避雨的好地方,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词的下阕,逼真地写出夏夜阵雨和行人的心情。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来写行人心情,但稀星疏雨带来的焦急,旧店不见带来的慌张,忽见茅店的欣喜,都洋溢在字里行间,这种以无写有,不直接写情而情自现的艺术手法,是很高明的。全词洋溢着欣喜之情,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的喜爱。

====
评解

这首词以轻快灵活的笔调,描绘了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乡村夏夜景象。词人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信手拈来,略加点染,置入画面,看似粗枝大叶,实则别具风流。词中美景与闲情融为一体,没有高深的典故和华丽的词藻,却清新可人,生动有趣。

====
品读
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城西四十里,岭高十五丈,下有二泉,景色可人。附近有稼轩书堂,即为辛弃疾读书之处。词题为“夜行黄沙道中”,除了点明时间地点,还表明此词在写法上围绕一个“行”字展开,从行中所见、所闻,抒发夜行时的恬淡心境与愉悦心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先从视、听角度写夜行中特有的见闻。明月当空,清风徐来,词人攫取了富有夏夜特征的景物,勾勒出夏夜的宁静,同时还隐隐透露出夜行者恬静惬意的心境。栖鹊因月明而惊起,蝉声因清风而传送,这些偶然的小小响动,融合在夏夜寥廓星空和广袤大地的无边沉静之中,给黄沙道中的夜晚平添一番野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三、四嗅觉、听觉并重,获得的是又一种美感。这种美感更渗进了社会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稼穑的关心和丰收的喜悦。蛙声说丰年,“说”是青蛙所为,“听取”则是夜行人的主动领略,他们彼此协调默契,原因都在于“丰年”。大自然这样可人心意,沉浸其中,人与自然几乎可以融而为一了。夏夜的黄沙道中,本该是宁静的,但这里却表现为一片喧闹:鸟鹊因月出而惊离树枝,蝉噪和蛙鼓在夜空里更显得清晰响亮。奇妙的是,这种喧闹反倒使人感到安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闹写静是中国古代的诗歌常用的手法,它使大自然的宁静充满了蓬勃生气。

在清风明月之夜,突然天色有变,远处偶有闪电,近处偶有疏雨。唐卢延让《松寺》诗云: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此词“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即化用卢延让诗句。不过两者境界不同,而且写入词里,还平添了幽默、风趣的色调。电光熠熠,断云零雨,或许是一场雷雨的前兆,但接着出现的转折却令人心头倍感温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在夜行之后,忽然与“旧时相识”的茅店、社林、溪桥相遇,顿时感到亲切与欣慰,如同到家了一样。这首小词夜行,一波三折,境界三变,既都出于意外,又都恰在意中。

此词还善于运用倒装技巧,对表达意境起了积极作用。这首词有两处倒装。首句“明月别枝惊鹊”,“别枝”的主体是“惊鹊”,正常语序应是“惊鹊别枝”。现在这样倒置,既是声律的要求,还加强了鹊儿受惊别枝的错乱杂沓的情态。“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则是跨句倒装。“忽见”的对象是“茅店”,但“茅店”反置于“忽见”之前,然而这样安置更准确地表现了夜行遇雨后的心理特点。“忽见”需要以“路转溪桥”为条件,还需要以夜行遇雨为条件。否则这个“旧时茅店”,曾经来过,不会有“眼前突兀见此屋”的感觉了。因此上述两处倒装,既符合特定的环境,又反映了作者的心理,是运用得成功的例子。

名家点评
**许昂霄《词综偶评》:后叠似乎太直,然不再是夜行光景。
**清·陈廷焯:“的是夜景……所闻所见,信手拈来都成异采,总由笔力胜故也。”(《词则·别调集》卷二)
**南京大学原中文系教授唐圭璋《唐宋词选注》: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一路行来,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闻到了稻花香。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暨南大学原中文系教授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是一首笔调灵活,不假雕琢,不事堆砌,语浅味永,摹写逼真的佳作,是一幅颇有审美价值的淡墨画——充满着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杨忠《辛弃疾词选译》: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思考题

1.请你说说这首词是怎样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
 
2.词中勾画出来的农村生活图景,是由哪些特写“镜头”组成的?

(闲适类撰稿:赵春芹 魏惠明)

【原文】

mínɡ yuè bié zhī jīnɡ què , qīnɡ fēnɡ bàn yè mínɡ chán 。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 清 风 半 夜 鸣 蝉 。

dào huā xiānɡ lǐ shuō fēnɡ nián , tīnɡ qǔ wā shēnɡ yí piàn 。
稻 花 香 里 说 丰 年 , 听 取 蛙 声 一 片 。

qī bá ɡè xīnɡ tiān wài , liǎnɡ sān diǎn yǔ shān qián 。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 两 三 点 雨 山 前 。

jiù shí máo diàn shè lín biān , lù zhuǎn xī qiáo hū jiàn 。
旧 时 茅 店 社 林 边 , 路 转 溪 桥 忽 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单元3《古诗三首》课时3 人教部编版 (共19张PPT).ppt
王宜早: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PPT课件
辛弃疾晚上写下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词作清新自然读来动人心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